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南太平洋浩瀚无垠的海域里,星罗棋布地分布着数不清的岛屿和礁石。棕榈树是这些地区常见的植物之一,当它们的叶片枯萎老去便会被海风吹进海里,随波逐流。对于大海来说,一片干枯焦黄的棕榈叶并不起眼,但对于一些鱼类来说,这却是它们“梦寐以求”的珍宝。
飞鱼是追逐棕榈树落叶的鱼类之一。飞鱼是硬骨鱼纲、颌针鱼目、飞鱼科约50种海洋鱼类的统称。它们的身体无一例外都呈流线型,还长着发达的胸鳍,展开后如同鸟类的翅膀一样。飞鱼能够跃出水面滑翔,这也是它们名字的由来。当飞鱼群破浪而出,迎着雪白的浪花此起彼伏地凌空滑翔时,“飞鱼击浪”的壮观景象足以令人久久难忘。
汪洋大海上的“棕榈叶小岛”
每年的四五月份,成群结队的飞鱼便会迫不及待地来到靠近陆地、岛礁的地方,寻找适合产卵的场所。而漂浮在岸边的棕榈叶,对于它们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产卵地(海藻丛生的海域,也是飞鱼喜欢的产卵地点)。
雌飞鱼会小心翼翼地将鱼卵产在棕榈叶的叶柄上,它们的卵又轻又小,卵的表面有许多丝状突起物,这些呈丝状且有一定黏性的突起物可以把飞鱼卵牢牢地缠在棕榈叶上。
飞鱼是群集生活的鱼类。我们很难想象,飞鱼妈妈争先恐后地在同一片棕榈叶上产卵的情形该有多么混乱。不过很显然,飞鱼妈妈这样做肯定是有原因的。
漂浮在汪洋大海上的棕榈叶,就像一座小小的海岛,为鱼卵提供了庇护所。将卵缠在棕榈叶上,无疑是最安全的选择,所以雌飞鱼会不顾一切地往里挤、往里钻。当一串串飞鱼卵多到无法计数的时候,原本漂浮在海面上的棕榈叶便开始倾斜、下沉。在浅海附近,水面上总是危机四伏,而沉到海水下,就能增加鱼卵安全孵化的机会。在较为安全的水下,只需要短短的十一二天,飞鱼宝宝便孵化出来了。
对飞鱼妈妈来说,产卵的过程是很危险的。在挤向棕榈叶的过程中,有些飞鱼妈妈会因为用力过猛而被卡在棕榈叶中间,还有一些飞鱼妈妈会被鱼卵上的丝状突起物缠绕而无法脱身。尽管意外总是难以避免,但是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勇敢的飞鱼妈妈,哪怕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它们也要努力把卵产在最安全的地方。
小小飞鱼成长记
珊瑚礁里的“幼儿园”
出于生存本能,刚刚孵化出来的小飞鱼就会群集行动,但这远远不足以抵御外界的危险。刚出生的小飞鱼只有1毫米多长,这样的体量显然还不够大型猎食鱼类“塞牙缝”的,但来自于其他生物的危险仍然无处不在。因此,小飞鱼会在珊瑚礁或者是海藻森林里度过自己短暂的童年时光。
南太平洋温暖的海水中蕴藏着大量的营养物质,这也是飞鱼选择在热带及暖温带水域生活的原因。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小飞鱼已经长大了不少。它们逐渐强壮起来,尾鳍摆动的力量增强了,游泳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这个时候,浅海区的浮游生物已经无法满足它们生长的需要。小飞鱼必须离开珊瑚礁“幼儿园”,到更广阔的大海里去寻找食物。
勇敢地生活在海洋中
飞鱼是生活在暖水区域的上层鱼类,以浮游动物、小型鱼类等为食。作为一种中小型鱼类,飞鱼几乎没有什么攻击性。成群结队活动的飞鱼一直都是鲨鱼、金枪鱼等各种凶猛鱼类争相捕食的对象。
因为追逐着同一股含有大量浮游生物的大洋暖流,一小群、一小群的飞鱼便会在大海中“不期而遇”,继而形成一个个庞大的飞鱼群。突然,湛蓝的海水中出现了几个急速游动的黑色身影,那是幾条饥肠辘辘的旗鱼。旗鱼是海洋中一种凶猛的大型掠食性鱼类,体长可达2—3米。一般来说,只要是被旗鱼锁定的小鱼都很难逃脱被猎杀的厄运。
旗鱼发现飞鱼群后,便迅速分开,在飞鱼群四周形成一个半圆形的包围圈。随着一条旗鱼的横冲直撞,飞鱼纷纷四散溃逃。一条飞鱼正好处在旗鱼的正前方,眼看它就要成为旗鱼的腹中美味了。就在这时,只见这条飞鱼往前上方一跃,整个身体便离开水面凌空“飞”了起来。
几乎每一天,飞鱼群都会遭到这类捕食者的“突袭”,因此掌握“逃命”的本领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跃出水面凌空滑翔是飞鱼与生俱来的本领。一旦遇到危险或者受到惊吓,飞鱼就会施展这一“绝招”。不过,这个绝招并不能完全保证飞鱼的安全。要知道,还有军舰鸟等海鸟时刻觊觎着海面上的猎物。小小的飞鱼想要安全地度过这短短的一天,实在是太难了!
