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文本主题落实读写训练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dflylov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远市清城区平安学校
  为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本文以读写训练为抓手,立足教材、立足课堂,积累习作素材,发掘习作泉源,重视迁移提升、补白进行主题读写的训练,效果显著。
  一、立足课堂,积累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强调在阅读中进行语言和习作素材的积累,而且提倡对积累的运用。在教学老舍的作品《草原》时,我让学生通读文本,了解内容后,重点品读草原美景,抓主题——“由远及近,由静到动”的描写方法。品读“到处都是绿色——一碧千里”“翠色欲流”,学生体会意境后,抛出问题:看到这样的草原,你想做些什么说些什么?老舍先生有这样的想法吗?找出来读一读、说一说。把优美的描写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达到了积累的目的。
  这一课优美的描写还有很多,如:“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指导学生体会运用比喻恰当生动地描述出草原人热情好客的特点,让学生反复诵读、感悟,积累语句。接着让学生说一处自己熟悉的美景,学生在说的过程中能恰当地运用修辞方法。生生互评,教师点评后马上让学生动手写写。在课堂四十分钟时间内,通过读与写的训练,使学生把在阅读中积累的知识运用到文字中去,一步一步扎实地提升语用能力。
  二、立足文本,迁移写法
  许多教材有明显的写作顺序和结构,是主题读写训练很好的蓝本,可以指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或结构学会有条理的表达或描写。如《荷花》一课,可以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描写事物等等。仿写时,低、中、高年级应有不同的要求,要从模仿向创新过渡。鼓励学生在学习课文形式的基础上选择新颖的、独具特色的内容写,鼓励学生在习作内容上的求异思维,从而力求在习练中反映出学生的个性色彩和创造精神。
  通过情景的渲染,学生自然是我手写我心,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和个性特点。学生作文的一大难点就在于无事可讲,无话可说,而这种抓主题的读写训练以文本内容为凭借,为学生习作提供了现成的“下锅米”。而且,这种训练始终紧扣在学生领悟文本的基础上,保证了教学目标的统一性和阅读教学的工具性,理解与运用可谓是相得益彰。
  三、升华主题,挖掘泉源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主题,发掘读写训练的泉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的人物描写极富典范性,在授课时教师抓住其中人物描写的主题,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就十分有效。
  学习课文时,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少年闰土外貌的句子:“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到闰土经常劳动,是一个能干的人;从这些外貌中可看出少年闰土是一个十分健康、可爱的农村孩子。这时,教师进行点拨,使学生懂得对少年闰土的形象、身份的认识都是从少年闰土外貌描写中体会出来,知道外貌描写能让读者准确地认识人物。
  充分认识文中人物形象后,要求学生以老师为模特,把老师的外貌写出来。让没有见过老师的人,也能通过你的描写认识老师,此时学生思维的泉源一经掘开,就能快乐地接受这一课后作业。通过捕捉文段的精彩描写进行读写训练,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习作的兴趣和热情,写出来的文字也是有血有肉的。
  四、情景补白,丰富内容
  借助文本给意味深刻的情景补白,抓住文中那些概括抽象但与中心密切相关的词语,让学生展开想象,通过训练把它还原成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鲜明形象,以便让学生从另一个侧面深化对课文的感悟。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窃读记》是台湾作家林海音小时候读书的经历。作者买不起书所以只能在书店窃读,辛酸中包含着乐趣。课文中的句子都很有特點,如“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我让学生进行品读体会、补白,丰富内容。
  然后训练引导学生写写自己的窃读记。学生有感而发,习作自然很精彩。这些精彩的习作,让我们看到了读和写是密不可分的。
  在阅读教学中,立足文本和课堂,找准主题,进行读写训练,让学生通过积累,运用,转化为写的泉源,实践证明这样学生的语用能力提高得更快。
  责任编辑 韦英哲
其他文献
新课程理念提倡教师对学生“授之以渔,不能授之以鱼。”在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分数乘除法(包括百分数、比)应用题教学中,我认为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例题及习题中归纳并掌握找、画、结、解四个环节。  一、找  找寻到关键句中的分数,这是这四个环节的基础。在这一环节中,我引导学生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中找出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一般情况之下,找单位“1”有以下几种方法:  1. 部分数和总数  在同一整体中,部分数
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根据《教师教学用书》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一、动手、动口——层次与深度  小学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强、结构严谨的学科,这是学习的客体。小学生的认识能力,受到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的限制,看问题往往不全面,分不清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是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  当前,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学具操作,我们发现存在以下现象:1.操作的要求不明确,提出问题的针对性不强;2. 教师没有从学生的思维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  场景呈
我校提出“和谐教育,特色办学”的教育理念,作为一名班主任,在践行学校的这个理念,落实学校的教育方针的同时,班级教育管理中,那就是建设和谐的班级文化,力显学校精神。当一个学生置身于一所有着优秀文化传统的学校时,总能感受到一种奔涌着的、富有生命力的激情;同样,当一个学生在一个富有文化精神的班集体中生活时,也会产生令人感动、兴奋的力量,这就是文化与精神。  一、生本管理,班级精神的基石  管理班级就像办
作文是一个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随着年段的提升,作文在能力测试中所占的比重也逐渐增加,课程标准对学生写作的能力的要求要逐渐提高。在此,笔者将以人教版五年级习作训练、单元测验中的习作为例,从作文评价的现状、分项评价标准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的策略三方面展开讨论。  一、作文分项评价标准在运用中遇到的问题  1. 概念抽象  开始时,笔者直接运用天河区单元测试卷中的作文分项评分标准,但应用了一个
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福新小学  最近我尝试了一节绘本阅读教学课,绘本内容来自于攀登英语阅读系列分级阅读第三级的“Coco’s week on the farm”。从内容和情节来说,故事主要是介绍主人公Coco在一个农场住了一个星期,在这七天里面她所做的事情。从知识点来看,这个故事里包含了一个星期七天的七个单词以及跟农场相关的动词短语。从语法来看,本故事主要用到了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表达。因此,这本绘
思维导图是英国学者东尼·博赞( Tony Buzan)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所创,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可视化的方法,目的是使人的思维方式更贴近大脑自身的思维方式。笔者以思维导图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为主线展开教学,让学生在系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更获得语言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一、思维导图作为知识呈现工具,能增强学生记忆能力  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并不是独立、单一活动的,而是综合、整体
国家对学校德育工作一再强调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指导思想。因此,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道德教育过程鲜活起来;也必须尊重学生在道德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自我体验,在体验中健康成长。在教育的过程中,我校不断探索德育的新途径。2013年9月开始进行“小学德育中的体验式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通过三年多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在“体验式”活动的引领下,勇于创新
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聚集”着人类历史上的悲剧英雄,他们的壮举可歌可泣,让人震撼,令人感佩。而这一单元的最后一课《夸父逐日》中夸父这位神话人物,历史对其评价却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我们不妨用理性的眼光看待这位英雄,在课堂上引领学生独立思考,并学会有理有据的表达。  一、对比发现矛盾,矛盾产生问题  《夸父逐日》这篇文言短短37个字,学生结合页下注读起来没有任何字词上的障碍,不同于以往
我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们应该让孩子有一个怎样的生活状态呢?审视现状,我提出“让孩子走在阅读的路上”这个教育主张。  一、阅读的价值  阅读是一种心灵改造。六年前,我迎来一群新入学儿童,他们大部分人的表现很令我吃惊。不少孩子六年来的阅读是空白的,也没有经过学前教育,家庭对教育的认识差异,使这些孩子没有任何一些关于阅读认字的引导。一句话,这些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心智远远跟不上年龄要求。但,进入学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