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的发展简史
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MUSICAOUSTICA-BEIJING)由中央音乐学院张小夫教授发起创立于1994年,每年10月在中央音乐学院举办,是中国当代音乐发展历程中历史最悠久、亚洲乃至全球规格最高、具有国际品牌价值的电子音乐年度盛会。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的发展经历了24个年头。通过对一些标志性事件以及重要活动的梳理和总结,我们大致可以
电子音乐节的发展历史划分为如下三个时期:
(一)探索时期:(1994年—2002年)
在1994年至2004年期间,共举办过四届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最初并不以“音乐节”来命名,而是统称为“音乐周”。前两届“北京当代音乐周”和后两届“北京电子音乐周”先后邀请了当时在世界上占有主流地位的专业电子音乐学者、团体和机构联合举办,主要围绕讲学与演出这两大活动
展开进行。
(二)成熟时期:(2004年—2009年)
2004年,“北京当代/电子音乐周”正式更名为“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并固定为每年举办一届,为期一周,于10月最后一周在中央音乐学院举办。2004年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是其发展历史当中具有非凡意义的一届,标志性的事件是电子音乐比赛系列、学术研讨活动系列以及音乐节主题(当年)的设立。自此,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形成了“四个固定”,即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内容、固定主题。可以说,这个时期是电子音乐节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也是其发展历史中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
(三)发展时期:(2010年至今)
2010年开始,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进入稳步发展的时期,其中三个事件标志着电子音乐节在高度和广度上有了更深的拓展。
* 年度人物的设立
* 新媒体艺术日的设立
* 合作形式的扩展
二、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的“品牌理念”
衡量一个产品是否具备成为“品牌”的潜力,我们通常会从产品质量、产品定位、产品内涵三个方面进行考量。当一个产品具有优良的品质、准确的市场定位和特定的文化内涵时,我们就可以称其为“品牌”。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发展的过程,就如同一个品牌打造的过程,我们可以从其品质、定位以及内涵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品质:品牌发展的基础
对于电子音乐节来说,“产品”指的是音乐会作品、专家讲座等具体学术内容,这些内容的质量决定了音乐节的学术高度。比如,年度人物音乐会专场是当届音乐节演出的重头戏,音乐会上演这些国际电子音乐界大师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使我们有机会近距离领略大师们的风采。此外,国际知名机构专场音乐会可以使我们欣赏到目前国际电子音乐领域最前沿的创作体裁与创作风格。對于希望了解国内电子音乐创作状况的参会代表,电子音乐学会专场音乐会展示了国内各兄弟院校、相关机构组织筛选出来的优秀作品。无论国际还是国内,电子音乐节演出的作品大多具备一流的品质。专家讲座系列同样邀请了国内外知名的作曲家、理论家、演奏家,讲座内容涉及电子音乐学、新技术研发、创作理念分析等方面,他们的讲座拓展了参会代表们的视野,许多内容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
因此我们可以说,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对于学术活动内容品质的严格要求,奠定了它成为一个国际品牌的重要基础。
(二)定位:品牌发展的方向
鉴于国内电子音乐从业者绝大多数为教育系统内的院校师生,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从发展中期开始,便刻意强调教育的视角。比赛和讲学系列针对日常教学中的创作与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音乐会系列又为教学实践提供了平台。此外,各大论坛和会议是专门针对学术交流而设立的活动项目。举办此类活动的宗旨在于:从高校管理者的角度出发,针对国内当前电子音乐与多媒体艺术的教学领域进行探讨与交流;针对新兴的复合型专业在学科立项、专业方向确立、课程设置、教学规划,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热点问题进行讨论。①
因此我们可以说,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的定位符合当前中国电子音乐发展的实际状况,同时也为音乐节的未来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三)内涵:品牌发展的核心
