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居住区的园林绿化通过人工栽培,植物群落错落有致,为广大居民提供了休息、娱乐的欢快场所,在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就居住区中的园林绿化施工中常见的问题、相关解决方法,进行相关阐述,希望能为今后各个新型居住区的园林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园林施工;绿化;施工问题;解决方案
1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概要
1.1组织好设计交底和设计、施工图会审
绿化施工和建筑工程施工不同,其施工过程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存在如何充分体现设计理念的问题。因此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就显得异常重要,要求设计单位充分介绍其设计理念和意图,同时也可广泛听取施工方的意见和建议,弥补原设计的不足;施工单位要充分领会工程整体的设计意图和含义,以便于在施工中灵活运用。
1.2材料准备
施工员按照施工图纸向材料供应商提供所需材料清单和到场日期,绿化施工员根据现场土质情况准备改良土壤所需的有机肥料,准备园林机械、车辆及养护设施等。
1.3合理地进行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对整个施工过程起着宏观控制作用,工程质量的保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性。因此,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针对工程特定条件合理确定施工方案、施工顺序、施工进度、季节性施工计划等,以便有效地指导和监督工程施工。
2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2.1园建部分的现场施工问题及解决方案
2.1.1存在问题
在各个居住区的园林施工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施工现场与设计图纸不符的情况。如某居住小区1号楼和2号楼后的园路放线参考点施工现场和设计施工图纸不符。设计图纸上以2号楼的一个建筑角点为放线参考点,但是施工现场园路长度要比设计图纸园路长了10 m左右。
2.1.2解决方案
就此问题,施工方没有冒然进行现场施工。因为该区位于小区的1、2号楼与3号楼之间,面积约1520m2,该处有小型广场、花架廊、喷泉水景、微地型,并种植大量的乔灌木、花卉,是小区商务中心后侧较大的园林休息场所。此处环境旨在表现幽雅恬静的欧式风格,为办理商务接洽的顾客提供一个高雅舒适的休憩空间。如果园路改动的话,可能会引起园林绿化和园林水电的变动,最终可能会影响到原有设计理念的表达和完工后的园林景观效果。鉴于上述原因,施工方选择向甲方和监理反应施工问题情况。施工方陪同甲方和监理方到现场确认施工问题情况,甲方在确认施工问题情况后,决定对该区的设计方案做出修改。修改后的设计方案发送到施工方并按此进行现场施工。
2.2绿化部分的施工问题及解决方案
2.2.1苗木质量存在缺陷
在居住区园林施工中,苗木是重要的原材料。苗木与其他原材料的显著不同在于其是有生命的,如果苗木进场时根系和土球不完好、出现断枝和伤皮现象等,对成活率有显著不良影响,最终会影响设计效果。针对苗木质量存在的问题,可采取以下解决方案:①邀请设计人员亲自参加苗木的选择工作,以便选择的苗木在姿态方面能更好地满足设计意图。②不能达到实际要求的、有严重病虫害的、损伤严重的苗木,坚决不允许进场。③对已经出现断枝和伤皮但不影响设计意图表达和不影响成活的苗木,在种植前实施行之有效的修剪。④向苗木供应商提出要求:装运高度2 m以下的苗木,可立放;2 m以上的应斜放,土球向前,树干向后,在后车厢处应垫草包或蒲包,以免擦伤树干,树梢不要拖地;对土球超过60 cm的树苗,应用吊车装车,卸苗时直接吊至树穴辅助种植。
2.2.2重种植、轻养护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在园林绿化中,后期养护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根本措施,也是保证苗木成活的关键因素。很多小区的园林绿化存在重种植、轻养护的情况,后期养护管理措施不到位,致使苗木成活率不高。
对于此类问题制订出以下解决方案:
(1)草坪管理。每月用剪草机修剪1~2次,剪草机修剪不到的树头下,用手工草剪进行修剪。每周浇水1次,全面淋透,保证水渗到10cm以下,切忌“少量多次”。从养护期开始,每月施1次“护草神”草坪专用肥料,每平方米250g,使草坪生长旺盛。保持草坪干净、整洁。对病虫害防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发现病虫害要仔细观察,分析发病原因、种类、危害程度、受害面积等,然后选择最适药品,用量准确。
(2)花灌木管理。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景观效果和功能进行修剪,力求达到造型美观、适时开花。干旱天气每周或隔天淋水1次,每两周松土1次,松土同淋水结合进行,注意排水消除积涝。
(3)乔木管理。修剪:根据乔木生长特点及观赏效果精心修剪。浇水:干旱天气每天或隔天对树身、树枝、树叶全面喷淋1次。病虫害防治:根据具体情况制订措施,单株乔木病虫害面积在总叶面积以下,一般不需要喷药,对有病虫害的植株进行综合生物防治。对于生长状况极差的名贵大乔木,有针对性地为其树体注射营养液。
