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巴比特》是美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辛克莱·刘易斯的代表作之一。作品反映了美国商业社会的文化内涵与价值观,如不择手段追逐名利的行为、虚伪势力的人际关系、奢侈腐化的生活方式、空虚肤浅的精神文化等,并对此进行了一定的反思和批判。
关键词:《巴比特》 美国 商业 文化 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辛克莱·刘易斯(1885-1951)是美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不仅给美国文学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声望,而且在其作品中讽刺了美国现代文化的种种黑幕,有着丰富的文化艺术价值。辛克莱·刘易斯的代表作《巴比特》(1922)深刻揭示了美国商业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并以独特的手法塑造了典型的美国商人形象“巴比特”。其后,“巴比特”在全美声名远播、家喻户晓,甚至成为一个英语的日常语汇,意味着“守旧、庸俗、自满、短视的中产阶级实业家”。因此,解读《巴比特》的文化与艺术内涵,揭示其对当时价值观念的反思,有着一定的研究意义。
一 不择手段追逐名利的行为
巴比特表面是合法经营的美国中产阶级实业家,实则他的财富都是通过非法的欺骗手段获取的。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巴比特都忠实遵循着利益或利润的准则;因此,他追逐名利的行为不仅是一种主观追求,还是一种职业特征、一种生活准则、一种生存手段。巴比特竭尽所能试图和政治联姻,因为他非常了解政治主宰权力,是权利的载体。所以,巴比特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市长的助选之中,费尽心思到各地演说,帮助他所支持的候选人拉选票。最终,他支持的候选人获胜,并告诉他关于公路延伸铺筑的消息作为回报:在这个消息公布之前,巴比特在那片地区低价收购土地,赚得钵盂满盆。此外,巴比特还成为了房地产协会年会的代表,花费精力准备演讲稿,在年会上发表言论,借以增加自己的影响力。之后,他积极参加各种协会组织的活动,终于成为促进者学会的副会长。巴比特也不放弃任何一个巴结权力者的机会:他先是去奉承作家兼记者的弗克林,指望他能写些东西来宣传自己;然后,又去巴结富豪麦凯尔维,希望借此来提高自己的身价;之后,他通过主日学校活动的机会,去接近泽尼斯第一州立银行行长伊桑,希望以此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与此同时,巴比特还不放过任何一个赚钱机会:他从公交公司内部打听到林顿大道公交线路要向前延伸的消息,于是马上在那里购买土地;他以公交公司的名义购置金莺谷高级住宅区的土地,从中获得了巨额利润;他发现参加主日学校的活动尽管不能直接获利,但是能积累声望为将来赚钱创造良好的条件,于是也热情地参与。为了追逐名利,巴比特使用了威胁、欺骗、贿赂、同流合污等低劣的手段,完全违背了基本的商业道德。为了利益,他可说是不择手段:胁迫出租房屋的人以比较低的价格卖出房子,从中赚得佣金;劝说房地产商莱特去购买食品杂货商珀迪商店隔壁土地的所有权,然后又迫使珀迪用高价赎回土地所有权,从中获利;偷偷派自己的员工去窃取其他房地产公司租房用户的名单,然后竭尽全力去将那些客户争取到自己这边来;绞尽脑汁想要弄到某个业主的土地,以获得土地的出售权,等等。
二 虚伪势力的人际关系
在小说中,巴比特夫妇设宴邀请麦凯尔维夫妇,目的是为了讨好他们,但最后却自取其辱,尴尬不已。麦凯尔维是巴比特曾经的校友,是一位精明能干的承包商,身价过百万,早已成为美国上流社会中的一员,其地位紧随高贵的名门望族之后。巴比特热切希望能得到麦凯维尔的赏识,并在他的帮助下,让自己的社会地位有所提升。但却没想到如麦凯维尔之类的上层社会人士压根就不愿和他交往,甚至都没有设宴回请巴比特夫妇。与此同时,他们却为了迎接英国来的煤炭商杰拉尔德·名克爵士,而安排了盛大的锡兰式晚宴。这让巴比特夫妇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伤害。这时,埃德·奥弗布鲁克夫妇设宴邀请巴比特夫妇参加。奥弗布鲁克夫妇是巴比特的同班同学,生活一直贫困拮据。巴比特夫妇虽然接受了邀请,但却因没有收到正式的请柬而心怀不满,宴会的状况自然也不尽如人意。巴比特根本就看不起奥弗布鲁克的小家子气,认为他穷困潦倒的境况无法和自己相配,与其结交会有损形象。