扶贫“输血”先要文化“造血”

来源 :当代致富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20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辛秋水:
  辛秋水,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江淮乡村建设研究院院长、安徽省文化扶贫与村民自治研究实验中心主任、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安徽省农村社会学研究会理事长。先后兼任过华中农大、安徽师大、中共安徽省委党校教授。他长年潜心研究三农问题,多次建言中央,获得荣誉无数。他提出简称为“三个基地,一个保障”的文化扶贫,首创村委会“组合竞选制”,通过这种方式在岳西县莲云乡腾云村进行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村委会直选。他的主要著作有其主编的《中国农村社会学》、《中国村民自治》,和吴理财合著的《文化贫困与贫困文化》等等。
  
  解决我国一部分地区人口的贫困问题,是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之一。
  文化扶贫是在总结以往扶贫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贫困山区之所以长期走不出贫困的怪圈,不完全是由于自然资源的匮乏和经济条件差等物质原因,更主要的是由于信息的闭塞、观念的陈旧、教育和科技的落后等文化性因素造成的贫困。它们相互作用,形成了贫困山区难解的发展之结。这一切最终都落到“贫困”的主体—“人”身上,人的素质低是扶贫的根本性障碍。只有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才能有效地解决贫困问题。安徽省所开展的“文化扶贫”实验,就是针对这一问题的一项积极探索。当然,文化扶贫的价值还远不止这些。
  以下这些活生生的实例,是我们对安徽省岳西县莲云乡这个十多年文化扶贫实验区所进行的一次户访实录:
  
  刘节木致富靠学习
  因为家庭贫困,刘节木高中毕业后,不得不回乡种田。兄妹4个,他是老大。除了自觉分担年迈体弱的父母亲家庭重担外,自己也不忍心让弟弟妹妹因为交不起学费过早地辍学。
  他所在的村民组(六义组)是莲云乡腾云村山场耕地面积最少的一个组(人均耕地不足0.04公顷),在山不能“靠”山,如何才能摆脱贫困呢? 当时岳西县兴起了“蘑菇热”,全县大面积栽培蘑菇。他家也跟着人家栽培蘑菇。由于不懂栽培技术,绝大部分农户都栽培失败了,他家也不例外。对于本已贫困的农户家庭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后来,他了解到乡里成立了文化扶贫中心,办起了图书室,有许多科技图书。他兴冲冲地来到乡文化扶贫中心,借来《蘑菇栽培技术》、《食用菌》等科技图书,一有空闲就拿出来看,边看边思考,认真总结过去失败的教训。他从书中看到,减少配料中的牛粪用量,增加二次发酵时间,可以提高栽培效益。这一年,他种了56平方米的香茹,赚了500多元,使他第一次尝到了依靠科技成功栽培的甜头。从此,他成了文化扶贫中心的常客,经常到文化扶贫中心借阅科技书刊,收集食用菌栽培资料。他按照书上介绍的方法,自制3000棒,当年收入3000元,第二年又自制了5000棒,收入5000元。他在看书的同时,理论联系实际,探索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去年种了2万棒(包括平茹),收入3万元。在科技图书的帮助下,他家脱了贫,致了富,成了莲云乡有名的香茹生产大户。
  
  储德翰上山办林场
  储德翰得知省社科院专家到莲云乡进行文化扶贫,在乡里办了个文化扶贫中心,文化扶贫中心里有许多农民适用的图书。此后,他经常到文化扶贫中心来借书看报、查阅资料。在自学中,他认识到山里人要想摆脱贫困,只能在山场资源上做文章。
  1989年3月,储德翰结婚不久,举家搬进了深山,办起了林场。上山时,他向亲友借了2000元钱,但资金仍然不足,妻子养了4头猪,将养猪款也交给了他。当年他带领村民造林8公顷,受到县林业部门的表彰。
  他按照书上介绍的育苗经验,搞起了全光照喷雾育苗。从催芽、做床、摇袋、芽苗移栽、浇水到拔草,他和妻子俩起早摸黑,精心管护,终于完成了12万株树营养钵育苗任务,为全县消灭荒山、治理流沙提供了优质苗木,他也因此获得9600元的收入,后来他又培育了三丫苗14万株。他被安庆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造林绿化先进个人。但他并没有就此满足,在林业二次创业中,他又兴办起了高效经济林场。从1991年开始,先后发展杜仲7公顷、猕猴桃4公顷、板栗3公顷、无性茶园8公顷、银杏8万棵。在这73公顷山场上,他要大做“文章”。德国专家3次来场考察中德合作长防林工程,并充分肯定了这种多种经营、以短养长的成功经验。安庆市政府授予该林场“全国青少年绿化祖国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妻子李爱民也被县、市妇联评为“三八”红旗手。
  
