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扬州是大运河的发祥地和枢纽城市,吴王夫差凿邗沟、贯江淮;隋文帝、隋炀帝开运河、通南北。千里运河、万里长江在扬州交汇,成就了扬州2500年持续发展、数度辉煌的历史。本文根据历史文献,顺着运河发展的脉络,梳理出了扬州运河发展史上的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并简要论述了他们对扬州运河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关键词:扬州运河 发展 历史人物 贡献
大运河扬州段是连接长江和淮河两大自然水系的人工河道,是大运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是江南漕粮北上的主要通道,也是中国历史上南北交通的主动脉。扬州运河自春秋以来,历经变迁,因诸多水利功臣对运河的开发治理,使运河在漕运、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春秋吴王夫差凿邗沟
《左传》鲁哀公九年(周敬王三十四年,吴王夫差十年,公元前486年)载:“秋,吴城邗,沟通江、淮。” 即指吴王夫差主持开凿邗沟之事。
禹时,江淮之间没有水道相通,扬州(注:九洲之一)贡道由江入海,然后达于淮、泗至帝都。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北上争霸,于公元前486~前484年筑邗城(今扬州市),开通邗沟,南起邗城(今扬州)以南的长江,北经樊梁湖(今高邮附近)等一系列湖泊,折向东北,入射阳湖,以较短的人工渠道相连接,航道弯曲,再向西北经淮安入淮河。
这段河道所处的基本地势是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地域的基本地理特征是湖泊重众多。吴王夫差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把天然的河流、湖泊与人工河道组合在一起,利用自然湖体作为运河航道及水源,引江入淮,是人类师法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融入自然的典范,为千年之后大运河的开凿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邗沟是中国最早开凿的运河之一,同时也是正式见诸史籍记载的最早的运河,邗沟的开凿为后世的南北航运带来极大的方便,对沿线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南北交流,起了重要的作用。
2.东汉广陵太守陈登筑西道
《水经注·淮水》引蒋济(魏文帝时,官至尚书)《三州论》曰:“淮湖纡远,水陆异路,山阳不通,陈敏(《扬州水道记》考证应为陈登,汉建安时曾任广陵太守)穿沟,更凿马濑,百里渡湖。”
汉建安以前,邗沟出博芝、射阳湖,并利用射阳湖的水源,向东绕行一圈后,经夹耶至淮河,历史上称此河线为东道。东道因射阳湖风涛大,船只受损严重,东汉建安二年至五年(197-200),广陵太守陈登向西改道取直,由樊梁湖直接向北,经津湖、白马湖、北入淮,以避行湖之险。其河线在原河线之西,所以历史上称此河线为西道。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西征赋》“发津潭而迥迈,逗白马以憩舲,贯射阳而望邗沟,济通淮而薄涌城”,说明走的是西道。
陈登筑西道,是对湖道最大的发展,使湖道不仅有东道,而且有西道,以后的湖道基本上是在这两道上求得发展的,这为湖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开创意义。它使津湖与白马湖相连,也拓展了湖道的领域。
3.东晋太保谢安构筑堰埭
《晋书·谢安传》:“及到新城,策埭于城北。”张文端《运河图说》记载:“谢安镇广陵,见步丘地势西高东下,每春夏湖水涨,东浸民田,而西又苦旱。安为筑埭以界之,高下两利,名邵伯埭”。
东晋太元十年(385),太保谢安避权奸出镇广陵(今扬州),于城东北二十里地的步邱筑垒而居,更名新城。他考察新城之北二十里地势,西高东低。西易泄水,常苦干旱;东难排水,农田易淹。遂率民众于步邱之北20里筑埭渲蓄,使西解旱忧,东免涝患。后人追思谢安治水之德,将他比作周代召伯,(古召与今邵同字)故埭、镇、湖皆称邵伯。
魏晋期间淮扬间运河多不通畅,但因南征北伐,邗沟的军事意义仍不稍减,此时的邗沟疏浚与修建比较频繁,堰、埭等水工设施的出现,为保证军事水运畅通,改善沿途农田灌溉,以及后来运河航运功能的增加具有重要意义。
4.隋帝杨坚、杨广拓浚邗沟
《隋书·文帝纪》:“开皇七年(587年) 夏四月,庚戌于扬州开山阳以通漕运。”《资治通鉴》云:“炀皇帝大业元年(乙丑,605年),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邗沟,自山阳至扬子入江[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注:扬子今真州]。渠广四十步(约合70米),渠旁皆筑御道,树以柳;自長安至江都,置离宫40余所。”