巴比特的设宴与赴宴,以及对待两位老同学的落差很大的态度,显露了他嫌贫爱富的势力嘴脸,而这也是典型的中产阶级商人所共有的特征:一方面,对上层阶级的社会地位十分向往,内心充满了攀上高位的欲望;另一方面,又对下层阶级非常鄙视,尽管他们中的很多人也才刚脱离那个阶级不久。另外,作品的第八章中有多处描绘了中产阶级对禁酒令的态度:巴比特在芙萝岗家中宴请各路名流,人们的虚伪面目在宴会中暴露无遗。在禁酒令颁布时期,高尚人士们表面上表示会严格执行禁酒令,但私底下却在家中酿造啤酒,并相互夸耀自己的酿酒技巧。整个宴会都充斥着粗鄙的言语和下流的行为。所有人都狂饮烂醉,混乱不堪。刘易斯·芒福德曾对现代都市的形成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因为它只着眼于工商业而忽视了居民的生活;在摩天大楼,工厂林立的市区里,在专为人们消费金钱而不是消磨时光的大街通衢中,有什么共同的目的或集体感而言?”
在追名逐利、巧取豪夺的社会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相互倾轧吞并,尔虞我诈。竞争达到了残酷无情的程度。商人保罗·莱斯灵一语道破了真谛:“我们所干的只是掐断对方的脖子,从而叫顾客吃亏。”金钱、权力和社会地位就是商人的原始驱动力。他们的头等大事就是攀附上层社会,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就此抹杀掉。最后,巴比特丧失了仅存的一点人性与自尊,沦落到和三教九流的卑微、庸俗的小人物——“夜游神”们混在一块寻欢作乐,人性丧失殆尽之愚蠢、麻木的境地。
三 奢侈腐化的生活方式
巴比特自认为是美国繁华都市的优秀公民,在现代社会消费浪潮中,热衷于追求金钱和地位。他实用主义的人生意义就在于不甘落后的享乐和炫耀。巴比特非常讲究自己的服饰风格与品位,家居装潢与设计、用品的精致奢华等等,并以漂亮时髦的衣服和享用现代化的设施来彰显自己的上流社会的身份、抬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从而获得某种心理满足。在小说中,作者详细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巴比特的生活:
(1)巴比特家的浴室。巴比特将家里所有现代化的设施都贴上了身份的标签,其浴室光彩炫目,极尽奢华,“浴室里的那块客人专用毛巾,上面绣着三色紫罗兰,老是挂在那里,表示巴比特家乃是属于芙萝岗上流社会的一员。”“巴比特的这座房子虽然不大,但像芙萝冈的所有别墅一样,都有一个第一流的浴室,全套细瓷卫生设备、釉面花砖,以及银光闪闪的金属配件,丝毫不逊于皇家豪华的气派。”
(2)巴比特的汽车。“路过诺贝男子服饰用品商店时,他左手甩开方向盘,捋了一下他的领带,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肯花钱买这么昂贵的领带,‘而且,嘿嘿,又是现钱买的’……他瞧瞧他的开户银行——矿业畜牧国民银行,觉得自己同如此豪华的大理石宫殿一般的银行有来往,该有多么聪明而又殷实……他注意到他的汽车一下子飞也似的奔驰起来,从而感到自己高人一等,强大有力,好像是一支烁亮的钢梭,在一台巨大的纺织机器上来回飞穿。”
辛克莱·刘易斯以栩栩如生、细致入微的手法描写了美国中产阶级的典型形象“巴比特”:竭力推崇与迷恋现代化的享乐,又通过各种手段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身份。实际上,中产阶级人士通常是通过勤奋工作而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但是他们却又不甘心,渴望在过上富足生活的同时,有着显赫的上层身份与社会地位。对“巴比特”这样的人来说,消费实际上是认同其身份地位的象征,是一种新的社会价值符号,“现代消费是经济活动与心理活动相互联系、密切结合的过程,消费的目的已不仅仅是满足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而且是对心理现象的反映,由被动的接受,成为积极主动的关系确立的行为,为的就是在消费过程中寻找认同感、归属感。”这种消费观念的阐释,真实刻画了当时美国狂热追求消费的巴比特的心理。在这种消费价值观念的引领之下,一个想证明自己身份地位、获得社会认可的人,就不得不通过炫耀性的消费行为来最终实现这种认同,并使其成为自己地位与身份的象征。
四 空虚肤浅的精神文化
