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主题报道中数据新闻的应用

来源 :新媒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bluewa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报道意义重大,世界范围广泛关注。重大主题报道是主流媒体的职责和使命。新传播格局下,新华网融媒体不断创新,“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发布的数据新闻报道,符合网络传播的规律,赢得了受众的情感认同,生动践行了“四力”。文章从数据新闻的采写和制作两方面进行分析,为重大主题报道中数据新闻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重大主题报道;数据新闻制作;数据来源与可视化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22-0019-03
  重大主题报道是主流媒体履行职责和使命的重要手段。当前,面对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发生的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1]。
  新传播格局下,数据新闻“用数据讲故事”的叙事方式和“用可视化呈现”的表达方式,符合网络传播的规律,赢得了受众的情感认同,具备强大的传播力、影响力,进而产生强大的引导力和公信力,是主流媒体巩固壯大舆论阵地的重要途径。
  1  数据新闻的发展
  传播业态的嬗变,信息技术对传媒业的不断渗透,数据新闻应运而生。数据新闻,又叫数据驱动新闻,是基于“数据的抓取、挖掘、统计、分析,采用可视化技术呈现的一种新型新闻报道方式”[2]。
  目前,国内数据新闻品牌栏目有新华网“数据新闻”、人民网“图解新闻”、新京报网“数据新闻”、界面新闻“数据线”、澎湃“美数课”以及四川在线“MORE用数据探索更多!”等。2019年3月20日“第四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总参赛人数约3 500人,创历届新高。大赛推动了高校新闻专业教学改革,打通了学界与业界的壁垒,储备了人才力量。
  数据新闻的蓬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新闻生产流程。同时,对新闻报道的可视化呈现方式和数据来源的可靠性提出了较高要求。
  2  研究对象
  新华网“数据新闻”是国内最早实践信息图解的主流媒体。团队由数据记者、数据编辑、可视化设计师、前端工程师等人员组成。以“用数据传递独特新闻价值”为理念,形成了汇集信息图、交互页面、轻应用等多样的可视化呈现形态。2015年,新华网数据新闻栏目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2017年作品《征程》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3]。新华网在“2019全国两会大型融媒体专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大主题报道中广泛而重要的使用数据新闻。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新华网制作了“壮丽七十年 奋进新时代”大型融媒体专题[4]。本文选取专题栏目“全媒炫体验”发布的9篇数据新闻报道,以实证研究的方式,探索数据新闻的采写流程,分析数据来源和可视化呈现方式。
  3  研究发现
  3.1  采访流程的改变
  1)采写实现零采访。传统记者的采访对象是人,而在数据新闻的采写中,对象由人变成了“数据”,记者实现了“零采访”[5]。新华网将岗位确定为“数据记者”,更加明确了工作属性。笔者抽样选取《最高荣誉!什么人才能获得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这篇报道,检索分析后,找到了新华网的原始新闻报道,如表1所示。笔者认为,在确定选题后,获取数据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通过记者采访获取精准信息;二是通过检索主流媒体已发布新闻报道和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三是借助大数据工具(爬虫软件)全网抓取,清洗后得到数据。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记者的角色更像是“项目经理”,协调团队工作,最终完成数据新闻产品。
  2)缩短了报道时间。数据稿件采写与传统稿件相比,“数据记者”免去了采访环节,能够把更多的精力聚焦到数据的可靠获取上;“数据编辑”将已获取的数据抽象为数据图表模型;可视化设计师将模型实现为信息图,前端工程师即可实现可视化动态效果。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深入应用,这些工作都可以由一人来承担。媒体大数据软件实现了选题辅助、数据抓取、可视化呈现的一键处理,能够及时准确的响应重大主题报道。
  3.2  数据来源真实权威
