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中县养牛大户年国海今年在向辽中县农信社贷款时,明显感到了变化。
“我的160多万元贷款3天之内就办下来了。”他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说,“农信社的贷款发放速度更快了,并且约期也更灵活了,可以随贷随还。”依靠贷款,他的牛存栏数扩大了将近10倍,达到1000多头。
不过他不知道,贷款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办好,是因为农信社的提前准备:为了保证这些农业大户的贷款能够及时发放到位,辽中县农信社早在今年年初就提前向沈阳市农信社申请下了需要向市里报批的贷款额度。
“在支农服务中,辽宁省农村信用联社的服务手段和产品创新不断实现突破,春放秋收的约期限制被打破,利率杠杆支农实践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让辽宁省联社的农业贷款以占全省银行业机构农业贷款总额的90.8%而稳居全省第一,也为自己赢得了各级政府的全力支持。”辽宁省农村信用联社(下称“辽宁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都本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改革 “春放秋收”的传统农业贷款期限
据了解,2007年以前,辽宁省各地农信社的贷款期限多为短期(1年以内),即按照农业的实际生产周期,当年发放当年归还。
但随着粮食市场的逐步放开和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这个“春放秋收”的惯例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新变化的需要。
辽中县农信联社理事长黄达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农业生产有着自己的特点,“比如农资化肥,2月份买是一个价,4月份买就要每袋增加40元左右,如果能够提前给农民办贷款,他们就可以2月份买化肥,节省生产投入。而卖粮则通常是越晚卖价格越高,如果一到秋收时就急于回收农民的贷款,那农民们只好低价卖出去还贷,严重时就可能影响到农民的增收。从某种角度讲,不合理的贷款约期会增加农民的经济负担。”黄达生形象地比喻说,这就像“杀鸡取蛋”。
“贷款的正常回流,既有时间的因素,也受市场的影响。农业贷款要针对农业生产的新特点进行及时的调整,以适应新农村发展的需要。”沈阳市农信联社主任王强对记者说,经过长期摸索,沈阳市农信联社于2008年7月正式下发文件做出了新的规定:种植类贷款按照贷款实际使用时间确定贷款期限,务必打破原有的农户贷款春放秋收的传统观念;养殖业则根据贷款的使用状况或养殖周期合理确定贷款约期,最长可延长至两年;设施农业贷款则可放宽到三年以内。
与此同时,对待不同额度的贷款,沈阳市农信联社也采取不同的策略加以区别对待。如将小额信用贷款额度提高到每户5万元(原来为每户2万元),且不用考虑偿还的具体期限,农信社只需对贷款人的信息资料加以分析,而后对其偿还贷款的信誉程度作出“授信”调整即可。都本伟告诉记者,在设计贷款约期时,农信社的工作人员会做好市场调查工作,将期限限定公开向贷户阐明,便于借贷双方结合实际进行具体的谋划。
首次大胆尝试下浮利率
在记者采访辽宁省各地农信社的过程中,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农民是最讲信用的群体。”
孟加拉国尤努斯教授创办的乡村银行小额信贷,农民还款率在85%以上。而在辽宁省联社统计的数字中,这一比例在95%以上。没能还上贷款的,也多是因为自然灾害的影响。
自2005年10月下旬以来,在辽宁省锦州地区的黑山县、北宁市,阜新地区的阜蒙县等地,相继发生了严重的禽流感疫情,其中仅黑山县、北镇市的存栏总量就为4590万只,捕杀量分别占疫区养鸡存栏总量的94.64%和32.64%,累计损失达12.73亿元。而当时,正是大量贷款陆续到期的时候。
为全力做好疫区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服务工作,辽宁省联社做出了几项规定:对疫区养禽农户贷款给予适当展期。对于超出展期范围的,在贷款到期前可采取借新还旧的方式与农户重新确定还款期限。对禽类被捕杀的农户的养禽类贷款实行利率优惠政策。“疫区养禽农户损失最大,为减轻农民负担,在落实还款计划的前提下,我们对于疫区禽类被捕杀的农户的养禽类贷款利率,在执行现利率的基础上下浮30%;对疫区养禽农户贷款未按期归还造成贷款逾期的,不加收罚息。”都本伟告诉记者,“上述措施,农信社当年向受灾养禽农户的让利就达700余万元。”
“农村信用社过去从来没有下浮利率的实践和操作办法,起初基层信用社普遍表示对于下浮利率难以接受。但是我们认为,在应对类似禽流感等重大、罕见的灾害时,采取下浮利率政策,既是急政府之所急,又是想农民之所想,为政府和农民排忧解难。农信社利用利率杠杆,增强对‘三农’特别是对受灾农民的金融服务,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都本伟说。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辽宁省的一个养鸡大户,在遭遇禽流感时,赔得只剩下了固定资产——鸡舍。但是当地的农信社并没有嫌弃他,而是在考察了他的经营能力并帮助其进行市场分析后给他贷款100万元进行扶持。2007年,该养鸡大户就赚回了800万元,并及时还清了农信社的贷款。
据都本伟介绍,三年来,辽宁省联社在2005年抗击禽流感、2007年抗雪灾、旱灾,2008年支持“菜篮子”生产过程中,已经发放各类贷款近40亿元,贷款利率优惠近4000万元。
政府为农信社清欠撑腰
全力支持地方农村经济发展,也让辽宁省联社赢得了政府的支持。据介绍,辽宁省省委书记张文岳在《辽宁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纪要(第4期)》上作了“长篇批示”,他在充分肯定农信社支农主力军的重要作用以外,特别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大力支持、重视农信社工作,为农信社排忧解难。”
辽宁省农信社历史积淀的不良贷款,特别是目前82.8亿元的政府关联类不良贷款已经成为制约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瓶颈。为此,主抓金融工作的鲁昕副省长强调:“省联社的成立并不意味着各级政府责任的退出,政府承担信用社改革的责任没有完成,市、县两级政府必须借钱还钱,增强政府信用。”
据了解,三年来,辽宁的省、市、县三级政府已经帮助农信社清收政府关联类不良贷款52.9亿元,不良贷款率比2004年末下降27.5个百分点,“著名的大连金州体育场和抚顺雷锋体育场都已经作为政府的优良资产与政府的不良贷款进行了资产置换。”都本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如今,辽宁省联社在支农服务中已经赢得了政府的多方支持:1994年至1997年农村信用社实付保值储蓄贴补息8.7亿元已全部到位;自2004年起已累计减免营业税4.1亿元,减免所得税1.6亿元,减免接收和处置抵债资产税费292.9万元;获得2005年-2007年省、市、县三级政府股金分红补贴资金5.6亿元;筹集风险准备金0.98亿元。同时,省政府已将2007年省财政拨付的分红补贴资金补贴率调整为3.8%,比原来的2.75%高出了1.0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