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代食管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分析

来源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shi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影响胃代食管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8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行全下咽食管切除胃代食管术的71例下咽食管癌患者资料,其中男64例,女7例,年龄35~72岁。选取17种可能影响胃代食管手术围手术期死亡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对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胃代食管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71例胃代食管手术患者中围手术期死亡7例(9.9%),生存64例(90.1%)。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年龄、术前异常心电图、TNM分期、术后丙氨酸转氨酶变化、D-二聚体变化及术后出血6项指标对围手术期死亡差异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3、0.004、0.026、0.021、0.015、0.002)。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出血以及术后D-二聚体改变是胃代食管手术围手术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1;P=0.047)。

结论

胃代食管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术后出血及术后D-二聚体明显升高常常提示预后不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双调蛋白(amphiregulin,AREG)在不同程度嗜酸粒细胞浸润的鼻息肉中的表达差异,并分析其与鼻息肉组织重塑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鼻内镜手术的48例患者,其中男性40例,女性8例,年龄16~60岁。研究对象分为3组:对照组14例、嗜酸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
鼻科学在内镜时代的快速发展得益于鼻部解剖和影像的研究和临床应用。解剖学的研究从单纯的理论解剖到解剖与生理、病生理的相关性研究,多运用影像学技术,并对外科处理原则产生影响。影像学技术不仅是检查和诊断手段,也是重要的研究手段,内镜鼻颅底外科的迅速发展更需要解剖与影像的支持。基于解剖和影像的计算机影像导航、三维重建、人工智能及虚拟现实等技术将影响鼻科学的未来。
期刊
女性47岁患者,主因发现颈部肿物入院,入院后颈部B超检查甲状腺未见明显异常,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后行右颈深部肿块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颈部动脉、迷走神经深部,与动脉关系密切,局部见质韧肿大淋巴结。术后病理报告为甲状腺滤泡性腺瘤,出院诊断为颈鞘异位副甲状腺腺瘤,术后随访半年未见声音嘶哑、手足麻木、抬肩障碍、Horner综合征等,甲状腺功能未见异常。
期刊
本文报道了一例扁桃体转移性皮肤无色素性黑色素瘤的患者。患者主因咽痛20余天,发热7 d就诊,查体可见右扁桃体上极见一肿物。局麻下行右扁桃体肿物活检术,病理诊断为右侧扁桃体恶性黑色素瘤,结合病史,病变符合转移。黑色素瘤可发生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与远处转移,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是肺,远处转移到口咽部罕见。本例扁桃体转移性黑色素瘤,肉眼观察病灶表面无颜色改变,可能为无色素型黑色素瘤发生转移。对于一切分化
期刊
目的探讨豚鼠D-半乳糖衰老模型耳蜗血管纹周细胞大电导钙激活钾离子通道(large conductance calcium-activated potassium channels,BKCa)的表达和功能变化及其与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的关系。方法30只8周龄健康豚鼠按完全随机法分为三组,每组10只:D-半乳糖衰老模型组,每天颈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500 mg/kg),连续6周;生理盐水对照组:每天颈
角蛋白(keratin)是上皮细胞中间丝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具有保护上皮细胞完整性以及维护其正常功能的作用。角蛋白的不同表达可导致上皮不同的增殖及分化状态,故可作为上皮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分化和迁移改变的标记。中耳胆脂瘤是常见的耳科疾病之一,病理上主要表现为角质化鳞状上皮过度增殖、角蛋白碎片堆积,具有过度增殖和侵袭破骨的特征。本文回顾近年来中耳胆脂瘤与角蛋白相关的研究进展,从"增殖"和"破骨"两方面
目的探讨鞍区常见囊性病变的磁共振(MRI)特征性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提高对鞍区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6月天津市环湖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74例鞍区囊性病变患者的MRI影像资料,包括Rathke裂囊肿68例,颅咽管瘤48例,垂体瘤囊变56例,鞍区蛛网膜囊肿2例。比较鞍区囊性病变的生长部位、质地、形状、囊性部分、实性部分、侵袭周围组织情况以及囊肿最大直径等特征。采
目的通过鼻窦CT三维重建和数值模拟,分析结合Draf Ⅲ型额窦手术的轮廓化术后,额隐窝、额窦解剖结构变化对鼻部生理气流特征的影响,探讨结构变化与主观症状、气流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06—2018年于北京同仁医院鼻科接受结合Draf Ⅲ型额窦手术轮廓化的10例患者,术后随访≥1年且复查鼻窦CT无异常黏膜增厚,鼻内镜下黏膜Lund-Kennedy评分除瘢痕表现外均为0分。所有患者同期填写鼻塞
期刊
女性64岁患者,主因发现右侧颈部肿大1 d入院,伴颈部触痛、转头困难、咽痛及轻度呼吸困难。入院后根据血常规及颈部平扫CT检查不除外感染的可能性,但患者没有典型的红肿热痛等临床表现。后复查血常规发现血红蛋白短时间内进行性下降,考虑存在活动性出血。追问病史及行颈部增强CT检查后诊断:颈部血肿,右侧甲状旁腺腺瘤破裂出血可能。急诊麻醉插管下行颈部探查血肿清除、右侧下极甲状旁腺切除术。术后病理示甲状旁腺腺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