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95年,那是一个绿色盎然的春天,欧洲的夜空上突然连着几晚连续不断坠着流星。一个马脸大胡子的老人站在教堂的顶上喃喃祷告着,他就是中世纪的四大神父之一,当时的教皇乌尔班二世。而一个骑着驴的基督教修±,他僧袍破落,白发苍苍,正失魂落魄地赶路,他就是在欧洲民间有着大名声的“隐士彼得”。
隐士彼得是法国北部的亚眠人,据说也是上流社会出身,但因老婆实在长相欠佳,遂看破了红尘。对世间再无任何留恋的他一头扎进了亚眠的修道院,做起了上帝的使者,一个虔诚的修道士。他虔诚到了终年不洗澡,不换衣,不穿鞋。也不吃牛奶和面包,只吃象征着圣洁的鱼和代表上帝耶稣圣血的葡萄酒。彼得几十年如一日虔诚着,自虐着,为自己带来了名气。在法国的民间,老百姓都知道有个隐士彼得。因为在中世纪的老百姓看来,彼得忘我的修行是一种虔诚的体现。但是,一切表达虔诚偿赎原罪的方式,都比不上亲赴圣城耶路撒冷拜谒圣迹,终于,隐士彼得也骑上了小毛驴,开始了朝圣之旅。彼得经历了千辛万苦,来到了圣城耶路撒冷。
整个耶路撒冷都被异族人、异教徒占领着,仅存的几个基督教堂,也残破不堪。几天后,彼得带着无尽的悲愤、踏上了返乡之路,他要回家找到教皇陛下,向他述说这一路的见闻。彼得如愿见到了乌尔班二世,把路途中积蓄的话倾泻而出,等待着教皇陛下的圣断。乌尔班二世只是淡淡地对他说 “恺撇的归恺撤,天主的归天主,秋天你再来一次吧。”等彼得失落地走后,乌尔班二世却开始在欧洲各国演说,作为当时权利最大天使的化身,教皇所到之处,都是万人空巷。
11月乌尔班二世在法国的克莱芒召开会议。他在这次会议上做了一场历史上留名的演讲,号召欧洲人组成上帝的军队——十字军,远征圣城耶路撒冷,把异教徒都赶出去。乌尔班二世的这篇演讲,给当时穷苦的欧洲百姓许诺了东方的富足,并描述了会给予他们免税免息以及将来决不下地狱,一定升天堂的种种好处。演说结束后,效果奇佳。人们纷纷从座席上跳起,急奔到教皇面前跪倒宣誓,立场坚定的披坚执锐为主前驱,誓要驱逐鞑虏光复圣地。慷慨激昂踌躇满志的人们约定,于来年的8月15日圣母节誓师东征,目标就是耶路撒冷。
时间约定在了8月15日,但民间那些连温饱都不能保证,每天只能挖草根的老百姓们却早已按捺不住了,他们热情高涨,在来年的年初,他们就开始已经陆陆续续上路了。1096年2月,大约8万来自法国各地的“农民十字军”便开始在莱茵河畔集结,其余还有来自北欧,南欧,英国的各路人马,一共大约有30多万人。隐士彼得一直在那里等待着他们,自然而然,他也就成了历史上这第 批十字军的大首领。彼得把军队分成三批次,先锋军大约有两万人,首领是外号叫“穷鬼”的瓦尔特。彼得自己率领大约一万五千人随后跟进,后卫军则混乱多了,他们各自为政,首领有骑士福尔克,伯爵爱米科,以及外号“疯狂教士”沙尔克等人,部队大概一共有20多万人。
就这样,史上的第一支十字军踏上了征途,他们人数虽多,却是一群不折不扣的乌合之众,比如先锋官穷鬼瓦尔特率领两万多大军中,只有八个人是正牌骑士出身,其余都是破产的手工业者,失地的农民,没有正当职业的闲汉之类的。他们这些人的兵器都是粪叉铲子铁棍之类的。防具更是惨不忍睹了,有用水壶当头盔的,有用锅盖当盾牌的,远远看上去,这哪里像支军队,整个就是一逃难大军。他们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没有出过远门,也不识字,根本就不知道耶路撒冷到底在何方,有的人以为走一天的路就可以达到圣城了,有的则以为只要走七天。他们用欧洲古代传说中的鹅来指路,结果自然可想而知,一头笨鹅会指出什么明路,很快,这群毫无知识和方向感的大军就迷失在了欧洲的腹地。
迷路的他们瞎转悠了很久,身无分文,口粮全无。为了吃饭,这批大军逢人就抢,他们的目标大多是散居在欧洲的犹太人。但很快,他们就遇到了比犹太人凶猛太多的匈牙利人。匈牙利人把他们打得落荒而逃,还把其中16个人剥光了衣服吊死在城墙上。最终,这批狼狈不堪的军队到达了耶路撒冷的外缘。但却被早已得到消息的赛尔柱人团团围住,这批十字军都被他们屠杀殆尽。根据欧洲史的记载“农民十字军的尸体堆积起来,不是像丘陵,而是像高山。”这次东征,史称“前十字军”或“农民十字军”,他们的失败,只为西欧的骑士们提供了悲愤、仇恨,甚至是笑柄,很快的,第二次,第三次,一直到第八次十字军东征就陆续开始集结了。
