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西藏自治区政府已把农技推广作为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结合全区农牧民蔬菜栽培技术培训项目,对西藏地区农牧民种植业培训教学方法进行初步探索,分析目前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培训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 农牧民培训;问题;对策;西藏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6-0342-01
1 存在的问题
1.1 培训范围小
目前,西藏地区有不少相关单位在开展农牧民种植技术培训时,培训方式由以前的单一讲座形式转变成实地培训、脱产培训、参观学习等多种方式,培训方式有一定进步,但总体来说有些地方技术还停留在宣传单、讲座等方式,无法通过现代设施手段开展培训,部分农民反映每年都有干部、技术人员发放农业技术资料,但从不进行技术培训等活动。就此问题,乡一级推广人员认为他们在完成推广工作的同时,还要接受乡镇领导安排的突击性中心工作,如计划生育等,因而分散了精力,影响了他们投入到农技推广中的时间[1-2]。还有部分学员每当脱产学习时,多是把机会让给家里的男人及青年人,而直接从事温室工作的自己却因家庭琐事错失良机。
1.2 学员文化素质偏低
西藏自治区80%的种植户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尤其以妇女为多,她们中有90%农牧民不会汉文,至少有50%的不会藏文,由于文化素质的限制,导致其缺乏接受新知识、新信息以及应用新技术、新设备的能力,缺乏市场意识,缺乏科学管理能力,缺乏脱贫致富的信心[3]。很多农户把温室租给外来务工人员,然而又会在他们需要整地、除草、拉秧等技术性不强工作时按天、按时进行温室劳作以获取微薄收入。
1.3 缺少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及学习资料
由于大部分学员不会汉语,限制了部分农技人员下乡从事技术推广活动的范围,少数农技人员开展指导咨询服务,但总体上满足不了农民培訓需求;另外目前也有很多关于农牧民实用技术的书籍,但以汉文居多,学员对藏文实用技术培训手册及藏语视频教材的需求量大。
1.4 培训模式落后
目前在西藏农牧民培训虽然也采取脱产、实地等培训方式,但培训模式和方法仍只掌握在参与项目的少数农技骨干人的手中,方法上还是不能满足学员要求。笔者结合农牧民培训工作,对500名学员发放了“自己想要培训方式”及“喜欢的农技推广人员”问卷,其中,“自己想要培训方式”问卷中有95%希望培训课能让大家互相讨论分享经验,有92%希望有技术员在现场边讲解边示范,90%希望组织大家外出参观,58%希望讲课后给时间提问、与教师有互动,80%希望在自己村里开展培训,只有38%选择在室内上课、多讲理论;“喜欢的农技推广人员”问卷中有72%选择尊重学员个人经验的人,85%选择理论知识高深,98%选择实践经验丰富,92%选择会讲当地语言,84%选择善于和大家交流、给学员提问和表达机会的人。
2 对策
2.1 教学要掌握学员心态
农技推广人员要掌握学员心态,认识到学员是成人,成人是具备生活实践经验,并且是带着他们自己已有的体验为解决问题而学习的,他们的学习时间非常宝贵,他们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他们想学习那些对他们今后生活有用、可以自己操作的知识。
2.2 教学内容要实用
从他们的选择不难发现,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交流沟通能力是学员最期望的。他们希望培训能够协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仅仅提供理论,因为如今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绝大部分是妇女和老人。这一群体的特点是受教育程度低,他们对讲座或者室内教学不感兴趣或者力不从心[4]。针对这样的问题,如果能引进目前在国际国内比较实用的农牧民容易接受的培训模式“田间学校”是比较能满足他们愿望的办法。
2.3 教学方法要实践
教学方法上农技推广人员不能以自己单方面的经验来决定。应当在培训(脱产、实地或其他培训)工作开展之前进行走访,了解各教学村实际情况,针对不同村不同主导产业及学员人数、学历、兴趣制定相应实用计划,以西瓜栽培为例,培训计划见表1。
2.4 教学态度要谦逊
农技推广人员要面对的学员多是成年人,他们有获得知识的愿望,也希望能通过培训增长技能操作能力。他们更想在培训中被平等对待,所以农技推广人员首先培训态度要端正,要尊重学员的经验;树立为新农村建设努力工作的思想,发挥自身优势,并能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到以高质量教学服务于农牧民。
2.5 教学团队建设
如果农技推广人员在进行完一次农技培训后能和同事进行总结,围绕该次培训计划的设计、组织活动,鼓励和激发农民在生产中发现问题共同进行讨论,倾听每个参与者的体验,巩固培训成果,聚合信息与思想,制订解决方案并完成实施,可使下次的培训更加完善。所以教学团队的建设是更好、更快、更强实现培训任务的主要途径[5-6]。
3 参考文献
[1] 赵灵芝,郭洪生.浅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1(1):68-69.
[2] 马玉芬.西宁市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现状与发展的几点建议[J].青海农牧业,2006(3):24.
[3] 巴桑次仁.区农牧厅开展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N].西藏日报,2005-11-25(5).
[4] 焦国成.西藏农牧民技能培训与技术推广问题的研究[J].西藏农业科技,2006(1):8-21.
[5] 杨静波.关于西藏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问题的思考[J].西藏农业科技,1991(4):1-4.