为了沟通南方经济中心和北方政治中心,隋朝政府陆续将已有的自然水道和历史运河加以整治修葺,并新开凿了部分运河河段,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成了从南方重要农业产区直达帝国政治中心和华北地区军事重镇的重要内陆水运交通动脉。这次天才的设想是大运河发展历程中的第一次大沟通,由此奠定的跨越广大国土的运河“Y”字型格局在唐宋时期一直发挥作用,沿用了600多年。这成为大运河真正的开端。
5.唐刺史齐浣凿新河
《旧唐书·齐浣传》:“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浣)迁润州刺史,充江南东道采访处置使。润州北界隔吴(指扬州),至瓜步沙尾,纡汇六十里,船绕瓜步,多为风涛之所漂损。澣乃移其漕路,于京口(今镇江)塘下直渡江二十里,又开伊娄河二十五里,即达扬子县,自是免漂损之灾,岁减脚钱数十万。又立伊娄埭,官收其课,迄利济焉。”
运河南端入江口的扬子,因长江泥沙淤积,已与瓜州并岸,航运受阻,伊娄河的开通使运河由扬子直达瓜州江岸,大大缩短了距离和减少了江上航行的风险。伊娄河的开凿,体现了扬州段运河与自然要素间的密切联系。伊娄河作为扬州段大运河的南段自开通以来始终发挥着重要的通航、水利等作用。中国唐代著名大诗人李白盛赞道:“齐公凿新河,万苦流不绝。丰功利生人,天地同朽灭。”反映了伊娄河对于唐王朝乃至后代所具有的重大意义。良好的入江口岸,与长江入海口合适的距离,国家的稳定统一,这些条件使位于长江和运河交界处的扬州在隋唐时期发展为一座繁华的国际性大都市。
6.明代运河湖道变河道及其实施者
自明代起,古邗沟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即由湖道变为河道。 明初,淮扬之间漕运的运道一直在管家、射阳、白马、范光、石臼、新开湖、甓社、武安、邵伯诸湖中行走,所以称为湖漕。由于湖面宽广,风高浪急,漕船如同行驶在大海之中,常有覆溺的危险。然而这条线路又是朝廷的经济命脉,“国家岁漕东南粟四百万石于京师,率自瓜仪闸进,历高宝而北出清口(淮阴)”。朝廷为保漕运,不断进行“划湖为河”的工程。自洪武九年(1395),至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二百多年,先后开挖了康济、弘济等河,经过这一系列工程,淮扬运河航道基本上摆脱了湖浪的威胁,船舶航行在与湖分隔的运河中,奠定了今天里运河的基础。
6.1明初柏丛桂实行河湖分隔
《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洪武九年(1375年),明朝廷“用宝应老人柏丛桂言,发淮扬丁夫五万,令有司督高、宝湖堤六十余里,以捍风浪。”洪武二十八年(1395),“宝应老人柏丛桂建言,发丁夫五万余人开宝应直渠,即月河。由是就湖外直南北,穿渠四十里,筑一长堤与渠同,期月而成,引水于内行舟,自是堤无溃决之虞,民亦休息,而舟行称病。”《扬州府志》上记载:“内外河堤始此,外舟内行,得免湛溺之患,且纾民力焉。”
明初从宝应至高邮界首的一段湖漕经常出事,船只沉没很多,损失惨重。同时,高邮湖、宝应湖之间沿湖仅有一道土堤,以致屡修屡圮,费工费力,吏民苦不堪言。柏丛桂,江苏宝应人,是当时最基层的河道管理官员,负责巡堤浚河等事宜。因长期奋战在治水第一线,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针对此问题,他两次向朝廷建言献策均被采纳并付诸实施。柏丛桂开挖“倚湖直渠”的治河主张,被时人称为“必有重堤,左右翼夹,与湖隔离,运道乃安”,在当时是一种创新,直接促进了运道的改变。
6.2白昂、毛寔开挖康济河
孝宗弘治三年(1490年):户部侍郎白昂于高邮诸湖老堤东,越农田三里,开凿康济河,长40华里(州北三里杭家嘴至张家沟),捍隔农田者为中堤,东为东堤。自此,今运河基本形成,船在湖外行驶,无复风涛之险。
白马、宝应、高邮、邵伯等湖每遇西风狂作,运粮的官民船只经常遭到飘损,至弘治三年(1490年),任高邮知州的毛寔到任后,他以除湖险为首要,与户部侍郎白昂联合,在湖堤之东三里,筑成“自城北三里杭家咀至张家沟,长竟湖,广10丈,深1丈有奇,两岸拥土为堤”的河道,实现了河、湖分开。因湖、河分开,人获康济,明孝宗皇帝赐名为康济河。后人思念白昂公德,称堤为白公堤。
康济河开挖成功,成了淮扬湖漕中最早实现漕船在河中行走的河段,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运河。自此,明代在淮扬之间,由湖漕走向河运迈开了第一步。
6.3吴桂芳西徙康济河
万历四年(1576年):漕臣吴桂芳督工修复高邮渚湖老堤,改挑康济越河并重筑中堤。
