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石在几亿年前的混沌时代就已存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和氏璧”、见证古代统治者皇权至高无上的“传国玉玺”和虎符等等都说明了这一事实。此后由于玉石的多处发现,渐渐普及于官府、贵族和民间。从玉石的发现到玉器的制作过程,自然而然形成了玉文化,同时也形成了独特审美。
中国是世界上用玉最早的国家,素有“玉石之乡”的美称。玉文化的丰富深厚无与伦比,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史上,玉器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皆爱玉追玉;小到衣服配饰,大到殉葬、祭祀,都必不可少。玉器不仅外形多样,雕刻技艺繁多,文化内涵更是丰厚。众多元素的不断糅合,使中国玉器在审美上有了多元化、复杂化的倾向。审美多元化并非坏事,但凡事总有限度,太多太杂的审美倾向,可能就忽略了根本,会模糊甚至破坏几千年的玉器审美原则。
就自己在玉雕过程中的一点心得体会,笔者以为:当下不管是制玉还是赏玉,都应遵循一种直觉的审美,这种直觉的审美同时包含有历史文化的积淀。
玉文化是中华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依循的必然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大方向。中国文化,讲究意境,讲究含蓄,这一点从绘画上可见一斑。中国的绘画多水墨山水,注意神态,线条粗略,追求意境;而西方的绘画注意光线、色调。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我们也可以举两个经典的例子,其一就是诗,诗人用语总是有违规范,就在于激发读者的直觉体验。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天门中断楚江开”、“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其二则是中国文学史上经典的人物形象——林黛玉。曹雪芹在描写林黛玉的时候,几乎全是一种意象性的描摹。“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中国人追求意蕴深远的审美方式,这一点更接近于柏格森的直觉主义美学。
为了更好地分析玉器的审美,有必要先了解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审美。柏格森认为直觉与理性是认知世界的两种方式,理性便是从外部观察,以观者的角度认识世界;而直觉则是进入对象内部,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是一种神秘的心理体验。审美感受是审美主体在观照自然美或艺术美时的心理内部活动,是一个心理直觉的过程。柏格森的观点认为,人类对世界的感知大都为物质需要和实用功利所缚,假使人能直接与现实交往,世界能以它未经污染的原初形式为我们所感知,那么艺术作为一种特定的表现和感知方式就是多余的了,因此,艺术是一种心灵感知,摒弃了抽象和实用而现出对象原初的内在生命。其目的是独一无二的,但产生的效果却是普遍必然的。依照这种看法,柏格森提出艺术就是一种直觉。
玉雕作品,有诗、有画,有描摹、有意象,是传统文化的浓缩,在审美方面,遵循的是中国传统的方式。所以,就玉器的审美来看,笔者更倾向于直觉主义美学,这也就是朱光潜早期美学所说的“形象的直觉”。在朱光潜看来,审美感受是审美主体在观照自然美或艺术美时的心理内部活动,是一个心理直觉的过程;审美感受作为认识活动,是“心知物的一种最单纯最原始的活动”。与审美直觉观相似的,还有李泽厚的“美感以直觉为特征”。
依照这些观点,再反观玉雕行业,便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从事玉雕工作十几年来,经我雕出的好作品也有不少,细细想来,许多佳作都是直觉的产物。直觉认为好,就用心去雕刻,出来的作品一般都是让我满意的。《飞黄腾达》是我的一件作品,当初拿到玉料,玉形并不好看,但是凭直觉,我认为可以在上面雕刻出好看的东西,这里面固然包含我过往的审美经验。后依据料型,在老师张焕庆先生的指导下,我对玉料进行了细审,直觉告诉我,如此碧绿欲滴的颜色,定然要雕出自然、鲜活的意蕴来,当我在大脑中搜索素材时,“飞黄腾达”这一题材便不自觉地冒了出来,这里面,我认为直觉审美是有一部分功劳的。
由玉雕创作,我推而想到赏玉、鉴玉。玉雕作品在雕刻的时候,作者凭借自己的一种直觉创作出作品,而赏玉者在鉴玉的时候,也应是一种主观的直觉的欣赏,只有这种直觉和直觉的互相传递,才会还原作者的创作思路,才能还原作品的本来面貌和真正内涵。玉质、皮色、雕功固然可以通过仔细观察看出来,但是从作品中透露出来的韵味却不是靠理性的研究就能体会的。只有通过直觉的捕捉,它才能隐隐约约展现在你的眼前。这种直觉的观赏,往往抽离了功利的因素。是一种单纯的审美,“为审美而审美”。只有这样的审美,才能一眼找准一件玉雕作品的闪光点。
