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现代工具 突破实验瓶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iwen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测量工具的日益更新,一些科学探究活动中原本无法直观测量的数据、较难发现的微小量变、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可以用非常直观的方法去显现,或间接测量出来。本文着重探讨如何巧用家用微电子秤,改进实验方法,进行小学科学拓展实验,增强实验显像,突破實验瓶颈,从而进一步激发小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探究力的存在
  科学探究中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及方向、磁场中力的作用、电荷间力的作用、水的浮力等,小学生们很有兴趣去探究。但这些内容都极其抽象,孩子们很难去体验和感知,常规的教学实验也不利于他们对科学概念的掌握。我们引导学生用量程500g,最小称量0.001g的家用微电子秤去探究力的存在,能突破难点,效果较为理想。
  在探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实验中,实验开始前,我们准备了两台微电子秤、两块条形木块、固定支架及两辆小车作为实验器材。
  将两块条形木块分别固定在两台微电子秤上,再分别将它们固定在一辆小车支架上,将两台微电子秤的示数去皮归零。
  第一,让两块条形木块相互接触不挤压,微电子秤显示数均为零。用于探究相互接触且无挤压的物体间没有力的作用。
  第二,让两块条形木块相互接触挤压,微电子秤均有显示数且相等。探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第三,把两块条形木块换成条形磁铁和条形铁块,让两小车离开一定距离,电子秤均有显示数(负数代表力的方向相反)且相等。探究相互不接触的物体彼此间也有力的作用。
  第四,若把两块条形木块换成带电金属球,可以探究带电物体间相互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这样设计的实验,深入浅出,既有利于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又能增强他们的科学探究兴趣。
  在探究“水的浮力”的实验中,我们准备了三台微电子秤、固定支架、可升降支架、溢水杯、烧杯、金属球作为实验器材。
  实验过程中,将A微电子秤放在可升降的支架上,A微电子秤上放上固定支架,把金属球挂在固定支架上,金属球位置在溢水杯上方;B微电子秤放在A微电子秤右边一点的桌面上,上面放上溢水杯,再在溢水杯里放适量齐口的水;C微电子秤放在B微电子秤右边一点的桌面上,再在上面放一只小烧杯。A微电子秤在左边,B微电子秤在中间,C微电子秤在右边。先将三台微电子秤去皮归零,再让左边的A电子秤缓慢向下移,当金属球浸入溢水杯的水中时,发现左边A微电子秤的显示数为负(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右边C微电子秤的显示数为正(受到水的重力作用),且绝对值相等;中间B微电子秤的显示数不变。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A、C两台微电子秤一个示数为正、另一个示数为负的原因是水杯中的水对金属球有向上的浮力,使左边的整体部分 (包括支架和金属球)对A微电子秤的压力减小,而右边C微电子秤由于溢水杯排出的水流入烧杯,导致烧杯对C微电子秤的压力变大。同时可以发现两个示数的大小是相等的,而B微电子秤显示数不变。该实验说明金属球与水之间的力是相互的,且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的;金属球受到的浮力大小F,等于排开的水的重力G。
  探究微小量变
  较难观测的微小变量如金属的热胀冷缩、微量化学反应后的质量变化、力的作用使物体发生的微小形变等,以前我们在拓展教学过程中只能说教,无法用实验去解除学生心中的疑惑。有了微电子秤,使得用非常直观的现象去展现或间接测量成为可能。
  科教版五下第二单元第五课《金属热胀冷缩吗》中有两个实验,实验一“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非常直观,实验后学生一下子明了。实验二“钢条的热胀冷缩”,钢条的微小变化孩子们很难发现。为此我们利用微电子秤设计了这样的实验。
