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径向支持轴承运行稳定性对机组振动的影响

来源 :家园·电力与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某电厂300MW汽轮机A级检修后,由于汽轮机1号径向支持轴承稳定性差,造成的汽轮机振动现象及原因进行深度分析,并根据轴承检修情况及径向支持轴承结构对机组振动故障进行处理,保证了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径向支持轴承;稳定性;振动;处理
  1 设备简介
  某电厂3号机组汽轮机为东方汽轮机厂生产的 300MW 亚临界参数、高中压合缸、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双缸双排汽、直接空冷、供热凝汽式汽轮机,型号为 CZK300/250-16.7/0.4/538/538。发电机及励磁是由东方电机厂生产制造,发电机型号为QFSN-300-2-20B 型,电压为20kV,额定电流为10189A。
  机组轴系由高中压转子、低压转子和发电机转子组成。汽轮机的4个支持轴承分别为可倾瓦轴承及椭圆型轴承,其中1号、2号为可倾瓦轴承,3号、4号为椭圆型支持轴承;推力轴承为活可倾瓦块型(即密切尔型)。高中压转子与低压转子间、低压转子与发电机转子间均采用法兰式刚性联轴器连接,形成了轴系。轴系轴向位置是通过机组高中压转子后的推力盘来定位的。
  汽轮发电机组转子临界转速值的分布保证能有安全的暖机转速和进行超速试验转速,汽轮发电机组各转子设计临界转速值(摘自电厂运行规程)。
  1号轴承为可倾瓦支持轴承,由5块能在支点上自由倾斜的弧形瓦块组成,上瓦3块、下瓦2块,瓦块在工作时可以随着转速或载荷及轴承温度的不同而自由摆动,在轴颈四周形成5油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2、机组A级修后振动现象及原因分析
  该机组于2018年8月进行A级检修,检修中对 高中、低压缸叶顶汽封、隔板汽封、轴封进行改造。为了保证良好的节能效果,在改造过程中严格按照东汽最新汽封间隙标准调整汽封间隙。机组 A级检修后启动,3号机组在增带负荷过程中,多次出现1号轴承振动增大现象,运行值班人员通过降负荷等措施进行干预,干预的次数共计25次,其中出现机组非停一次。
  2.1根据1、2号轴承振动数据分析:
  根据测取数据得出结论如下:
  1号轴承轴振中含有10μm的2倍频振动分量。高负荷、高参数区(240MW、13MPa),1号、2号轴承轴振通频值与1倍频振动分量幅值差异很大,存在0~38μm间波动的半倍频振动分量,1X轴振频谱图,分析认为高中压转子出现明显的汽流激振。
  2.2根据检修记录分析:
  检查1号轴承的检修记录发现,1号轴承顶部间隙为 0.66mm,比设计值偏高0.11mm。然而这个间隙值的增大使进入轴承内随着汽轮机转子轴颈一起转动的润滑油楔形压力油膜油压降低,轴颈偏心距增大,造成轴颈不能稳定在一定的位置上旋转。因此判断,转子在运行中受到气流扰动,而旋转的汽轮机轴颈由于润滑油楔形压力油膜油压降低,轴颈偏心距增大,轴心轨迹有一定的偏移,造成动静碰磨而产生振动。1号轴承振动的主要原因为轴承稳定性差。
  3、1号轴承检修方案制定;
  根据以上分析,我們制定了详细的检修方案适当减小1号轴承顶部隙,
  因下瓦可倾瓦块调整垫中心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41?≈0.0766,下瓦块加入0.08mm厚度的垫片,计算下瓦抬高值为Xb=0.08÷θ=41?≈0.105mm。检修后实际测得顶部间隙为0.56mm。另外,由于1、2号轴承箱均使用浮动环式外油挡,存在一定的振动隐患,本次C级检修将1、2号轴承箱外油挡均改造为梳齿式气密油挡。
  4、2020年5月机组C级修后振动情况分析结论如下:
  机组C修中为提高1号轴承稳定性、缓解高中压转子汽流激振、高中压转子易受蒸汽力影响等问题,主要采取措施如下:
  (1)1号轴承轴瓦顶部间隙调整至标准要求下限(减小顶隙增加紧力)。
  (2)1号轴承轴瓦通过加垫片方式抬高约80μm(提高承载力)。
  机组C修后270MW负荷工况下各轴承振动数据表见表。
  分析如下:
  (1)1号轴承轴振中含有10μm的2倍频振动分量。
  (2)高负荷区(270MW),机组各轴承振动处于表3国标所述A区域,振动良好;机组高中压转子未发现明显的汽流激振;机组单阀运行方式切换为顺序阀运行方式过程中各轴承振动稳定、未发现明显异常。
  结束语:
  汽轮机径向支持轴承是用来承担转子的重量和旋转的不平衡力,并确定转子的径向位置,以保持转子与汽缸中心一致,从而保证转子与汽缸、汽封、隔板等静止部分的径向间隙正确的汽轮机的重要部件。本文对汽轮机汽轮机径向支持轴承由于检修工艺原因造成的轴承稳定性差造成汽轮机振动现象及原因进行分析,根据实际工作证明了提高轴承稳定性对汽轮机振动状况的有效改善,提高了汽轮机运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吴季兰,汽轮机设备及系统.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95-104
  [2]胡跃辉.电厂汽轮机轴承常见问题及改进对策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5.