一个品牌的内涵,是体现其独有特征的重要标志,也是品牌发展的核心。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之所以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发展,与其自身独有的品牌内涵不无关系。相比某些国外知名电子音乐节多以演出、比赛等单项活动为主,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以演出、比赛、讲座、论坛及会议几大活动平行开展,为促进电子音乐文化发展搭建了一个国际间交流的平台。在广泛吸收国外前沿科研成果的前提下,结合本土实际情况,打造了一个具有自身独特风格的中国电子音乐学派成长的孵化器,为中国电子音乐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历时24年的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在创作、科研、表演等方面积累了数量庞大的学术成果,逐步形成演出、比赛、研究、交流四大板块交叉融合的核心活动项目,既坚持了国际化,也兼具了中国特色,为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增加了文化内涵,扩大了影响力,引起国际上许多电子音乐家及相关人士的热切关注。因此我们可以说,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发展的过程,也是我们见证一个当代中国文化品牌诞生的过程。
三、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的“聚合效应”
“聚合效应”(Polymerization effect)一词源自经济领域,通常是指企业和其产品成了名牌,不仅可获得较高的利益和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利用品牌资本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规模,进而产生规模效益。②“聚合效应”产生的重要条件是品牌效应,由此带来的吸引力将更多的优质资源聚集起来,进而产生更为广泛的、深远的、规模化的影响。因此,“吸引力”和“影响力”是两个关键要素。目前,“聚合效应”概念已广泛运用于其他各个领域,用于描述某种事物的发展运行模式,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的发展过程在极大程度上印证了这样的模式。 (一)“聚合效应”产生的前提:吸引力
通过二十余年的良性发展,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逐渐成为具有国际品牌价值的电子音乐年度盛会。在这种情况下,“聚合效应”产生的前提条件形成了,即品牌吸引力。这种吸引力不仅体现在国际电子音乐领域越来越多的优秀组织、团体、机构应邀参加音乐节。而且一批国际电子音乐领域“泰斗级”“大师级”人物先后应邀以“年度人物”的方式参与音乐节,比如2011年度人物FM调频合成算法创始人约翰·乔宁;2013年的声音合成技术开创性人物让·克洛德·里塞特;以及2018年的中国电子音乐创始人张小夫等。由于这些极具品牌效应的组织和个人的参与,吸引了更多国际、国内业内人士的踊跃参与。
其次,如同一个知名企业需要有其知名产品一样,电子音乐节也有一些具备品牌效应的项目,比如电子音乐大赛系列已成为亚洲最具权威的电子音乐比赛项目,同时也是国际电子音乐领域中颇具影响力的比赛之一。比赛的评委全部由国际知名机构的专家和国际、国内著名作曲家、理论家组成。比赛采用现场打分并点评的形式,这种形式可以使参赛选手零距离聆听国内外业界专家针对作品的创作理念、制作技术、文化审美等方面做出的精彩点评,是一个极为难得的学习机会。因此,近年来参赛人数的逐年递增以及参赛选手的国际化趋势等现象都是电子音乐节品牌效应吸引力的体现。
(二)“聚合效应”产生的结果:影响力
通过各活动项目的实施与展开,以及在学术、创作、教学和研究方面对电子音乐的探索,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对弘扬本土电子音乐音乐文化和培养中国电子音乐新生力量,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而音乐节本身经过逐年的积累和反思,也朝着精益求精的品牌发展道路稳步前行,并对当代中国乃至世界电子音乐学界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
四、“聚合效应”的影响及其延伸
(一)“聚合效应”对当代中国电子音乐发展的影響
结合中国社会自身的实际情况,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在其发展过程当中,一直遵循着本土化与国际化并重的发展理念。前期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电子音乐学术成果,为本土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中期在此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逐渐将音乐节打造成为国际品牌;后期发展过程当中,品牌效应产生的影响在相关领域显现,并呈现出规模化发展的态势。因此,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对当代中国电子音乐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主要体现在音乐创作、学术研究、专业教学和国际交流四个方面。
1.音乐创作
外国作品的数量在音乐节前期和中期的绝大多数时间里一直占据较大比重,这反映出中国电子音乐起步晚,整体创作力量滞后于西方的客观现实。但从2010年开始,本土作品的数量逐年递增,有时还形成中外作品平分秋色的局面。几乎每年都有20—30部比较成熟的中国电子音乐新作在音乐节上演,作品体裁与使用的主流技术也基本实现了与国际水平的对接。个别作品更凸显出明显的中国风格,赢得众多外国专家的认同。这个现象的出现,一方面说明越来越多的本土作曲家加入到创作队伍中来,随着第二代中青年电子音乐作曲家的日趋成熟和第三代青年电子音乐作曲家的崭露头角,中国电子音乐创作梯队基本成型;另一方面,由于历年电子音乐系列比赛的举办,积累了一批优秀的获奖作品,这些作品通过获奖作品音乐会以及专题音乐会的形式在音乐节上演。与此同时,为了推广中国本土电子音乐,中国电子音乐学会和人民音乐音像出版社达成合作共识,正式出版经典作曲家、青年作曲家、北京国际电子音乐作曲比赛获奖作品选集三个系列的CD唱片,阶段性展示了中国电子音乐创作的成果。