玉的美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美”。天然的璞玉经过人工的再创造,焕发出的美并不炫目,但是令人难忘。在这样的“大美”、“淡美”面前,审美也应变得质朴自然。直觉审美,恰是这种审美。玉的美是天人合一的美,美得自然,美得清新,美得质朴,美得让人为之痴狂,美得让人为之陶醉。
中国是世界上用玉最早的国家,素有“玉石之乡”的美称。玉文化的丰富深厚无与伦比,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史上,玉器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皆爱玉追玉;小到衣服配饰,大到殉葬、祭祀,都必不可少。玉器不仅外形多样,雕刻技艺繁多,文化内涵更是丰厚。众多元素的不断糅合,使中国玉器在审美上有了多元化、复杂化的倾向。审美多元化并非坏事,但凡事总有限度,太多太杂的审美倾向,可能就忽略了根本,会模糊甚至破坏几千年的玉器审美原则。
就自己在玉雕过程中的一点心得体会,笔者以为:当下不管是制玉还是赏玉,都应遵循一种直觉的审美,这种直觉的审美同时包含有历史文化的积淀。
玉文化是中华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依循的必然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大方向。中国文化,讲究意境,讲究含蓄,这一点从绘画上可见一斑。中国的绘画多水墨山水,注意神态,线条粗略,追求意境;而西方的绘画注意光线、色调。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我们也可以举两个经典的例子,其一就是诗,诗人用语总是有违规范,就在于激发读者的直觉体验。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天门中断楚江开”、“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其二则是中国文学史上经典的人物形象——林黛玉。曹雪芹在描写林黛玉的时候,几乎全是一种意象性的描摹。“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中国人追求意蕴深远的审美方式,这一点更接近于柏格森的直觉主义美学。
为了更好地分析玉器的审美,有必要先了解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审美。柏格森认为直觉与理性是认知世界的两种方式,理性便是从外部观察,以观者的角度认识世界;而直觉则是进入对象内部,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是一种神秘的心理体验。审美感受是审美主体在观照自然美或艺术美时的心理内部活动,是一个心理直觉的过程。柏格森的观点认为,人类对世界的感知大都为物质需要和实用功利所缚,假使人能直接与现实交往,世界能以它未经污染的原初形式为我们所感知,那么艺术作为一种特定的表现和感知方式就是多余的了,因此,艺术是一种心灵感知,摒弃了抽象和实用而现出对象原初的内在生命。其目的是独一无二的,但产生的效果却是普遍必然的。依照这种看法,柏格森提出艺术就是一种直觉。
玉雕作品,有诗、有画,有描摹、有意象,是传统文化的浓缩,在审美方面,遵循的是中国传统的方式。所以,就玉器的审美来看,笔者更倾向于直觉主义美学,这也就是朱光潜早期美学所说的“形象的直觉”。在朱光潜看来,审美感受是审美主体在观照自然美或艺术美时的心理内部活动,是一个心理直觉的过程;审美感受作为认识活动,是“心知物的一种最单纯最原始的活动”。与审美直觉观相似的,还有李泽厚的“美感以直觉为特征”。
依照这些观点,再反观玉雕行业,便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从事玉雕工作十几年来,经我雕出的好作品也有不少,细细想来,许多佳作都是直觉的产物。直觉认为好,就用心去雕刻,出来的作品一般都是让我满意的。《飞黄腾达》是我的一件作品,当初拿到玉料,玉形并不好看,但是凭直觉,我认为可以在上面雕刻出好看的东西,这里面固然包含我过往的审美经验。后依据料型,在老师张焕庆先生的指导下,我对玉料进行了细审,直觉告诉我,如此碧绿欲滴的颜色,定然要雕出自然、鲜活的意蕴来,当我在大脑中搜索素材时,“飞黄腾达”这一题材便不自觉地冒了出来,这里面,我认为直觉审美是有一部分功劳的。
由玉雕创作,我推而想到赏玉、鉴玉。玉雕作品在雕刻的时候,作者凭借自己的一种直觉创作出作品,而赏玉者在鉴玉的时候,也应是一种主观的直觉的欣赏,只有这种直觉和直觉的互相传递,才会还原作者的创作思路,才能还原作品的本来面貌和真正内涵。玉质、皮色、雕功固然可以通过仔细观察看出来,但是从作品中透露出来的韵味却不是靠理性的研究就能体会的。只有通过直觉的捕捉,它才能隐隐约约展现在你的眼前。这种直觉的观赏,往往抽离了功利的因素。是一种单纯的审美,“为审美而审美”。只有这样的审美,才能一眼找准一件玉雕作品的闪光点。
玉的美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美”。天然的璞玉经过人工的再创造,焕发出的美并不炫目,但是令人难忘。在这样的“大美”、“淡美”面前,审美也应变得质朴自然。直觉审美,恰是这种审美。玉的美是天人合一的美,美得自然,美得清新,美得质朴,美得让人为之痴狂,美得让人为之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