  汪友良读报得出路
  汪友良,是王畈村王畈组农民,自从乡文化扶贫中心在他家墙上设置了一个阅报栏后,每张报纸他都认真看过。他说,阅报栏真正符合农民的需要,从阅报栏上,可以了解到国家政策法令,扩大眼界,还可以学到一些实用技术,掌握外界的经济信息。
  他尤其爱看介绍致富信息的文章。有一次他从报纸上看到榨油能致富的消息后,借了2000元,买了一台榨油机。不到40天,他就还清了债务,仅榨油一项当年收入7000元。在他的影响下,全村有好几个农民先后也买来榨油机,办起了菜油加工厂。
  谈到这儿,他略有所思地说:“过去我当村民组组长时,终年看不到一张报纸,人们的思想很守旧。一开始推广杂交水稻时,农民都难以接受,一直搞了7年才全面推开。办阅报栏,人们看了报纸,思想解放了,观念更新了。就拿前年搞水稻苗早育稀植来说,人们从报纸上了解到早育稀植每公顷可以增产到750~1500公斤,不到一年就全面推开了。”
  从那年开始,汪友良家的加工厂越办越大,从最初的单纯榨油,到后来的榨油、碾米、碎粉成套加工,目前已拥有固定资产4万多元。他从《实用技术信息》上看到一种新型榨油机,出油率高,油质好,就与小儿子商议到合肥去购买。小儿子汪南方在外面打了几年工,还不如父亲在家收入高,他决定不再外出打工了,留在家里帮父亲办加工厂。当记者采访他们时,他们正在调试从合肥买来的新榨油机。据汪友良介绍,今年加工厂收入1.2万元不成问题。
  
  叶腾芳培训获新生
  叶腾芳是个厚道的普通农民,初小文化程度,一家4口人,两个儿子正在读初中,家庭的负担重是可想而知的。
  叶腾芳参加了乡文化扶贫中心举办的实用技术培训班,回来搞了44平方米的蘑菇,当年收入1200元。为了提高蘑菇生产质量,他从乡文化扶贫中心借来《食用菌栽培》、《食用菌栽培学》等图书,自学食用菌栽培技术,有些地方看不懂他就叫读初中的儿子讲给他听。从1995年开始,他家蘑菇从室内发展到室外。如今一年两季蘑菇(春茹和秋茹)的净收入就有三四千元。
  开始他试着窖天麻,他按照从乡文化扶贫中心借来的《天麻栽培100题》操作,1995年4个平方米的天麻,就收入500元。尝到成功的甜头后,他逐年扩大栽培面积。
  当记者问及今后的打算时,他从桌上拿起《黄鳝养殖技术》说:“我从乡文化扶贫中心专门借了这本书,就是想养黄鳝,如今城里人和乡下人都喜欢吃黄鳝,养黄鳝很有前途。”
  
