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件外包业的遐思

来源 :亚洲财富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pur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些关注Made in China产品的国际友人只知道鞋子、帽子、玩具等低附加值的产品来源于中国,他们极少注意到其实中国的软件外包业务正在迅速发展起来。
  
  中国软件外包公司的起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比当今的软件大国印度晚了整整十年。印度公司的软件公司业务多来源于欧美市场,在印度公司唱主角的激烈竞争下,中国软件企业很难在欧美软件外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加之在软件外包领域,欠缺相关政策的支持,国内软件外包企业发展一直滞后于其他高技术行业。到了最近两三年间,中国的软件外包业在发展上才有了真正的突破。
  但是,中国软件外包业仍然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横亘在其发展道路上的问题仍然很多。值Achievo(大展集团)主席兼CEO李本能来京之际,记者就中国软件外包领域相关问题对其做了专访。
  
  中国赶上班加罗尔至少需20年
  
  《亚洲财富论坛》:印度在软件外包领域早已走在中国的前列,那么中国在软件外包方面,到底有没有希望超过印度的班加罗尔?
  李本能:我想十年、二十年是不可能的。尽管中国目前发展得很好,经济一直在往前走,但班加罗尔也没有停下来。
  超过班加罗尔与否可能在有些人看来这涉及国家面子,认为一定要超过了才能显示中国在这方面的实力,其实事情完全不是这样的,中国人只需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可以。
  不要去考虑如何跟别人拼,中国的问题就是发展太急、太快,太快和太急都是有危险的。这是一种危机,一个社会问题。但有危机其实并不可怕,有的危机是看得见的,有的是看不见的,这考验中国政府的智慧。
  《亚洲财富论坛》:如果说中国的软件外包企业想在业务上挑战班加罗尔,中国公司有什么优势?
  李本能:对于所有的中国公司都一样,中国有很多的人才,这是共同的优势。中国市场容量大,消化能力强。现在似乎全球都在关注中国,但不能为此得意,其他国家同样有很多机会,中国仍然面临竞争。很重要的一点是,中国的政局稳定、经济近年一直运行很平稳,这对中国的软件外包公司及其他企业都非常有利。稳定的政局对企业的国际业务非常重要。
  《亚洲财富论坛》:有人曾认为如果中国的软件外包在短时间内规模提高不上去,只能面对被外资收购的风险。您是否同意这个观点,为什么?
  李本能:我不同意,这种观点是一些中国企业习惯性的观点。生意是越做越多的,并不是说一些企业被收购去了,就没有发展空间了。收购本身就是有风险的,无论是对收购与被收购方而言收购其实是一种机会、企业的一种生存方式。生意如同经济运行一样需要不停地流动,用一个动力帮助另外一个动力。
  《亚洲财富论坛》:您怎么评介中国的软件外包业?
  李本能:印度大的软件外包公司员工超过八万,而中国大的软件外包公司员工仅有一两千人,中国跟印度在这一行业相比有很大差距。但中国的外包企业会有一个很好的将来。在大展五年前来中国投资的时候,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就很快,现在还是没有慢的迹象。中国的软件外包业如何发展完全看中国的公司所能提供的能力,正是因为能力这个原因,这个行业里印度的公司是做得非常好的。但是印度的员工不够,其实这恰好也给了中国公司很大的机会。
  《亚洲财富论坛》:有没有您看好的中国软件外包企业?
  李本能:东软算是中国最大的,东软跟政府有很多关系。刚好相反,大展在公司的生意里面跟任何政府都没有关系。客户希望我们是为生意做生意,而不是看你有没有政府关系。正因为如此,我们很简单,中国有的生意人很喜欢跟政府拉关系,这对生意本身而言是好事,但对管理、对自身的企业能力而言就往往因此失去一些发展的机会。
  有政府关系并不是件坏事,每件事情都是双面的,有好的一面有坏的一面。我们也希望谋求跟政府的一些合作,但并不是说因为希望和政府有一些什么关系政府就把生意机会给我们。
  
