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话剧自20世纪初到现在已经100多年的历史,早期话剧依靠演员自身的能力,这一客观现实限制了戏剧场的观众容量。扩声技术应用于话剧演出可以帮助演员提高台词音量,可以创造新的声音效果;灵活的声音播放使得话剧舞台得以打破演出空间的限制,塑造更具象的,更新奇的空间效果。本文通过分析戏剧场的发展与先现今剧场的状况,结合扩声技术发展与分析话剧扩声的现状。
关键词:话剧;扩声;剧场
1、话剧演出场所—戏剧场的发展
我国的话剧从西方戏剧移植而来。中国话剧形成于二十世纪初,至今已经将近100年的时间。自清末民初,西式剧院开始流行,并且多数剧院兼顾电影放映,这种剧院观众席约1000席左右。早期西式剧院观众席数量与现在话剧演出剧场规模相近。如國家大剧院戏剧场观众席1039席(含站席);中国人民艺术剧院的首都剧场现有观众席927席。
2、大剧场与小剧场
根据话剧演出舞台与观众席的大小,大致可分为大剧场与小剧场两种。大剧场一般指镜框式剧场,可容纳观众约1000人左右。镜框式舞台剧场舞台与观众席分界清楚,一般舞台比观众席第一排高50厘米及以上,舞台的台口为矩形,类似于镜框,台口外有台唇。观众席一般以扇形、马蹄形或者钟形分布。为容纳更多观众,许多剧场观众席不止一层,如国家大剧院戏剧场观众席有三层观众席。
小剧场就是指空间小的剧场,一般容纳观众200到300人左右。小剧场的舞台与观众席没有明显的分割。小剧场观众席分布比较自由,有的剧场观众席为矩形阶梯式;有的剧场除了主观众席外,舞台两侧也分布部分观众席;有的剧场观众席可自由调整。
3、扩声技术与现代剧场
扩声技术在上世纪60年代末期还处于萌芽的年代。上世纪60年代末期,电影院使用音响已经很流行,但是现场演出的音响技术还不足以将现场的声音较好地传递给观众。上世纪70年代开始,音响师逐渐成为一个职业,大量的音乐演出对音响的要求越来越高。20世纪90年代线阵列音响系统启用,线阵列系统更易搭建、音量更大,使得音乐演出世界大范围巡演更容易。
扩声系统不仅对音乐演出有帮助,对话剧演出的帮助也是巨大的。话剧演出场地远小于音乐演出的场地,演出场地也多在室内。将线阵列技术应用于剧场,很好地解决了传统点声源音箱前后排观众席音量差距过大的问题,良好声辐射也使得观众席不同区域声音覆盖差距减小,提升观众的听觉体验。音箱技术改良,窄辐射范围的音箱使得声音覆盖更为可控,也使得舞台拾音更为便利。
扩声系统和录音系统最大的不同在于,扩声系统的话筒和音箱在同一空间,而录音系统则是在两个完全分离的不同空间。当话筒和音箱在同一空间时,话筒拾取的声音通过音箱放大,音箱放大的声音再被话筒拾取,再通过音箱放大…...声音信号在空间内被多次放大,若再拾取声音信号过大,容易形成啸叫;若拾取声音较小,也会使得扩声不能真实还原声源,影响演出效果。如何将音箱对于拾音的影响降至最小,是演出中时常需要注意的问题。
线阵列音箱系统的使用其一解决了观众席声音覆盖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多层观众席的大剧场线阵列音箱可以精确控制音箱的声音辐射角度,精确地将扩声信号送到不同位置的观众的耳中。线阵列音箱与点声源音箱结合,以线阵列音箱为主,点声源音箱为辅是现在大剧场音箱系统的主流。其二,可控的声音覆盖使得舞台上与舞台下声场分离度增加,线阵列音箱系统只负责观众席内的声音,舞台上架设舞台返送音箱系统给舞台上的演出者以及侧台候场的演员、工作人员提供清晰明确的声音信号。舞台返送音箱系统位置更为灵活,可根据演员的需求,舞台拾音话筒的位置而进行调整,以保证舞台各区域声音覆盖的同时,为话筒拾音提供最好的环境。
线阵列音箱系统一般用于大剧场,小剧场因其空间较小,舞台纵深与观众席面积都小,所以点声源音箱是小剧场扩声的主流。小剧场扩声需要更加灵活多变的扩声系统。小剧场舞台和观众席没有明显的分割,可变观众席与沉浸式戏剧表演使得演出空间与观众席空间融合,针对不同的演出做不同调整的灵活的音箱系统更适合小剧场。
4、话剧扩声现状
话剧扩声按是否扩人声,可分为无人声扩声和有人声扩声两种。
