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通过介绍混凝土施工的概况,再对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问题进行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希望对将来进一步了解混凝土裂缝的基本问题以及给有关这方面的工作人员提供了指导与帮助。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问题;对策;指导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持续稳健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对于建筑施工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国家对“豆腐渣”工程的打击力度也越来越大。毕竟“豆腐渣工程”是有着危害社会,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性质。施工难度也越来越大,浇筑混凝土体积也越来越大,以及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新施工方法及新材料的广泛应用,传统施工工艺中的不足也应随之改进。
一、混凝土施工大致概况
1、混凝土的配料和特点
对于现代建筑工程来讲,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对混凝土质量及施工工艺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是由骨料、水、外加剂还有各种矿物质料再按照一定的配合比例掺合并进行搅拌构成。在一定的条件下,混凝土拌合物具有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等特征。混凝土原材料的变异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可能存在水泥的实际活性差。从出厂到运输、保管、贮存等环节中,水泥的实际活性波动比较大,所以好的水泥对混凝土的质量影响非常重要。砂石的质量存在问题,将会导致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变低。
2、施工阶段混凝土的结构特性
一般来说,对于混凝土结构,主要分为准备工作、测量与放样、埋件安装、模板架立、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等等工序流程。工民建混凝土结构的产品一般都具有易损性。易损性是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前道工序产品作为后道工序产品施工作业的平台和支架,受后续工序施工作业影响,其品质会遭受破坏。
3、工民建混凝土細微裂缝的安全性分析
作为一种常见的现象,细微裂缝在施工过程中是难以难免。而根据实践说明,只要细微裂缝是分散的,而且采取与建筑周边环境以及建筑类型和功能相匹配的措施。如果水泥混凝土构件在对抗外力强度上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细微裂缝不会对建筑混凝土的结构稳固性造成影响。
二、混凝土裂缝问题分析
1、混凝土收缩引起的裂缝
实际工程中混凝土因各类收缩所引起的裂缝经常见到。越来越多的采用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显著提高但是抗拉强度提高往往滞后于抗压强度,且早期收缩较大,变形效应容易引起裂缝。水泥等胶凝材料用量增多,体积稳定性也进一步下降,温度收缩变形显著增加。
2、施工工艺引起的裂缝
泵送混凝土施工在现代化建筑施工中应用越来越普遍,为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时,水泥用量加大、用水量也增加、活性增加、水灰比增大、比表面积增加、砂率提高、骨料粒径减小、塌落度增加,导致水化热及收缩变形显著增加,体积稳定降低,使混凝土面出现不规则裂缝。施工质量控制不合格,也易导致混凝土开裂。振捣不足或过振的造成由表及里的蜂窝麻面和塑性裂缝、于缩裂缝。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时间长,使水分蒸发过多,造成混凝土的塌落度过低,也会使混凝土表面出现不规则的裂缝原因。
3、混凝土外加剂引起的裂缝
外加剂的使用也是预防混凝上裂缝的有效措施。外加剂可以明显地起到降低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降低混凝土成本的作用。在混凝土中合理的掺加定量的外加剂,对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保水性,降低水化热,推迟热峰的出现时问,对预防裂缝的产生有积极的作用,反之亦然。
4、支架模板变形引起的裂缝
作为建筑施工中的主要施工受力构件,支架、模板、挂篮等都必须作好固定和定位工作,确保施工安全。施工过程中支架、挂篮发牛不均匀沉降及发生水平位移,以及模板支撑不牢固、对拉镙丝、模板本身强度不够,也会导致桥梁结构混凝土出现裂缝。
三、建筑施工中控制裂缝的措施
1、加强施工监测力度
在混凝土浇筑后,施工人员应该加强监测力度,掌握混凝土收缩变形程度以及温度等实时有效的数据,根据数据采取不同的施工活动。施工项目管理人员通过数据安排混凝土性能改善的工作,合理养护增强抗裂能力。在建筑施工中,良好的混凝土质量能有效地预防裂缝产生,特别是贯穿裂缝。因此,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要加强监测力度,防患于未然。
2、合理配置混凝土原材料