2.学术研究
大师班讲学系列历来是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的核心活动之一,其目的是启发学术研究思维,并通过这个活动使国内从业者及时了解国际电子音乐领域最前沿的技术和理念。从2010年开始,一批有价值、有意义的本土电子音乐学术论文在国际电子音乐研究会(EMS)组织的学术研究论坛上陆续发表。与此同时,各类理论书籍、科研项目在短时间内大批涌现,比如中央音乐学院电子音乐中心与人民音乐出版社合作组织了《计算机音乐教程》(柯蒂斯·罗兹著)这部权威性教科书的翻译、校对和出版工作;并于2010 年承担了教育部重大科研课题《中国电子音乐特色研究》项目;以及文化部“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声影·中国》交互式多媒体电子音乐舞台艺术创新工程等等。这都说明中国电子音乐学术研究的能力日趋增强,其领域范围日渐深入,总体呈现蒸蒸日上之发展态势。
3.专业教学
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对于中国电子音乐专业教学领域的影响也极为明显。从历年参加音乐节的人员组成成分来看,绝大多数来自国内设置了电子音乐相关专业院校的教师与学生,其中的专业多数隶属“应用类电子音乐”范畴。根据国内对电子音乐概念认识的实际情况,音乐节不拘泥于“小众”的“学术类电子音乐”,将更有社会认同感、更接地气的“应用类电子音乐”引入进来,通过举办应用类电子音乐大师班讲座,以及在比赛系列中设立应用类电子音乐组别的方式,吸引更多地方院校的学生及社会从业者积极参与。从比赛获奖情况来看,前期和中期的获奖选手基本被中央音乐学院垄断。到了后期,越来越多的地方院校学生在比赛中获得重要的奖项,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与此同时,一批学生的作品先后在高规格国际大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事实证明,在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的影响下,中国电子音乐专业教育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为未来中国电子音乐的发展构建了坚实的基础。
4.国际交流
国际交流一直是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的核心活动,贯穿于音乐节整个发展的历程。犹如电子音乐界的“世博会”一般,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把国际上最新创作的作品和最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引进国内,同时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电子音乐发展的状况。电子音乐节发展前期和中期,国际交流活动多以“请进来”的方式,强调“接轨”,本土作品和学术研究成果的积累还不足以“走出去”交流。随着活动进程开展到后期,越来越多的国内院校、团体和个人加入到国际交流的行列当中,并且交流范围也从早期以法国为主的几个机构,逐步扩大至全球范围。因此我们可以说,借助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这个平台的推广,“中国模式”的电子音乐文化必将成为世界电子音乐文化舞台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二)“聚合效应”影响力的延伸
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其影响力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自身,更是对电子音乐学科建设、跨界合作等相关领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1.对电子音乐学科建设的影响
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是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参加者绝大多数是全国各类高校的教师和学生,这注定了电子音乐节的发展与电子音乐学科建设紧密相连。
1994年,留法归国的张小夫在中央音乐学院成立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中心,标志着电子音乐在中国最高的音乐学府-中央音乐学院全面发展的新起点。此后,全国各大音乐学院陆续设立了电子音乐相关学科或机构,与此同时,国内一些知名的综合性大学、专业性院校也先后建立了类似的相关学科,构成了相当庞大的电子音乐或音乐科技学科高等教育的阵容,形成了大干快上、轰轰烈烈的办学氛围。因此我们可以说,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发展的二十余年,也是中国电子音乐学科建设全面发展的二十余年。
2.对跨界合作的影响
2010年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首次创办了“新媒体艺术日”,旨在建立一个加强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平台。目前为止,新媒体艺术日已與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众多知名院校的专家学者和艺术人才进行合作,开拓了各院校间的学术交流与互利合作关系。与此同时,院校系统以外的机构也开始寻求与电子音乐艺术的合作,比如2015年,中央音乐学院在读研究生王海旭与国家京剧院合作的实验京剧《浮士德》,创新性的将预置电子音乐、现场电声乐队与传统京剧乐队融合在一起,使观众获得全新的视听感受。这是一次学术电子音乐、中国京剧传统艺术手法、西方经典文学三者的交融与碰撞,也是“以中国语汇讲述世界故事”的有益探索与尝试,更是不同艺术门类跨界合作的良好范例。