无人声扩声是指现场扩声系统播放音乐与音效,演员的台词的音量需要靠演员自己掌握。话剧演出早期因为没有扩声的技术条件,所以当时的演出都为无人声扩声演出,所有演员的台词以及现场演奏的音乐、音效都只能靠演员或者乐手自己控制。早期的话剧演出队厅堂的要求高,良好的厅堂可以尽量容纳观众的前提下保证演员声音的清晰度。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没有扩声系统的帮助很难进一步提高声音的覆盖范围,因此早期的戏剧场规模有限。小剧场戏剧多为无人声扩声,因为小剧场空间比较小,观众席一般在300席以下,专业演员的声音足以覆盖整个剧场,除非有特殊的效果要求,一般不用对人声进行扩声。小剧场扩声主要是播放音乐与音效,还有对于个别音量较小的乐器或现场音效进行扩声。
有人声扩声还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无线话筒扩声,一种是固定话筒扩声。无线话筒扩声是演员带上无线话筒,演员的台词通过无线话筒进入音响系统,再由音箱扩出。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人声拾取清晰,演员的台词不受演员的站位与面向影响,多位演员表演时,音响师可帮助演员平衡台词音量大小,还可以平衡演员台词与音乐音效的音量比例,并以较大的声压级重现。固定话筒扩声就是讲话筒固定在舞台上的某个区域,一般为舞台前部演员演区之前或者舞台两侧侧幕中,也有可能在舞台上,但是需要有景或者道具遮挡。这种方法的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提高演员台词音量的同时,还能部分保留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空间感与方向感,能整体拾取演员的台词、动作,声音更自然。然而这种方法提高台词音量有限,从扩声音量与清晰度的角度上来说,话筒扩声比固定话筒扩声效果要好,但从声音自然感的角度上来说,固定话筒扩声效果明显好于无线话筒扩声。现在也有固定话筒扩声和无线话筒扩声结合的方式。具体选用那种扩声方式还需要依照导演的艺术需求而确定。
5、总结
话剧发展至今已经有100多年了,在这100多年中话剧分化出了大剧场戏剧与小剧场戏剧。扩声技术应用于话剧演出提升了观众的观感的同时,也给话剧导演更多的可选择性。扩声技术应用于话剧除了满足基础性需求之外,应结合话剧艺术的审美需求,尊重导演的艺术需求,创造更具象,更新奇的视听效果。
参考文献
《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研究》(1912~1949)贤骥清_上海戏剧学院 2014年3月
《南开新剧团与中国早期话剧的剧场探索》黄育聪_汉语言文学研究2018年第4期
关键词:话剧;扩声;剧场
1、话剧演出场所—戏剧场的发展
我国的话剧从西方戏剧移植而来。中国话剧形成于二十世纪初,至今已经将近100年的时间。自清末民初,西式剧院开始流行,并且多数剧院兼顾电影放映,这种剧院观众席约1000席左右。早期西式剧院观众席数量与现在话剧演出剧场规模相近。如國家大剧院戏剧场观众席1039席(含站席);中国人民艺术剧院的首都剧场现有观众席927席。
2、大剧场与小剧场
根据话剧演出舞台与观众席的大小,大致可分为大剧场与小剧场两种。大剧场一般指镜框式剧场,可容纳观众约1000人左右。镜框式舞台剧场舞台与观众席分界清楚,一般舞台比观众席第一排高50厘米及以上,舞台的台口为矩形,类似于镜框,台口外有台唇。观众席一般以扇形、马蹄形或者钟形分布。为容纳更多观众,许多剧场观众席不止一层,如国家大剧院戏剧场观众席有三层观众席。
小剧场就是指空间小的剧场,一般容纳观众200到300人左右。小剧场的舞台与观众席没有明显的分割。小剧场观众席分布比较自由,有的剧场观众席为矩形阶梯式;有的剧场除了主观众席外,舞台两侧也分布部分观众席;有的剧场观众席可自由调整。
3、扩声技术与现代剧场
扩声技术在上世纪60年代末期还处于萌芽的年代。上世纪60年代末期,电影院使用音响已经很流行,但是现场演出的音响技术还不足以将现场的声音较好地传递给观众。上世纪70年代开始,音响师逐渐成为一个职业,大量的音乐演出对音响的要求越来越高。20世纪90年代线阵列音响系统启用,线阵列系统更易搭建、音量更大,使得音乐演出世界大范围巡演更容易。
扩声系统不仅对音乐演出有帮助,对话剧演出的帮助也是巨大的。话剧演出场地远小于音乐演出的场地,演出场地也多在室内。将线阵列技术应用于剧场,很好地解决了传统点声源音箱前后排观众席音量差距过大的问题,良好声辐射也使得观众席不同区域声音覆盖差距减小,提升观众的听觉体验。音箱技术改良,窄辐射范围的音箱使得声音覆盖更为可控,也使得舞台拾音更为便利。
