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性眼外伤Ⅲ区的治疗方法的争议

来源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caocao7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外伤是目前公认的导致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多眼外伤发病急,病情复杂,伤情往往较重,特别是Ⅲ区机械性眼外伤,所以眼外伤的预防和及时恰当的治疗极为重要。近来眼外伤一期处理水平已逐渐高,内窥镜的应用有益于屈光间质浑浊者的治疗。但对二期玻璃体手术时机的选择和眼外伤后无光感眼的治疗还存在一些争议。

其他文献
期刊
@@
目的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临床分度及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的相关性,为早期判断HIE病情程度提供依据。方法入选90例足月HIE患儿,于生后12 h内进行aEEG监测,生后3~7 d行头颅MRI检查。根据aEEG监测结果将患儿分为aEEG正常、轻度异常、重度异常三组,与HIE患儿临床分度及头颅MRI分度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90例HIE患儿临
期刊
@@
目的探究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量效时效及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10例,其中时间窗≤3.0 h 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25例;时间窗3.1~4.5 h 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组和D组,每组30例。A组和C组给予阿替普酶0.6 mg/kg(最高用量60 mg)静脉溶栓治疗;B组和D组给予阿替普酶0.9 mg/kg(最高用量90 mg)静脉溶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