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毒甘薯“商薯19”钾肥不同用量效果试验

来源 :山东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h860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探讨脱毒甘薯商薯19最佳钾肥施用量,通过固定氮、磷肥用量,以钾肥为变量,进行了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随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薯块迅速膨大期天数延长,光合产物积累增加,产量提高,以666.7m2施氧化钾16 kg产量为最高,达2880.6kg。
  关键词:脱毒甘薯;商薯19;钾肥;产量
  中图分类号:S531.06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0)04-0085-02
  
  甘薯是我国四大粮食作物之一,我国甘薯产量居世界之首,同时甘薯也是需钾肥较多的作物之一。由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培育的脱毒甘薯“商薯19”具有高产、稳产、品质优、结薯集中、抗病虫、抗旱、耐涝、耐储存、出干率高等特点,是加工粉条、粉丝、粉皮的好原料。商薯19经脱毒后。抗性和生长势增强,增产潜力大。为了探索脱毒甘薯商薯19的最佳施肥方案和技术,特开展钾肥不同用量试验,以期为大面积栽培提供施肥技术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脱毒甘薯——商薯19,由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提供。
  
  1.2 试验土壤和地点
  试验设在交通方便的本所试验田,中上等肥力。前茬作物为小麦,0~25 cm土层有机质含量1.16%,全氮0.0886%,全磷0.2746%,全钾2.29%,速效氮65.36 mg/kg,速效磷58.0 mg/kg,速效钾83.76 mg/kg。
  
  1.3 试验设计与方法
  试验将氮、磷肥的施用量固定,以钾肥为变量,共设A、B、C、D、E 5个处理,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A处理不施任何肥料,其余4个处理N、P肥施用量一致,即666.7m2施纯N 8 kg、P22O55kg,施用时期和用量分配:基肥P2O5全部、N30%,催苗肥N 30%,壮株肥N 30%,促薯肥N10%;K2O每666.7m2用量分别为4、8、16、20 kg,施用时期和数量的分配为基肥、促薯肥各50%。小区面积31.98 m2,每小区栽插199株,666.7m2栽插4000株。试验所用肥料分别为尿素(N46%)、过磷酸钙(P205 15%)和K2SO4、(K2O50%)。
  试验于4月16日培肥苗床,4月20日摆种薯,4月26日出苗,5月2日幼苗生长。6月3日,剪蔓扦插,6月29日中耕除草结合培土,使垄土复原,并每666.7m2用12.5%拿捕净60~90ml。对水40~50 kg喷施一次,10月22日收获。
  
  2 结果与分析
  
  2.1 钾肥不同用量对商薯19生育期的影响
  田间试验结果(表1)表明,茎蔓速生期不施肥料的处理A,地上苗新叶长出迟,发棵最慢,分枝最少。各施肥处理在氮、磷肥相同用量下,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发棵期提前,D、E处理比B处理提前6 d,说明氮、磷肥与足量钾肥配施作基肥能促进早发棵、多分枝。从表1还可看出,块根迅速膨大阶段的持续时间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延长;与对照相比,B、C、D、E处理的茎蔓发棵期至块根膨大中后期的天数分别增加7、16、30、30 d,表明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茎叶持续绿色时间延长,从而延长了光合作用时间,促进了光合产物的积累,提高了产量。
  
  2.2 钾肥不同用量对商薯19薯块产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2)表明,随施钾量的增多,各处理的鲜薯块根产量随之增加。其中产量最高的为E处理,666.7m2产量达2912.4 kg,其次为D处理,666.7m2产2880.6 kg,且二者差异不显著;不施肥的A处理产量最低,仅为1051.2 kg。说明氮、磷肥施用量一定时,商薯19的产量在本试验设计范围内,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2.3 钾肥不同用量对商薯19结薯性状的影响
  试验表明在设计范围内,随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大、中薯数量和比例随之增加,小薯数量和比例随之减少。每株大薯增加0.20~0.93个,比例增加6%~26%,中薯增加0,29~l_45个,比例增加8%~40%,小薯数量减少0.35~1.49个,比例减少24%~66%。说明增施钾肥能促进商薯19品种的光合作用,促进碳水化合物迅速向地下块根输送,从而促进了块根的膨大,增加块根大、中薯比例,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3 小结
  
