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放飞童心童趣

来源 :科教新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mi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8日下午2点,北京师范大学株洲附属学校小学部(下称小学部)X1702班邓淞译提交了那一周的美術实践作业——旧衣服改造的书包。邓淞译以图片和视频的形式介绍材料来源,讲述剪、缝的过程,分析设计亮点。
   “第一次尝试针线活,没想到他缝得挺整齐。”邓淞译妈妈表示,自2月10日学校开启线上教学以来,各学科老师布置了多样化的实践作业,“孩子直呼‘好玩’,我也跟着学了不少知识和技能。”
   “在实践中锻炼,在活动中成长。”小学部各学科教研组秉承这样的理念,通过精心研讨,布置创意实践作业,注重引导孩子在学习之余拓展思维、增强动手创作能力。在动手、动脑的比拼中,该校3000余名小学生度过了一个丰富、有趣的史上“最长”寒假。
  思维与灵感的碰撞
   新冠肺炎疫情下,不少学生和家长都待在家里,很少出门。为了增加亲子间的互动,引导学生增加对植物结构、植物一生的了解,小学部科信组老师面向1—4年级的学生布置了一项特别的实践作业:种下喜欢的种子(常见的有绿豆和大蒜),细心呵护并记录其生长过程。
   X1806班学生欧阳楚钰发挥所长,用画笔勾勒出大蒜每天的模样,图文并茂地呈现大蒜的生长进程;X1803班学生刘千石分别将大蒜进行水培、土培,每天用尺子精确衡量它们的苗高,比对不同生长环境下的种子生长状况。
   “发散思维,碰撞灵感,这是孩子们最震撼我的地方。不过,这还只是他们创意的冰山一角。”小学部科信教研组组长苑倩告诉记者,2个多月的时间内,小学部7个学科组共布置了一百次左右的主题实践作业。最具轰动效应的,当属美术组3月9日发起的“模仿名画”活动,孩子们着实“疯”了一把。
   9岁的陈咏礼脑洞大开,他穿上了妈妈的婚纱,头上缠着一条白色的丝带,踩在椅子上让裙摆自然垂下。他侧着脸,用双手托举着花瓶,模仿法国画家雅姆·蒂索的《丁香花束》。
   美术教研组组长尹雅芳表示,孩子们的精彩比拼引来了多家媒体争相报道,作品上传至网络后,第一天点击量便达到5400万。
  创意与现实的博弈
   “有惊喜,也有波折。”小学部数学教研组组长邓军感慨道。
   3月初,邓军受到“全景育人”的理念启发,兴奋地提出了“让学生数一万粒米,完善对‘万’的认识”的建议,经教研组反复讨论过后,3月14日,数学组老师面向二年级学生发起了为期10天的“万粒长征”(数一万)实践活动。
   满怀期待的邓军却遭遇了家长的不理解:孩子在二年级上册只学了100以内的数字,突然要求数1万,本身就有难度。再者,大人都不能静心数完1万粒米,更何况是好动的孩子。最初两天,孩子们的参与率不到50%。有家长在朋友圈“吐槽”:“没被疫情折磨,要被数米粒折磨了……”
   邓军心里委屈,也很着急。她静下心来,与家长多次进行沟通,重申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孩子在实践中感知“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修正孩子对“万”的感觉。
   两三天后,参与活动的人数逐步增多,家长反馈也越来越积极:“孩子知道了10000里面有1000个10,1000粒玉米大约400克左右,也明白了1万粒玉米粒和1万粒米的体积不一样。”“没想到,孩子竟然学会了利用尺子、牙签等多种工具来数。”“我女儿每天吃完晚饭第一件事就是要数米,这个活动中,她懂得了坚持和努力。”
   在家长的配合指导下,学生最终的参与率达到了90%以上,一半以上的学生完成了挑战。
  严谨与有效的规划
   “每一次的实践作业主题,教研组都会提前规划,严谨研讨。”小学部教务处主任刘小玲告诉记者,按照小学部规定,每周会分时分科进行集体备课。根据“便于家长自由安排时间,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主题契合时代主旋律、季节、节日”等要求,全体教师们一次次的聚智,各学科实践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
   二年级语文组引领孩子们拿起纸笔,模拟课文《找春天》,描写明媚的春色;五年级英语组举行了以“战‘疫’中的春天,我们一起发‘声’”为主题的趣配音比赛。孩子们选择与疫情有关的演讲、视频进行配音,在快乐中逐渐提高了口语水平,增强了英语语感;体育组要求孩子们根据家庭情况自主设计锻炼方式,亲子运动氛围日渐浓厚……
   孩子们宅家学习的日子即将结束。小学部在制定实践主题的同时,也提早规划开学准备工作,3月中旬便组织了“开学第一课”教案编写大赛,就如何抓住契机,将疫情防控转化为生动的教育资源,做好新学期计划等内容展开了比拼。
   在各学科教师的精心准备下,更丰富、更多元化的教育正等待孩子们返校体验。
其他文献
编者按:4月,春回大地,生满校园。回望这个特殊的寒假,在全民战“疫”的战场上,有这样一群教育人,他们坚守岗位,深扎学校抗疫第一线;他们创新教学,打造多彩空中课堂;他们倾力帮扶,为贫困学生送去温暖……他们用责任与关爱,为万千学子筑牢一道道坚不可摧的爱心防线。  “怎么办?家里没装宽带,上不了网课,我的复习进度会跟不上班上其他同学。”这个寒假,岳阳县一中高三年级贫困学生刘欣怡在上网课时犯了难。班主任得
