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田汉,素有“田老大”“梨园领袖”的尊称。在他身上,有一股神奇的魅力,将戏剧界的名流紧密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田汉是湖南人,在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西单的曲园酒楼成为他活动的“据点”。在我的记忆中,他总是以东道主的身份,诚邀戏剧界的朋友在这里相聚,开怀畅谈。“曲园”有田汉的专门帐户,每次聚会后由酒楼记帐,他的秘书定期来结帐。田汉从不动用公款,都是自己掏腰包。他的工资,很大部分都用在这里。这件事,早已在戏剧界传为佳话。
二
六十年代初。有一天,田汉去王府井新华书店购书。他挑好书后,匆匆忙忙走出书店。随后,一店员追了出来,叫道:“同志!你的书还没付款。”田汉一愣:“噢?”他一摸衣兜,身无分文。他歉意地对店员说:“我是田汉,我一会儿叫司机给你送钱来。”店员一听是田汉,眼前一亮,惊喜不已,连连摆手:“没关系,没关系!”田汉绝不食言,过后,由司机将书款如数送到了书店。
我想,他大概是错把书店当“曲园”了,以为书店给记帐哩!
三
“文革”初期,田汉被关进了王府井大街64号文联大楼的“牛棚”。
当时,我住在文联大楼后院(大鹁鸽胡同18号剧协宿舍),每天都在文联食堂就餐。一天早晨,去吃早餐,有五六个人排队。我排在田汉后面。轮到他了,他对卖早点的师傅说:要一碗粥,一个馒头,一碟咸菜。他竟然分不出什么是米票,什么是面票,什么是“钱票”。于是,他从兜里抓出一大把票证,放在台上,请师傅挑。师傅急了,我就上前,找出应交的米、面、钱票,并告诉他:一碗粥一两米票,一个馒头二两面票,一碟咸菜三分钱票。他点了点头走开了。这是我和他最后的一面,记忆犹新。
他就是这么一个“糊涂”的人。
四
后来,田汉被转移到大“牛棚”。进入时,要填“登记表”。据说,当他填到“级别”一栏时,把他难住了。他根本不知道自已是什么级别。他看到前面有一位他熟悉的干部填的是“12级”,心想:我的级别肯定比他要高,就填了“18级”。不但不知道自己的级别,连级别的顺序都不明白,这恐怕是“史无前例”的奇闻了。
这样的“小事”,在他的一生中,还有许多,许多。
田汉一生两袖清风,为祖国、为人民忘我奉献。
在他的人生空间里,少了一个“我”字。他不识金钱;他不知道自己的“官”职级别;他只知道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从心底里发出时代的最强音:“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他只知道“化碧血,写忠烈”(《关汉卿》);他只知道“为民请命”……
1993年,在湖南纪念田汉诞生95周年之时,赠给与会者一尊田汉的半身塑像。我将它陈列在我的书架上。每当我仰望这位戏剧巨人的慈祥的容颜时,不禁肃然起敬。伟哉,田汉!
本栏目责任编辑 孙 婵
田汉,素有“田老大”“梨园领袖”的尊称。在他身上,有一股神奇的魅力,将戏剧界的名流紧密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田汉是湖南人,在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西单的曲园酒楼成为他活动的“据点”。在我的记忆中,他总是以东道主的身份,诚邀戏剧界的朋友在这里相聚,开怀畅谈。“曲园”有田汉的专门帐户,每次聚会后由酒楼记帐,他的秘书定期来结帐。田汉从不动用公款,都是自己掏腰包。他的工资,很大部分都用在这里。这件事,早已在戏剧界传为佳话。
二
六十年代初。有一天,田汉去王府井新华书店购书。他挑好书后,匆匆忙忙走出书店。随后,一店员追了出来,叫道:“同志!你的书还没付款。”田汉一愣:“噢?”他一摸衣兜,身无分文。他歉意地对店员说:“我是田汉,我一会儿叫司机给你送钱来。”店员一听是田汉,眼前一亮,惊喜不已,连连摆手:“没关系,没关系!”田汉绝不食言,过后,由司机将书款如数送到了书店。
我想,他大概是错把书店当“曲园”了,以为书店给记帐哩!
三
“文革”初期,田汉被关进了王府井大街64号文联大楼的“牛棚”。
当时,我住在文联大楼后院(大鹁鸽胡同18号剧协宿舍),每天都在文联食堂就餐。一天早晨,去吃早餐,有五六个人排队。我排在田汉后面。轮到他了,他对卖早点的师傅说:要一碗粥,一个馒头,一碟咸菜。他竟然分不出什么是米票,什么是面票,什么是“钱票”。于是,他从兜里抓出一大把票证,放在台上,请师傅挑。师傅急了,我就上前,找出应交的米、面、钱票,并告诉他:一碗粥一两米票,一个馒头二两面票,一碟咸菜三分钱票。他点了点头走开了。这是我和他最后的一面,记忆犹新。
他就是这么一个“糊涂”的人。
四
后来,田汉被转移到大“牛棚”。进入时,要填“登记表”。据说,当他填到“级别”一栏时,把他难住了。他根本不知道自已是什么级别。他看到前面有一位他熟悉的干部填的是“12级”,心想:我的级别肯定比他要高,就填了“18级”。不但不知道自己的级别,连级别的顺序都不明白,这恐怕是“史无前例”的奇闻了。
这样的“小事”,在他的一生中,还有许多,许多。
田汉一生两袖清风,为祖国、为人民忘我奉献。
在他的人生空间里,少了一个“我”字。他不识金钱;他不知道自己的“官”职级别;他只知道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从心底里发出时代的最强音:“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他只知道“化碧血,写忠烈”(《关汉卿》);他只知道“为民请命”……
1993年,在湖南纪念田汉诞生95周年之时,赠给与会者一尊田汉的半身塑像。我将它陈列在我的书架上。每当我仰望这位戏剧巨人的慈祥的容颜时,不禁肃然起敬。伟哉,田汉!
本栏目责任编辑 孙 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