[6] 帅颖.浅谈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3(1):193.
关键词 农牧民培训;问题;对策;西藏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6-0342-01
1 存在的问题
1.1 培训范围小
目前,西藏地区有不少相关单位在开展农牧民种植技术培训时,培训方式由以前的单一讲座形式转变成实地培训、脱产培训、参观学习等多种方式,培训方式有一定进步,但总体来说有些地方技术还停留在宣传单、讲座等方式,无法通过现代设施手段开展培训,部分农民反映每年都有干部、技术人员发放农业技术资料,但从不进行技术培训等活动。就此问题,乡一级推广人员认为他们在完成推广工作的同时,还要接受乡镇领导安排的突击性中心工作,如计划生育等,因而分散了精力,影响了他们投入到农技推广中的时间[1-2]。还有部分学员每当脱产学习时,多是把机会让给家里的男人及青年人,而直接从事温室工作的自己却因家庭琐事错失良机。
1.2 学员文化素质偏低
西藏自治区80%的种植户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尤其以妇女为多,她们中有90%农牧民不会汉文,至少有50%的不会藏文,由于文化素质的限制,导致其缺乏接受新知识、新信息以及应用新技术、新设备的能力,缺乏市场意识,缺乏科学管理能力,缺乏脱贫致富的信心[3]。很多农户把温室租给外来务工人员,然而又会在他们需要整地、除草、拉秧等技术性不强工作时按天、按时进行温室劳作以获取微薄收入。
1.3 缺少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及学习资料
由于大部分学员不会汉语,限制了部分农技人员下乡从事技术推广活动的范围,少数农技人员开展指导咨询服务,但总体上满足不了农民培訓需求;另外目前也有很多关于农牧民实用技术的书籍,但以汉文居多,学员对藏文实用技术培训手册及藏语视频教材的需求量大。
1.4 培训模式落后
目前在西藏农牧民培训虽然也采取脱产、实地等培训方式,但培训模式和方法仍只掌握在参与项目的少数农技骨干人的手中,方法上还是不能满足学员要求。笔者结合农牧民培训工作,对500名学员发放了“自己想要培训方式”及“喜欢的农技推广人员”问卷,其中,“自己想要培训方式”问卷中有95%希望培训课能让大家互相讨论分享经验,有92%希望有技术员在现场边讲解边示范,90%希望组织大家外出参观,58%希望讲课后给时间提问、与教师有互动,80%希望在自己村里开展培训,只有38%选择在室内上课、多讲理论;“喜欢的农技推广人员”问卷中有72%选择尊重学员个人经验的人,85%选择理论知识高深,98%选择实践经验丰富,92%选择会讲当地语言,84%选择善于和大家交流、给学员提问和表达机会的人。
2 对策
2.1 教学要掌握学员心态
农技推广人员要掌握学员心态,认识到学员是成人,成人是具备生活实践经验,并且是带着他们自己已有的体验为解决问题而学习的,他们的学习时间非常宝贵,他们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他们想学习那些对他们今后生活有用、可以自己操作的知识。
2.2 教学内容要实用
从他们的选择不难发现,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交流沟通能力是学员最期望的。他们希望培训能够协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仅仅提供理论,因为如今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绝大部分是妇女和老人。这一群体的特点是受教育程度低,他们对讲座或者室内教学不感兴趣或者力不从心[4]。针对这样的问题,如果能引进目前在国际国内比较实用的农牧民容易接受的培训模式“田间学校”是比较能满足他们愿望的办法。
2.3 教学方法要实践
教学方法上农技推广人员不能以自己单方面的经验来决定。应当在培训(脱产、实地或其他培训)工作开展之前进行走访,了解各教学村实际情况,针对不同村不同主导产业及学员人数、学历、兴趣制定相应实用计划,以西瓜栽培为例,培训计划见表1。
2.4 教学态度要谦逊
农技推广人员要面对的学员多是成年人,他们有获得知识的愿望,也希望能通过培训增长技能操作能力。他们更想在培训中被平等对待,所以农技推广人员首先培训态度要端正,要尊重学员的经验;树立为新农村建设努力工作的思想,发挥自身优势,并能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到以高质量教学服务于农牧民。
2.5 教学团队建设
如果农技推广人员在进行完一次农技培训后能和同事进行总结,围绕该次培训计划的设计、组织活动,鼓励和激发农民在生产中发现问题共同进行讨论,倾听每个参与者的体验,巩固培训成果,聚合信息与思想,制订解决方案并完成实施,可使下次的培训更加完善。所以教学团队的建设是更好、更快、更强实现培训任务的主要途径[5-6]。
3 参考文献
[1] 赵灵芝,郭洪生.浅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1(1):68-69.
[2] 马玉芬.西宁市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现状与发展的几点建议[J].青海农牧业,2006(3):24.
[3] 巴桑次仁.区农牧厅开展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N].西藏日报,2005-11-25(5).
[4] 焦国成.西藏农牧民技能培训与技术推广问题的研究[J].西藏农业科技,2006(1):8-21.
[5] 杨静波.关于西藏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问题的思考[J].西藏农业科技,1991(4):1-4.
[6] 帅颖.浅谈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3(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