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电刺激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运动功能及室管膜下区的溴氧尿嘧啶核苷+/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细胞表达的影响

来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XINLONG1987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点功能性电刺激(FES)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和室管膜下区(SVZ)溴氧尿嘧啶核苷(BrdU)+/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细胞表达的影响,探讨FES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 MCAO)法制作急性脑梗死大鼠模型,制模成功7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安慰组和FES组,每组各24只.3组再按治疗时间分为1、3、7和14 d四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对照组没有进行任何治疗;安慰组大鼠瘫痪侧前肢仅贴附表面电极,连接FES治疗仪,关闭机器电源;FES组制模成功后第3天开始以表面电极刺激瘫痪侧前肢,治疗强度以引起瘫痪侧出现伸腕伸指动作为准(约4~5 mA),每次治疗15 min,1次/日.治疗前及治疗各时间点(1、3、7和14 d)采用改良神经功能损害评分法(mNSS)对大鼠神经功能变化评分;使用免疫组织荧光化学法检测缺血侧SVZ表达5-BrdU以及GFAP细胞数目的改变.结果 治疗7d和14 d后,FES组大鼠mNSS评分较其它2组明显改善(P<0.05),其中运动功能评分改善尤为明显(P<0.05).治疗第3天FES组BrdU阳性细胞、BrdU +/GFAP+双标阳性细胞数及阳性率与其它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各组BrdU阳性细胞、双标阳性细胞数均达到峰值,FES组BrdU阳性细胞、双标阳性率与其它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4天FES组BrdU阳性细胞、双标阳性率与其它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ES治疗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促进SVZ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膳食纤维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受损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致重型颅脑损伤后,随机分为A组(给予等渗盐水)和B组(给予膳食纤维),分别于伤后6、12、24、48和72
目的 探讨应用神经内镜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 2009年6月至2011年11月,应用神经内镜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51例,均行囊肿壁部分切除+囊肿与蛛网膜下
城市地下空间集约化开发在城市空间、能源以及环境建设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和潜力,因此,在城市整体发展过程中,政府规划和建设部门应进行统一的规划.保证地下空间的科学、合
目的 利用人多发性骨髓瘤(MM)原代细胞在非肥胖糖尿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NOD/SCID)小鼠中建立人MM异种移植模型.方法 将2例MM终末期患者骨髓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悬液通过
目的比较银翘散煎剂与5种相关成药(银翘解毒颗粒、银翘解毒片、银翘解毒丸、银翘解毒液、银翘解毒合剂等)的HPLC特征图谱、日服用生药及指标成分量的差异。方法采用HPLC色谱
目的 通过比较18F-7-甲氧基-2(6-氟-18吡啶-3-yl)咪唑[2,1-β]-8-吡啶噻唑(18F-W372)和11C-匹兹堡化合物B(11C-PIB)在AD患者和健康老年志愿者(HC)的动态影像,评价新型斑块显
神经肽P物质(SP)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中的重要一员,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及组织器官.SP主要通过与细胞表面的相应神经激肽受体(NKR)结合介导其生物学活性,其中SP与N
研究表明髓样细胞表达的触发受体-1(TREM-1)参与了炎性反应的级联放大过程.细菌的某些成分可以上调细胞表面TREM-1的表达,并且能和TREM-1配体协同激活TREM-1受体向下游传递信
目的 评价乙酰左旋肉碱预处理对低氧低糖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PC12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细胞随机分为5组(n=6):对照组(C组)、细胞损伤组(Ⅰ组)和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发病机制.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其引起的并发症中起着关键作用.作为一种新型的趋化因子,人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6( CXC chemok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