小说中的美国中产阶级信奉商业主义、实利主义,但在文化上却又非常的空虚与肤浅。几乎没有一个人是真正的有内涵的。在辛克莱·刘易斯心目中,巴比特实际上是个浅薄无知的人:“除了知道善于投机的营造厂商那几种房子式样以外,他对建筑一窍不通;除了懂得曲径的功用、草地、以及六种常见的灌木以外,他对园林景观也是一窍不通;甚至连最普通的一些经济学原理,他也还是一窍不通。”他对很多事情都一无所知,更加讽刺的是,作为房地产商的他居然完全不了解对一所居室至关重要的卫生设备。他将没有燕尾的晚礼服称为“塔克司”。尽管他表面上喜欢一切机械设备,却对其不甚了解。他很少阅读,最喜欢看的就是《鼓吹晚报》上的连环画作品,并讲述着这样的平庸琐事,如“马特先生向杰夫先生扔臭鸡蛋,妈妈用擀面杖来教训爸爸别说粗话。”在巴比特的卧室里,有一幅英国狩猎图的赝品,但这并不表示他爱好音乐与绘画,而是仅仅因为所谓的上流家庭中都有这样的装饰物品:他结婚时一共收到了三本书籍作为贺礼;他客厅里摆放的钢琴也是闲置不用的,仅仅是是装饰品。在所有的家庭成员里,只有十岁的小婷卡才真正阅读过这些书,弹奏过这台钢琴。
肤浅的文化修养必然导致个人精神世界的空虚。更为可悲的是,巴比特的生活里实际上没有什么真正的乐趣。他觉得和妻子之间没有真正的爱情;和朋友之间则缺乏心灵的沟通。他甚至没有一种能够完全投入的爱好。虽然他寻找了很多消遣和娱乐的方式,但却不能够得到真正的放松。肤浅的精神文化导致了像巴比特这样的人的泛滥,并由这些头脑空虚的人们构成了空洞肤浅的社会。尽管小说中的这方面是个次要主题,但它却深化了辛克莱·刘易斯对社会的批判,而对社会的深刻批判恰恰是辛克莱·刘易斯小说的关键之处。
五 结语
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物质繁荣、灯红酒绿,却到处是像巴比特一样可悲的人们。《巴比特》揭示了在美国这个信奉所谓的民主自由的国家,实际上却处处能够嗅到商业文化铜臭的味道,在一股无形的力量压抑之下,人们成为了一个个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标准公民”。尽管巴比特是个普通平庸的人,但他其实也隐约向往着自由与个性,对这种令人窒息的僵化的生活状态,他也会感到不满和郁闷。可是对在功利主义社会中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的人们,他们对自由与个性的追求就像五色斑斓的肥皂泡一样,尽管美好,却只是昙花一现。因此,巴比特试图去反叛这种生活模式但却失败了,他只能发出无奈的感慨:“我这一生从没做成一件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巴比特只是当时时代的一个象征性人物。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商业日益繁荣,并成为了商品经济大国。与此同时,社会上也出现出了许多中产阶级商人,他们之中的不少人也与当年美国的巴比特一样有着同样的困惑与迷茫。意大利评论家Cesare Pavese曾经说:“巴比特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不想成为巴比特。”如何对自己内心的“巴比特”保持警惕,如何在商业文化和商品社会中保持自己精神世界的完整和独立,正是《巴比特》这部优秀作品给予我们的启迪与反思。可以说,美国作家辛克莱·刘易斯所创造的中产阶级商人形象巴比特,在将近一个世纪之后的当今社会,依然有着鲜明的思想价值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海鸥:《论巴比特的理想实用主义》,《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8期。
[2] 姜凌:《基于人格理论的〈巴比特〉主人公的心理解析》,《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3] 李祥:《对〈巴比特〉的一种海德格尔存在主义解读》,《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0期。
[4] 李美华:《从〈大街〉和〈巴比特〉看辛克莱·刘易斯的讽刺艺术》,《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8期。
作者简介:程慧,女,1978—,安徽绩溪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上海工商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巴比特》 美国 商业 文化 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辛克莱·刘易斯(1885-1951)是美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不仅给美国文学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声望,而且在其作品中讽刺了美国现代文化的种种黑幕,有着丰富的文化艺术价值。辛克莱·刘易斯的代表作《巴比特》(1922)深刻揭示了美国商业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并以独特的手法塑造了典型的美国商人形象“巴比特”。其后,“巴比特”在全美声名远播、家喻户晓,甚至成为一个英语的日常语汇,意味着“守旧、庸俗、自满、短视的中产阶级实业家”。因此,解读《巴比特》的文化与艺术内涵,揭示其对当时价值观念的反思,有着一定的研究意义。
