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徐家亮这个名字,许多棋迷朋友可能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你随便拿出一本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象棋棋书,它的作者可能就是徐家亮;而陌生是因为大家只知道他是人民体育出版社的社长,一个棋艺理论家,除此之外几乎是一无所知。其实徐老青年时代就开始从事棋艺研究工作,但由于多在幕后,所以并不像许多棋手那样为棋迷所知。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徐老,感受那段鲜为人知的经历吧!青年时代:从中象到国象
1931年8月21日,徐老出生于上海。旧社会的上海十里洋场,象棋也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年纪很小的时候,徐老就学会下棋了。虽然没有名师传授,但由于聪明好学,徐老的棋艺在同龄玩伴当中是最突出的一个。1947年,徐老进入上海华东纺织工学院(现名为纺织大学)读预科,在一次学校举行的象棋比赛中,徐老获得了其象棋生涯中的第一个冠军,当时上海的《文汇报》和《新民晚报》都给予大量报道,从而使徐老一跃成为上海业余棋坛的知名人士,并开始经常参加一些业余比赛,逐渐在棋坛崭露头角。
在1950年上海民间团体赛中,徐老代表怡群队出战,因其后手迫和代表复兴队出战的上海业余冠军周慰元,而引起“百岁棋王”谢侠逊的注意,并邀其来家作客。从此谢老不仅在象棋方面给予他以指点,还传授他国际象棋,这也为徐老日后从事国际象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谢老那里,徐老不仅增长了棋艺,也学到了做人的道理,同时树立起要为棋艺事业奉献毕生的远大理想!
大学毕业后,徐老于1953年赴北京工作。工作安顿好后,在业余时间,徐老开始涉足北京棋坛。每到休息日,他都要去劳动文化宫下棋,在那里徐老结识了“京城三老”侯玉山、谢小然等高手,在与他们的对抗中互有胜负,从而在北京棋坛占有一席之地。1956年,全国第一届象棋锦标赛在北京举行,徐老有幸被邀请担任裁判,当时年仅25岁,是比赛中最年轻的裁判。由于当时是白天进行象棋比赛,晚上进行国象表演,所以晚上徐老就客串担当国象裁判。这样两面忙活的结果,使他逐渐对国象也产生了兴趣。由于当时学习国象的人比较少,徐老有时就代表北京参加一些国象的比赛,还夺得了1958年的全国国象冠军!
由于徐老在国象方面的优秀成绩,1962年北京体委将他调进北京队担任教练兼队员,从那一刻起他便放弃了冶金部科研所的工作,也放弃了钟爱的象棋,成为一名职业国际象棋运动员。这期间徐老代表北京队取得了许多优异成绩,并多次安排与原苏联进行友谊赛,为国象的普及及提高做了大量工作,而且还被世界国际象棋联合会授予国际裁判称号。为了让国内能够及时了解国外最新信息,徐老还自学了俄语,翻译了大量文献,将国外先进的等级分制引入国内。
中年时代:扶棋艺于危难
1966年文革开始,棋类活动被视作封资修而遭到禁止,徐老也被下放到工厂,做了一名普通工人。但是在这段时间,徐老始终未放弃向上级申请恢复棋类活动的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1972年徐老与陈祖德、王碧君联名起草的一份报告,得到陈毅老总的重视,北京的棋类活动才得以复苏。徐老这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象棋,同年“十·一” ,徐老在劳动文化宫组织了一场为期三天象棋表演赛,并且在国庆的电视节目中播出,国内其他地方看到电视节目,才知道又可以下棋了,于是冰冻了数年的棋类活动又重新蓬勃开展起来。可以说徐老为棋类的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文革结束后,1978年徐老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在人民体育出版社做了一名普通编辑,这是一次从武到文的转变。1993年,徐老退休后又被返聘,到现在继续为棋艺事业发挥自己的余热。在徐老从事编辑工作的20多年中,出版了50多部有关象棋与国际象棋方面的工具书,而经徐老编辑的象棋书籍更是多达200多部,其阅览量足有4000万字,稿子摞起来相当于30层楼高,为棋界留下了许多宝贵资料。
老年时代:老骥伏枥
进入暮年,从事多年国际象棋工作的徐老并未丢下最热爱的象棋。工作之余,参加了许多业余比赛,并获得优异名次,弥补了自己未能参加全国象棋比赛的遗憾。2000年,徐老又主办了“巨丰杯”象棋大师赛,并取得了巨大成功,象棋大师庄玉庭成功晋级,使许多棋手看到希望。另外徐老还和许多棋界同仁,开办了一家公司,名为“北京星河棋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以培养青少年棋手为主。徐老告诉我,由于棋类活动能够开发智力、培养青少年优秀品格,所以今年教育部将开展“三棋”进课堂的活动。徐老表示,自己发挥余热的时候又到了,今后要多出精品棋书,为青少年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到今年8月21日,徐老即将70高龄,但仍工作在棋艺事业的第一线,为了表彰徐老的贡献,国家体育局特意给予徐老以专家津贴待遇。在这里我们也衷心祝愿徐老身体健康,为棋艺事业再立新功!□
