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降临之前,灯火已将城市照耀

来源 :中学生博览·文艺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o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阳西沉,华灯初上,黑夜降临之前,万家灯火将城市照耀,没有被星光点缀的夜空,世界仍明亮如昼。
  洋姐推荐:有一天冯小姐兴奋地跑来告诉我:“这个月我的稿费过三千了!”思考都没用一秒钟,我就给她浇一盆冷水:“能不能有点儿出息?怎么着咱也得按年计算收入吧!看月薪?你是不是不想有大出息了?”冯小姐马上回道:“对对对,看年薪,看年薪,我记住了。”冯瑜是个让我这个暴脾气从来都气不起来的人,因为她实在是太谦虚了。“谦虚使人进步”真不是骗小孩的。
  「一」
  “周老师”在学生们眼里不仅是一个人,一家小店,还是一个地名。
  学校后门有一个小区,说是小区,其实不过是用一堵墙围起来的小院,一棵老树一栋楼,一张木桌几把椅子,便是它的全部。周老师的书店在小楼的二层。
  第一次被阿泽学长带到这里来的时候,我就注意到这家书店与别处不同。
  被书架分割成教辅、小说、传记、历史、经济等等区域的屋子拥挤又充实,或许是楼层低的缘故,楼下的声响会传进读者的耳里。白昼时分,风声之中夹着老人和妇女的话语之音,晚饭过去,就寝之前,孩子们的嬉笑之声成了主旋律。
  但客人们鲜少在意这些嘈杂之音,因为天花板上由油烟渲染而成的花纹、卫生间里生锈的废弃热水器,以及书店狭窄的门槛,都显示着书店作为住房的前身,你瞧,它本来就是一个家,试问陈旧的居民楼里,谁家没被邻居们的动静打扰过?
  看见有人来寻找书店,楼下闲谈的人便停下来告知,偶尔还会冲楼上喊:“周老师,你们家来客人了!”此时,周老师条件反射地往门口瞧,然后对来人道一声:“来了?进来看看吧!”仿佛早已等待这一刻,哪怕那人从未踏足。他从不说“欢迎光临”,也不站起来迎接,因为这里不仅是书店,还是一个家。
  「二」
  没有地方去的时候,我就去周老师那里。
  一来是我实在闲得发慌,二来是他店里卖的正版书籍非常便宜,买多了,周老师会给我优惠或赠送压箱底的旧书,每次店里正好有我想要的书籍,他眉宇之间总会多一份喜悦,有时看着他唾沫横飞地给我推荐新书,我心一软,便掏了钱。一来二去,我成了书店的熟客。
  这样的“厚待”自然不是我的专属,凡是常去买书的客人他都会笑脸相迎。我不太喜欢这样的人,但也谈不上厌恶。


  阿泽对此不置可否:“周老师想要赚钱,我们只求用最少的钱买更多的书,大家各取所需,仅此而已。”
  言毕,轮到我不置可否了。
  事实上那时的我对周围一切事物一般都不置可否。
  中学的时候一旦疲惫,我便默默写下这所学校的名字,用指尖轻抚纸页上的笔画,再继续埋头题海之中,可当我如愿进了这里的管理学院,生活却变成了空白的笔记本,时间过去一天,页面就少一张,而我能在上面撰写的内容千篇一律:上课去教室,下课回宿舍,偶尔去图书馆或自习室,可是,老教授的陈词滥调让人昏昏欲睡,自习室只在考试前夕座无虚席,面无表情的图书管理员最爱迟到早退,所有的细节如残缺的拼图块,无论如何也拼凑不出青春洋溢的版图。
  我不想待在这样的校园里,于是我去书店。
  不知道从哪本书看到的:爱看书的人运气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这不,书店来多了以后,我经常碰见阿泽学长,他有时候一个人来,有时候跟朋友来,有时候约我来。后来我们开始在书店以外的地方见面,食堂咖啡馆电影院我们都去过,去得最多的是学校的跑道。我们一圈圈地散步,直至太阳西沉,城市被灯火照亮。在此期间我告诉他我喜欢看书写作,他讲述他钟爱的篮球和电影,我们分享彼此对未来的憧憬。
  在熟络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他与整天不是在宿舍打游戏就是泡妞的男生不同,他会把日暮时分的美景放进胶片,在纸质书上用心做笔记,组织三五好友去周边城市度假。朋友圈里记载着不矫情不鸡汤的生活感悟。