一 不择手段追逐名利的行为
巴比特表面是合法经营的美国中产阶级实业家,实则他的财富都是通过非法的欺骗手段获取的。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巴比特都忠实遵循着利益或利润的准则;因此,他追逐名利的行为不仅是一种主观追求,还是一种职业特征、一种生活准则、一种生存手段。巴比特竭尽所能试图和政治联姻,因为他非常了解政治主宰权力,是权利的载体。所以,巴比特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市长的助选之中,费尽心思到各地演说,帮助他所支持的候选人拉选票。最终,他支持的候选人获胜,并告诉他关于公路延伸铺筑的消息作为回报:在这个消息公布之前,巴比特在那片地区低价收购土地,赚得钵盂满盆。此外,巴比特还成为了房地产协会年会的代表,花费精力准备演讲稿,在年会上发表言论,借以增加自己的影响力。之后,他积极参加各种协会组织的活动,终于成为促进者学会的副会长。巴比特也不放弃任何一个巴结权力者的机会:他先是去奉承作家兼记者的弗克林,指望他能写些东西来宣传自己;然后,又去巴结富豪麦凯尔维,希望借此来提高自己的身价;之后,他通过主日学校活动的机会,去接近泽尼斯第一州立银行行长伊桑,希望以此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与此同时,巴比特还不放过任何一个赚钱机会:他从公交公司内部打听到林顿大道公交线路要向前延伸的消息,于是马上在那里购买土地;他以公交公司的名义购置金莺谷高级住宅区的土地,从中获得了巨额利润;他发现参加主日学校的活动尽管不能直接获利,但是能积累声望为将来赚钱创造良好的条件,于是也热情地参与。为了追逐名利,巴比特使用了威胁、欺骗、贿赂、同流合污等低劣的手段,完全违背了基本的商业道德。为了利益,他可说是不择手段:胁迫出租房屋的人以比较低的价格卖出房子,从中赚得佣金;劝说房地产商莱特去购买食品杂货商珀迪商店隔壁土地的所有权,然后又迫使珀迪用高价赎回土地所有权,从中获利;偷偷派自己的员工去窃取其他房地产公司租房用户的名单,然后竭尽全力去将那些客户争取到自己这边来;绞尽脑汁想要弄到某个业主的土地,以获得土地的出售权,等等。
二 虚伪势力的人际关系
在小说中,巴比特夫妇设宴邀请麦凯尔维夫妇,目的是为了讨好他们,但最后却自取其辱,尴尬不已。麦凯尔维是巴比特曾经的校友,是一位精明能干的承包商,身价过百万,早已成为美国上流社会中的一员,其地位紧随高贵的名门望族之后。巴比特热切希望能得到麦凯维尔的赏识,并在他的帮助下,让自己的社会地位有所提升。但却没想到如麦凯维尔之类的上层社会人士压根就不愿和他交往,甚至都没有设宴回请巴比特夫妇。与此同时,他们却为了迎接英国来的煤炭商杰拉尔德·名克爵士,而安排了盛大的锡兰式晚宴。这让巴比特夫妇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伤害。这时,埃德·奥弗布鲁克夫妇设宴邀请巴比特夫妇参加。奥弗布鲁克夫妇是巴比特的同班同学,生活一直贫困拮据。巴比特夫妇虽然接受了邀请,但却因没有收到正式的请柬而心怀不满,宴会的状况自然也不尽如人意。巴比特根本就看不起奥弗布鲁克的小家子气,认为他穷困潦倒的境况无法和自己相配,与其结交会有损形象。巴比特的设宴与赴宴,以及对待两位老同学的落差很大的态度,显露了他嫌贫爱富的势力嘴脸,而这也是典型的中产阶级商人所共有的特征:一方面,对上层阶级的社会地位十分向往,内心充满了攀上高位的欲望;另一方面,又对下层阶级非常鄙视,尽管他们中的很多人也才刚脱离那个阶级不久。另外,作品的第八章中有多处描绘了中产阶级对禁酒令的态度:巴比特在芙萝岗家中宴请各路名流,人们的虚伪面目在宴会中暴露无遗。在禁酒令颁布时期,高尚人士们表面上表示会严格执行禁酒令,但私底下却在家中酿造啤酒,并相互夸耀自己的酿酒技巧。整个宴会都充斥着粗鄙的言语和下流的行为。所有人都狂饮烂醉,混乱不堪。刘易斯·芒福德曾对现代都市的形成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因为它只着眼于工商业而忽视了居民的生活;在摩天大楼,工厂林立的市区里,在专为人们消费金钱而不是消磨时光的大街通衢中,有什么共同的目的或集体感而言?”