结
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MUSICAOUSTICA-BEIJING)由中央音乐学院张小夫教授发起创立于1994年,每年10月在中央音乐学院举办,是中国当代音乐发展历程中历史最悠久、亚洲乃至全球规格最高、具有国际品牌价值的电子音乐年度盛会。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的发展经历了24个年头。通过对一些标志性事件以及重要活动的梳理和总结,我们大致可以
电子音乐节的发展历史划分为如下三个时期:
(一)探索时期:(1994年—2002年)
在1994年至2004年期间,共举办过四届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最初并不以“音乐节”来命名,而是统称为“音乐周”。前两届“北京当代音乐周”和后两届“北京电子音乐周”先后邀请了当时在世界上占有主流地位的专业电子音乐学者、团体和机构联合举办,主要围绕讲学与演出这两大活动
展开进行。
(二)成熟时期:(2004年—2009年)
2004年,“北京当代/电子音乐周”正式更名为“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并固定为每年举办一届,为期一周,于10月最后一周在中央音乐学院举办。2004年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是其发展历史当中具有非凡意义的一届,标志性的事件是电子音乐比赛系列、学术研讨活动系列以及音乐节主题(当年)的设立。自此,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形成了“四个固定”,即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内容、固定主题。可以说,这个时期是电子音乐节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也是其发展历史中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
(三)发展时期:(2010年至今)
2010年开始,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进入稳步发展的时期,其中三个事件标志着电子音乐节在高度和广度上有了更深的拓展。
* 年度人物的设立
* 新媒体艺术日的设立
* 合作形式的扩展
二、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的“品牌理念”
衡量一个产品是否具备成为“品牌”的潜力,我们通常会从产品质量、产品定位、产品内涵三个方面进行考量。当一个产品具有优良的品质、准确的市场定位和特定的文化内涵时,我们就可以称其为“品牌”。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发展的过程,就如同一个品牌打造的过程,我们可以从其品质、定位以及内涵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品质:品牌发展的基础
对于电子音乐节来说,“产品”指的是音乐会作品、专家讲座等具体学术内容,这些内容的质量决定了音乐节的学术高度。比如,年度人物音乐会专场是当届音乐节演出的重头戏,音乐会上演这些国际电子音乐界大师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使我们有机会近距离领略大师们的风采。此外,国际知名机构专场音乐会可以使我们欣赏到目前国际电子音乐领域最前沿的创作体裁与创作风格。對于希望了解国内电子音乐创作状况的参会代表,电子音乐学会专场音乐会展示了国内各兄弟院校、相关机构组织筛选出来的优秀作品。无论国际还是国内,电子音乐节演出的作品大多具备一流的品质。专家讲座系列同样邀请了国内外知名的作曲家、理论家、演奏家,讲座内容涉及电子音乐学、新技术研发、创作理念分析等方面,他们的讲座拓展了参会代表们的视野,许多内容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
因此我们可以说,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对于学术活动内容品质的严格要求,奠定了它成为一个国际品牌的重要基础。
(二)定位:品牌发展的方向
鉴于国内电子音乐从业者绝大多数为教育系统内的院校师生,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从发展中期开始,便刻意强调教育的视角。比赛和讲学系列针对日常教学中的创作与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音乐会系列又为教学实践提供了平台。此外,各大论坛和会议是专门针对学术交流而设立的活动项目。举办此类活动的宗旨在于:从高校管理者的角度出发,针对国内当前电子音乐与多媒体艺术的教学领域进行探讨与交流;针对新兴的复合型专业在学科立项、专业方向确立、课程设置、教学规划,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热点问题进行讨论。①
因此我们可以说,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的定位符合当前中国电子音乐发展的实际状况,同时也为音乐节的未来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三)内涵:品牌发展的核心