  我喜欢这样阳光积极的男生,而他又恰巧钟情文静认真的我。一切犹如乐曲里恰到好处的音符,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就连他向我表白时,我也只是主动牵住他的手,不言也不语,但我知道他懂得。
  「三」
  阿泽和周老师很早就认识了,我和阿泽的事他当然晓得。
  不知道是不是谈恋爱的缘故,我变得开朗了一些,买书之余会跟周老师聊上几句,他会问我学习忙不忙,我八卦他打算购进一些什么书,这些不疼不痒的问题成了买书人与卖书人之间微妙的感应,但我们依旧陌生。
  和《岛上书店》里的书店一样,这里也有两层。出了书店的门往三楼走,左边那间屋子就是周老师的家,与二楼相同,那里也有很多书:它们一部分是周老师自己的,一部分是书店的库存。
  三楼是阿泽带我上去的,周老师拜托他给楼上的电脑重装系统。
  无聊之际,我开始打量屋子。家是一个装满秘密的地方,你在里面可以窥视到一个人的好恶和困难:师母喜欢上一个爱书的男人,并且和他生育了三个孩子,他们一家五口住在书堆里,依靠卖书的收入过日子,在我看来,这间屋子的每一个角度都是这本生活之书的段落。
  但我对周老师还是没有好感。
  长久以来,书店与书之于我都带着几分神圣的色彩,它与知识有关,不和钞票相连。我觉得周老师就是一个做生意的小老板,一声“老师”是尊称,亦是调侃。在生活的重压之下,书店就是黄金屋,书籍是暂时被摆放在货架上的金子,默默地等待着别人用钞票把它们换走。我不喜欢这样的书店,但阿泽似乎对这里情有独钟。问及原因,他只说这里的书又多又便宜,可是女孩子的第六感告诉我,事实并非如此。
  有一次阿泽没空儿,我单独去了书店。师母煞有介事地问我是不是跟他吵架了。
  “没有啊!”
  “你们还在谈恋爱吗?”   “……嗯。”
  得到我的回复以后,师母欲言又止的神色让我很不安,但相比追问真相,我宁愿沉默不语。假装并不知晓任何事,但再次和阿泽在跑道上散步时,彼此都显得心不在焉。有一回无意中望向天穹,发现白昼终究过去,黑夜已经降临,忽然心一沉,有点儿想哭。
  几天以后,我亲眼看见他们牵着手从我身边走过。我认得那个女生,她是设计系的同学,也是书店的常客之一,平日里喜欢购买艺术类的图书。
  阿泽向我道歉,他发现我们不合适,他选择了别人,但他不知道如何开口说分手,于是这两个字由我说了出来。
  原来,恰到好处的不是音符,而是沉闷生活的休止符,如今乐声再次响起,与阿泽一块儿谱曲的人却不再是我了。
  「四」
  和阿泽分手以后我又回到“上课去教室,下课回宿舍”的生活,很少去书店了。
  那天要不是陪室友去买四级学习资料,我恐怕是不会去那里了吧。
  去的时间似乎有些不巧,因为周老师正在接受几个记者部同学的采访,在采访的过程中,我听到一个女生问他为什么会开一家这样的书店。周老师说:“那是我少年时代的梦想,我并不是一开始就开书店的,我做过工人,当过文员,还卖过麻辣烫呢!”说到后一句时,就连在一旁挑书的室友都乐了。
  小记者接着问他:“开了书店以后感觉如何?”
  “发现一切都没有我想得那么好——这里卖得最快最好的除了四六级资料,就是研究生和公务员考试的复习题,再者就是各类证书的备考材料了,像她(他指着我说)这样的熟客会把文史哲一类‘不接地气’的书带回去,但喜欢这些书的人总在少数,很多人把想要的考试资料买走以后就再也不来了,其中一些人我连他们的脸也没看清楚呢!”
  他的回答让围绕在他身边的记者们注意到一旁的我,其中一个男生走过来对我进行了简单的采访,询问“为什么会来这里”一类的问题,我以“周老师人好”作为开头讲了一通。没想到报道出来以后,周老师托人要了我的联系方式,说要谢谢我给他做宣传,原来,我赞扬他的话被刊登在校报上了。
  作为谢礼,周老师让我在店里随便挑选一本书拿走。可是,要求一个爱书又患有选择困难症的人挑选一本喜欢的书,太难了。
  正当我为徘徊了一小时也没选到书而郁闷时,阿泽带着他的女朋友来了。目光相触的那一刻,我匆匆地跟周老师道别,没有选书就走掉了。
  下一回再到店里时,我拿了一本博尔赫斯的《小径分岔的花园》。正要离开之际,周老师叫住了我,他记得有客人跟他说过,语文书里选了同名的故事当课文。
  “是的,我也学过这篇文章——当谜底是‘棋’,谜面就不会出现‘棋’这个字了——我喜欢这个桥段。”
  “我也喜欢。”他接着问我,“如果我的书店是属于你的一个谜语,那么你的谜底是阿泽吗?那小子对不住你,我已经狠狠地批评过他了!”