对于徐家亮这个名字,许多棋迷朋友可能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你随便拿出一本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象棋棋书,它的作者可能就是徐家亮;而陌生是因为大家只知道他是人民体育出版社的社长,一个棋艺理论家,除此之外几乎是一无所知。其实徐老青年时代就开始从事棋艺研究工作,但由于多在幕后,所以并不像许多棋手那样为棋迷所知。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徐老,感受那段鲜为人知的经历吧!青年时代:从中象到国象
1931年8月21日,徐老出生于上海。旧社会的上海十里洋场,象棋也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年纪很小的时候,徐老就学会下棋了。虽然没有名师传授,但由于聪明好学,徐老的棋艺在同龄玩伴当中是最突出的一个。1947年,徐老进入上海华东纺织工学院(现名为纺织大学)读预科,在一次学校举行的象棋比赛中,徐老获得了其象棋生涯中的第一个冠军,当时上海的《文汇报》和《新民晚报》都给予大量报道,从而使徐老一跃成为上海业余棋坛的知名人士,并开始经常参加一些业余比赛,逐渐在棋坛崭露头角。
在1950年上海民间团体赛中,徐老代表怡群队出战,因其后手迫和代表复兴队出战的上海业余冠军周慰元,而引起“百岁棋王”谢侠逊的注意,并邀其来家作客。从此谢老不仅在象棋方面给予他以指点,还传授他国际象棋,这也为徐老日后从事国际象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谢老那里,徐老不仅增长了棋艺,也学到了做人的道理,同时树立起要为棋艺事业奉献毕生的远大理想!
大学毕业后,徐老于1953年赴北京工作。工作安顿好后,在业余时间,徐老开始涉足北京棋坛。每到休息日,他都要去劳动文化宫下棋,在那里徐老结识了“京城三老”侯玉山、谢小然等高手,在与他们的对抗中互有胜负,从而在北京棋坛占有一席之地。1956年,全国第一届象棋锦标赛在北京举行,徐老有幸被邀请担任裁判,当时年仅25岁,是比赛中最年轻的裁判。由于当时是白天进行象棋比赛,晚上进行国象表演,所以晚上徐老就客串担当国象裁判。这样两面忙活的结果,使他逐渐对国象也产生了兴趣。由于当时学习国象的人比较少,徐老有时就代表北京参加一些国象的比赛,还夺得了1958年的全国国象冠军!
由于徐老在国象方面的优秀成绩,1962年北京体委将他调进北京队担任教练兼队员,从那一刻起他便放弃了冶金部科研所的工作,也放弃了钟爱的象棋,成为一名职业国际象棋运动员。这期间徐老代表北京队取得了许多优异成绩,并多次安排与原苏联进行友谊赛,为国象的普及及提高做了大量工作,而且还被世界国际象棋联合会授予国际裁判称号。为了让国内能够及时了解国外最新信息,徐老还自学了俄语,翻译了大量文献,将国外先进的等级分制引入国内。
中年时代:扶棋艺于危难
1966年文革开始,棋类活动被视作封资修而遭到禁止,徐老也被下放到工厂,做了一名普通工人。但是在这段时间,徐老始终未放弃向上级申请恢复棋类活动的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1972年徐老与陈祖德、王碧君联名起草的一份报告,得到陈毅老总的重视,北京的棋类活动才得以复苏。徐老这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象棋,同年“十·一” ,徐老在劳动文化宫组织了一场为期三天象棋表演赛,并且在国庆的电视节目中播出,国内其他地方看到电视节目,才知道又可以下棋了,于是冰冻了数年的棋类活动又重新蓬勃开展起来。可以说徐老为棋类的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文革结束后,1978年徐老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在人民体育出版社做了一名普通编辑,这是一次从武到文的转变。1993年,徐老退休后又被返聘,到现在继续为棋艺事业发挥自己的余热。在徐老从事编辑工作的20多年中,出版了50多部有关象棋与国际象棋方面的工具书,而经徐老编辑的象棋书籍更是多达200多部,其阅览量足有4000万字,稿子摞起来相当于30层楼高,为棋界留下了许多宝贵资料。
老年时代:老骥伏枥
进入暮年,从事多年国际象棋工作的徐老并未丢下最热爱的象棋。工作之余,参加了许多业余比赛,并获得优异名次,弥补了自己未能参加全国象棋比赛的遗憾。2000年,徐老又主办了“巨丰杯”象棋大师赛,并取得了巨大成功,象棋大师庄玉庭成功晋级,使许多棋手看到希望。另外徐老还和许多棋界同仁,开办了一家公司,名为“北京星河棋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以培养青少年棋手为主。徐老告诉我,由于棋类活动能够开发智力、培养青少年优秀品格,所以今年教育部将开展“三棋”进课堂的活动。徐老表示,自己发挥余热的时候又到了,今后要多出精品棋书,为青少年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到今年8月21日,徐老即将70高龄,但仍工作在棋艺事业的第一线,为了表彰徐老的贡献,国家体育局特意给予徐老以专家津贴待遇。在这里我们也衷心祝愿徐老身体健康,为棋艺事业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