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氟醚紧闭式吸入麻醉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mo283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氟醚是不燃烧、不爆炸,诱导快、苏醒快安全有效的吸入麻麻药,我院自1981年9月至1982年4月用氟烷挥发器施行紧闭式安氟醚吸入全麻57例,平均诱导时间5分钟,苏醒时间18分12秒。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诱导期间动脉血安氟醚浓度为8.86毫克%、维持期中为18.32毫克%、苏醒期为7.37毫克%,麻醉后平均19分时收缩期血压下降85%、麻醉后35分时恢复至正常。术中并用肾上腺素10例未发生心律不齐,平均麻醉时间为3小时23分,平均安氟醚用量为10毫升。

其他文献
期刊
于10例无心血管疾患的择期手术患者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时测定MAP、CO、HR并计算SV、CI和TPR时发现,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时,除TPR外血流动力趋于稳定。麻醉诱导后于手术开始前各项血流动力指标均无明显的改变。术中MAP(P>0.5)、 HR (P>0.3)轻度上升;SV减少26.6% (P<0.05),CO并无明显改变(P>0.1)。麻醉后1小时20分钟TPR与患者清醒时及术前相比有所增高
期刊
期刊
用离体血浆加入不同浓度的普鲁卡因、利多卡因或琥珀胆碱,按改进的Ellman法测定对血浆胆碱酯酶活性抑制53%时所需要的浓度(I50),分别为0.05、0.33和0.43mM。按Dixon图解法得酶的抑制常数(Ki)分别为0.022、0.14和0.32mM,表明对酯酶活性的抑制能力,普鲁卡因大于利多卡因,后者又大于琥珀胆碱,属竟争性抑制。当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与琥珀胆碱混合后,同等程度酯酶活性的抑制,
期刊
本文利用7001M型Air-bird呼吸机在全麻、无呼吸条件下测定53例肺血流增加的先天性心脏病小儿呼吸系统顺应性,并探讨了这些病儿顺应性变化的原因。18例动脉导管未闭病儿的测定结果非常显著地低于予计值;6例房间隔缺损病儿结果与予计值无显著差别;29例室间隔缺损病儿结果非常显著地低于予计值,且其顺应性下降与肺动力指数、肺动脉平均压、肺-体循环压力比密切相关,而与肺血流量,肺-体循环血流比相关不密切
期刊
期刊
本文在小白鼠实验中,观察了多种药物与氯胺酮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安定(2.5mg/kg)、苯妥英钠(25mg/kg)、氯丙嗪(5mg/kg)可减轻或消除氯胺酮所引起的躁动,但它们均可增加氯胺酮的中枢抑制作用,延长深睡时间,特别是氯丙嗪,还表现了协同的呼吸抑制;左旋多巴(150mg/kg)具有抗躁动的作用,而无中抠抑制的缺点。左旋多巴(90mg/kg)、加兰他敏(1mg/kg)对小白鼠氯胺酮麻醉,有良
期刊
本文对22例术前体液内稳态正常、肝肾等脏器功能无明显异常的青壮年病人,在禁饮食12小时前后,分别对血球压积、血浆渗透压、酸碱内稳态(PH、BEsBBp和PaCO2)和PaO2进行测定,以自身对照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未发现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的变化。但是禁饮食12小时血液浓缩的倾向是明显的(PCV平均升高1.57%),其性质属高渗性脱水倾向,但酸碱内稳态无改变。本文对其可能原因及预防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本文报告了三种心肌保护法的动物实验对照研究结果。第一组采用体外循环、全身中度低温及心脏局部冰屑降温法,第二组主动脉根部灌注改良st•Thomas液,第三组主动脉根部灌注“胸科I、Ⅱ号液”。全部实验犬升主动脉血流阻断时间均为120分钟,实验过程中,主要观察心功能、血液生化、组织化学和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等。实验结果显示,第一组各项观察指标缺血后均有显著改变;第二组毎分心排量、组织ATP酶染色评级及心
期刊
本文分析了500例心脏直视手术中心脏复苏情况,发现心脏复苏后正性肌力药的应用率与心脏阻断时间密切相关,与自动复跳与否无关,心脏自动复跳率与停跳液成分有关,而较少受心脏阻断时间的影响。由此认为可把心脏复苏后对正性肌力药的依赖情况做为评价心肌保护效果的重要临床指标,但用心脏自动复跳与否来评价心肌保护效果时应慎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