在混凝上配制时使用的骨料若吸收率及其所包含的泥量、干缩均较大时,混凝土的干缩性也会加强。此时可通过加入粉煤类或高效减水剂来加强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易性等能力,同时能够降低渗水和裂缝产生的几率。在混凝土配制之前还应对施工现场进行考察,综合考虑现场的实际情况,调整水泥、砂石等原材料的比例,有利于开展养护工作。
3、增强对混凝土浇筑工艺的施工控制
由于混凝土自身有一定的泌水性,使得混凝土在骨料下沉的时候容易出现塑性收缩裂缝。所以要在初凝后到终凝之前的这段时间对混凝土的表面进行2次压光抹实处理。而在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24h内,施工工作只能限于一些简单的前期准备工作:定位、测量、弹线等,禁止其余的大宗材料的吊卸等操作,以降低对未终凝的混凝士造成的自冲击振动。在浇筑完成24-48h,就可以吊运部分少量的小型材料,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分批次、分散就位置以轻卸轻放。最后为了减少混凝士的弹性形变,增强混凝土的刚度,加强抗冲击振动能力和适当地扩散应力,要铺设一层旧的脚手板或者水模板在新浇筑的混凝土表面,最终减少裂缝的产生。
4、改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
为了减少由于温度的变化所引起的混凝土裂缝现象,需要采用永久式伸缩的设计和中低强度的混凝土材料。同时通过设计一些合理的钢筋分布来增加承台表面的强度。上面这些措施并不能完全防止混凝上裂缝的产生,因为结构裂缝产生的复杂原因是复杂的。
四、混凝土裂缝后的补救措施
1、灌浆法
灌浆法主要适用于对结构整体性有影响或有防渗要求的混凝土裂缝的修补,它是利用压力设备将胶结材料压人混凝土的裂缝中,胶结材料硬化后与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起到封堵加固的目的。常用的胶结材料有环氧树脂、水泥浆、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等化学材料。
2、表面修补法
表面修补法是一种简单、常见的修朴方法。它主要适用于稳定和对结构承载能力没有影响的表面裂缝以及探进裂缝的处理。通常的处理措施是在裂缝的表面涂抹环氧胶泥、水泥浆或在混凝土表面涂刷沥青、油漆等防腐材料,在防护的同时为了防止混凝土受各种作用的影响继续开裂,通常可以采用在裂缝的表面粘贴玻璃纤维布等措施。
3、嵌缝法
嵌缝法是裂缝封堵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常是沿裂缝凿槽.在槽中嵌填塑性或刚性止水材料。以迭到封闭裂缝的目的。常用的塑性材料有塑料油膏、丁基橡腔、聚氯乙烯胶泥等等。常用的刚性止水材料为聚合物水泥砂浆。
五、结束语
当前,混凝土在工程建设材料中占主导地位,不仅关系到建设诉求的付诸实践还关系到全世界人类的居住生活,不可不谓之重要。混凝土的裂缝会使建筑主体的外观产生破坏,对建筑的整体结构产生不可预知的损伤,很大程度上会使建筑使用的根基受损。因此,在具体施工中,要靠我们多观察、多比较,出现问题后多分析、多总结,结合多种预防处理措施,混凝土的裂缝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问题;对策;指导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持续稳健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对于建筑施工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国家对“豆腐渣”工程的打击力度也越来越大。毕竟“豆腐渣工程”是有着危害社会,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性质。施工难度也越来越大,浇筑混凝土体积也越来越大,以及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新施工方法及新材料的广泛应用,传统施工工艺中的不足也应随之改进。
一、混凝土施工大致概况
1、混凝土的配料和特点
对于现代建筑工程来讲,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对混凝土质量及施工工艺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是由骨料、水、外加剂还有各种矿物质料再按照一定的配合比例掺合并进行搅拌构成。在一定的条件下,混凝土拌合物具有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等特征。混凝土原材料的变异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可能存在水泥的实际活性差。从出厂到运输、保管、贮存等环节中,水泥的实际活性波动比较大,所以好的水泥对混凝土的质量影响非常重要。砂石的质量存在问题,将会导致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变低。
2、施工阶段混凝土的结构特性
一般来说,对于混凝土结构,主要分为准备工作、测量与放样、埋件安装、模板架立、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等等工序流程。工民建混凝土结构的产品一般都具有易损性。易损性是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前道工序产品作为后道工序产品施工作业的平台和支架,受后续工序施工作业影响,其品质会遭受破坏。
3、工民建混凝土細微裂缝的安全性分析
作为一种常见的现象,细微裂缝在施工过程中是难以难免。而根据实践说明,只要细微裂缝是分散的,而且采取与建筑周边环境以及建筑类型和功能相匹配的措施。如果水泥混凝土构件在对抗外力强度上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细微裂缝不会对建筑混凝土的结构稳固性造成影响。
