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想中的课堂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ei251639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暑假,我读了李炳亭先生的《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这本书,书中详尽地介绍了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 35”模式,江苏灌南新知学校“自主交流”学习模式,河北围场天卉中学的“大单元教学”等九所学校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读完后,虽然仍有些理论上的东西让我认识模糊,但却引起了我的反思:我们几年来一直在模仿着别人开展高效课堂的研究,可是,别人的高效模式,到我们这也高效吗?究竟怎样的课堂才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课堂呢?
  一直以来,我理想中的课堂是特级教师王崧舟的诗意课堂,于永正老师充满自然朴实气息的课堂,以及窦桂梅老师和母语亲近的课堂。我努力向他们学习,期望有一天我自己的课堂也能那么精彩,学生在我的课堂里也能那么陶醉,那么自如。
  这几年,吉安市青原区先后掀起了“洋思之风”“杜郎口之风”“太古之风”等创建高效课堂的浪潮。我也加入了弄潮大军,成了一名弄潮儿。制定导学案、构建学习小组、培训小组长、建立小组评价机制……忙得不亦乐乎。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在课堂上展现出来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这让我无比欣慰,可欣慰之余我又不免有点缺乏底气,因为我越来越觉得我的课堂似乎成了问题课堂,每节课带着学生围绕自学指导的问题先自学,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小组展示。一成不变的模式让学生慢慢倦怠了,我也迷茫了,我不知道这样的课堂究竟是不是高效的,在迷茫中前行,慢慢摸索,如今似乎有了一丁点眉目。
  我理想中的课堂是充满语文味的课堂。诚然,如今的高效课堂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这正是我们教育教学最根本的目的。但曾经我们为了这一目的,走了很多弯路,把课堂变成了回答问题的课堂,把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当作课堂的主线,把传统课堂中的朗读给忽略了。课堂少了琅琅书声,而多了议论纷纷;少了声情并茂,而多了各抒己见。因为没有时间朗读,所以没有了情感交流,没有了情感的语文课堂缺乏语文味,难怪学生会乏,老师会倦。我们应在合适的时机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在读中悟、在读中明,让语文味回归我们的语文课堂。
  我理想中的课堂应该是形式多样化的课堂。高效课堂的模式化让我们的课堂按照“出示学习目标—学生自学合作交流探究—汇报展示—当堂训练—拓展延伸”的流程开展,少了许多灵动,少了几许生机。课文体裁多样化:抒情文、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文言文、诗歌、古诗……而这所有的课型,如果都按这模式开展,势必达不到高效这一目的。如写景抒情一类的课文,学生合作探究什么呢?无非是作者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美在哪,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感,学生支离破碎的回答难道不是正把一篇篇文质优美、情感真挚的文章分析得索然无味吗?所以我觉得我们的课堂不能为了合作交流而搞形式合作,也不能篇篇课文都按这样的形式开展,而应该结合课文体裁和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的学情采取相应的教法与学法。我依稀记得在教二年级学生学习生字时,采用比赛识字、游戏识字、生活识字等方法,学生上课的积极性非常高,效果也很好,远比现在让学生按着模式一板一眼识字有趣得多。
  有理想才会有追求,有追求才会有创新,我会朝着我理想中的课堂一直努力前进!
其他文献
师:“上课,朋友们好!”——生:“朋友,您好!”在每年的苏州市吴中区名师课堂展示活动中,我们总能听到一位老师和学生以朋友的关系互相问候,这独特的方式一下子拉近了他和学生的距离
近日,在一次年轻数学教师座谈会上,我听到了一个几乎一致的感叹:“唉,现在的孩子太难教了!”这些孩子从小娇生惯养,没有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自己不肯主动发言.还不爱听别
<正>实时水雨情数据库概述 实时水雨情数据库采用SYBASE数据库管理系统,其库表共分三类,第一类是数据更新频率较低甚至是基本不变的表,称为基本信息表,共14个,此类表的表名以
<正>写景类文本主要是指写景状物类散文。这类散文把自然山水、人文景观、民俗风貌当做主要描写对象,写出它们的形声色味、情态特性,充分展示其风采魅力,从而实现唤醒审美感
目的:探究黄芩苷(BA)对IL-1β诱导大鼠软骨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CCK-8检测不同浓度BA对大鼠软骨细胞活性的影响;将细胞
<正>坡耕地垄作区田技术,是东北农业大学与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研究所经过多年的试验,天然小区测试,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在坡耕地上的一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成果,现已建立起数学
由于体制不顺,水利管理单位和用水者责权利不明确,我国不少灌区配水矛盾突出,一些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水资源浪费严重,水价过高,还常引发水事纠纷。配水者、用水者和地方政府都不满意
<正> 西汉时期,黄河系统堤坊已经形成,治河思想空前活跃,对后世影响深远,归结起来有以下七种:一、顺应天时说汉武帝时田(?)认为“江河之决皆天事,未易以人力强塞,塞之未必应
【正】 夏蔚苑,女,1934年1月生,江苏省泰州人。1953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学院合作系,1955年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分配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采购部工作。自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