期刊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湖南众多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医护人员在前线战斗,无法顾及自己的孩子。为了更好地关爱这些孩子,让医务工作者没有后顾之忧,自2020年2月16日以来,长沙市雨花区砂子塘小学发起了关爱湘雅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子弟志愿活动,三個校区累计关爱了学生52名,共有150多位老师投入到此次志愿活动中。  砂子塘小学的老师们根据孩子的具体需求,组成了帮扶小队,进行“一对一、二对一、三对一”的线上关爱,
期刊
1665年至1666年间,伦敦大瘟疫导致8万人死亡,相当于当时伦敦人口的五分之一。这次疾病后来被确认为是淋巴腺鼠疫,一种由鼠疫杆菌造成并以跳蚤为载体的细菌感染。丽塔·格利尔的这幅《大瘟疫》描绘了伦敦大瘟疫期间的悲惨景象:“所有的店铺关了门,街上几乎看不到行人,路旁长满了茂盛的杂草。城内唯一能够不时打破沉寂的工作,便是运送尸体。每到夜晚,运尸车咕隆咕隆的车轮声和那哀婉的车铃声,让人听了毛骨悚然。” 
期刊
4月7日早上7点40分,五星红旗在长沙市麓山外国语实验中学的操场上冉冉升起。开学第一天,学校师生在家里通过网络直播,参加了这场特殊的“云升旗”。   特殊时期,该校将网络课堂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相继推出“云家访”“云升旗”“云班会”等特色“云端”德育课,提升学生品格。  郑能量讲述德育正能量   三月初,长沙市麓山外国语实验中学校长张辉在“云升旗”中增设了《辉哥有约》栏目:张辉以视频直播的方
期刊
4月7日,益阳市第六中学初中部初三年级迎来开学日,沉寂已久的校园内青草芬芳,教学楼窗明几净,全校师生井然有序,各就各位。学校工会主席蒋征宇对老师们反复强调:“学生复学后,全体教职工将进入学校的‘战时状态’,去打一场防控疫情的狙击战,全校无死角布控,确保每一个课间每一个点位都有老师值守……”   事实上,为了稳妥地做好复学准备,学校在一周前便召开了云端家长会,以家校联动的形式为抗疫复学上了一道双保险
期刊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学生们的春季学期不得不按下”暂停键”。   开学延期,学生成长不延期。为了学生居家学习,教育系统紧急行动,打响了一场“停课不停学”的攻坚战。各地教育部门因地制宜,一项项积极落实“停课不停学”的政策举措相继推出。  3月31日,长沙市网络学习平台上午第二堂课,播放五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第一课时——《推翻帝制,民族觉醒》。这堂供全市五年级孩子学习的课程,由开福区清水塘第
期刊
直到2月26日,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急诊ICU主管护师张雯才正式进入钟南山院士团队管理的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病区南七楼,投入紧张的工作。5天前,她将4岁的双胞胎儿子托付给父母照顾,随湖南省支援武汉第五批医疗队驰援武汉。  张雯告诉记者,在金银潭医院的危重病区,很多患者都是由轻症转成的重症。比如12床的李伯伯,他从发热门诊转到隔离病房、再转入危重病区,觉得自己病情越来越重,对治疗也逐渐丧失信心。 
期刊
“彭同学昨晚失眠,需电话谈心;叶同学今天还没上线,需了解一下情况……”4月3日,平江县第一中学班主任徐效良和罗东兴互相交流着自己的笔记本内容。这个特殊的笔记本,该校老师人手一份,笔记本里分别记录着全校学生的居家学习动态、心理状态以及生活需求。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该校自1月底开始积极部署,成立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精心筹备,制定了科学系统的校园防疫方案与网络教学辅
期刊
“喂,是浏阳市一中吗?谢谢你们假期里推出的网络视频课程,很多学生看了以后都表示针对性很强,对他们很有帮助!”4月7日,浏阳市高三学子纷纷告别“宅”家时光,开启久违的校园生活。而在这一天,浏阳市第一中学教学处主任谭应良却收到了一通来自浏阳市电视台的感谢电话。   原来这个寒假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省学校开学时间一再推迟,但高三年级学生学习紧、任务重,学生、家长、老师都很着急。考虑到浏阳市有的学校教
期刊
4月9日,长沙市内小学的网络课程已来到第九教学周。在长沙市砂子塘吉联小学(以下简称吉联小学)六年级的语文课上,1401班学生彭卓然坐在书房的电脑前,在网课老师的指引下,认真朗读起第七课《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的第五自然段。随后用红色水性笔划记好小标题,再用黑色水性笔工整地写下作品梗概……时间回溯到一个月前,一场举全校之力发起的教材分发行动在吉联小学展开,教师、家长志愿者高效而又暖心的接力,让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