二、混凝土裂缝问题分析
1、混凝土收缩引起的裂缝
实际工程中混凝土因各类收缩所引起的裂缝经常见到。越来越多的采用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显著提高但是抗拉强度提高往往滞后于抗压强度,且早期收缩较大,变形效应容易引起裂缝。水泥等胶凝材料用量增多,体积稳定性也进一步下降,温度收缩变形显著增加。
2、施工工艺引起的裂缝
泵送混凝土施工在现代化建筑施工中应用越来越普遍,为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时,水泥用量加大、用水量也增加、活性增加、水灰比增大、比表面积增加、砂率提高、骨料粒径减小、塌落度增加,导致水化热及收缩变形显著增加,体积稳定降低,使混凝土面出现不规则裂缝。施工质量控制不合格,也易导致混凝土开裂。振捣不足或过振的造成由表及里的蜂窝麻面和塑性裂缝、于缩裂缝。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时间长,使水分蒸发过多,造成混凝土的塌落度过低,也会使混凝土表面出现不规则的裂缝原因。
3、混凝土外加剂引起的裂缝
外加剂的使用也是预防混凝上裂缝的有效措施。外加剂可以明显地起到降低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降低混凝土成本的作用。在混凝土中合理的掺加定量的外加剂,对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保水性,降低水化热,推迟热峰的出现时问,对预防裂缝的产生有积极的作用,反之亦然。
4、支架模板变形引起的裂缝
作为建筑施工中的主要施工受力构件,支架、模板、挂篮等都必须作好固定和定位工作,确保施工安全。施工过程中支架、挂篮发牛不均匀沉降及发生水平位移,以及模板支撑不牢固、对拉镙丝、模板本身强度不够,也会导致桥梁结构混凝土出现裂缝。
三、建筑施工中控制裂缝的措施
1、加强施工监测力度
在混凝土浇筑后,施工人员应该加强监测力度,掌握混凝土收缩变形程度以及温度等实时有效的数据,根据数据采取不同的施工活动。施工项目管理人员通过数据安排混凝土性能改善的工作,合理养护增强抗裂能力。在建筑施工中,良好的混凝土质量能有效地预防裂缝产生,特别是贯穿裂缝。因此,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要加强监测力度,防患于未然。
2、合理配置混凝土原材料
在混凝上配制时使用的骨料若吸收率及其所包含的泥量、干缩均较大时,混凝土的干缩性也会加强。此时可通过加入粉煤类或高效减水剂来加强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易性等能力,同时能够降低渗水和裂缝产生的几率。在混凝土配制之前还应对施工现场进行考察,综合考虑现场的实际情况,调整水泥、砂石等原材料的比例,有利于开展养护工作。
3、增强对混凝土浇筑工艺的施工控制
由于混凝土自身有一定的泌水性,使得混凝土在骨料下沉的时候容易出现塑性收缩裂缝。所以要在初凝后到终凝之前的这段时间对混凝土的表面进行2次压光抹实处理。而在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24h内,施工工作只能限于一些简单的前期准备工作:定位、测量、弹线等,禁止其余的大宗材料的吊卸等操作,以降低对未终凝的混凝士造成的自冲击振动。在浇筑完成24-48h,就可以吊运部分少量的小型材料,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分批次、分散就位置以轻卸轻放。最后为了减少混凝士的弹性形变,增强混凝土的刚度,加强抗冲击振动能力和适当地扩散应力,要铺设一层旧的脚手板或者水模板在新浇筑的混凝土表面,最终减少裂缝的产生。
4、改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
为了减少由于温度的变化所引起的混凝土裂缝现象,需要采用永久式伸缩的设计和中低强度的混凝土材料。同时通过设计一些合理的钢筋分布来增加承台表面的强度。上面这些措施并不能完全防止混凝上裂缝的产生,因为结构裂缝产生的复杂原因是复杂的。
四、混凝土裂缝后的补救措施
1、灌浆法
灌浆法主要适用于对结构整体性有影响或有防渗要求的混凝土裂缝的修补,它是利用压力设备将胶结材料压人混凝土的裂缝中,胶结材料硬化后与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起到封堵加固的目的。常用的胶结材料有环氧树脂、水泥浆、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等化学材料。
2、表面修补法
表面修补法是一种简单、常见的修朴方法。它主要适用于稳定和对结构承载能力没有影响的表面裂缝以及探进裂缝的处理。通常的处理措施是在裂缝的表面涂抹环氧胶泥、水泥浆或在混凝土表面涂刷沥青、油漆等防腐材料,在防护的同时为了防止混凝土受各种作用的影响继续开裂,通常可以采用在裂缝的表面粘贴玻璃纤维布等措施。
3、嵌缝法
嵌缝法是裂缝封堵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常是沿裂缝凿槽.在槽中嵌填塑性或刚性止水材料。以迭到封闭裂缝的目的。常用的塑性材料有塑料油膏、丁基橡腔、聚氯乙烯胶泥等等。常用的刚性止水材料为聚合物水泥砂浆。
五、结束语
当前,混凝土在工程建设材料中占主导地位,不仅关系到建设诉求的付诸实践还关系到全世界人类的居住生活,不可不谓之重要。混凝土的裂缝会使建筑主体的外观产生破坏,对建筑的整体结构产生不可预知的损伤,很大程度上会使建筑使用的根基受损。因此,在具体施工中,要靠我们多观察、多比较,出现问题后多分析、多总结,结合多种预防处理措施,混凝土的裂缝是完全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