  以上只是我们对岳西县莲云乡十多年来文化扶贫成果的一个侧面调查,还远不足以全面地说明文化扶贫在访乡所产生的实际作用及其深远意义。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指出的是:文化扶贫的主旨和作用主要在于以文化为载体,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法令,普及实用科技知识,传递时代信息,通过提高贫困地区个体和群众的人口素质,以达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的。很显然,文化扶贫是一条有希望的扶贫之路,但是不能孤立地进行,应同其它各种扶贫方式协作,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文化扶贫直接作用于“人”,并且深入他们的“思想”,成为他们“文化自觉”的利器。
其他文献
编者按:  王拓宇,环宇集团总经理,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创造出一种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方法—环宇受控管理法,使企业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全员受控、全程受控、全额受控、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良性运行管理机制。该管理方法曾荣获省、市现代管理成果二等奖。由于成效显著,他本人于1998年~2001年连续四次获得“温州市优秀厂长(经理)”金鹿奖等荣誉。本文是王拓宇对自己多年企业管理路程的总结,供广大读者阅读参考。 
期刊
2007年11月30日,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发贺电,表达了对该协会的殷切期望。它的成立,标志着全国600万以上的农产品经纪人终于有了自己的领路人。它肩负着服务于“三农”的重要使命,对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江西九江市徐埠镇的刘剑瑞从事农产品购销十几年了,此前的他一直在家乡一带找商机碰运气,经营着平平淡淡的生
期刊
浙江省温州市的梅源乡十几年前就是浙江省的禽蛋基地,这里的童子鸡久负盛名。谁都知道,无论是买鸡还是卖鸡,大多是按重量计价的,鸡越重,卖的价就越高。可这里有个叫谢炳溪的人,他反其道而行之,想着法儿地给鸡减肥,而减过肥的鸡,价格可就不是普通鸡的价格所能比的了。    听着哨音,伴着音乐……每天一大早,谢炳溪叔侄俩都会带着自家养的一万多只鸡进行晨练。这可是他们给鸡制定的减肥方案中最关键的环节。鸡养得好好的
期刊
李波平原是湖南一所大学的英语教师。因为英语的专业特长,常被一些企业请去作翻译。有一次,在做出口生意的翻译过程中,他发现里面商机巨大,1995年便毅然辞职下海。如今他仅仅靠卖金鱼,做到了年销售额100万美元的规模。    李波平是湖南人,上大学时学英语专业,毕业后又在湖南的一所大学做了英语教师。1994年暑假,朋友介绍他去给香港的一家金鱼出口企业当临时翻译。就是在这一次偶然的经历之后,李波平的生活轨
期刊
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的袁彪,大学毕业后搞起了养殖业,但一直运气不太好,可以说是养啥赔啥。就在我们的记者前去采访的时候,又一件意想不到的事件发生了。    2007年的国庆假期还没过完,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的野猪养殖场里就有人急着赶来买野猪了,袁彪就是这家野猪养殖场的场长。每天,袁彪都会把喂得半饱的野猪赶到养殖场旁边的一个小盆地里去溜达。由于这里植被丰富,袁彪把野猪赶到山上,为的是让它们吃一些野草或者药
期刊
最近,日本出产的一种大米在我国售出了98元一斤的天价。据说,这么贵的大米只在京沪两地限量发售。大米是在外国种的,自然有了卖高价的理由。可在我们国家的云南省出产的一种桃子,也卖到了100元一个的天价。这到底是什么样的桃子呢?  难不成是金子做的桃子?当然不可能。桃子不稀罕,无论北方南方都算是常见的水果,三五块钱一斤的桃子,能卖出100元一个的价钱,的确让人有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在国庆黄金周期间,云
期刊
据国家环保局统计,国内市场各地一次性木质筷子消耗量十分巨大,每年消耗一次性木质筷子1000亿双,约要消耗木材300万立方米,每加工1000双木质筷子,就要消耗一棵生长10年的树木。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仅为10%,位居世界第120位,一次性木筷产业的飞速发展,导致了大量树木被砍伐,引发了全球绿化环保危机,木质筷子将面临着被停止生产和使用的局面,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新型材料代替木质筷子。  今天
期刊
公元700年~公元400年间,中国就已发明了卫生香。最初的卫生香是用来熏衣、驱虫、辟邪、醒脑、消毒,甚至作为医疗之用。后来佛教文化传入中国,佛香就成为拜神求佛不可缺少的贡品。无论道教、佛教、日常生活都要焚香。从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几千年来香火不断,源远流长。据悉,光泰山每年朝拜的人所烧的香价值就高达8000万元人民币。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大小寺庙近两万个,制香
期刊
沼气池必须修建在圈舍内  沼气池修建在圈舍内有六大好处:一是节约土地,每口沼气池可节约占地面积10平方米左右;二是有利于同时布局和修建卫生厕所;三是方便圈舍和厕所内的人畜粪便进入沼气池;四是有利于沼气池增温保暖,提高产气率;五是有利于安装抽提装置抽提沼渣或沼液,方便沼液循环冲洗圈厕及开展综合利用,提高沼气综合利用率;六是有利于改善牲畜饲养环境,缩短育肥周期,降低饲养成本。    沼气池必须留有  
期刊
红薯在各地的叫法不同,在福建省的连城县叫地瓜。它和全国其它地方一样,是一种极其普通的农作物,价值低廉。可是当一个叫林云功的人把它做成地瓜干后,每年却可以给他带来3000万元的收入。这么多的地瓜干,他是怎样卖出去的?这么多的钱,他又是怎么赚到手的?    2006年12月13日,福建省连城县的林云功像往常一样到自己的种植基地收购地瓜时,发现了一件可怕的事情,地里的地瓜一夜之间全都不见了。这让林云功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