  大展何以并购拓展中国市场
  
  《亚洲财富论坛》:刚才提及并购,作为一家国际性公司,我知道大展这几年在中国也是通过并购来迅速拓展中国业务的。而一家跨国公司的形成一般都要有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但是大展集团却用短短几年时间就达成了一定规模。能否谈一下大展在中国是如何并购相关企业的?
  李本能:基础没做好就去兼并同行业的其他企业,容易出现混乱。大展来中国投资的前三年是不扩张期。我们在2005、2006两年间就并购了9家公司,其中有五家中国公司。为何两年间并购这么多的企业,其中是有很多原因的。在前三年在刚来中国时,一直在打基础,但我们也在积极地为将来的并购做准备,用中国话讲就是谋定而后动。我们一直盯着一些公司,时机成熟时就迅速采取行动,以至于在外界看来觉得好像我们一夜就并购成功,其实每一个并购举动的背后都经过很长时间的酝酿,并不是一种突然行为。
  《亚洲财富论坛》:为拓展业务而并购同类公司时,您会如何从整体评价这些公司,什么样的公司才值得大展去并购?
  李本能:大展集团有个专门的部门负责并购事情。大展收购一家公司,最重视的是公司的客户关系如何、客户是否满意。我们会从几个方面去评价,第一给客户的服务如何,第二员工的能力如何,通常第一个答案是对的,下面的答案就自然而然。我们收购一家公司的目的,并不是仅仅把它买过来,收购是买棵小树,目的是让其长成大树。
  从中国软件外包业的现状来说,一些软件外包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发展速度就会迅速降下来,这就是企业的成长瓶颈。如果能突破瓶颈,企业就会得到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但如果无法跃过这个瓶颈,一些公司就会迅速衰落。选择被并购与否,是值得一些中国的软件外包企业主思考的问题。
  《亚洲财富论坛》:在大展所并购的那些企业中,你们双方在谈判当中斟酌的焦点会是什么?
  李本能:当然有很多,既涉及财务方面、也涉及公司文化等方面。我们特别关注的是,如果说这家公司方方面面都是很好的,那么为什么还要把它卖掉呢?一些中国的软件外包公司发展得很快,但按他们自己现有能力已经很难再发展下去,市场竞争又激烈,再做下去可能就有关闭的危险,他们会考虑卖掉。但也有些企业主觉得自己做家小小的公司活得很好,不愿意卖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希望加入大展的人,都是想把自己放在同一条船上、想做些大事的人。
  《亚洲财富论坛》:大展的并购道路一直都是顺风顺水吗,有没有一些并购失败的情况?我所指的并购失败,是指把企业买过来后,才发现买错了。
  李本能:有,不过有些东西不方便谈。大展发展道路不容易,有些 公司的确很希望加入我们,但并购后却没有达到当时预期目的。大展做事情很小心,并购失败是我们的经验教训,不可能什么事都会如人所愿。
  《亚洲财富论坛》:大展来中国投资这些年,您有什么感悟或者经验总结?
  李本能:投资是一件事,管理是一件事。投资中国这几年,中国生意人在认识上已经提高了很多。我最初跟中国那些做得比较好的软件外包公司领导谈合作的时候,当时他们根本不懂我的意思,两年之后他们又来找我,纷纷后悔当初没有合作。
  中国现在欠缺的不是技术方面的人才,而是管理方面的人才。有的人光知道什么东西可以用,这不行,而要知道这些东西在什么时候能够怎么用。
  
