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杭州云城”概念规划的公布,云城未来发展的总体定位、发展目标、开发理念均一一得到了明确。未来的云城既是“山水之城”,又是“文明之城”,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地处城西科创大走廊核心地带的优势,融合未来科技城的数字创新创业氛围,放大浙江大学等科创巨头的“邻里效应”,成为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云城建设需要利用西站交通枢纽建设的契机,开发城市山水人文资源,提前规划有利于创新要素集聚的城市空间格局和产业布局,把云城建设成为科创型郊区新城,成为全面展示“头雁风采”、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鲜明标志。
“TOD+科创+生态文明”的科创型郊区新城开发模式
云城首先可以理解为是围绕西站重大交通枢纽展开的TOD模式的新城建设。TOD模式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新城开发模式。其中,土地使用和交通规划是TOD模式的基础,开发的重点在于通过站点及站点周边配套来最大化公共交通服务的效率。云城建设的站位显然要突破现有的TOD模式,不仅局限于交通站点、大型商圈和城市结构的整体优化,更重要的是实现“TOD+科创+生态文明”的新型郊区新城开发模式,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凝聚创新资源,兼顾城市生活与“青山绿水”,既要形成杭州乃至长三角新兴的创新策源地,又要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兴城市典范。从国际范围来看,法国巴黎近郊的马恩河谷新城(Marne-La-Valle),为云城的建设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
马恩河谷新城距离巴黎市中心不到20千米,是巴黎5个新城中距离市中心最近的一个,也是开发最快最成功的一个。它沿巴黎东郊的马恩河谷进行建设,北面为马恩河,南面是大片森林,新城建设在河流与森林之间呈线型展开。因此,马恩河谷新城从一开始就是一座生态之城,规划容纳就业人口20万。经过近30年的发展,目前马恩河谷的居民已经超过30万,占巴黎都会区总人口的3%左右,总面积达到152平方公里,已发展出巴黎之门、莫比埃谷、比西谷、欧洲谷4个组团。
第一个组团巴黎之门是新城的核心,坐落着马恩河谷谢西车站,这是一个集高铁和快铁于一体的车站,停靠法兰西岛大区(即巴黎都会区)快线A线(巴黎都会区的通勤铁路),TGV(法国高铁)和欧洲之星高速列车(欧洲国家之间的高速列车)。通过这些列车,马恩河谷与大巴黎的其他地区、法国绝大部分大城市,以及比利时、英国、德国联系在了一起。许多大型商业综合体均建在谢西站600米范围之内,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消费,已成为巴黎都会区最年轻最活跃的商业街区。此外,IBM等知名企业均在谢西车站步行距离内设有办公机构,对于厌倦巴黎市中心高密度与“拥堵”的高新科技人才具有极高的吸引力。近年来,巴黎之门已经发展成为除巴黎和德方斯以外,巴黎都会区第三大三产就业中心。
第二个组团莫比埃谷定位为“科技研发中心”,其中位于巴黎之门和莫比埃谷之间的迪斯卡特科学城(也叫笛卡尔科学城),利用通勤铁路到巴黎市中心最多仅需25分钟,已吸引了包括巴黎大学、居斯塔夫·埃菲尔大学在内的10多所欧洲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近200家企业的研发部门在此落户,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研究和培训中心。在医学、生物学、电子工程、地球科学领域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第三个组团比西谷的定位在于接纳知识经济为特征的新型企业,科技型创新公司林立。
第四个组团欧洲谷是借由迪士尼乐园开发兴建起来的,是马恩河谷新城目前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年轻社区。20世纪90年代初初建时期,欧洲谷的就业不足900个,但不到10年时间,就已经猛增到12000个,目前每年接待游客超过1200万。
处理好“云城”开发中的四对关系
尽管马恩河谷的开发在创新创业、城市交通、产业引培、人才集聚、就业促进、居住改善等方面都为将来“云城”的开发建设提供了可直接借鉴的宝贵经验,但马恩河谷新城已建设超过30年,因此在如何汇聚数字经济创新资源、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方面,仍有许多不足之处。结合当下我国国情与杭州发展的具体情况,云城的开发和建设至少还需要处理好以下几组关系:
数字科技与市场规律之间的关系。“未来城市”可能是人们对云城最大的期待,也可能是未来云城最耀眼的标签。因为从区位上来看,云城涵盖了西湖大学等高等院校,与之江实验室等科研机构相去不远,且区域内有众多的阿里系相关企业,欧美金融中心等商务中心,是融合数字科技与商业的最好区位,未来势必汇聚大量高学历高技能人才,也必将有大量资本汇聚于此。因此,必须处理好数字技术研发应用与市场规律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像日本筑波科技城这样由于忽视了市场需求,过于侧重科技研发而导致资源错配,要尽可能地实现科技与市场之间的无缝衔接,让科技接近市场,让市场了解科技,发挥城市应有的信息流通、资源集聚的优势。建议未来可将杭州研发的数字产品首先尝试应用于云城,或集中体验展示于云城,发挥梦想小镇、淘宝城等区块的创新创业资源,形成良好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亦可以尝试率先在云城里打造如美国山景城这样的人机交互社区,对数字产品进行先行先试。
处理好不同地理尺度内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云城处于城西科创大走廊的起点与核心地带,是G20科创大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杭州西站枢纽的建设也将使得云城成为长三角重要的交通大枢纽。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云城不仅是未来杭州城市发展的关键节点之一,也是杭州都市圈重要的辐射节点之一,同时还将是未来长三角重要的创新策源地之一。这一区位特点决定了云城在人才引进上的高度、数字经济发展上累积的厚度、未来发展的广度上都有不可替代的先天优势,但这也意味着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与竞争。在杭州城市内部,云城与钱江新城、滨江高新区在科技资源的引进上形成一定的竞争,同时在商业综合体的定位上也可能会与城东新城形成一定的重叠。作为没有直接“拥江”资源的云城,既要形成杭州城市发展的第三极,又要在城市功能上与已有的城区进行错位发展,还要在产业上发挥出数字经济特色,就必须发挥“TOD+科创+生态文明”的优势,与其他区块进行良性竞争与合作。围绕交通大枢纽与便捷的交通环境,积极开展会展、金融、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给其他区域的数字技术与产品提供更大的展示与应用的舞台,以优质的商务服务给数字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同样的,在杭州都市圈、长三角城市群中,云城同样也面临着类似的内部竞争,在优秀人才、优质企业、优势项目的竞争上,也同样可以以自身在交通、产业、人居等方面的特色,邀请其他高新科技企业来云城设立飞地、体验中心、商务中心等功能性楼宇,以两地合作等方式实现共赢。
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无论从历史上来看,还是从当前国内城市的竞争优势来看,杭州城市最大的资源在于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与人文情怀的完美融合。云城地处良渚、仓前、西溪湿地、南湖的合围圈,又是城西科创大走廊的核心地带,既是杭州城西山水精华的延续,同时也是杭州传统高教区文脉的延伸,是凝练未来杭州城市文化的重要区域。这意味着,云城的建设应建立在尊重自然、尊重历史文化的基础之上。一方面,社会的进步需要发展以现代交通技术为纽带的新城,另一方面,现代大城市都难以避免地出现了“拥堵”“热岛”效应等对人类生产生活不利,同时也对自然资源造成不同程度毁坏的问题。这种人与自然的矛盾在云城建设与开发中应予以调和。如,在商务楼内配给室内体育运动场地、迷你美术馆、社区图书馆等小型文体中心,以“化整为零”的方式增加公共设施的供给,同时也可以提高楼层的运营效率。又如,在科学规划公共交通的基础上,构建健步社区,主要通过自行车、步行来串联各种不同的功能区域,缓解城市环境压力。
处理好城市规模扩大和城市“善治”之间的关系。城市规模的扩张势必带来社区人口结构的多元化、公共服务需求的多元化,以及治理主体的多元化。这就需要在治理手段和治理方式上实现多元化。杭州的城市治理水平一直处于全国前列,特别是以城市大脑为代表的“数字治理”手段,在改善城市交通、解决民生问题上已经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但是与发展已经相对成熟的主城区不同,云城是一个新兴的城区,在新城建设过程中,必然面临与成熟城区不同的治理问题。比如,如何利用大数据与新兴技术缓解土地开发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舆情;如何利用城市协同治理方式广泛吸收相关利益主体进入协同治理网络,满足不同的公共服务需求,都应是在云城建设之初需要思考布局的重要問题。
