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税收分析是指税务机关运用各种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大量的经济税源调查资料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对税收政策执行及税收征收管理活动做出客观的评估和预测,找出引起税收增减变化的原因,揭示影响税收收入进度的因素,预测税收发展的趋势,为编制税收计划、完善征管措施、开展纳税评估以及实施税务稽查提供依据。随着税收管理科学化、税收征管工作精细化的不断深入,对税收分析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何进一步发挥税收分析的积极作用,提高税收分析质量和效率,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课题。
一、目前税收分析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分析手段和方法较为单一。现阶段的税收分析还主要侧重于税收收入进度、增减变化因素等数据进行简单对比分析,没有跳出“就数字论数字、就分析开展分析”的僵化模式。对税收弹性分析、税负分析、税收经济关联性分析、纳税能力分析等方面开展得较少。在分析方法上也比较单一,对于回归模型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等现代统计分析方法运用不多。
(二)综合性分析和多方案预测少。目前的税收分析工作对采用宏观税负、弹性系数、纳税能力评估等多种方法,由表及里地进行综合分析运用以及多方案预测较少,税收分析工作没有揭示出地方经济发展变化与税源、税收增减变动之间的规律等实质性的东西,没有提出供领导决策、供其他部门采用的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看似分析了,实则没有什么利用价值,对税源管理工作很难起到指导作用。
(三)数据信息质量需提高。目前税收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税收征管软件,另外获取相关职能部门信息和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第一手数据资料少之又少。甚至部分税务管理人员也完全依赖于征管软件,下户调查研究的少,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缴税情况及税收结构进行认真分析的少,依靠纳税户办理税务证、自行申报来掌握税源的多。目前,由于部分纳税人录入错误和税务机关审核把关不严,征管软件中基础数据及纳税人有关数据指标不准的现象还存在,而税务人员进行分析时,没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分析指数进行统计整理加工就直接简单地使用,造成分析结果与实际差异较大,而基于这样的数据做出的分析,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无法指导税源管理工作。
(四)税收分析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税收分析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分析人员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税收业务功底,而且还需要掌握宏观经济理论、财务会计、统计学、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只有具备了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才能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从现实情况看,这方面的人员素质高低不齐。有些税收分析人员缺欠培训,业务素质不高,影响分析质量,使税收分析不能充分发挥其在税源管理中的作用。
二、提高税收分析质量和效率的思考
(一)依托制度,建立科学的税收分析工作新机制
一是明确部门职责,建立合作机制。税收分析不单是计财部门一家的职责,客观上要求建立一套与税收管理员制度和综合征管软件相适应的税收分析工作新规范。要明确各职能部门的税收分析职责,设立税收分析专职岗位,建立由计财部门牵头负责、各业务部门、基层分局各有分工基础上的信息共享、分工合作、优势互补、齐抓共管的税收分析运行机制和分析成果反馈机制。
二是建立税收分析会制度,完善税收分析报告和通报制度。各级税务机关定期召开收入分析会,对税收的增减因素做出详细分析,通过分析,正确判断税收收入形势,查找征管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措施,堵漏增收,预测下月的税收收入情况,在此基础上编制出有参考价值的税源分析报告,提高税收预测准确率,为局领导提供可靠的决策信息;不定期开展税源专题分析、税种专题分析和税收政策变动专题分析,及时准确地反映税收收入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三是增强分析结果的运用机制。税收分析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税收分析的最终目的是加强征管,堵漏增收。因此,今后的工作中要充分运用分析结果来指导和促进税收征管,确保税收分析与税收征管实现良性互动,建立税收分析跟踪制度,把分析结果应用到具体的管理工作之中。
(二)拓宽税收分析思路,完善税收分析方法和技巧
一是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的结合。要通过宏观分析,清楚地了解辖区范围内不同行业、不同税种、不同类型企业的税收负担情况,从而找到税收管理的薄弱环节,明确主攻方向。微观分析要在辖区内对税负明显偏低的地方,有疑点的企业、存在问题多的行业进行深入分析,发现问题,找出原因,采取切实措施强化管理,堵塞漏洞。
二是动态数据与静态数据相结合。经济决定税收,经济在发展,纳税人的应税行为在不断运动之中。因此,进行税收分析时,不能只就税收论税收,也不能只看静态数据,不看动态数据,要注意动态数据与静态数据的结合使用,坚持从经济看税源,从纳税人的发展看税源。
三是要做到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是研究社会经济的数量方面,把握数量界限,提供数量依据的方法。定性分析是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深入解释数量的含义,对事物的性质作出判断的方法。二者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长处,只有把它们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完整的科学的税收分析方法体系。