飞鱼是怎么“飞”起来的?
通过高速摄像机,我们对飞鱼的“飞行”已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当旗鱼等天敌接近飞鱼时,飞鱼便会剧烈摆动尾部,双侧的鱼鳍则紧贴着流线型的身体,以便能够在水中迅速加速。待达到自己的最大速度后,便从水中一跃而出,并在冲破水面的瞬间,展开胸鳍和腹鳍,尚在水中的尾部则保持着快速的摆动、拍水,从而获得向上的推力。当飞鱼离开水面之后,就可以利用胸鳍张开后的升力作用向前滑翔。一旦落回水面,飞鱼会再次用力摆动尾部并重新“起飞”。简单地说,飞鱼的逃命过程其实是连续的、跳跃式的滑翔过程,飞鱼并不会像鸟儿扇动翅膀那样通过不断扇动翼状鳍而飞行。
飞鱼在空中滑翔时,可以跃出水面3—4米,速度可达每小时25—35海里(约等于每小时46—65千米),多数情况下,每次可滑翔3—5秒,有时可长达10秒。
旗鱼猎食
飞鱼的“飞行”本领虽然“无鱼能及”,但它们常常控制不好自己的“飞行”方向。经常出海的水手都知道,一旦遇到了飞鱼汛,便会在甲板上甚至船舱里捡到自己送上门来的飞鱼。
喜欢光亮的飞鱼
在我国东南沿海的渔民中,流传着一个关于飞鱼的传说:每一群飞鱼中都有一条全身蓝色的“飞鱼王”,若能捕获“飞鱼王”,数百尾飞鱼便会随之“飞”进船里。
不过,这只是一个传说而已。实际情况是,飞鱼有趋光的习性,渔民在捕捉飞鱼时,会在太阳出来之前,在渔船上点亮灯光,等待飞鱼觅光而来,自投罗网。如果你在海边等待日出时,看到船头亮着一盏明灯的小船,那多半是在等待飞鱼“上钩”的渔船。
时光荏苒,距离小飞鱼孵化出来已经快一年了。它们也已经长到了40厘米左右,翼状的胸鳍也快长到30厘米长了。从4月初开始,飞鱼群便会纷纷顺着洋流南下,寻找温暖的海域,而有些种类的飞鱼会“固执”地前往它们的出生地,开始新一轮的繁衍。
年复一年,生生不息。
飞鱼是追逐棕榈树落叶的鱼类之一。飞鱼是硬骨鱼纲、颌针鱼目、飞鱼科约50种海洋鱼类的统称。它们的身体无一例外都呈流线型,还长着发达的胸鳍,展开后如同鸟类的翅膀一样。飞鱼能够跃出水面滑翔,这也是它们名字的由来。当飞鱼群破浪而出,迎着雪白的浪花此起彼伏地凌空滑翔时,“飞鱼击浪”的壮观景象足以令人久久难忘。
汪洋大海上的“棕榈叶小岛”
每年的四五月份,成群结队的飞鱼便会迫不及待地来到靠近陆地、岛礁的地方,寻找适合产卵的场所。而漂浮在岸边的棕榈叶,对于它们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产卵地(海藻丛生的海域,也是飞鱼喜欢的产卵地点)。
雌飞鱼会小心翼翼地将鱼卵产在棕榈叶的叶柄上,它们的卵又轻又小,卵的表面有许多丝状突起物,这些呈丝状且有一定黏性的突起物可以把飞鱼卵牢牢地缠在棕榈叶上。
飞鱼是群集生活的鱼类。我们很难想象,飞鱼妈妈争先恐后地在同一片棕榈叶上产卵的情形该有多么混乱。不过很显然,飞鱼妈妈这样做肯定是有原因的。
漂浮在汪洋大海上的棕榈叶,就像一座小小的海岛,为鱼卵提供了庇护所。将卵缠在棕榈叶上,无疑是最安全的选择,所以雌飞鱼会不顾一切地往里挤、往里钻。当一串串飞鱼卵多到无法计数的时候,原本漂浮在海面上的棕榈叶便开始倾斜、下沉。在浅海附近,水面上总是危机四伏,而沉到海水下,就能增加鱼卵安全孵化的机会。在较为安全的水下,只需要短短的十一二天,飞鱼宝宝便孵化出来了。
对飞鱼妈妈来说,产卵的过程是很危险的。在挤向棕榈叶的过程中,有些飞鱼妈妈会因为用力过猛而被卡在棕榈叶中间,还有一些飞鱼妈妈会被鱼卵上的丝状突起物缠绕而无法脱身。尽管意外总是难以避免,但是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勇敢的飞鱼妈妈,哪怕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它们也要努力把卵产在最安全的地方。
小小飞鱼成长记
珊瑚礁里的“幼儿园”