  不是的,我的谜底是讨厌这所学校和现在的生活,我不愿意待在校园里,所以我来到书店;我不愿意想起阿泽,所以我不来书店了。我一直在逃离。
  分手以后我才想明白,阿泽和学校之于我都是“看起来很美好”的存在。和阿泽一起之后,我注意到他的缺点跟这所学校的不足一样多,他把朋友介绍来这里,因为周老师会给他回扣,他还能“赚”来一个朋友,那个没有鸡汤的微信动态让人觉得他不平庸不落俗,他喜欢过我,但他更喜欢让他显得很有品位的艺术生。他想成为一个羡煞旁人的星星,可我不是他想要的光芒。
  “小声告诉你,我也有自己的谜语——我的谜面是这家书店,我的谜底是我的家庭。它们是分开的,因为里面夹着一段往事。”
  原来,周老师年少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开一家书店,摆放自己喜欢的书,哪怕卖不出去也没关系,事实上在他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之前他都是这样做的,他很喜欢这样的生活,尽管那阵子一个月里总要吃上好几顿榨菜拌白饭。
  大女儿的出生给这一家子带来喜悦之余,也加重了经济负担,自那以后,周老师开始购入应试素材,他对注明“题库”“真题”字样的书又爱又恨,它们违背了他的初心,却让他的生活变好。同时,开书店的喜悦和日历本上被撕掉的纸张一块儿渐渐没了影,没有客人的午后让他昏昏欲睡,他发现生活愈发乏味。
  “后来呢?”我不禁问道。
  “后来生活未完待续呀!”他说,“开始的时候我以为‘实现梦想’就能抵达天堂,结果梦想落到了生活里,它就跟生活融为一体了。时光会磨掉最初的激情,让生活变得平淡无奇,但那也没有什么不好的,我的书店养活了我们一家子。虽然与本心有出入,但不丢人。”
  在这里念大学是我的梦想,我在这里看见了它的不堪,认识了一个美好却让我伤心的人,可最初之际,他们都给予了我对未来和生活的热情与希冀。
  “我懂了,谢谢你。愿你的生活璀璨如星光。”
  “要谢我?那就多买几本书吧!”周老师还是改不了书贩子的本性。
  「五」
  离开书店的时候,落日的余晖把城市染成了温和的橙色,我快步走向跑道,远远地看见在边上等女朋友的阿泽。那是我们以前经常见面的地方,我知道他会在这里。
  “真巧啊!没想到会遇见你。”
  他一愣,礼貌地笑了笑:“真巧。”
  “是啊。”我回以灿烂的笑容,“先走了,再见!”
  转身的那一刻,我告别了阿泽,也告别了曾经的自己和生活。
  既然昔日没有被梦想耀眼的光芒刺疼,如今住在梦想里,细细端详它的瑕疵又何妨?这是周老师教会我的,时光会磨掉最初的激情,但在看似无聊乏味的日子里继续前行,才不辜负曾经的努力。如果昔日照亮夜空的星光已暗淡,那就重新把生活的热情用灯火点燃,让已拥有的幸福成为下一段旅程的开端。
  你瞧,太阳西沉,华灯初上,黑夜降临之前,万家灯火将城市照耀,没有被星光点缀的夜空,世界仍明亮如昼。
其他文献
青春会逝去,但情怀不会老。唯有在心底——  一  我的闺蜜陈夏是个好姑娘。  她成绩优异,性格温和,对人友善,十七岁之前,沿着乖巧听话这条路走得顺风顺水。女生们叽叽喳喳地讨论自己喜欢的男生时,陈夏在一旁浅浅地笑,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样。作为她最好的朋友,我们一起憧憬过爱情的美好,却总觉得自己的白马王子还没出现。  直到陈夏遇见姜哲。那时正是人间四月天,空气里都是甜甜的蜜糖香,仿佛只有谈一场恋爱,才算没
期刊
我們的编编们真的太辛苦了,为了吃付出了很多……
期刊