  在探究“金属的热胀冷缩”实验中,先做一个木质底座,把电子秤竖直固定在底座左边。在底座右边开一条让钢条刚好可以穿过的小沟槽,调节钢条使得其左端微微触碰到电子秤的秤盘中心位置,此时电子秤读数为100左右,用固定螺杆把钢条牢牢固定。起先用酒精灯在钢条中间位置加热,不一会儿就可以看到微电子秤示数很快增加,撤去酒精灯,又会看到读数逐渐变小;接下来用冰袋在钢条中间降温,不一会儿可以看到微电子秤示数渐渐减小甚至为零。本实验可以把金属热胀冷缩这种不太明显的现象,通过转换法变成可测量的电子秤示数变化,直观形象,让学生有顿悟感。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形变,有些形变非常细微,很难观察到。为了能观察到这些细微的形变,我们开展了“探究力的作用能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实验。我们做一个木质底座,放上微电子秤,再垫上一层海绵(起缓冲作用,否则稍有震动就会有超出微电子秤量程的可能),压上纤维板,然后把微电子秤去皮归零。实验时只要将微电子秤正上方的纤维板上轻轻向下一压,就可以把一块短且厚的纤维板的形变放大得很清晰,比“激光微小形变演示仪”效果好很多,可以作为研究微小形变的一个升级版实验。
  在探究完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后,科学探究小组的学生们提出,物体在液体中受到浮力,热气球能升空,是不是热气球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如果有,那么没有升空的物体有没有受到空气的浮力?为此,我们设计了探索“完全浸在各种气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的实验。
  在微电子秤上安放一个打足气的篮球(含一个气球和一个打气针),读出示数M1。然后用打气针把篮球和气球连接起来,把篮球中的一部分气体放入气球内(注意不能漏气,篮球需保持原来体积大小,勿瘪),读出示数M2。发现M1>M2,微电子秤的示数减小了,为什么会减小?是不是空气的浮力?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变大,受到的浮力也变大,这种情况是不是空气的浮力大小在改变?孩子们有许多疑惑,就会有欲望继续探究。
  探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
  磁力的大小较难测量,只能大致感知,我们设计了一个利用微电子秤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实验。
  先把电池、开关、电磁铁用导线连接起来,然后在微电子秤正上方放一根铁棒,最后把电磁铁悬挂于铁棒正上方合适的位置上。实验中如果微电子秤示数变小,说明电磁铁磁性增强。
  情况一:保持线圈匝数不变,增减电池节数,改变通过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大小,或者改变电流方向,观察微电子秤的读数变化。
  情况二:改变线圈的匝数(匝数变化量1/3-1/2),保持电池节数不变,观察微电子秤的读数变化。
  情况三:保持线圈匝数和电池节数不变,改变铁芯大小,观察微电子秤的读数变化。
  利用微电子秤探究比科教版六上第三单元中的范例实验更具优势。原先用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判断磁力大小,不太好计数且计数花费时间过长;而且多次实验后大头针易被磁化,对吸引数量有很大影响,使得实验结果不可靠。而利用微电子秤探究更直观、更节时,受影响更小。
  现代技术日新月异,作为一线教师要善于巧用现代技术,突破实验瓶颈,敢于去改进教科书上的实验范例。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浦阳镇径游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欧阳秀娟
其他文献
这一天是3月8日,也是武汉封城的第46天;这一天是“三八”妇女节,武汉的方舱医院陆续休舱;这一天她化身主播,让孩子们用最美的歌献给逆行中最美的防疫工作者。  她是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洪山小学音乐老师李倩,是《音乐创意游戏100个——成就孩子一生的快乐》的作者。通过直播教学,她让孩子们加入创作的队伍中来,对一首孩子们喜爱的《你笑起来真好看》改编歌词。  “长江上面是大桥,大桥上面黄鹤楼,不管风雨有多少
期刊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以下简称“PISA”)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OECD”)开发和实施,每三年举行一次,是主要针对各国15岁学生进行的一项综合素质评价研究项目,主要考量义务教育结束前学生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目前,PISA已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学习评价国际项目之一。最新的PISA测试在2018年进行(以
期刊
庚子新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原本的正常秩序。山西省朔州市第四小学根据教育部“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要求,利用钉钉直播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把疫情危机转化为特殊的教育契机。  上好一堂爱国教育课。老师们认真上好“开学第一课”,通过分享生动感人的抗“疫”故事,教会了学生爱国与担当,许多学生和家长自发为抗“疫”捐款。  上好一堂疫情科普与生命教育课。教师们用多种方式宣传科学防疫知识,帮助孩子