出于生存本能,刚刚孵化出来的小飞鱼就会群集行动,但这远远不足以抵御外界的危险。刚出生的小飞鱼只有1毫米多长,这样的体量显然还不够大型猎食鱼类“塞牙缝”的,但来自于其他生物的危险仍然无处不在。因此,小飞鱼会在珊瑚礁或者是海藻森林里度过自己短暂的童年时光。
南太平洋温暖的海水中蕴藏着大量的营养物质,这也是飞鱼选择在热带及暖温带水域生活的原因。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小飞鱼已经长大了不少。它们逐渐强壮起来,尾鳍摆动的力量增强了,游泳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这个时候,浅海区的浮游生物已经无法满足它们生长的需要。小飞鱼必须离开珊瑚礁“幼儿园”,到更广阔的大海里去寻找食物。
勇敢地生活在海洋中
飞鱼是生活在暖水区域的上层鱼类,以浮游动物、小型鱼类等为食。作为一种中小型鱼类,飞鱼几乎没有什么攻击性。成群结队活动的飞鱼一直都是鲨鱼、金枪鱼等各种凶猛鱼类争相捕食的对象。
因为追逐着同一股含有大量浮游生物的大洋暖流,一小群、一小群的飞鱼便会在大海中“不期而遇”,继而形成一个个庞大的飞鱼群。突然,湛蓝的海水中出现了几个急速游动的黑色身影,那是幾条饥肠辘辘的旗鱼。旗鱼是海洋中一种凶猛的大型掠食性鱼类,体长可达2—3米。一般来说,只要是被旗鱼锁定的小鱼都很难逃脱被猎杀的厄运。
旗鱼发现飞鱼群后,便迅速分开,在飞鱼群四周形成一个半圆形的包围圈。随着一条旗鱼的横冲直撞,飞鱼纷纷四散溃逃。一条飞鱼正好处在旗鱼的正前方,眼看它就要成为旗鱼的腹中美味了。就在这时,只见这条飞鱼往前上方一跃,整个身体便离开水面凌空“飞”了起来。
几乎每一天,飞鱼群都会遭到这类捕食者的“突袭”,因此掌握“逃命”的本领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跃出水面凌空滑翔是飞鱼与生俱来的本领。一旦遇到危险或者受到惊吓,飞鱼就会施展这一“绝招”。不过,这个绝招并不能完全保证飞鱼的安全。要知道,还有军舰鸟等海鸟时刻觊觎着海面上的猎物。小小的飞鱼想要安全地度过这短短的一天,实在是太难了!
飞鱼是怎么“飞”起来的?
通过高速摄像机,我们对飞鱼的“飞行”已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当旗鱼等天敌接近飞鱼时,飞鱼便会剧烈摆动尾部,双侧的鱼鳍则紧贴着流线型的身体,以便能够在水中迅速加速。待达到自己的最大速度后,便从水中一跃而出,并在冲破水面的瞬间,展开胸鳍和腹鳍,尚在水中的尾部则保持着快速的摆动、拍水,从而获得向上的推力。当飞鱼离开水面之后,就可以利用胸鳍张开后的升力作用向前滑翔。一旦落回水面,飞鱼会再次用力摆动尾部并重新“起飞”。简单地说,飞鱼的逃命过程其实是连续的、跳跃式的滑翔过程,飞鱼并不会像鸟儿扇动翅膀那样通过不断扇动翼状鳍而飞行。
飞鱼在空中滑翔时,可以跃出水面3—4米,速度可达每小时25—35海里(约等于每小时46—65千米),多数情况下,每次可滑翔3—5秒,有时可长达10秒。
旗鱼猎食
飞鱼的“飞行”本领虽然“无鱼能及”,但它们常常控制不好自己的“飞行”方向。经常出海的水手都知道,一旦遇到了飞鱼汛,便会在甲板上甚至船舱里捡到自己送上门来的飞鱼。
喜欢光亮的飞鱼
在我国东南沿海的渔民中,流传着一个关于飞鱼的传说:每一群飞鱼中都有一条全身蓝色的“飞鱼王”,若能捕获“飞鱼王”,数百尾飞鱼便会随之“飞”进船里。
不过,这只是一个传说而已。实际情况是,飞鱼有趋光的习性,渔民在捕捉飞鱼时,会在太阳出来之前,在渔船上点亮灯光,等待飞鱼觅光而来,自投罗网。如果你在海边等待日出时,看到船头亮着一盏明灯的小船,那多半是在等待飞鱼“上钩”的渔船。
时光荏苒,距离小飞鱼孵化出来已经快一年了。它们也已经长到了40厘米左右,翼状的胸鳍也快长到30厘米长了。从4月初开始,飞鱼群便会纷纷顺着洋流南下,寻找温暖的海域,而有些种类的飞鱼会“固执”地前往它们的出生地,开始新一轮的繁衍。
年复一年,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