2.2.3制订合理的季节性施工方案
园林绿化有别于其他建设工程,对施工季节有着严格的要求。但近几年的绿化中经常存在赶工期的现象,需要在不适宜的季节进行绿化,针对该问题,制订并实施了以下施工技术措施:
(1)雨期施工措施。①及时掌握天气和雨情变化,早作安排准备,防患于未然。②做好大雨及大风天气的防护准备,如准备雨具、水管等。③施工现场如出现积水,必需采取有效措施,在48 h内及时排出,防止苗木积水烂根。④对已经栽植好的苗木,及时搭设坚固的支撑,防止被风吹倒影响成活率。
(2)防干热风施工措施。①工作安排上尽量做到当天来的苗木要当天栽植完毕,争取做到不晾苗。在情况不允许时采取加班或采用喷水保湿等办法,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②新植苗木必需在24 h内浇定植水且必须浇透。可采取小水慢浇的方式。③为降低树木的蒸发量,应在树冠上方和周围东西方向搭建“几”字型遮阴网,这样能较好地挡住太阳的直射光,使树叶免遭灼伤。注意务必保持遮阴网和树冠间有40 am左右的间距,防止树冠被灼伤。④在干燥晴朗的天气里,要实施叶面喷水,提高树体以及小环境的湿度。最好的办法就是制作雾喷:从树底下装1条主管,再装支管和微喷头,调成雾状。1天喷3次,保持叶片和树杆湿润即可。⑤喷水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水分過多流入土壤,造成土壤过湿而影响根系的呼吸。对于忌水湿的树种,如雪松、鹅掌楸、玉兰等,更应注意防止积水。
3建议
3.1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合理选择苗木种类
当前的小区绿化有时为了提高卖点,不切实际地选择了一些不适合当地环境的植物种类,甚至大量应用古树名木。植物在长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已经对其生态环境形成了高度的适应性,如不考虑其生长分布范围而盲目引种,不仅不能提升小区绿化档次,甚至会成为绿化的败笔。建议在居住区绿化时,适当减少大规格树种及边缘树种的应用,适当增加乡土树种的应用。
3.2苗木等材料的采购渠道要正规
居住区园林施工中涉及苗木、土方等多种施工材料,如果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施工质量、景观效果就无法保障,因此施工单位必须依据设计图纸规定的规格、质量进行采购,从组织货源到使用认证层层把关。工程监理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监督,以提高工程质量。
3.3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的比例要协调。重视软质景观的利用
许多新型,特别是标榜高档的小区大都以硬质景观为主。但硬质景观虽然短期景观效果比较好,但从长远来看其生态效应、景观效果都不如软质景观。因此,在新建小区时,应适当减少硬质景观,增加软质景观。使用硬质景观时,还可以采用垂直绿化等手段增加绿量。
【关键词】园林施工;绿化;施工问题;解决方案
1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概要
1.1组织好设计交底和设计、施工图会审
绿化施工和建筑工程施工不同,其施工过程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存在如何充分体现设计理念的问题。因此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就显得异常重要,要求设计单位充分介绍其设计理念和意图,同时也可广泛听取施工方的意见和建议,弥补原设计的不足;施工单位要充分领会工程整体的设计意图和含义,以便于在施工中灵活运用。
1.2材料准备
施工员按照施工图纸向材料供应商提供所需材料清单和到场日期,绿化施工员根据现场土质情况准备改良土壤所需的有机肥料,准备园林机械、车辆及养护设施等。
1.3合理地进行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对整个施工过程起着宏观控制作用,工程质量的保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性。因此,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针对工程特定条件合理确定施工方案、施工顺序、施工进度、季节性施工计划等,以便有效地指导和监督工程施工。
2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2.1园建部分的现场施工问题及解决方案
2.1.1存在问题
在各个居住区的园林施工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施工现场与设计图纸不符的情况。如某居住小区1号楼和2号楼后的园路放线参考点施工现场和设计施工图纸不符。设计图纸上以2号楼的一个建筑角点为放线参考点,但是施工现场园路长度要比设计图纸园路长了10 m左右。
2.1.2解决方案
就此问题,施工方没有冒然进行现场施工。因为该区位于小区的1、2号楼与3号楼之间,面积约1520m2,该处有小型广场、花架廊、喷泉水景、微地型,并种植大量的乔灌木、花卉,是小区商务中心后侧较大的园林休息场所。此处环境旨在表现幽雅恬静的欧式风格,为办理商务接洽的顾客提供一个高雅舒适的休憩空间。如果园路改动的话,可能会引起园林绿化和园林水电的变动,最终可能会影响到原有设计理念的表达和完工后的园林景观效果。鉴于上述原因,施工方选择向甲方和监理反应施工问题情况。施工方陪同甲方和监理方到现场确认施工问题情况,甲方在确认施工问题情况后,决定对该区的设计方案做出修改。修改后的设计方案发送到施工方并按此进行现场施工。
