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实践活动是适应形势发展,引导学生认知生活、认知社会,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教学手段。近几年来,我校按照“大胆改革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地方特色,延伸课堂教学,突出能力培养,主动融入社会,重在提升素质”的思路,坚持“整体推进、校长主抓、政教牵头、班级为主、全体参与”的方法,积极探索开展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一、深入调研,突出特色,找准实践活动的切入点
1.根据学生状况特点找准活动的切入点。我校独生子女多,机关干部子女多,教师子女多。他们大都经济条件比较好,生活条件优越。于是学校政教处、团支部、少队部精心策划,开展研究性实践活动——《走近贫困家庭子女》。为了让学生能真实地感受贫困家庭子女的种种状况,先布置学生自己在城里寻找贫困家庭,并利用双休日进行了调查访问。同时,学校也通过各种渠道在农村找到两户特困生的家庭。随后,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双休日七个小队队长带着组内同学的提问题纲调查访问了农村贫困家庭。每位学生都写出了调查报告,并召开了主题班会,畅谈感受。为了延伸活动效果,在此基础上,又组织学生认真分析调查结果,合作研讨为贫困户献良策活动,还组织6人演讲团利用班队活动进行全校性演讲。这次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该活动还被评为湖南省中小学研究性学习课题一等奖,并荣获全国第四届“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创新活动一等奖。
2.挖掘地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材,找准实践活动的切入点。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市教育局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当时中国女排正在郴州集训。我校抓住这一爱国主义的好题材,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寻女排足迹、学女排精神”实践活动。118班6个同学主动请缨组成“小飞龙采访队”到中国女排郴州训练基地采访中国女排。孩子们经过采访女排的活动后,一直关注着女排,在2004年的奥运会上孩子们看见女排获得了冠军,为祖国争得了荣誉,都激动得掉下了眼泪。孩子们现在对学习和生活都充满了热情,他们在用实际行动向女排学习。
3.结合本地地方文化找准活动的切入点。郴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小朋友们外出旅游多,但对郴州的旅游并不了解。为此,这几年我校围绕“我爱家乡”这一主题,开展了《走近天下第十八福地》《猫王寨旅游开发》《为郴州人民写春联》等活动。利用本地就近的名胜古迹“天下第十八福地——苏仙岭”,学生们拟定方案,分组讨论、了解苏仙岭的来历、名胜古迹、历史文化、名人足迹等方面的知识。学生自己访问,实地考查,上网查资料。每个环节都是学生自己动手,亲身体会,在活动中更激发了“爱我家乡”的情感。
二、突出创新,突出创造,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造能力
小学是激发少年儿童创造的关键时期。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又是激发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中始终把创造、创新贯穿活动全过程。从活动的策划、问题的提出、活动的开展和组织、信息的收集和整理都注重引导学生创新。2003年寒假,学校开展寒假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提出“春节文化” “我爱家乡”“知我社区、爱我社区” “我爱我家”等主题的实践活动。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先提出方案,在教师引导下完善。这样给了学生很大的实践空间和创新空间,如有的学生组成书法爱好者上街开展《为郴州人民写春联活动》,既有创新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三、情理相融,身心参与,坚持培养能力与激发情感相统一
理是认知能力,情是心理感悟和共鸣。“理性”使人聪慧,情感使人高尚。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只有坚持情与理的统一,引导学生身心参与,入脑入心,才能提高学生认知社会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思想素质,振撼学生心灵,并内化为学生的素质。有时,心灵的共鸣与振荡甚至对学生终身产生极大的影响。在选题上我们注意选择既能提高能力又能提升学生审美的主题。在活动开展中,从设计到组织,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坚持感知与理性的结合,坚持识理与心灵感受相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2003年的《走近贫困家庭子女》,2006年的“情系灾区,手拉手”献爱心活动就是成功的情理互动活动。许多学生在活动中流泪了,对学生的心灵产生了极大的振动。
四、以点带面,放大效果,形成整体效应
各种实践活动不同,对学生的影响也不一样。为了深化实践活动效果,在每次实践活动后,我们注意总结,对一些突出、效果明显的活动注意采取多种形式扩大活动的影响力。一是开展实践活动成果报告和巡回演讲;例如,《走近贫困家庭子女》活动完成后,及时组织学生在班上谈感受、谈体会,使全班同学都受到了教育。《寻女排足迹、学女排精神》活动后,“小飞龙”采访记者队到各班巡回演讲,激发了全校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的精神。二是以家长会、宣传橱窗、校报等形式宣传活动成果。在家长会上,组织家长参观实践活动成果,通报活动开展情况,许多家庭大为感叹,纷纷表示要大力支持。学校的宣传橱窗对活动成果进行展示,校报《小白鹿》及时报道活动成果。比如有的学生开展“爱我社区”实践活动后,对老人开展了定期上门服务活动,对贫困家庭子女开展了献爱心助学活动,等等。