这是一封写给十六岁那年,站在泰安脚下的宿舍里看着爸爸离开的背影默默流泪的那个女孩的一封信。  至今,我都不知道你当时为何流泪,为离别的不舍?还是因为对于未来的迷惘,我想应该都有吧,所以你才会坐在那个五楼的宿舍阳台哭得汹涌澎湃,甚至引来对面男生宿舍的围观。  那是北方的九月,天气依旧炎热,舅爷爷开着车,你跟爸爸沉默不语地看着窗外陌生的风景,凹凸不平的道路,脏乱的城市街道,随处可见的旅游宣传,以及被这
期刊
1  徐珊珊抬头看了看,确定章清扬已经进了教室之后,她用手在头上大肆挠乱自己的头发,心里想着要把那些恶心的粉笔灰挠下来,不然自己今天晚上一定会睡不着觉的。  可是哪里会那么容易挠掉,不然章清扬也不会轻易往自己头上扔了。所以在想了三分钟之后徐珊珊还是决定去澡堂洗个澡,毕竟洗完澡后身上香喷喷的才会舒服。  在去澡堂的这段路上,徐珊珊前前后后想了很多,她和章清扬的梁子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结下的呢?具体的
期刊
1  石榴姑娘还真是好看呢。  然而,石榴姑娘却抓狂了。  她在微信上放火杀人,说去你大爷的!  我知道她说的是刘阿来,一个名字难听得要死,却是个能上天下地的深海王八蛋!  要怎么形容这个被石榴姑娘隔三差五就在朋友圈里砍死几个来回,然后抹干眼泪继续匍匐就义的刘某人呢。  就是追石榴姑娘的人能从文化街的这头排到那头,那么等着被刘阿来掀牌的姑娘就能从西交民巷一直排到菊儿胡同。  长得帅不是关键,关键是
期刊
不知道你们少年时的班级里有没有这样一个女孩子,她长得不算太丑,不算自闭,但总是很沉默,坐在班上最不起眼的位置,和每个同学都只是点头之交,所以她经常是被班级的小集体无意识排斥的。老师喊她起来回答问题时,总要先翻一下点名册。组织活动,她是最容易被遗忘的一个。课间的时候因为没有玩得来的朋友,只能趴在位置上写啊算啊,成绩却依然不上不下……  能交心的朋友经过时光洗礼寥寥几个,十七岁生日的时候,她收到了几份
期刊
爱上琴那年,他十七岁。  那时候的爱情单纯得像水里的月亮,你知道一抬手就会一汪碎影,所以不靠近,隔岸望着它明晃晃的光。  他是转校的艺术生,老师站在班级前面,问有没有人要和他同桌,整个屋子没人抬头,纸笔刷刷作响。  他尴尬地对老师说,“我搬张桌子坐在最后面就可以。”老师顺势说:“后排也不错,清净,你画画回来得晚直接从后门进来就行了。”  他靠着后门坐下,一侧头,靠着教室窗户的一侧也坐着一个女孩儿,
期刊
金小洛觉得,如果造句女生的一头顺发,明明就是可数名词;李沐晨则认为,满头那么多根头发谁数得清?当然是不可数名词。  1  这是不可思议的一天。  金小洛把遇见李沐晨一事告诉好友苏夏时的时候,苏夏时正在奶茶店喝着草莓味的珍珠奶茶,噗噗噗几口把嘴里的黑珍珠如数贴在了金小洛身后的玻璃窗子上,颗颗散发着鬼魅的投影。  “我没听错吧,你说——你抢了李沐晨的麦?”苏夏时的嘴巴张得异常的大,两颗黑眼珠也停滞了几
期刊
1  这是我今年最后一次梦见陆宵。  梦中是凌晨三点,他在打游戏,我等着他打完,很轻地同他说了句话。他侧身过来,还是往常那副不咸不淡的样子:你说什么?  我说:生日快乐。  昏沉的夜晚,有人推开门,透进来一线线光,夜晚忽然被染了个通透,静谧也戛然而止。来的那个人唇红齿白,及肩的发看起来柔软至极,捧着一束满天星,出口便是一声清脆的:陆宵。  假如说,我愿伴他在黑暗无际的汪洋上漂泊,那么这个人,大概是
期刊
今天想聊聊一个尖锐又敏感的词,叫嫉妒。  知乎上有人问,为什么在朋友圈晒幸福,会受到很多人奚落。  答案中有句广受认可的话,大意是,除了至亲挚友,其他同辈人很少会为你的幸福感到由衷喜悦。甚至很多人关心你的下落,只是想确认你过得没他精彩。你人生的巅峰时刻,对你来说是香槟,对他们而言,则是匕首。  嫉妒是种本能吗?像一根在心底默默生长的刺,刺痛自己,也刺伤了别人。  几年前看《老友记》时,有个片段印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