期刊
“疫”不容迟,“学”不能缓,在线教学是战“疫”应急之举,却蕴含着教育创新和教学改革的契机。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河流镇中心学校多措并举,确保空中课堂不“空”,让线上“教书育人”高质。  立足“线上”做好“务实”文章  为确保“线上教学”科学、高效,针对农村环境中存在的网络不畅通等问题,河流镇中心学校坚持“一班一策”“一师一策”“一事一策”,利用微信、钉钉、QQ等途径,做好“务实”文章。在师生、家长的共
期刊
2020年的开学不一般。停课不停学,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范附属小学校的线上课堂呈现了别样的风采。  校长寄语传深情。开学初,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梁玉祯撰写了致附小全体师生、家长的一封信,殷切的嘱托挥洒在字里行间。岁月静好皆平常,时艰境险见精神,她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向抗疫一线的英雄们致敬。  勠力同心齐备战。附小教师进行了严谨细致的线上备课。他们钻研教材,坚持線上教学“每日一备”,激发智慧的火花,为线上教
期刊
疫情来袭,“网课”成为学校教育的新媒介,这让我们不得不积极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和居家时间,做好学生成长的教育。  在有序推進课程学习的同时,湖北文理学院附属中学的老师们开启了他们不一样的“网课”实践。阅读、写作、绘画、摄影……学生们关注生活、关心社会、记录成长、感恩幸福,更广阔的教育资源在这里变得触手可及,也让他们的居家学习变得格外精彩。
期刊
当我们为“小而美”喝彩时,还有哪些不容忽略的问题,需要用动态和全局的视角来观照?记者采访了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幼儿园教师培养指导委员会委员裘指挥,听听他是如何看待微小型幼儿园的发展意义与前景的。  《教育家》:怎样认识微小型幼儿园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裘指挥:个人认为微小型幼儿园在特定时期发挥着一定的功能。比如有些企业为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提供福利性的幼儿教
期刊
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无疑是最具有传统文化意蕴的节日。在幼儿园,“过年”也是一个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契机,让我们看一看不同地区的园所,是如何挖掘过年的文化内涵的呢?  山东青岛 斗年兽,学表演  如今的孩子过年收到的压岁钱越来越多,也不缺少新衣服、新玩具……相比这些,贴对联、做年饭、挂灯笼等大部分环节孩子们都无法深入参与。大班孩子渴望了解更多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事物,我班开展了与年兽有关的活动。首先我们
期刊
对于学前儿童而言,自然界就是一个充满神秘惊喜的万花筒,他们喜欢在大自然中寻找乐趣。植物生长的周期或者生命生长所经历的各个阶段,这些都非常適合幼儿园的孩子进行科学探究。在科学活动中,幼儿通过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不断地动手进行操作、动脑思考,从中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培养其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的能力。  自然生态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价值,赋予幼儿取之不尽的探究乐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要
期刊
中国的慈善事业由小到大,承载着时代的印记前行,似根根丝线串联起慈善事业上的点点珠光,已逐步形成全民参与公益慈善的新风尚。长期以来,许多机构在筹款时注重讲故事、讲情怀、讲意义,却容易忽略慈善公益的程序正义和保持一颗敬畏之心。近日,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专家委员会主席范崇嬿接受了《教育家》记者的专访,就时下颇受关注的儿童公益、儿童权利等话题发表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孩子需要的不是“一次性”关怀  《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