编辑/姚晟
隐士彼得是法国北部的亚眠人,据说也是上流社会出身,但因老婆实在长相欠佳,遂看破了红尘。对世间再无任何留恋的他一头扎进了亚眠的修道院,做起了上帝的使者,一个虔诚的修道士。他虔诚到了终年不洗澡,不换衣,不穿鞋。也不吃牛奶和面包,只吃象征着圣洁的鱼和代表上帝耶稣圣血的葡萄酒。彼得几十年如一日虔诚着,自虐着,为自己带来了名气。在法国的民间,老百姓都知道有个隐士彼得。因为在中世纪的老百姓看来,彼得忘我的修行是一种虔诚的体现。但是,一切表达虔诚偿赎原罪的方式,都比不上亲赴圣城耶路撒冷拜谒圣迹,终于,隐士彼得也骑上了小毛驴,开始了朝圣之旅。彼得经历了千辛万苦,来到了圣城耶路撒冷。
整个耶路撒冷都被异族人、异教徒占领着,仅存的几个基督教堂,也残破不堪。几天后,彼得带着无尽的悲愤、踏上了返乡之路,他要回家找到教皇陛下,向他述说这一路的见闻。彼得如愿见到了乌尔班二世,把路途中积蓄的话倾泻而出,等待着教皇陛下的圣断。乌尔班二世只是淡淡地对他说 “恺撇的归恺撤,天主的归天主,秋天你再来一次吧。”等彼得失落地走后,乌尔班二世却开始在欧洲各国演说,作为当时权利最大天使的化身,教皇所到之处,都是万人空巷。
11月乌尔班二世在法国的克莱芒召开会议。他在这次会议上做了一场历史上留名的演讲,号召欧洲人组成上帝的军队——十字军,远征圣城耶路撒冷,把异教徒都赶出去。乌尔班二世的这篇演讲,给当时穷苦的欧洲百姓许诺了东方的富足,并描述了会给予他们免税免息以及将来决不下地狱,一定升天堂的种种好处。演说结束后,效果奇佳。人们纷纷从座席上跳起,急奔到教皇面前跪倒宣誓,立场坚定的披坚执锐为主前驱,誓要驱逐鞑虏光复圣地。慷慨激昂踌躇满志的人们约定,于来年的8月15日圣母节誓师东征,目标就是耶路撒冷。
时间约定在了8月15日,但民间那些连温饱都不能保证,每天只能挖草根的老百姓们却早已按捺不住了,他们热情高涨,在来年的年初,他们就开始已经陆陆续续上路了。1096年2月,大约8万来自法国各地的“农民十字军”便开始在莱茵河畔集结,其余还有来自北欧,南欧,英国的各路人马,一共大约有30多万人。隐士彼得一直在那里等待着他们,自然而然,他也就成了历史上这第 批十字军的大首领。彼得把军队分成三批次,先锋军大约有两万人,首领是外号叫“穷鬼”的瓦尔特。彼得自己率领大约一万五千人随后跟进,后卫军则混乱多了,他们各自为政,首领有骑士福尔克,伯爵爱米科,以及外号“疯狂教士”沙尔克等人,部队大概一共有20多万人。
就这样,史上的第一支十字军踏上了征途,他们人数虽多,却是一群不折不扣的乌合之众,比如先锋官穷鬼瓦尔特率领两万多大军中,只有八个人是正牌骑士出身,其余都是破产的手工业者,失地的农民,没有正当职业的闲汉之类的。他们这些人的兵器都是粪叉铲子铁棍之类的。防具更是惨不忍睹了,有用水壶当头盔的,有用锅盖当盾牌的,远远看上去,这哪里像支军队,整个就是一逃难大军。他们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没有出过远门,也不识字,根本就不知道耶路撒冷到底在何方,有的人以为走一天的路就可以达到圣城了,有的则以为只要走七天。他们用欧洲古代传说中的鹅来指路,结果自然可想而知,一头笨鹅会指出什么明路,很快,这群毫无知识和方向感的大军就迷失在了欧洲的腹地。
迷路的他们瞎转悠了很久,身无分文,口粮全无。为了吃饭,这批大军逢人就抢,他们的目标大多是散居在欧洲的犹太人。但很快,他们就遇到了比犹太人凶猛太多的匈牙利人。匈牙利人把他们打得落荒而逃,还把其中16个人剥光了衣服吊死在城墙上。最终,这批狼狈不堪的军队到达了耶路撒冷的外缘。但却被早已得到消息的赛尔柱人团团围住,这批十字军都被他们屠杀殆尽。根据欧洲史的记载“农民十字军的尸体堆积起来,不是像丘陵,而是像高山。”这次东征,史称“前十字军”或“农民十字军”,他们的失败,只为西欧的骑士们提供了悲愤、仇恨,甚至是笑柄,很快的,第二次,第三次,一直到第八次十字军东征就陆续开始集结了。
编辑/姚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