在追名逐利、巧取豪夺的社会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相互倾轧吞并,尔虞我诈。竞争达到了残酷无情的程度。商人保罗·莱斯灵一语道破了真谛:“我们所干的只是掐断对方的脖子,从而叫顾客吃亏。”金钱、权力和社会地位就是商人的原始驱动力。他们的头等大事就是攀附上层社会,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就此抹杀掉。最后,巴比特丧失了仅存的一点人性与自尊,沦落到和三教九流的卑微、庸俗的小人物——“夜游神”们混在一块寻欢作乐,人性丧失殆尽之愚蠢、麻木的境地。
三 奢侈腐化的生活方式
巴比特自认为是美国繁华都市的优秀公民,在现代社会消费浪潮中,热衷于追求金钱和地位。他实用主义的人生意义就在于不甘落后的享乐和炫耀。巴比特非常讲究自己的服饰风格与品位,家居装潢与设计、用品的精致奢华等等,并以漂亮时髦的衣服和享用现代化的设施来彰显自己的上流社会的身份、抬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从而获得某种心理满足。在小说中,作者详细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巴比特的生活:
(1)巴比特家的浴室。巴比特将家里所有现代化的设施都贴上了身份的标签,其浴室光彩炫目,极尽奢华,“浴室里的那块客人专用毛巾,上面绣着三色紫罗兰,老是挂在那里,表示巴比特家乃是属于芙萝岗上流社会的一员。”“巴比特的这座房子虽然不大,但像芙萝冈的所有别墅一样,都有一个第一流的浴室,全套细瓷卫生设备、釉面花砖,以及银光闪闪的金属配件,丝毫不逊于皇家豪华的气派。”
(2)巴比特的汽车。“路过诺贝男子服饰用品商店时,他左手甩开方向盘,捋了一下他的领带,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肯花钱买这么昂贵的领带,‘而且,嘿嘿,又是现钱买的’……他瞧瞧他的开户银行——矿业畜牧国民银行,觉得自己同如此豪华的大理石宫殿一般的银行有来往,该有多么聪明而又殷实……他注意到他的汽车一下子飞也似的奔驰起来,从而感到自己高人一等,强大有力,好像是一支烁亮的钢梭,在一台巨大的纺织机器上来回飞穿。”
辛克莱·刘易斯以栩栩如生、细致入微的手法描写了美国中产阶级的典型形象“巴比特”:竭力推崇与迷恋现代化的享乐,又通过各种手段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身份。实际上,中产阶级人士通常是通过勤奋工作而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但是他们却又不甘心,渴望在过上富足生活的同时,有着显赫的上层身份与社会地位。对“巴比特”这样的人来说,消费实际上是认同其身份地位的象征,是一种新的社会价值符号,“现代消费是经济活动与心理活动相互联系、密切结合的过程,消费的目的已不仅仅是满足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而且是对心理现象的反映,由被动的接受,成为积极主动的关系确立的行为,为的就是在消费过程中寻找认同感、归属感。”这种消费观念的阐释,真实刻画了当时美国狂热追求消费的巴比特的心理。在这种消费价值观念的引领之下,一个想证明自己身份地位、获得社会认可的人,就不得不通过炫耀性的消费行为来最终实现这种认同,并使其成为自己地位与身份的象征。
四 空虚肤浅的精神文化
小说中的美国中产阶级信奉商业主义、实利主义,但在文化上却又非常的空虚与肤浅。几乎没有一个人是真正的有内涵的。在辛克莱·刘易斯心目中,巴比特实际上是个浅薄无知的人:“除了知道善于投机的营造厂商那几种房子式样以外,他对建筑一窍不通;除了懂得曲径的功用、草地、以及六种常见的灌木以外,他对园林景观也是一窍不通;甚至连最普通的一些经济学原理,他也还是一窍不通。”他对很多事情都一无所知,更加讽刺的是,作为房地产商的他居然完全不了解对一所居室至关重要的卫生设备。他将没有燕尾的晚礼服称为“塔克司”。尽管他表面上喜欢一切机械设备,却对其不甚了解。他很少阅读,最喜欢看的就是《鼓吹晚报》上的连环画作品,并讲述着这样的平庸琐事,如“马特先生向杰夫先生扔臭鸡蛋,妈妈用擀面杖来教训爸爸别说粗话。”在巴比特的卧室里,有一幅英国狩猎图的赝品,但这并不表示他爱好音乐与绘画,而是仅仅因为所谓的上流家庭中都有这样的装饰物品:他结婚时一共收到了三本书籍作为贺礼;他客厅里摆放的钢琴也是闲置不用的,仅仅是是装饰品。在所有的家庭成员里,只有十岁的小婷卡才真正阅读过这些书,弹奏过这台钢琴。