四是税收分析与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相结合。在日常分析中要结合企业产品产量、产品成本、销售情况、税收核算、利润等分析内容,综合运用基期对比分析、行业对比分析、指标逻辑关系推断分析等方法,通过同一户企业历年指标水平纵向对比和同一行业指标水平的横向分析,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相关指标的变化原因及税源的发展趋势,存在疑点的及时组织人员进行评估,通过税收分析发现问题,通过纳税评估查找原因,问题严重的要及时移交稽查部门立案查处,堵塞税收征管漏洞,净化纳税环境。
五是搞好部门配合,多方收集税收分析信息。主动与住建、规划、国土、工商、地税、统计等相关部门建立长期和良好的数据传送机制,做到方便快捷地从各方获取有关纳税人生产经营、资金运转及供销状况等信息数据,确保及时、完整、准确地取得纳税人的相关经济指标数据。
(三)推行科学的税收收入预测模块,提高税收预测的准确性
从本单位管理的重点行业、重点税源企业着手,建立符合行业特征、地域特征的税收预测数学模型,涵盖税收计划管理、税收收入分析、税源分析、重点行业分析、重点税源和重点户分析、免抵退税分析、减免税分析、收入相关因素分析、税收预测和系统维护等内容,采用历史税收数据线性预测法和GDP回归预测法,运用数据库联机分析处理,加强税收收入预测工作,推动税收预测工作的信息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四)强化数据管理,提高税收数据质量和利用效率
一是及时准确地采集有关数据。按照统一标准录入、整合有关数据,减少因主观原因导致的信息失真。二是严格数据审核。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逻辑和真实性检验,把好数据进口关,确保信息质量。三是建立高效的传输手段。充分运用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成果,提高信息传输效率和安全性能,保证信息在上下级之间和同级各部门之间顺畅安全地传输。四是明确职责强化考核。明确各数据采集应用管理等部门的工作职责,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定期对数据质量情况通报和考核,对在信息采集和传输中弄虚作假,或因责任意识不强导致信息出现重大失真的行为,按照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五)注重人才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税收分析专业队伍
要加强对分析人员的专业能力、宏观经济掌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的培训,多方面提高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是要开展经常性的业务培训,充分利用内部网络,采取专题培训、长短期培训结合等形式,加强对税收分析员和兼职分析员的系统培训。以熟带生、以老带新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带动全局干部业务水平和工作技能的提高。二是定期开展“以案说法”分析会,把各自在开展税收分析以来的经验和体会进行讲评,不断开拓分析思路,及时总结、推广税收分析工作经验,提高税收分析人员的整体素质。三是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奖惩机制,激发税收分析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加强责任考核和绩效考核,提高干部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服务意识。
一、目前税收分析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分析手段和方法较为单一。现阶段的税收分析还主要侧重于税收收入进度、增减变化因素等数据进行简单对比分析,没有跳出“就数字论数字、就分析开展分析”的僵化模式。对税收弹性分析、税负分析、税收经济关联性分析、纳税能力分析等方面开展得较少。在分析方法上也比较单一,对于回归模型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等现代统计分析方法运用不多。
(二)综合性分析和多方案预测少。目前的税收分析工作对采用宏观税负、弹性系数、纳税能力评估等多种方法,由表及里地进行综合分析运用以及多方案预测较少,税收分析工作没有揭示出地方经济发展变化与税源、税收增减变动之间的规律等实质性的东西,没有提出供领导决策、供其他部门采用的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看似分析了,实则没有什么利用价值,对税源管理工作很难起到指导作用。
(三)数据信息质量需提高。目前税收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税收征管软件,另外获取相关职能部门信息和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第一手数据资料少之又少。甚至部分税务管理人员也完全依赖于征管软件,下户调查研究的少,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缴税情况及税收结构进行认真分析的少,依靠纳税户办理税务证、自行申报来掌握税源的多。目前,由于部分纳税人录入错误和税务机关审核把关不严,征管软件中基础数据及纳税人有关数据指标不准的现象还存在,而税务人员进行分析时,没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分析指数进行统计整理加工就直接简单地使用,造成分析结果与实际差异较大,而基于这样的数据做出的分析,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无法指导税源管理工作。
(四)税收分析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税收分析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分析人员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税收业务功底,而且还需要掌握宏观经济理论、财务会计、统计学、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只有具备了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才能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从现实情况看,这方面的人员素质高低不齐。有些税收分析人员缺欠培训,业务素质不高,影响分析质量,使税收分析不能充分发挥其在税源管理中的作用。