康济河开成后,自高邮城北三里杭家咀至张家沟,出现了三道堤:西为老堤;中为土堤;中堤之东,谓之东堤。漕船行走在中堤与东堤之间。康济河最大的弱点是西侧的老堤与康济河的西堤(时称中堤)之间距离太大,有3里之遥,中间有农田1.8万亩,称为圈子田,万历三年(1575年),黄、淮并涨、冲决高家堰,穿越康济河下面向东排泄湖水的3座年久腐坏的木涵洞,洪水进入圈子田,成了“田湖”,运行时间不足七十年的康济河不复存在,漕船再行由湖中行走。
万历四年(1576年),漕运侍郎吴桂芳接旨督导治理,其任过扬州知府,熟悉情况,遂命郎中陈诏、高邮州守吴显等,在老堤之东重开月河(即越河,时又称复河),将康济河西徙,改原白公堤为东堤(后又称之为新中堤),万历五年(1577年)完成,形成了新的康济河,原东堤因运河西徙而废。这一段运河一直延续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即今高邮市界首镇南四里铺至高邮城一段运河西侧的老运河,如今已成历史遗存。此段三堤两河的格局清晰展现了河湖关系的变迁历程。
6.4王廷瞻主持开挖弘济河
《万历志》载:“万历十二年自宝应南门外至氾水新镇三官庙筑内堤三十六里,开凿宏济河,引水于内行舟,范水镇亦北迁四里至三官庙新镇。”
高邮康济河开成以后,宝应范光湖即宝应湖成了扬州运道的第一险。东南财赋经宝应范光湖转输,为明朝廷的命脉所系。万历十二年(1584年)在王廷瞻的主持下,自宝应南门外至新钲三官庙,开月河长三十六里。神宗皇帝嘉奖,赐名“弘济河”。从此,扬州运道脱离了范光湖(即宝应湖),不再受范光湖风涛的影响。明代吴敏道《新开宏济诸公生祠氾》载:“氾水新镇则开廛列市,通寰带贵,商贾竞至、而辐辏诸方之货,鸟集鳞萃,尤足以聚百族而兴八宝之利。”可见弘济河的开挖也促进了氾水新镇的经济发展。
6.5潘季训黄浦堵口、筑堤
万历六年(1578年):总河都御史潘季驯主修漕河,河道恢复。
潘季驯(1521~1595年)是16世纪中国明代杰出的治河专家。他一生中曾四次主持治理黄河和运河,前后持续27年。《河防一览》记载:万历六年(1578年),“驯初至之时亦尝锐意求复,反复行勘(扬州五塘)……句城、陈公二塘地形高阜,水俱无源,惟藉雨积。小新、上下雷三塘受观音阁后及上方寺后并本地高田所下之水,而局面窄小,蓄水无多”,认为“五塘不可卒复。年远故迹久湮,民田占种,转相授受,故有难复之势” ”。同年,在他主持下,堵塞宝应黄浦八浅决口,添筑西堤,黄浦始有复堤。
万历十七年,河臣潘季驯以原来湖堤为东堤,从宝应南门外至黄浦又筑西堤20里,截湖为河,北接通济河(位于今淮安),至时,宝应境内运河东西堤形成,河湖分开。
6.6刘东星最后开月河,全线贯通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总督河漕尚书刘东星,檄郎中顾云凤,署道扬州府知府杨洵,“督夫开挑邵伯越河,长一十八里,阔一十余丈。”邵伯以北船只不再由湖中行走。“又挑界首镇越河,长一千八百八十九丈七尺。”运道离开界首湖。界首越河连接高邮、宝应月河,两月河各建南北金门石闸两座。自是扬州与淮安诸河堤岸连接,越河相通,里运河全部形成。 运河由最初直接利用湖泊作为航道,为了航行安全,自宋至明清逐渐修筑分隔河湖的堤防开挖月河,使航道逐渐渠化并因此逐步东移。此时期的河道治理,集中反映了运河由湖道向河道演变的动态过程,是全段运河中唯一反映河湖关系的“活化石”。
7. 清河道总督靳辅、张鹏翮
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河道总督靳辅主持修挖清河(今淮阴市清河区)——山阳(今淮安)——宝应——高邮——江都段运河,两岸培土增筑。筑江都漕堤,堵塞清水潭决口,于次年竣工;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河道总督张鹏翮改建高邮境内的南关坝、中坝、车逻坝;江都境内的昭关坝,后又建新坝,统称“归海五坝”。后又陆续建成黄家沟等归江十坝。
清代以治理水患,保障水流通畅为主,为此建设了减河、引河、闸坝、堤堰等水工设施。黄河夺淮后,淮水经洪泽湖通过运河入江,从而改变了扬州段运河的一个基本特征,即运河水的流向从自南向北引江入淮变成了自北而南,引淮水入江,因此大量东西向减河以及减水闸坝的出现是这一时期扬州段运河的重要特点。归江归海等闸坝是解决淮河洪水出路的水工设施,为保证宣泄淮河洪水和保证运河东堤安全、确保漕运航道的通畅起了较大的作用,有效解决黄河夺淮对大运河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人工运河,是古代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其规划思想、设计水平和工程施工均代表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非凡的创造精神。扬州运河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段。扬州运河的兴修和贯通﹐体现了先辈们的治水智慧,是古代水利工程的知识宝库,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千百年来,扬州运河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南北水上运输通道,对于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文化的融合以及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都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历史上的“南粮北运”、“盐运”通道到现在的“北煤南运”、“ 南水北调”干线,这条古老的运河至今仍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春秋,左丘明《左传》