肤浅的文化修养必然导致个人精神世界的空虚。更为可悲的是,巴比特的生活里实际上没有什么真正的乐趣。他觉得和妻子之间没有真正的爱情;和朋友之间则缺乏心灵的沟通。他甚至没有一种能够完全投入的爱好。虽然他寻找了很多消遣和娱乐的方式,但却不能够得到真正的放松。肤浅的精神文化导致了像巴比特这样的人的泛滥,并由这些头脑空虚的人们构成了空洞肤浅的社会。尽管小说中的这方面是个次要主题,但它却深化了辛克莱·刘易斯对社会的批判,而对社会的深刻批判恰恰是辛克莱·刘易斯小说的关键之处。
五 结语
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物质繁荣、灯红酒绿,却到处是像巴比特一样可悲的人们。《巴比特》揭示了在美国这个信奉所谓的民主自由的国家,实际上却处处能够嗅到商业文化铜臭的味道,在一股无形的力量压抑之下,人们成为了一个个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标准公民”。尽管巴比特是个普通平庸的人,但他其实也隐约向往着自由与个性,对这种令人窒息的僵化的生活状态,他也会感到不满和郁闷。可是对在功利主义社会中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的人们,他们对自由与个性的追求就像五色斑斓的肥皂泡一样,尽管美好,却只是昙花一现。因此,巴比特试图去反叛这种生活模式但却失败了,他只能发出无奈的感慨:“我这一生从没做成一件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巴比特只是当时时代的一个象征性人物。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商业日益繁荣,并成为了商品经济大国。与此同时,社会上也出现出了许多中产阶级商人,他们之中的不少人也与当年美国的巴比特一样有着同样的困惑与迷茫。意大利评论家Cesare Pavese曾经说:“巴比特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不想成为巴比特。”如何对自己内心的“巴比特”保持警惕,如何在商业文化和商品社会中保持自己精神世界的完整和独立,正是《巴比特》这部优秀作品给予我们的启迪与反思。可以说,美国作家辛克莱·刘易斯所创造的中产阶级商人形象巴比特,在将近一个世纪之后的当今社会,依然有着鲜明的思想价值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海鸥:《论巴比特的理想实用主义》,《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8期。
[2] 姜凌:《基于人格理论的〈巴比特〉主人公的心理解析》,《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3] 李祥:《对〈巴比特〉的一种海德格尔存在主义解读》,《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0期。
[4] 李美华:《从〈大街〉和〈巴比特〉看辛克莱·刘易斯的讽刺艺术》,《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8期。
作者简介:程慧,女,1978—,安徽绩溪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上海工商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