二、提高税收分析质量和效率的思考
(一)依托制度,建立科学的税收分析工作新机制
一是明确部门职责,建立合作机制。税收分析不单是计财部门一家的职责,客观上要求建立一套与税收管理员制度和综合征管软件相适应的税收分析工作新规范。要明确各职能部门的税收分析职责,设立税收分析专职岗位,建立由计财部门牵头负责、各业务部门、基层分局各有分工基础上的信息共享、分工合作、优势互补、齐抓共管的税收分析运行机制和分析成果反馈机制。
二是建立税收分析会制度,完善税收分析报告和通报制度。各级税务机关定期召开收入分析会,对税收的增减因素做出详细分析,通过分析,正确判断税收收入形势,查找征管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措施,堵漏增收,预测下月的税收收入情况,在此基础上编制出有参考价值的税源分析报告,提高税收预测准确率,为局领导提供可靠的决策信息;不定期开展税源专题分析、税种专题分析和税收政策变动专题分析,及时准确地反映税收收入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三是增强分析结果的运用机制。税收分析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税收分析的最终目的是加强征管,堵漏增收。因此,今后的工作中要充分运用分析结果来指导和促进税收征管,确保税收分析与税收征管实现良性互动,建立税收分析跟踪制度,把分析结果应用到具体的管理工作之中。
(二)拓宽税收分析思路,完善税收分析方法和技巧
一是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的结合。要通过宏观分析,清楚地了解辖区范围内不同行业、不同税种、不同类型企业的税收负担情况,从而找到税收管理的薄弱环节,明确主攻方向。微观分析要在辖区内对税负明显偏低的地方,有疑点的企业、存在问题多的行业进行深入分析,发现问题,找出原因,采取切实措施强化管理,堵塞漏洞。
二是动态数据与静态数据相结合。经济决定税收,经济在发展,纳税人的应税行为在不断运动之中。因此,进行税收分析时,不能只就税收论税收,也不能只看静态数据,不看动态数据,要注意动态数据与静态数据的结合使用,坚持从经济看税源,从纳税人的发展看税源。
三是要做到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是研究社会经济的数量方面,把握数量界限,提供数量依据的方法。定性分析是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深入解释数量的含义,对事物的性质作出判断的方法。二者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长处,只有把它们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完整的科学的税收分析方法体系。
四是税收分析与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相结合。在日常分析中要结合企业产品产量、产品成本、销售情况、税收核算、利润等分析内容,综合运用基期对比分析、行业对比分析、指标逻辑关系推断分析等方法,通过同一户企业历年指标水平纵向对比和同一行业指标水平的横向分析,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相关指标的变化原因及税源的发展趋势,存在疑点的及时组织人员进行评估,通过税收分析发现问题,通过纳税评估查找原因,问题严重的要及时移交稽查部门立案查处,堵塞税收征管漏洞,净化纳税环境。
五是搞好部门配合,多方收集税收分析信息。主动与住建、规划、国土、工商、地税、统计等相关部门建立长期和良好的数据传送机制,做到方便快捷地从各方获取有关纳税人生产经营、资金运转及供销状况等信息数据,确保及时、完整、准确地取得纳税人的相关经济指标数据。
(三)推行科学的税收收入预测模块,提高税收预测的准确性
从本单位管理的重点行业、重点税源企业着手,建立符合行业特征、地域特征的税收预测数学模型,涵盖税收计划管理、税收收入分析、税源分析、重点行业分析、重点税源和重点户分析、免抵退税分析、减免税分析、收入相关因素分析、税收预测和系统维护等内容,采用历史税收数据线性预测法和GDP回归预测法,运用数据库联机分析处理,加强税收收入预测工作,推动税收预测工作的信息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四)强化数据管理,提高税收数据质量和利用效率
一是及时准确地采集有关数据。按照统一标准录入、整合有关数据,减少因主观原因导致的信息失真。二是严格数据审核。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逻辑和真实性检验,把好数据进口关,确保信息质量。三是建立高效的传输手段。充分运用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成果,提高信息传输效率和安全性能,保证信息在上下级之间和同级各部门之间顺畅安全地传输。四是明确职责强化考核。明确各数据采集应用管理等部门的工作职责,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定期对数据质量情况通报和考核,对在信息采集和传输中弄虚作假,或因责任意识不强导致信息出现重大失真的行为,按照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五)注重人才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税收分析专业队伍
要加强对分析人员的专业能力、宏观经济掌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的培训,多方面提高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是要开展经常性的业务培训,充分利用内部网络,采取专题培训、长短期培训结合等形式,加强对税收分析员和兼职分析员的系统培训。以熟带生、以老带新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带动全局干部业务水平和工作技能的提高。二是定期开展“以案说法”分析会,把各自在开展税收分析以来的经验和体会进行讲评,不断开拓分析思路,及时总结、推广税收分析工作经验,提高税收分析人员的整体素质。三是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奖惩机制,激发税收分析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加强责任考核和绩效考核,提高干部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服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