  数据新闻的驱动是数据,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和权威性是数据新闻的生命。专题中每篇数据新闻报道均注明了数据来源,笔者经过统计,《最高荣誉!什么人才能获得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数据来源新华网;《制造大国——70年·大国数据系列》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央视网;《首破千亿!2018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达1 090.4亿元》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科技日报;《图看武汉城市公共交通70年巨变》数据来源新华网、长江日报、湖北省交通运输厅;《数字里的安徽成就》数据来源新华网、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
  图1  数据来源类型占比
  经分析,在9篇数据报道数据来源占比如图1所示。新华网来源约占41%,统计部门来源约占23%,其他主流媒体约占18%,整合数据来源约占18%。因此,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真实的数据来源是根本,为数据新闻采写提供了支撑和保障。从而彰显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3.3  可视化呈现过程
  笔者认为,数据新闻可视化是利用信息技术,将传统稿件转换为数据图表,加入交互设计的过程。可视化技术丰富了新闻的表现形式,实现了清晰有效的传达,用户更易理解,在多终端更易传播。新华网“数据新闻”栏目按类型分为“信息图”“文艺范”“专题”“PC交互”“手机交互”五类,也体现了可视化呈现的设计思想。经过对9篇数据新闻报道的梳理,其主要应用了“汇集信息图”呈现新闻报道,体现了新媒体时代,用户碎片阅读的特点。   1)可视化处理方法。从图文设计和数据可视化两个维度进行比对,发现图文处理占比44%,数据图表占比56%,如图2所示。《最高荣誉!什么人才能获得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国之功勋:70年42人》两篇报道,是通过摄影图片、稿件要点二次整合,制作简明扼要的长图文形式。《首破千亿!2018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达1 090.4亿元》《制造大国——70年·大国数据系列》则采用数据可视化图表形式。
  图2  选题可视化处理方法比较
  2)数据图表的使用。数据可视化的精准表达决定了新闻报道引导力和传播力。用生动的可视化图表取代了繁冗的文字,形态生动活泼。既增强了用户的阅读兴趣,又提升了用户阅读体验,实现了重大主题报道传播效果的最大化。经统计,这9篇数据报道使用了柱状图、条形图、环形图、堆积图、折线图、词云图等形式。在数据新闻的制作过程中,“数据编辑”需要更多思考选题与图表的匹配与表达。美国图表专家Andrew Abela教授将图表类型的选择分为“比较、分布、构成、联系”[6]四种关系,实现了图表与信息的对应。国内,蚂蚁数据可视化(AntV)平台的“G2框架”[7]提供了15种基础图表实例,为可视化图表设计提供参考。
  4  总结与思考
  媒体融合背景下,“数据新闻”已成为全媒体产品的必要构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华网发布的数据新闻报道,设计精美、逻辑性强。数据来源真实、权威,對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也日臻成熟。在传播渠道上,专题适配多终端浏览,内容在网站、App、两微同步发布,实现了全网覆盖。新华网在重大主题报道中数据新闻的应用,为行业提供了可以借鉴、可以复制的模式。但仍有诸多问题值得思考。如采用传统的静态可视化呈现,可视化效果需要增强、交互性需要提升;图文、音视频、图表等元素的综合应用;VR、AR、MR等新技术的合理应用。在数据挖掘上既要能够获取,更要能够甄别。
  目前,中央级主流媒体在数据新闻领域有所建树,而地市级媒体还处在尝试阶段。数据新闻的制作需要记者、编辑、设计师、工程师等多工种的全程配合,也对高校跨学科新闻人才培养提出了要求。
  参考文献
  [1]央视网“媒体融合发展是一项紧迫课题 习近平这样提要求”[EB/OL].http://news.cctv.com/2019/01/25/ARTIWJqcbaO0mKtLozAik9qc190125.shtml/.
  [2]方洁,颜冬.全球视野下的数据新闻理念与实践[J].国际新闻界,2013(6):73-83.
  [3]新华网“数据新闻”[EB/OL].http://www.xinhuanet.com/datanews/.
  [4]新华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融媒体专题”[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70zn/dtj.htm/.
  [5]杨嘉宁.大数据背景下数据新闻发展趋势探析[J].传媒MEDIA,2019(5).
  [6]Andrew Abela.Announcing the Slide Chooser[EB/OL].https://extremepresentation.typepad.com/blog/2015/01/announcing-the-slide-chooser.html/.
  [7]蚂蚁数据可视化“G2可视化编码”[EB/OL].https://www.yuque.com/antv/g2-docs/get-started/.