  [3]张昌成.基于小波分析的汽轮机振动故障信号的检测[J].科学技术创新,2020.
其他文献
摘要:现如今TN低压配电系统在我国应用十分广泛,多应用于接单相负载、三相不平衡电流。因为用户电器开关随意性问题严重,导致三相负荷存在不平衡问题,另外零线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发生断线,导致电压骤增,损坏电器,引发赔偿事件。因此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保证零线的安全稳定运行十分必要,降低损伤,减少纠纷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对三相四线零线导致高压原因进行分析,其次提出了有效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三相四线;零
期刊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住房质量和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也备受关注。本文论述了优化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首先分析了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的内容及意义,然后论述了房屋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时遇到的挑战,然后介绍了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设计优化技术应用,最后总结了相关注意事项。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技术;应用探讨  在当前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为了提升整
期刊
摘要:配网是电力系统“发输变配用”各环节中最接近用户的一环,其运行情况直接影响用户的用电可靠性。根据相关部门的研究,国内用户遭受停电的原因中占比最大的是配网的故障。国外发达国家在实践中发现,在技术上提高供电可靠性最有效的方法是建设配网自动化。其中,馈线自动化是配网自动化的核心,在隔离故障线路、快速恢复非故障线路供电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本文对配网馈线自动化进行相关研究与优化。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压力管道已经成为我国现在工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在市场经济以及科技发展的推动下,红外热成像技术已经成为压力管道检测中的有效检测方法之一。工业检测人员可以通过对红外热成像技术了解并分析压力管道中的存在缺陷,及时的对其进行处理,防止压力管道因缺陷而产生一系列的安全隐患。本文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压力管道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解释以及阐述,并对其原理进行有关分析。  关键词:压力管道;红外
期刊
摘要:变电站的设备当中,一次设备始终十分关键,能够对电网当中的电力运输质量和工作效率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众所周知,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速度很快,这就导致电力系统的工作负荷较大,因此一次设备产生故障和问题的频率也明显增加,行业内工作人员若想为一次设备运行的稳定程度提供保障,有必要关注其相应的检修和故障预测工作。本文以变电一次设备的特点和常见检修方式入手展开分析,又分别研究了变电一次设备的故障预测和检修方式
期刊
摘要:供电企业面对的变电运维形势相对复杂,将一体化管理理念融入其中,有助于变电运维体系的巩固落实。本文以供电企业的变电运维为背景,首先探讨一体化管理的创新路径,随后分析创新实践效果。  关键词: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创新  引言:  变电运维一直以来就是供电企业面对的重要课题,优化变电运维体系成为供电企业提升业务能力的重要突破点。鉴于变电运维的重要性,有必要分析开展一体化管理的创新方式以及具体的实
期刊
摘要:转炉捅风眼机是铜冶炼转炉的重要辅助设备,其作用是清理转炉的风眼,防止风眼导管被堵住。转炉风眼机由于人工操作导致风眼机工作效率低下,故障较高。造成转炉吹炼时间加长,影响整个生产过程。随着智能工厂的推进,陈旧、效率低下的设备需要进行自动化研发,取代人工操作。根据我厂自动化改造的过程及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成效,对自动风眼机的控制系统进行研发。  关键词:转炉;捅风眼机;自动化;伺服  引言  P
期刊
摘要:将国家会展中心区域建设成“最安全、最有序、最干净”的样板区和示范区,成为全市具有代表性的“智慧公安”项目,成为全球范围内智能化程度最高、用户体验度最好、安保工作最有序的会展区域。目前,视频监控系统已广泛应用于重要政治安保、重大赛事、大型的现场活动中。指挥部署建设灵活快捷,统一实时调取录像资源,随着公安警卫任务、重大赛事、大型活动指挥调度扁平化、快速化要求的与日俱增,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的数字化、
期刊
摘要:随着技术发展,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也逐渐走入建筑工程建设中。在实际技术应用中,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由于其表面积较小的缘故,使得其很容易出现裂缝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实现这种技术良好应用,本文从其裂缝出现的机理出发,对其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期望通过这种分析可以更好地保证技术良好应用。  关键词: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作为当下建筑工程建设中一种比较常用的施工技术,
期刊
摘要:锅炉压力容器的制造过程包含多个环节,具有复杂性、技术型等多方面的特点,要对材料的选择、质量检验、切割加工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严格的分析。确保锅炉压力容器的质量和安全更加可靠。目前来看,我国锅炉压力容器的焊接技术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深度,但是随着设备以及压力容器技术要求的不断提升,我们在焊接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推进焊接技术的进步。本文针对压力容器的焊接技术要点进行了简要的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