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幸福在身边
□亦舒
有一个人,他生前善良且热心助人,所以在他死后,升上天堂,做了天使。他当了天使后,仍时常到凡间帮助人,希望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一日,他遇见一个农夫,农夫的样子非常困恼,他向天使诉说:“我家的水牛刚死了,没它帮忙犁田,那我怎能下田作业呢?”于是天使赐他一头健壮的水牛,农夫很高兴,天使在他身上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又一日,他遇见一个男人,男人非常沮丧,他向天使诉说:“我的钱被骗光了,没盘缠回乡。”于是天使给他银两做路费,男人很高兴,天使在他身上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又一日,他遇见一个诗人,诗人年青、英俊、有才华且富有,妻子貌美而温柔,但他却过得不快乐。
天使问他:“你不快乐吗?我能帮你吗?”
诗人对天使说:“我什么都有,只欠一样东西,你能够给我吗?”
天使回答说:“可以。你要什么我也可以给你。”
诗人直直的望着天使:“我要的是幸福。”
这下子把天使难倒了,天使想了想,说:“我明白了。”
然后把诗人所拥有的都拿走。
天使拿走诗人的才华,毁去他的容貌,夺去他的财产,和他妻子的性命。
天使做完这些事后,便离去了。
一个月后,天使再回到诗人的身边,他那时饿得半死,衣衫褴褛地在躺在地上挣扎。
于是,天使把他的一切还给他。然后,又离去了。
半个月后,天使再去看看诗人。这次,诗人搂着妻子,不住向天使道谢。因为,他得到幸福了。
人很奇怪,每每要到失去,才懂得珍惜。其实,幸福早就放就在你的面前。
肚子饿坏的时候,有一碗热腾腾的拉面放在你眼前,幸福。
累得半死的时候,扑上软软的床,也是幸福。
哭得要命的时候,旁边温柔的递来一张纸巾,更是幸福。
幸福本没有绝对的定义,平常一些小事也往往能撼动你的心灵,幸福与否,只在乎你的心怎么看待。
(摘自《心理健康》)
断箭的启示
□陈志文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只箭。父亲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认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儿子喜上眉梢,贪婪地推想箭杆、箭头的模样,耳旁仿佛嗖嗖地箭声掠过,敌方的主帅应声折马而毙。果然,配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欲望驱赶着他呼一声就拔出宝箭,试图看个究竟。骤然间他惊呆了。一只断箭,箭囊里装着一只折断的箭。我一直挎着只断箭打仗呢!儿子吓出了一身冷汗,仿佛顷刻间失去支柱的房子,轰然意志坍塌了。结果不言自明,儿子惨死于乱军之中。拂开蒙蒙的硝烟,父亲拣起那柄断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把胜败寄托在一只宝箭上,多么愚蠢,而当一个人把生命的核心与把柄交给别人,又多么危险!比如:把成绩的取得寄托在老师身上;把希望寄托在爸妈身上;把幸福寄托在儿女身上;把生活保障寄托在单位身上……
对每个人来说,自己才是一支箭,若要它坚韧,若要它锋利,若要它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磨砺它、拯救它的都只能是自己。
(摘自《语文报》)
□亦舒
有一个人,他生前善良且热心助人,所以在他死后,升上天堂,做了天使。他当了天使后,仍时常到凡间帮助人,希望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一日,他遇见一个农夫,农夫的样子非常困恼,他向天使诉说:“我家的水牛刚死了,没它帮忙犁田,那我怎能下田作业呢?”于是天使赐他一头健壮的水牛,农夫很高兴,天使在他身上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又一日,他遇见一个男人,男人非常沮丧,他向天使诉说:“我的钱被骗光了,没盘缠回乡。”于是天使给他银两做路费,男人很高兴,天使在他身上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又一日,他遇见一个诗人,诗人年青、英俊、有才华且富有,妻子貌美而温柔,但他却过得不快乐。
天使问他:“你不快乐吗?我能帮你吗?”
诗人对天使说:“我什么都有,只欠一样东西,你能够给我吗?”
天使回答说:“可以。你要什么我也可以给你。”
诗人直直的望着天使:“我要的是幸福。”
这下子把天使难倒了,天使想了想,说:“我明白了。”
然后把诗人所拥有的都拿走。
天使拿走诗人的才华,毁去他的容貌,夺去他的财产,和他妻子的性命。
天使做完这些事后,便离去了。
一个月后,天使再回到诗人的身边,他那时饿得半死,衣衫褴褛地在躺在地上挣扎。
于是,天使把他的一切还给他。然后,又离去了。
半个月后,天使再去看看诗人。这次,诗人搂着妻子,不住向天使道谢。因为,他得到幸福了。
人很奇怪,每每要到失去,才懂得珍惜。其实,幸福早就放就在你的面前。
肚子饿坏的时候,有一碗热腾腾的拉面放在你眼前,幸福。
累得半死的时候,扑上软软的床,也是幸福。
哭得要命的时候,旁边温柔的递来一张纸巾,更是幸福。
幸福本没有绝对的定义,平常一些小事也往往能撼动你的心灵,幸福与否,只在乎你的心怎么看待。
(摘自《心理健康》)
断箭的启示
□陈志文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只箭。父亲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认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儿子喜上眉梢,贪婪地推想箭杆、箭头的模样,耳旁仿佛嗖嗖地箭声掠过,敌方的主帅应声折马而毙。果然,配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欲望驱赶着他呼一声就拔出宝箭,试图看个究竟。骤然间他惊呆了。一只断箭,箭囊里装着一只折断的箭。我一直挎着只断箭打仗呢!儿子吓出了一身冷汗,仿佛顷刻间失去支柱的房子,轰然意志坍塌了。结果不言自明,儿子惨死于乱军之中。拂开蒙蒙的硝烟,父亲拣起那柄断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把胜败寄托在一只宝箭上,多么愚蠢,而当一个人把生命的核心与把柄交给别人,又多么危险!比如:把成绩的取得寄托在老师身上;把希望寄托在爸妈身上;把幸福寄托在儿女身上;把生活保障寄托在单位身上……
对每个人来说,自己才是一支箭,若要它坚韧,若要它锋利,若要它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磨砺它、拯救它的都只能是自己。
(摘自《语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