其他文献
摘 要 文章以《绝地求生》系列游戏为案例进行玩家群体对女玩家性别刻板印象的深度研究。通过python抓取“绝地求生贴吧”中有关对《绝地求生》系列游戏女玩家性别刻板印象的帖子及回复为研究样本,经由文本分析,发现对女玩家的刻板印象表现在五个方面:游戏能力弱,操作水平低;对他人依赖性更强,且团队意识弱;游戏目的偏重休闲娱乐;游戏情绪重、脾气大;游戏硬件设施较差等。并从网络游戏产业、社会文化环境、大众文化
期刊
摘 要 随着新媒体发展,微信公众号成为女性自媒体的重要平台,其中微信公众号“她影”将女性主义融入影评中,引导女性自我意识觉醒,拓宽女性话语空间,是极具代表性的女  传统媒体生态下,由于性别文化的浸润,女性媒体易受到较大束缚。新媒介技术的发展,“突破了信息传播媒介的范畴,逐渐建构起一种新的草根阶层的话语体系,从而质疑、挑战和颠覆权威价值体系的媒介形态。”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一些情感、两性、时尚、美容、
期刊
摘 要 基于媒介形象塑造视角,对审计署公众号之“审计青年”人物专访类栏目进行新的解读,采用内容分析法,搜集2019年度“审计青年”栏目的21篇人物专访,运用Rost Content Mining 6软件进行文本分析,对获取词频词性进行词性分析,提炼政务类新媒体对审计人员的媒介形象塑造的特征。研究发现“审计青年”栏目作为新媒体品牌缺乏与读者的互动,文章写作深度缺少对人本情怀的关照,笔者据此提出重视人
期刊
摘 要 《新闻联播》入驻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拓宽了固有传播渠道,这无疑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但,在《新闻联播》上热搜的同时,更应以理性的态度看到热点背后的“冷”。某种意义上来说,具有独特权威性的《新闻联播》进驻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此事实本身比它所传播的内容更引人关注。《主播说联播》并非传统媒体转型的产物(不具备典型性和可复制性),而是权威电视节目与新媒体平台的“对抗性”嫁接,且二者之间的博弈还将持续。 
期刊
摘 要 伴随城市竞争的日益加剧,积极主动的城市文化传播,成为新时期城市发展的新方向。然而文化传播不是传统的著书立说,也不是简单地投放广告,融媒体时代,它需要对本地的自然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和提炼,再选择有价值的传播渠道进行有效传播及效果提升。  关键词 融媒体;传播;城市;文化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22-0077-02  文化代表着城
期刊
摘 要 农村籍的重庆货车司机是游离在城乡间的双“边缘人”,因而有着强烈的身份认同需求。文章采用线上网络民族志与线下深度访谈等方法,考察在微信群中的传播实践对这一边缘群体身份认同的影响。研究发现,微信群中频繁的互动使群员构建了一个联系紧密的、同质性较高的“微”共同体,并赋予了群成员对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关键词 微信群;边缘人;群体认同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
期刊
摘 要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带来人机关系的思考,以机器人记者为例,技术赋能下的超高生产力是技术的典型优势,而人类的语言、创造力与情感是无法取代的人文特征。把握智能时代的人机关系,重点是理解技术,坚守人的价值。  关键词 智能时代;技术;人文;人机关系;机器人记者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22-0068-03  在人工智能时代,机器对人类的影
期刊
摘 要 结合2016年国家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尺·度》,从选题、编辑到出版发行后的受众反馈的情况系统思考主题出版供给侧改革的创新范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三位一体”的供给侧改革创新模式,精准落实《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两大政策规定文件,从政策导向落实供给理念;通过情景动漫剧的形式体现差异导向创新供给内容;采用全媒体呈现和互动式发行两种方式从效率导向优化供给方
期刊
摘 要 “一带一路”背景下,义乌作为枢纽和支点的城市,如何促进自身快速发展,同时为我国和沿线国家实现共同发展做出贡献,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并努力解决的问题。文章对在义乌的本地人、外乡人和外国人做关于义乌城市印象和媒介使用习惯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探讨义乌城市形象传播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战略定位及行动。  关键词 义乌;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传播的方式在不断的改变。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人们具有更多自主性的参与传播过程中。近年来,短视频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抖音则是最具代表性之一的,它打破了传统视频传播的模式,重视用户的个性化发展,增强了用户体验。抖音作为一个短视频平台,用户通过其发布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来表达个人的情感。而对于城市形象的传播来说,抖音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以贵阳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