作者系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
“TOD+科创+生态文明”的科创型郊区新城开发模式
云城首先可以理解为是围绕西站重大交通枢纽展开的TOD模式的新城建设。TOD模式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新城开发模式。其中,土地使用和交通规划是TOD模式的基础,开发的重点在于通过站点及站点周边配套来最大化公共交通服务的效率。云城建设的站位显然要突破现有的TOD模式,不仅局限于交通站点、大型商圈和城市结构的整体优化,更重要的是实现“TOD+科创+生态文明”的新型郊区新城开发模式,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凝聚创新资源,兼顾城市生活与“青山绿水”,既要形成杭州乃至长三角新兴的创新策源地,又要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兴城市典范。从国际范围来看,法国巴黎近郊的马恩河谷新城(Marne-La-Valle),为云城的建设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
马恩河谷新城距离巴黎市中心不到20千米,是巴黎5个新城中距离市中心最近的一个,也是开发最快最成功的一个。它沿巴黎东郊的马恩河谷进行建设,北面为马恩河,南面是大片森林,新城建设在河流与森林之间呈线型展开。因此,马恩河谷新城从一开始就是一座生态之城,规划容纳就业人口20万。经过近30年的发展,目前马恩河谷的居民已经超过30万,占巴黎都会区总人口的3%左右,总面积达到152平方公里,已发展出巴黎之门、莫比埃谷、比西谷、欧洲谷4个组团。
第一个组团巴黎之门是新城的核心,坐落着马恩河谷谢西车站,这是一个集高铁和快铁于一体的车站,停靠法兰西岛大区(即巴黎都会区)快线A线(巴黎都会区的通勤铁路),TGV(法国高铁)和欧洲之星高速列车(欧洲国家之间的高速列车)。通过这些列车,马恩河谷与大巴黎的其他地区、法国绝大部分大城市,以及比利时、英国、德国联系在了一起。许多大型商业综合体均建在谢西站600米范围之内,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消费,已成为巴黎都会区最年轻最活跃的商业街区。此外,IBM等知名企业均在谢西车站步行距离内设有办公机构,对于厌倦巴黎市中心高密度与“拥堵”的高新科技人才具有极高的吸引力。近年来,巴黎之门已经发展成为除巴黎和德方斯以外,巴黎都会区第三大三产就业中心。
第二个组团莫比埃谷定位为“科技研发中心”,其中位于巴黎之门和莫比埃谷之间的迪斯卡特科学城(也叫笛卡尔科学城),利用通勤铁路到巴黎市中心最多仅需25分钟,已吸引了包括巴黎大学、居斯塔夫·埃菲尔大学在内的10多所欧洲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近200家企业的研发部门在此落户,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研究和培训中心。在医学、生物学、电子工程、地球科学领域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第三个组团比西谷的定位在于接纳知识经济为特征的新型企业,科技型创新公司林立。
第四个组团欧洲谷是借由迪士尼乐园开发兴建起来的,是马恩河谷新城目前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年轻社区。20世纪90年代初初建时期,欧洲谷的就业不足900个,但不到10年时间,就已经猛增到12000个,目前每年接待游客超过1200万。
处理好“云城”开发中的四对关系
尽管马恩河谷的开发在创新创业、城市交通、产业引培、人才集聚、就业促进、居住改善等方面都为将来“云城”的开发建设提供了可直接借鉴的宝贵经验,但马恩河谷新城已建设超过30年,因此在如何汇聚数字经济创新资源、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方面,仍有许多不足之处。结合当下我国国情与杭州发展的具体情况,云城的开发和建设至少还需要处理好以下几组关系:
数字科技与市场规律之间的关系。“未来城市”可能是人们对云城最大的期待,也可能是未来云城最耀眼的标签。因为从区位上来看,云城涵盖了西湖大学等高等院校,与之江实验室等科研机构相去不远,且区域内有众多的阿里系相关企业,欧美金融中心等商务中心,是融合数字科技与商业的最好区位,未来势必汇聚大量高学历高技能人才,也必将有大量资本汇聚于此。因此,必须处理好数字技术研发应用与市场规律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像日本筑波科技城这样由于忽视了市场需求,过于侧重科技研发而导致资源错配,要尽可能地实现科技与市场之间的无缝衔接,让科技接近市场,让市场了解科技,发挥城市应有的信息流通、资源集聚的优势。建议未来可将杭州研发的数字产品首先尝试应用于云城,或集中体验展示于云城,发挥梦想小镇、淘宝城等区块的创新创业资源,形成良好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亦可以尝试率先在云城里打造如美国山景城这样的人机交互社区,对数字产品进行先行先试。
处理好不同地理尺度内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云城处于城西科创大走廊的起点与核心地带,是G20科创大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杭州西站枢纽的建设也将使得云城成为长三角重要的交通大枢纽。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云城不仅是未来杭州城市发展的关键节点之一,也是杭州都市圈重要的辐射节点之一,同时还将是未来长三角重要的创新策源地之一。这一区位特点决定了云城在人才引进上的高度、数字经济发展上累积的厚度、未来发展的广度上都有不可替代的先天优势,但这也意味着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与竞争。在杭州城市内部,云城与钱江新城、滨江高新区在科技资源的引进上形成一定的竞争,同时在商业综合体的定位上也可能会与城东新城形成一定的重叠。作为没有直接“拥江”资源的云城,既要形成杭州城市发展的第三极,又要在城市功能上与已有的城区进行错位发展,还要在产业上发挥出数字经济特色,就必须发挥“TOD+科创+生态文明”的优势,与其他区块进行良性竞争与合作。围绕交通大枢纽与便捷的交通环境,积极开展会展、金融、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给其他区域的数字技术与产品提供更大的展示与应用的舞台,以优质的商务服务给数字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同样的,在杭州都市圈、长三角城市群中,云城同样也面临着类似的内部竞争,在优秀人才、优质企业、优势项目的竞争上,也同样可以以自身在交通、产业、人居等方面的特色,邀请其他高新科技企业来云城设立飞地、体验中心、商务中心等功能性楼宇,以两地合作等方式实现共赢。
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无论从历史上来看,还是从当前国内城市的竞争优势来看,杭州城市最大的资源在于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与人文情怀的完美融合。云城地处良渚、仓前、西溪湿地、南湖的合围圈,又是城西科创大走廊的核心地带,既是杭州城西山水精华的延续,同时也是杭州传统高教区文脉的延伸,是凝练未来杭州城市文化的重要区域。这意味着,云城的建设应建立在尊重自然、尊重历史文化的基础之上。一方面,社会的进步需要发展以现代交通技术为纽带的新城,另一方面,现代大城市都难以避免地出现了“拥堵”“热岛”效应等对人类生产生活不利,同时也对自然资源造成不同程度毁坏的问题。这种人与自然的矛盾在云城建设与开发中应予以调和。如,在商务楼内配给室内体育运动场地、迷你美术馆、社区图书馆等小型文体中心,以“化整为零”的方式增加公共设施的供给,同时也可以提高楼层的运营效率。又如,在科学规划公共交通的基础上,构建健步社区,主要通过自行车、步行来串联各种不同的功能区域,缓解城市环境压力。
处理好城市规模扩大和城市“善治”之间的关系。城市规模的扩张势必带来社区人口结构的多元化、公共服务需求的多元化,以及治理主体的多元化。这就需要在治理手段和治理方式上实现多元化。杭州的城市治理水平一直处于全国前列,特别是以城市大脑为代表的“数字治理”手段,在改善城市交通、解决民生问题上已经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但是与发展已经相对成熟的主城区不同,云城是一个新兴的城区,在新城建设过程中,必然面临与成熟城区不同的治理问题。比如,如何利用大数据与新兴技术缓解土地开发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舆情;如何利用城市协同治理方式广泛吸收相关利益主体进入协同治理网络,满足不同的公共服务需求,都应是在云城建设之初需要思考布局的重要問题。
作者系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