(责任编辑:薛剑刚)
一、深入调研,突出特色,找准实践活动的切入点
1.根据学生状况特点找准活动的切入点。我校独生子女多,机关干部子女多,教师子女多。他们大都经济条件比较好,生活条件优越。于是学校政教处、团支部、少队部精心策划,开展研究性实践活动——《走近贫困家庭子女》。为了让学生能真实地感受贫困家庭子女的种种状况,先布置学生自己在城里寻找贫困家庭,并利用双休日进行了调查访问。同时,学校也通过各种渠道在农村找到两户特困生的家庭。随后,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双休日七个小队队长带着组内同学的提问题纲调查访问了农村贫困家庭。每位学生都写出了调查报告,并召开了主题班会,畅谈感受。为了延伸活动效果,在此基础上,又组织学生认真分析调查结果,合作研讨为贫困户献良策活动,还组织6人演讲团利用班队活动进行全校性演讲。这次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该活动还被评为湖南省中小学研究性学习课题一等奖,并荣获全国第四届“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创新活动一等奖。
2.挖掘地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材,找准实践活动的切入点。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市教育局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当时中国女排正在郴州集训。我校抓住这一爱国主义的好题材,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寻女排足迹、学女排精神”实践活动。118班6个同学主动请缨组成“小飞龙采访队”到中国女排郴州训练基地采访中国女排。孩子们经过采访女排的活动后,一直关注着女排,在2004年的奥运会上孩子们看见女排获得了冠军,为祖国争得了荣誉,都激动得掉下了眼泪。孩子们现在对学习和生活都充满了热情,他们在用实际行动向女排学习。
3.结合本地地方文化找准活动的切入点。郴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小朋友们外出旅游多,但对郴州的旅游并不了解。为此,这几年我校围绕“我爱家乡”这一主题,开展了《走近天下第十八福地》《猫王寨旅游开发》《为郴州人民写春联》等活动。利用本地就近的名胜古迹“天下第十八福地——苏仙岭”,学生们拟定方案,分组讨论、了解苏仙岭的来历、名胜古迹、历史文化、名人足迹等方面的知识。学生自己访问,实地考查,上网查资料。每个环节都是学生自己动手,亲身体会,在活动中更激发了“爱我家乡”的情感。
二、突出创新,突出创造,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造能力
小学是激发少年儿童创造的关键时期。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又是激发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中始终把创造、创新贯穿活动全过程。从活动的策划、问题的提出、活动的开展和组织、信息的收集和整理都注重引导学生创新。2003年寒假,学校开展寒假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提出“春节文化” “我爱家乡”“知我社区、爱我社区” “我爱我家”等主题的实践活动。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先提出方案,在教师引导下完善。这样给了学生很大的实践空间和创新空间,如有的学生组成书法爱好者上街开展《为郴州人民写春联活动》,既有创新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三、情理相融,身心参与,坚持培养能力与激发情感相统一
理是认知能力,情是心理感悟和共鸣。“理性”使人聪慧,情感使人高尚。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只有坚持情与理的统一,引导学生身心参与,入脑入心,才能提高学生认知社会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思想素质,振撼学生心灵,并内化为学生的素质。有时,心灵的共鸣与振荡甚至对学生终身产生极大的影响。在选题上我们注意选择既能提高能力又能提升学生审美的主题。在活动开展中,从设计到组织,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坚持感知与理性的结合,坚持识理与心灵感受相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2003年的《走近贫困家庭子女》,2006年的“情系灾区,手拉手”献爱心活动就是成功的情理互动活动。许多学生在活动中流泪了,对学生的心灵产生了极大的振动。
四、以点带面,放大效果,形成整体效应
各种实践活动不同,对学生的影响也不一样。为了深化实践活动效果,在每次实践活动后,我们注意总结,对一些突出、效果明显的活动注意采取多种形式扩大活动的影响力。一是开展实践活动成果报告和巡回演讲;例如,《走近贫困家庭子女》活动完成后,及时组织学生在班上谈感受、谈体会,使全班同学都受到了教育。《寻女排足迹、学女排精神》活动后,“小飞龙”采访记者队到各班巡回演讲,激发了全校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的精神。二是以家长会、宣传橱窗、校报等形式宣传活动成果。在家长会上,组织家长参观实践活动成果,通报活动开展情况,许多家庭大为感叹,纷纷表示要大力支持。学校的宣传橱窗对活动成果进行展示,校报《小白鹿》及时报道活动成果。比如有的学生开展“爱我社区”实践活动后,对老人开展了定期上门服务活动,对贫困家庭子女开展了献爱心助学活动,等等。
(责任编辑:薛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