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热衷于艺术文明的追求。而将色彩与生活融入到高中美术校本中成为当下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将从色彩与生活在高中美术校本课程中开发的现状、优势出发,对教学提出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色彩;高中美术
一、高中美术教育色彩课程存在的弊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考人数的不断增长,报考美术专业的学生大幅度增长,导致专职辅导教师的压力倍增,进而出现很多揠苗助长、盲目追求结果的错误做法,使得学生的专业水平无法达到实际要求。
如今,高中美术教育色彩课程有三大弊端:一是为了应对高考,越来越多的速成班建立起来,而所谓速成,就是快速准备考试,多次重复机械化临摹几张固定的作品,忽略基本功的训练。原本通过专业学习后,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绘画特点,包括笔法、色彩搭配与选择等,但一味地死记硬背、机械化临摹、套用动态画将失去学习美术的意义,无法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学生容易形成急功近利的不良心态。二是在高中美术课程中,教师对色彩理论的把握过于绝对化,而实际上,这些科学的理论是相对的。在绘画过程中往往一个颜色的创作,会使得画作有了不同的意义,而色彩搭配需要依附画家内心需求和对色彩的运用能力。三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根据学生想要报考的院校来选择他们所要学习临摹的风格,忽略了基础教学,而一味地临摹成熟作品只会让学生越来越感到迷茫,无法领会作品的内涵。
二、色彩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有效策略
1.开设色彩鉴赏教学,开阔学生艺术视野
在高中美术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应该只是广泛临摹画作。一副好的画作是非常具有学习价值的,所以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高质量画作,和学生一起赏析、讨论作品和色彩应用规律,进而引出色彩理论的讲解。同时,教师可以选择不同风格的作品,与色彩基本理论知识相结合,拓宽学生眼界,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在鉴赏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结合画家特有风格和画作创作背景等,让学生认识到这些作品的价值,学习画家的创作手法。
如莫奈的《鲁昂教堂》是通过色块和光源色的结合呈现出来的。色块与光源的比重往往会因为画家的不同选择,而使得描绘的同一对象发生变化。在赏析高更画作时,学生可以发现画家对静物的描写并不是如实进行的,而是通过组合色块来实现视觉效果。因为从画的局部来看,颜色总是在变化,无法看出画的内容是什么,而当后退到能够看到整张画时,人们便能看到具体是怎样的情景,这就是色块组合带来的力量。通过这个鉴赏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学到色块组合的运用手法,吸引学生创新研究,得到新的收获。教师还可以通过鉴赏不同国家的作品,让学生了解风格差異和艺术观念的不同,不断积累艺术的表达方式和各种观念,为学生未来深入学习奠定基础。此外,教师可以拓展教学范围,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为学生近距离欣赏优秀作品创造机会,使得学生更好地领略绘画的魅力,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尊重学生创新色彩,提高色彩运用能力
美术寄托着画家的灵感和情感表达,画者可以通过线条组合和色彩搭配来展现自己特有的风格,而这些特点又因人而异。美术是一门充满创造性的艺术,学生只有在实践创造过程中充分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才能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布置绘画主题后,不做任何的解释,也不划分绘画范围,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发挥,提交自己最满意的答卷,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充分体会绘画的魅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户外写生,根据现实中的真实色彩搭配,训练学生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创作能力。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全国性中学生绘画大赛等美术竞赛,或投稿出版社,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而针对色彩教学,教师可以组织校级的色彩设计竞赛或者色彩新搭配比赛,让学生在参赛过程中熟练掌握色彩基本理论,为色彩应用赋予自身的思想和情感,使得作品更加生动、有活力。
3.增加色彩针对训练,提高色彩认知能力
理论的讲解总是一个枯燥,难理解的过程,教师结合针对性训练,往往有助于学生领悟色彩基本理论的实际含义。由于建立色彩认知能力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所以通过鉴赏名家作品,分析作品中的色彩应用,可以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知能力和应用水平,并让学生从鉴赏过程中了解到更多成熟的色彩搭配方式等。基于鉴赏开展的训练并非是单纯临摹,而是循序渐进的深入。一幅作品中,色彩的表现力源于作家对于色彩变化规律的掌握,所以教师要突破对光源色、环境色和固有色的基本认知,利用色彩的丰富性创造新的色彩,在不断训练中提升学生的色彩应用能力。
在引入色彩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从其他方面让学生了解各种色彩所代表的不同含义。如红色既可以想象成万物之源的太阳,给人一种崇高伟大的敬意,又可以视为血色,代表暴力;绿色则代表着活力和希望等,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情感,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色彩对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加深学生对各种色彩的感知。色彩教学可以分阶段进行,如在基本理论讲解之后,教师可以安排一些针对性的训练。如色彩搭配训练、明暗调节训练、构图比例训练等多种单一的基础训练,便于学生务实各种基本能力,且在各种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心态和态度的变化。此外,训练作业完成后的分析是最重要的,教师只有分析出每个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学生才能在接下来的训练中改正,取得实质性进展。
此外,在针对性训练发挥作用后,开始进入综合色彩训练阶段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完成整一幅色彩作业,使得学生形成自己的色彩感悟,实质性提升驾驭色彩的能力。学生只有充分感知色彩,才能把握好作品的色彩基调。而通过加强师生交流与学生之间交流,有利于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获知新的色彩看法,共同探讨优秀作品,不断完善自己的画法技巧和色彩运用规律。
在高中美术教育色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当前填鸭式教学思想,切实地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考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鉴赏名作,使学生能够在欣赏过程中提高色彩的感知能力,从各种风格的名作中学习不同的创作手法,并结合针对性训练提高学生驾驭色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马静之.试论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J].教育界,2021(33):48-49.