2.2绿化部分的施工问题及解决方案
2.2.1苗木质量存在缺陷
在居住区园林施工中,苗木是重要的原材料。苗木与其他原材料的显著不同在于其是有生命的,如果苗木进场时根系和土球不完好、出现断枝和伤皮现象等,对成活率有显著不良影响,最终会影响设计效果。针对苗木质量存在的问题,可采取以下解决方案:①邀请设计人员亲自参加苗木的选择工作,以便选择的苗木在姿态方面能更好地满足设计意图。②不能达到实际要求的、有严重病虫害的、损伤严重的苗木,坚决不允许进场。③对已经出现断枝和伤皮但不影响设计意图表达和不影响成活的苗木,在种植前实施行之有效的修剪。④向苗木供应商提出要求:装运高度2 m以下的苗木,可立放;2 m以上的应斜放,土球向前,树干向后,在后车厢处应垫草包或蒲包,以免擦伤树干,树梢不要拖地;对土球超过60 cm的树苗,应用吊车装车,卸苗时直接吊至树穴辅助种植。
2.2.2重种植、轻养护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在园林绿化中,后期养护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根本措施,也是保证苗木成活的关键因素。很多小区的园林绿化存在重种植、轻养护的情况,后期养护管理措施不到位,致使苗木成活率不高。
对于此类问题制订出以下解决方案:
(1)草坪管理。每月用剪草机修剪1~2次,剪草机修剪不到的树头下,用手工草剪进行修剪。每周浇水1次,全面淋透,保证水渗到10cm以下,切忌“少量多次”。从养护期开始,每月施1次“护草神”草坪专用肥料,每平方米250g,使草坪生长旺盛。保持草坪干净、整洁。对病虫害防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发现病虫害要仔细观察,分析发病原因、种类、危害程度、受害面积等,然后选择最适药品,用量准确。
(2)花灌木管理。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景观效果和功能进行修剪,力求达到造型美观、适时开花。干旱天气每周或隔天淋水1次,每两周松土1次,松土同淋水结合进行,注意排水消除积涝。
(3)乔木管理。修剪:根据乔木生长特点及观赏效果精心修剪。浇水:干旱天气每天或隔天对树身、树枝、树叶全面喷淋1次。病虫害防治:根据具体情况制订措施,单株乔木病虫害面积在总叶面积以下,一般不需要喷药,对有病虫害的植株进行综合生物防治。对于生长状况极差的名贵大乔木,有针对性地为其树体注射营养液。
2.2.3制订合理的季节性施工方案
园林绿化有别于其他建设工程,对施工季节有着严格的要求。但近几年的绿化中经常存在赶工期的现象,需要在不适宜的季节进行绿化,针对该问题,制订并实施了以下施工技术措施:
(1)雨期施工措施。①及时掌握天气和雨情变化,早作安排准备,防患于未然。②做好大雨及大风天气的防护准备,如准备雨具、水管等。③施工现场如出现积水,必需采取有效措施,在48 h内及时排出,防止苗木积水烂根。④对已经栽植好的苗木,及时搭设坚固的支撑,防止被风吹倒影响成活率。
(2)防干热风施工措施。①工作安排上尽量做到当天来的苗木要当天栽植完毕,争取做到不晾苗。在情况不允许时采取加班或采用喷水保湿等办法,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②新植苗木必需在24 h内浇定植水且必须浇透。可采取小水慢浇的方式。③为降低树木的蒸发量,应在树冠上方和周围东西方向搭建“几”字型遮阴网,这样能较好地挡住太阳的直射光,使树叶免遭灼伤。注意务必保持遮阴网和树冠间有40 am左右的间距,防止树冠被灼伤。④在干燥晴朗的天气里,要实施叶面喷水,提高树体以及小环境的湿度。最好的办法就是制作雾喷:从树底下装1条主管,再装支管和微喷头,调成雾状。1天喷3次,保持叶片和树杆湿润即可。⑤喷水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水分過多流入土壤,造成土壤过湿而影响根系的呼吸。对于忌水湿的树种,如雪松、鹅掌楸、玉兰等,更应注意防止积水。
3建议
3.1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合理选择苗木种类
当前的小区绿化有时为了提高卖点,不切实际地选择了一些不适合当地环境的植物种类,甚至大量应用古树名木。植物在长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已经对其生态环境形成了高度的适应性,如不考虑其生长分布范围而盲目引种,不仅不能提升小区绿化档次,甚至会成为绿化的败笔。建议在居住区绿化时,适当减少大规格树种及边缘树种的应用,适当增加乡土树种的应用。
3.2苗木等材料的采购渠道要正规
居住区园林施工中涉及苗木、土方等多种施工材料,如果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施工质量、景观效果就无法保障,因此施工单位必须依据设计图纸规定的规格、质量进行采购,从组织货源到使用认证层层把关。工程监理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监督,以提高工程质量。
3.3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的比例要协调。重视软质景观的利用
许多新型,特别是标榜高档的小区大都以硬质景观为主。但硬质景观虽然短期景观效果比较好,但从长远来看其生态效应、景观效果都不如软质景观。因此,在新建小区时,应适当减少硬质景观,增加软质景观。使用硬质景观时,还可以采用垂直绿化等手段增加绿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