  3.1 试验表明,脱毒甘薯商薯19在中上等土壤肥力条件下,666.7m2在N、P2O5施用量为8 kg和5 kg的情况下,以施K2O 16 kg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3.2 脱毒甘薯商薯19具有一般甘薯生物学的特点和共性,是喜钾作物,增施钾肥生长期延长,大、中薯块数量和比例增加,从而提高产量。
其他文献
摘要:采用小麦“3414"试验不完全实施方案,在济阳县回河镇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地上,进行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每公顷施纯N 454.55 kg.P2O5750.00 kg、K2O 148.00 kg为最佳施肥方案,小麦产量最高,达7 431.oo kg/hm2。 关键词:小麦;测土施肥;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S512.106.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
期刊
摘要:根据各药剂的药效范围和理化特性选择了11种单剂及其部分复配剂进行了室内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及氧氯化铜:消菌灵=1:1对烟草青枯病的抑菌效果较好,且药效稳定。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S435.7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0)0g—0076—03    烟草青枯病[Pseudomonas solarlacearul'n(E.F Smi
期刊
摘要:调查了桃小食心虫在济南混栽果园中的发生及危害情况,并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桃小食心虫在济南混栽果园-年可发生1—2代,年度间差异较大;氯虫苯甲酰胺7 000倍液与甲氰菊酯·马拉硫磷乳油800倍液、联苯菊酯1 000倍液防治效果相近,在84%-88%之间。  关键词:混栽果园;桃小食心虫;发生情况;化学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6.621.2 9(25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本文在对潍坊烟区的生态条件、产业基础、烟叶特色、目标定位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潍坊烤烟的特色进行了较好的定位,并提出相应的配套生产技术措施,以期为潍坊特色优质烤烟生产提供依据。  关键词:烟叶;特色定位;生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S572(25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0)04-0109-03    随着烟叶资源配置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特色优质烟叶生产成为各烟叶产
期刊
丹参是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Salvia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等功效。  本规程规定了丹参无公害生产的技术措施和采收与初加工等技术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山东各地无公害丹参生产。    1 产地环境    无公害丹参产地环境应符合DB37/T274—2000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之要求。    2 选地整地    选用避风向阳、土
期刊
桔梗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桔梗Platyc-odon gmndiflorum(Jacq.)A.DC.的干燥根。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等功效,亦可食用。  本规程规定了鲁梗1号桔梗无公害生产的技术措施和采收与初加工等技术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山东各地无公害桔梗生产。    1 品种选择    推荐选用鲁梗1号桔梗新品种。该品种为偏晚熟类型,种子饱满、黑亮,千粒重为O.95 g左右。直根型分布比例
期刊
摘要:在实验室用砂生物滤池系统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期间,砂生物滤池系统对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总固体悬浮物(TSS)、氨氮(NH-N)和总磷(TP)的去除率分别为89.1%、95.5%、62.7%、81.5%和88.6%,其出水体积质量平均值分别为63.2、11.32、86.6、5.5 mg/L和0.95 mr/L,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达国
期刊
自2001年以来,寿光市在农业部户用沼气池建设项目的带动下,各村相继建成了许多经济实用的户用沼气池,不仅解决了生活用燃能问题,而且改善了环境卫生条件,减少了蚊蝇的滋生地及一些病害的传播;更重要的是使人畜粪便、作物秸秆等生活生产垃圾变成了生产无公害蔬菜等农产品的优质有机肥料,促进了农民增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1 发酵原料的碳氮比要适宜 
期刊
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以甲醇一水作为流动相,用Hypersil BDS C18柱和紫外检测器,分析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复配制剂。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和甲基硫菌灵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10和O.12;变异系数分别为0.39%和0.30%;平均回收率均为99.1%。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  中图分类号:O657.7 2;$482.2 7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
期刊
摘要:筛选出了具有耐低温和分解秸秆性能的菌种,并经复合成为沼气发酵菌剂。在试验基地对该菌剂的冬季应用效果做了试验验证,分别在采用保温材料、暖棚以及太阳能措施的沼气池内添加菌剂,考察不同条件下菌剂对沼气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组试验池产气量提高38.2%-45.5%,平均日产气量可达O.47—0.80m3。对沼气池采取保温升温措施并添加高效微生物菌剂,可显著提高沼气池的水温和产气量。确保沼气池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