  风险资本如何助力软件外包
  
  《亚洲财富论坛》:去年年初大展第二轮融资到2400万美元的资金,选在当时融资是出于什么考虑?
  李本能:第二轮融资主要是考虑到大展的扩张并购。大展公司于六年前在美国创办,创始人包括我在内有两位,我是主要的发起人。发展初始资金除了一小部分来源于风险融资,其他资金均来源于创始人,我们一直是用自己的原始资金在运作。大展创立初期就有生意、有收入,所需要的资金相对太少,所以从六年前第一次融资到去年才有了二次融资。大展资金充足,我们不需要特别大的风险投资进来,目前股权仍然控制在公司的原始创始人里。
  《亚洲财富论坛》:那为什么要在去年年初第二轮融资,是因为当时收购了好几家公司很欠缺资金?
  李本能:大展在资金方面要求不多,我们收购了的那些公司,主要是用一部分现金,一部分是股权完成收购。六年前第一次融资额是600万美元,我们没有直接找风险投资机构,而是直接找的个人风险投资者。大展的董事局很简单,最近才增加了董事局成员,公司做大到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人,目前大展的董事局新进的成员就包括香港中文大学的校长。有些获得风险投资的公司可能董事局里一般会有一两个人是VC,但我们的没有,到目前大展的董事局仍然只有几个人。这样决策更迅速。
  《亚洲财富论坛》:特别是近两年,一些风险投资大举进入中国的软件外包市场。据您所了解的,目前全球投入在软件外包业务上的资金,哪个国家是最大的资金受益国?
  李本能:中国就是最大受益国中的一个。
  《亚洲财富论坛》:风险资本对于中国的软件外包业而言,到底对这个行业的发展能够带来多大的助力?
  李本能:风险投资当然会有更多的利益因素要考虑,会考虑何时进入,如何退出。很多VC来到中国是好事也是坏事,大家看到的现状是投资中国的钱太多了,钱太多就导致买卖的价格相应提高,但价格提高并不一定就能买到有潜力价值的企业。有的人考虑的是如何以各种方式拿到更多VC的投资,而并没有更多地去考虑如何利用好风险投资去赚到更多的钱。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中国软件外包行业的发展,所以想把中国的软件外包行业发展起来,企业主不应太多地考虑短期的利益。
  VC来到中国投资的时间和过程都比较短,但在风险投资里面因为控制权所引发的问题有很多。这也是大展为什么尽量不找风险投资的原因,就算找风险投资,我们也会牢牢地把持住控制权。目前,大展在深圳、北京、上海等中国地区的公司都是我们的全资公司。
其他文献
把忧虑甩在影子后头,双脚  不与时间亦步亦趋    没有鄙视先知的意思  只是酒肉穿肠过,肯定离神很远    身在苍茫里,再不能  借助苍茫,让自己永生迷失
期刊
我的记忆里  始终耕耘着一只牛  我习惯于用“一只”形容他  而不是用“一头”  因为后者略显笨重     这只在记忆里的牛  总是啃着我魂灵里的青草  我愿用生命的雨滴  给整个草原润色     或许那里依旧隐藏着许多  我惯有的青涩  永远无法触摸的深沉     如一首儿歌里的句子  ——  燃烧的云  走尽了岁月的田耕       临晨     趁着太阳光还没有完全降临  趁着暗香还在继续浮
期刊
“谁是‘2008北京奥运会’的乳品赞助商?”  消费者思考了一会,答道: “蒙牛。”  其实,答案是伊利。  然而消费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意识?  这正是蒙牛的“非奥运会营销”在消费者中产生的良好互动。蒙牛利用奥运会这一商机,通过一系列营销手段,恰到好处地达到了“浑水摸鱼”的良好效果。  这一营销,无论是对于蒙牛,还是对于营销界来说,都值得关注。    牛气逼人的对手    变了,变了!全变了! 
期刊
在黄河第一弯捧起  水做的哈达  石头包围的帐篷  虔诚向着一口雪  致敬!白马奔腾  鱼脊的上空,鹰  踩着叶片到达草原  熬过经幡撕破月亮的脸  狼捡起生锈的铁器  回到牧人体内  享受温暖——  暴烈已经遁去驿站的行踪  青铜擦亮了一炷香  将诗歌放在祭台上  沉淀出玛曲上游的泥沙       谁是你的画家    在天上,云  是水的印章  摁在雁过留白的地方    桂树洗尽铅华  年轮磨研
期刊
只是简单地听说你们  一起去了外地的某一个城市  只是模糊地记得  你们以前那一张张憨厚的面孔  而我们何时断了联系?  早已记不清了  如今的你们  是胖是瘦是俊了还是丑了  我也一无所知  即使有一天你们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  以原来的样子  拍一拍我的肩膀,喊我一声:“兄弟...”  或许,平时镇定自若的我  也会一时的慌张而哑口无言     这是一个高速的时代  每一个白天  每一个夜晚  
期刊
一弯新月爬上山坡,三盏路灯的眼睛越发明亮  一片树叶在风中凋零,五瓣夜来香向爱情开放  一只夜莺独自抒情,七只虫子表演合奏  清秋夜归人。一切表示沉默  还有九个梦,醒着  温柔的妻子留下一张纸  白如肌肤的纸,在暧昧的灯光下  唧唧卿卿地说  “夜宵在桌上,我在床上”  饥渴而疲惫的丈夫  遭遇艰难的选择——  现实或者梦,玫瑰或者刺
期刊
再也无法索取,当我沉寂于夜晚。  母亲的额纹像一张布满忧伤的鱼网,  我们姐弟四人,行走其中。  这是十一月的某个午后,我想起一个人  她蹒跚在乌相镇的街头。她默默无语。    因为没有,想象的力量抵达不了她的苍老,  我赞美岁月的流速。潜藏的泪涌,我溺水其中。    母亲,买下所有我们喜爱的青菜,熟肉,甜酒  渴望某个晴朗的日子,我们一起回来。吃饭。  这逐渐熟悉的习惯,耗尽她残存的生命
期刊
上汽与南汽的合并对中国汽车行业影响深远,其改变了汽车行业3+X的竞争格局,极有可能成为未来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新起点。    2007年12月26日,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以下称上汽集团)与跃进汽车集团在北京签署了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跃进集团旗下汽车业务将全面融入上汽集团,其中整车及紧密零部件将进入上汽集团下属的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他零部件及服务贸易资产将进入上汽集团与跃进合资成立的东
期刊
风入松游清东陵  碧翠连绵帝寝宫,寂寂林海风。至尊一言能九鼎,追求长生何成空?盛衰仿佛昨日,长眠可曾有梦?  闯王无才破九重,狼烟并奸雄①。大明不明随风去,大清不清也成梦。几堆石头坟茔,一段沧桑如风。    注释:①指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占领明王朝首都北京,却不能建立牢固的政权。狼烟,指清军入关进攻中原。奸雄,指投降清军的吴三桂。       登天台山  遥遥天台山,茫茫云海间。林深无鸟径,峰险猿难攀
期刊
2007年,急速成长中的中国资本市场如同极聚了多年的能量要在一年间突发爆发所带来的能量滋润了众多饥渴的生灵。在这一年得到惊喜最多的是资本家,特别是VC。  用一组数据足以反映2007年中国企业的活跃度。  2007年1-11月,全国共有203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额高达885.24亿美元。其中有98家企业分别在境外9个资本市场上市,融资342.09亿美元;境内资本市场共吸引105家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