【关键词】色彩;高中美术
一、高中美术教育色彩课程存在的弊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考人数的不断增长,报考美术专业的学生大幅度增长,导致专职辅导教师的压力倍增,进而出现很多揠苗助长、盲目追求结果的错误做法,使得学生的专业水平无法达到实际要求。
如今,高中美术教育色彩课程有三大弊端:一是为了应对高考,越来越多的速成班建立起来,而所谓速成,就是快速准备考试,多次重复机械化临摹几张固定的作品,忽略基本功的训练。原本通过专业学习后,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绘画特点,包括笔法、色彩搭配与选择等,但一味地死记硬背、机械化临摹、套用动态画将失去学习美术的意义,无法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学生容易形成急功近利的不良心态。二是在高中美术课程中,教师对色彩理论的把握过于绝对化,而实际上,这些科学的理论是相对的。在绘画过程中往往一个颜色的创作,会使得画作有了不同的意义,而色彩搭配需要依附画家内心需求和对色彩的运用能力。三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根据学生想要报考的院校来选择他们所要学习临摹的风格,忽略了基础教学,而一味地临摹成熟作品只会让学生越来越感到迷茫,无法领会作品的内涵。
二、色彩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有效策略
1.开设色彩鉴赏教学,开阔学生艺术视野
在高中美术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应该只是广泛临摹画作。一副好的画作是非常具有学习价值的,所以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高质量画作,和学生一起赏析、讨论作品和色彩应用规律,进而引出色彩理论的讲解。同时,教师可以选择不同风格的作品,与色彩基本理论知识相结合,拓宽学生眼界,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在鉴赏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结合画家特有风格和画作创作背景等,让学生认识到这些作品的价值,学习画家的创作手法。
如莫奈的《鲁昂教堂》是通过色块和光源色的结合呈现出来的。色块与光源的比重往往会因为画家的不同选择,而使得描绘的同一对象发生变化。在赏析高更画作时,学生可以发现画家对静物的描写并不是如实进行的,而是通过组合色块来实现视觉效果。因为从画的局部来看,颜色总是在变化,无法看出画的内容是什么,而当后退到能够看到整张画时,人们便能看到具体是怎样的情景,这就是色块组合带来的力量。通过这个鉴赏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学到色块组合的运用手法,吸引学生创新研究,得到新的收获。教师还可以通过鉴赏不同国家的作品,让学生了解风格差異和艺术观念的不同,不断积累艺术的表达方式和各种观念,为学生未来深入学习奠定基础。此外,教师可以拓展教学范围,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为学生近距离欣赏优秀作品创造机会,使得学生更好地领略绘画的魅力,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尊重学生创新色彩,提高色彩运用能力
美术寄托着画家的灵感和情感表达,画者可以通过线条组合和色彩搭配来展现自己特有的风格,而这些特点又因人而异。美术是一门充满创造性的艺术,学生只有在实践创造过程中充分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才能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布置绘画主题后,不做任何的解释,也不划分绘画范围,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发挥,提交自己最满意的答卷,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充分体会绘画的魅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户外写生,根据现实中的真实色彩搭配,训练学生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创作能力。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全国性中学生绘画大赛等美术竞赛,或投稿出版社,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而针对色彩教学,教师可以组织校级的色彩设计竞赛或者色彩新搭配比赛,让学生在参赛过程中熟练掌握色彩基本理论,为色彩应用赋予自身的思想和情感,使得作品更加生动、有活力。
3.增加色彩针对训练,提高色彩认知能力
理论的讲解总是一个枯燥,难理解的过程,教师结合针对性训练,往往有助于学生领悟色彩基本理论的实际含义。由于建立色彩认知能力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所以通过鉴赏名家作品,分析作品中的色彩应用,可以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知能力和应用水平,并让学生从鉴赏过程中了解到更多成熟的色彩搭配方式等。基于鉴赏开展的训练并非是单纯临摹,而是循序渐进的深入。一幅作品中,色彩的表现力源于作家对于色彩变化规律的掌握,所以教师要突破对光源色、环境色和固有色的基本认知,利用色彩的丰富性创造新的色彩,在不断训练中提升学生的色彩应用能力。
在引入色彩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从其他方面让学生了解各种色彩所代表的不同含义。如红色既可以想象成万物之源的太阳,给人一种崇高伟大的敬意,又可以视为血色,代表暴力;绿色则代表着活力和希望等,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情感,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色彩对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加深学生对各种色彩的感知。色彩教学可以分阶段进行,如在基本理论讲解之后,教师可以安排一些针对性的训练。如色彩搭配训练、明暗调节训练、构图比例训练等多种单一的基础训练,便于学生务实各种基本能力,且在各种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心态和态度的变化。此外,训练作业完成后的分析是最重要的,教师只有分析出每个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学生才能在接下来的训练中改正,取得实质性进展。
此外,在针对性训练发挥作用后,开始进入综合色彩训练阶段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完成整一幅色彩作业,使得学生形成自己的色彩感悟,实质性提升驾驭色彩的能力。学生只有充分感知色彩,才能把握好作品的色彩基调。而通过加强师生交流与学生之间交流,有利于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获知新的色彩看法,共同探讨优秀作品,不断完善自己的画法技巧和色彩运用规律。
在高中美术教育色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当前填鸭式教学思想,切实地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考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鉴赏名作,使学生能够在欣赏过程中提高色彩的感知能力,从各种风格的名作中学习不同的创作手法,并结合针对性训练提高学生驾驭色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马静之.试论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J].教育界,2021(33):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