扩声系统和录音系统最大的不同在于,扩声系统的话筒和音箱在同一空间,而录音系统则是在两个完全分离的不同空间。当话筒和音箱在同一空间时,话筒拾取的声音通过音箱放大,音箱放大的声音再被话筒拾取,再通过音箱放大…...声音信号在空间内被多次放大,若再拾取声音信号过大,容易形成啸叫;若拾取声音较小,也会使得扩声不能真实还原声源,影响演出效果。如何将音箱对于拾音的影响降至最小,是演出中时常需要注意的问题。
线阵列音箱系统的使用其一解决了观众席声音覆盖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多层观众席的大剧场线阵列音箱可以精确控制音箱的声音辐射角度,精确地将扩声信号送到不同位置的观众的耳中。线阵列音箱与点声源音箱结合,以线阵列音箱为主,点声源音箱为辅是现在大剧场音箱系统的主流。其二,可控的声音覆盖使得舞台上与舞台下声场分离度增加,线阵列音箱系统只负责观众席内的声音,舞台上架设舞台返送音箱系统给舞台上的演出者以及侧台候场的演员、工作人员提供清晰明确的声音信号。舞台返送音箱系统位置更为灵活,可根据演员的需求,舞台拾音话筒的位置而进行调整,以保证舞台各区域声音覆盖的同时,为话筒拾音提供最好的环境。
线阵列音箱系统一般用于大剧场,小剧场因其空间较小,舞台纵深与观众席面积都小,所以点声源音箱是小剧场扩声的主流。小剧场扩声需要更加灵活多变的扩声系统。小剧场舞台和观众席没有明显的分割,可变观众席与沉浸式戏剧表演使得演出空间与观众席空间融合,针对不同的演出做不同调整的灵活的音箱系统更适合小剧场。
4、话剧扩声现状
话剧扩声按是否扩人声,可分为无人声扩声和有人声扩声两种。
无人声扩声是指现场扩声系统播放音乐与音效,演员的台词的音量需要靠演员自己掌握。话剧演出早期因为没有扩声的技术条件,所以当时的演出都为无人声扩声演出,所有演员的台词以及现场演奏的音乐、音效都只能靠演员或者乐手自己控制。早期的话剧演出队厅堂的要求高,良好的厅堂可以尽量容纳观众的前提下保证演员声音的清晰度。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没有扩声系统的帮助很难进一步提高声音的覆盖范围,因此早期的戏剧场规模有限。小剧场戏剧多为无人声扩声,因为小剧场空间比较小,观众席一般在300席以下,专业演员的声音足以覆盖整个剧场,除非有特殊的效果要求,一般不用对人声进行扩声。小剧场扩声主要是播放音乐与音效,还有对于个别音量较小的乐器或现场音效进行扩声。
有人声扩声还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无线话筒扩声,一种是固定话筒扩声。无线话筒扩声是演员带上无线话筒,演员的台词通过无线话筒进入音响系统,再由音箱扩出。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人声拾取清晰,演员的台词不受演员的站位与面向影响,多位演员表演时,音响师可帮助演员平衡台词音量大小,还可以平衡演员台词与音乐音效的音量比例,并以较大的声压级重现。固定话筒扩声就是讲话筒固定在舞台上的某个区域,一般为舞台前部演员演区之前或者舞台两侧侧幕中,也有可能在舞台上,但是需要有景或者道具遮挡。这种方法的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提高演员台词音量的同时,还能部分保留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空间感与方向感,能整体拾取演员的台词、动作,声音更自然。然而这种方法提高台词音量有限,从扩声音量与清晰度的角度上来说,话筒扩声比固定话筒扩声效果要好,但从声音自然感的角度上来说,固定话筒扩声效果明显好于无线话筒扩声。现在也有固定话筒扩声和无线话筒扩声结合的方式。具体选用那种扩声方式还需要依照导演的艺术需求而确定。
5、总结
话剧发展至今已经有100多年了,在这100多年中话剧分化出了大剧场戏剧与小剧场戏剧。扩声技术应用于话剧演出提升了观众的观感的同时,也给话剧导演更多的可选择性。扩声技术应用于话剧除了满足基础性需求之外,应结合话剧艺术的审美需求,尊重导演的艺术需求,创造更具象,更新奇的视听效果。
参考文献
《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研究》(1912~1949)贤骥清_上海戏剧学院 2014年3月
《南开新剧团与中国早期话剧的剧场探索》黄育聪_汉语言文学研究201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