一个品牌的内涵,是体现其独有特征的重要标志,也是品牌发展的核心。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之所以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发展,与其自身独有的品牌内涵不无关系。相比某些国外知名电子音乐节多以演出、比赛等单项活动为主,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以演出、比赛、讲座、论坛及会议几大活动平行开展,为促进电子音乐文化发展搭建了一个国际间交流的平台。在广泛吸收国外前沿科研成果的前提下,结合本土实际情况,打造了一个具有自身独特风格的中国电子音乐学派成长的孵化器,为中国电子音乐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历时24年的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在创作、科研、表演等方面积累了数量庞大的学术成果,逐步形成演出、比赛、研究、交流四大板块交叉融合的核心活动项目,既坚持了国际化,也兼具了中国特色,为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增加了文化内涵,扩大了影响力,引起国际上许多电子音乐家及相关人士的热切关注。因此我们可以说,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发展的过程,也是我们见证一个当代中国文化品牌诞生的过程。
三、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的“聚合效应”
“聚合效应”(Polymerization effect)一词源自经济领域,通常是指企业和其产品成了名牌,不仅可获得较高的利益和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利用品牌资本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规模,进而产生规模效益。②“聚合效应”产生的重要条件是品牌效应,由此带来的吸引力将更多的优质资源聚集起来,进而产生更为广泛的、深远的、规模化的影响。因此,“吸引力”和“影响力”是两个关键要素。目前,“聚合效应”概念已广泛运用于其他各个领域,用于描述某种事物的发展运行模式,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的发展过程在极大程度上印证了这样的模式。 (一)“聚合效应”产生的前提:吸引力
通过二十余年的良性发展,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逐渐成为具有国际品牌价值的电子音乐年度盛会。在这种情况下,“聚合效应”产生的前提条件形成了,即品牌吸引力。这种吸引力不仅体现在国际电子音乐领域越来越多的优秀组织、团体、机构应邀参加音乐节。而且一批国际电子音乐领域“泰斗级”“大师级”人物先后应邀以“年度人物”的方式参与音乐节,比如2011年度人物FM调频合成算法创始人约翰·乔宁;2013年的声音合成技术开创性人物让·克洛德·里塞特;以及2018年的中国电子音乐创始人张小夫等。由于这些极具品牌效应的组织和个人的参与,吸引了更多国际、国内业内人士的踊跃参与。
其次,如同一个知名企业需要有其知名产品一样,电子音乐节也有一些具备品牌效应的项目,比如电子音乐大赛系列已成为亚洲最具权威的电子音乐比赛项目,同时也是国际电子音乐领域中颇具影响力的比赛之一。比赛的评委全部由国际知名机构的专家和国际、国内著名作曲家、理论家组成。比赛采用现场打分并点评的形式,这种形式可以使参赛选手零距离聆听国内外业界专家针对作品的创作理念、制作技术、文化审美等方面做出的精彩点评,是一个极为难得的学习机会。因此,近年来参赛人数的逐年递增以及参赛选手的国际化趋势等现象都是电子音乐节品牌效应吸引力的体现。
(二)“聚合效应”产生的结果:影响力
通过各活动项目的实施与展开,以及在学术、创作、教学和研究方面对电子音乐的探索,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对弘扬本土电子音乐音乐文化和培养中国电子音乐新生力量,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而音乐节本身经过逐年的积累和反思,也朝着精益求精的品牌发展道路稳步前行,并对当代中国乃至世界电子音乐学界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
四、“聚合效应”的影响及其延伸
(一)“聚合效应”对当代中国电子音乐发展的影響
结合中国社会自身的实际情况,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在其发展过程当中,一直遵循着本土化与国际化并重的发展理念。前期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电子音乐学术成果,为本土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中期在此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逐渐将音乐节打造成为国际品牌;后期发展过程当中,品牌效应产生的影响在相关领域显现,并呈现出规模化发展的态势。因此,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对当代中国电子音乐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主要体现在音乐创作、学术研究、专业教学和国际交流四个方面。
1.音乐创作
外国作品的数量在音乐节前期和中期的绝大多数时间里一直占据较大比重,这反映出中国电子音乐起步晚,整体创作力量滞后于西方的客观现实。但从2010年开始,本土作品的数量逐年递增,有时还形成中外作品平分秋色的局面。几乎每年都有20—30部比较成熟的中国电子音乐新作在音乐节上演,作品体裁与使用的主流技术也基本实现了与国际水平的对接。个别作品更凸显出明显的中国风格,赢得众多外国专家的认同。这个现象的出现,一方面说明越来越多的本土作曲家加入到创作队伍中来,随着第二代中青年电子音乐作曲家的日趋成熟和第三代青年电子音乐作曲家的崭露头角,中国电子音乐创作梯队基本成型;另一方面,由于历年电子音乐系列比赛的举办,积累了一批优秀的获奖作品,这些作品通过获奖作品音乐会以及专题音乐会的形式在音乐节上演。与此同时,为了推广中国本土电子音乐,中国电子音乐学会和人民音乐音像出版社达成合作共识,正式出版经典作曲家、青年作曲家、北京国际电子音乐作曲比赛获奖作品选集三个系列的CD唱片,阶段性展示了中国电子音乐创作的成果。
2.学术研究
大师班讲学系列历来是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的核心活动之一,其目的是启发学术研究思维,并通过这个活动使国内从业者及时了解国际电子音乐领域最前沿的技术和理念。从2010年开始,一批有价值、有意义的本土电子音乐学术论文在国际电子音乐研究会(EMS)组织的学术研究论坛上陆续发表。与此同时,各类理论书籍、科研项目在短时间内大批涌现,比如中央音乐学院电子音乐中心与人民音乐出版社合作组织了《计算机音乐教程》(柯蒂斯·罗兹著)这部权威性教科书的翻译、校对和出版工作;并于2010 年承担了教育部重大科研课题《中国电子音乐特色研究》项目;以及文化部“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声影·中国》交互式多媒体电子音乐舞台艺术创新工程等等。这都说明中国电子音乐学术研究的能力日趋增强,其领域范围日渐深入,总体呈现蒸蒸日上之发展态势。
3.专业教学
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对于中国电子音乐专业教学领域的影响也极为明显。从历年参加音乐节的人员组成成分来看,绝大多数来自国内设置了电子音乐相关专业院校的教师与学生,其中的专业多数隶属“应用类电子音乐”范畴。根据国内对电子音乐概念认识的实际情况,音乐节不拘泥于“小众”的“学术类电子音乐”,将更有社会认同感、更接地气的“应用类电子音乐”引入进来,通过举办应用类电子音乐大师班讲座,以及在比赛系列中设立应用类电子音乐组别的方式,吸引更多地方院校的学生及社会从业者积极参与。从比赛获奖情况来看,前期和中期的获奖选手基本被中央音乐学院垄断。到了后期,越来越多的地方院校学生在比赛中获得重要的奖项,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与此同时,一批学生的作品先后在高规格国际大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事实证明,在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的影响下,中国电子音乐专业教育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为未来中国电子音乐的发展构建了坚实的基础。
4.国际交流
国际交流一直是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的核心活动,贯穿于音乐节整个发展的历程。犹如电子音乐界的“世博会”一般,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把国际上最新创作的作品和最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引进国内,同时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电子音乐发展的状况。电子音乐节发展前期和中期,国际交流活动多以“请进来”的方式,强调“接轨”,本土作品和学术研究成果的积累还不足以“走出去”交流。随着活动进程开展到后期,越来越多的国内院校、团体和个人加入到国际交流的行列当中,并且交流范围也从早期以法国为主的几个机构,逐步扩大至全球范围。因此我们可以说,借助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这个平台的推广,“中国模式”的电子音乐文化必将成为世界电子音乐文化舞台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二)“聚合效应”影响力的延伸
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其影响力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自身,更是对电子音乐学科建设、跨界合作等相关领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1.对电子音乐学科建设的影响
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是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参加者绝大多数是全国各类高校的教师和学生,这注定了电子音乐节的发展与电子音乐学科建设紧密相连。
1994年,留法归国的张小夫在中央音乐学院成立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中心,标志着电子音乐在中国最高的音乐学府-中央音乐学院全面发展的新起点。此后,全国各大音乐学院陆续设立了电子音乐相关学科或机构,与此同时,国内一些知名的综合性大学、专业性院校也先后建立了类似的相关学科,构成了相当庞大的电子音乐或音乐科技学科高等教育的阵容,形成了大干快上、轰轰烈烈的办学氛围。因此我们可以说,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发展的二十余年,也是中国电子音乐学科建设全面发展的二十余年。
2.对跨界合作的影响
2010年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首次创办了“新媒体艺术日”,旨在建立一个加强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平台。目前为止,新媒体艺术日已與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众多知名院校的专家学者和艺术人才进行合作,开拓了各院校间的学术交流与互利合作关系。与此同时,院校系统以外的机构也开始寻求与电子音乐艺术的合作,比如2015年,中央音乐学院在读研究生王海旭与国家京剧院合作的实验京剧《浮士德》,创新性的将预置电子音乐、现场电声乐队与传统京剧乐队融合在一起,使观众获得全新的视听感受。这是一次学术电子音乐、中国京剧传统艺术手法、西方经典文学三者的交融与碰撞,也是“以中国语汇讲述世界故事”的有益探索与尝试,更是不同艺术门类跨界合作的良好范例。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