[2]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淮水》
[3]唐,房玄龄等《晋书·谢安传》
[4]清,张文端《运河图说》
[5]唐,魏徵等《隋书·文帝纪》
[6]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7]后晋,刘昫等《旧唐书·齐浣传》:
[8]明末清初,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9]明,潘季驯《河防一览》四库全书版
[10]清,刘文淇《扬州水道记》,道光二十五年刻本
[11]清,刘宝楠《宝应图经》,光绪九年刻本
[12]明,朱怀幹修、盛仪等辑 嘉靖《惟扬志》,天一阁明代方志选刊,上海古籍书店,1981年10月版
[13]清,金镇纂修,康熙《扬州府志》,清康熙十四年(1675)刻本
[14]清,尹会一、程梦星等纂修,雍正《扬州府志》,雍正十一年(1733)刊本
[15]清,阿克阿等修,姚文田等纂,嘉庆十五年(1810)刊本,中国方志丛书
[16]清,英杰等修,晏端书等纂,同治《续纂扬州府志》,同治十三年(1874)刊本,中国方志丛书
[17]清,陆朝玑修,程梦星、蒋继轼纂,雍正《江都县志》,雍正七年(1729)刻本,上海图书馆藏
[18]清,高士钥、五格等纂,乾隆《江都县志》,乾隆八年(1743)刊,光绪七年(1881)重刊本,中国方志丛书
[19]扬州市水利史志编纂委员会,《扬州市水利志》,北京:中华书局,1999.11
[20]扬州市水利局,扬州市志·水利篇(1988~2005)》,2008
[21]邗江县水利志编纂委员会,《邗江县水利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22]仪征市水利局编,杭虎主编,《仪征市水利志》,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9
[23]仪征市水利局(水务局),《仪征市水利志(1988~2006)》,2008
[24]宝应县水利局,《宝应县水利志》(上下卷)初稿,1993
[25]徐炳顺, 《扬州运河》[M].广陵书社,2011.
[26]东南大学,《大运河(扬州段)遗产保护规划》,2009.
[27]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大运河申遗文本》,2012
[28]宝应古邗沟故道及其“十三变”.
作者简介:
杨 萍/1970年生/女/汉/江苏泰兴/本科/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风景园林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供职扬州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扬州/225007/
关键词:扬州运河 发展 历史人物 贡献
大运河扬州段是连接长江和淮河两大自然水系的人工河道,是大运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是江南漕粮北上的主要通道,也是中国历史上南北交通的主动脉。扬州运河自春秋以来,历经变迁,因诸多水利功臣对运河的开发治理,使运河在漕运、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春秋吴王夫差凿邗沟
《左传》鲁哀公九年(周敬王三十四年,吴王夫差十年,公元前486年)载:“秋,吴城邗,沟通江、淮。” 即指吴王夫差主持开凿邗沟之事。
禹时,江淮之间没有水道相通,扬州(注:九洲之一)贡道由江入海,然后达于淮、泗至帝都。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北上争霸,于公元前486~前484年筑邗城(今扬州市),开通邗沟,南起邗城(今扬州)以南的长江,北经樊梁湖(今高邮附近)等一系列湖泊,折向东北,入射阳湖,以较短的人工渠道相连接,航道弯曲,再向西北经淮安入淮河。
这段河道所处的基本地势是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地域的基本地理特征是湖泊重众多。吴王夫差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把天然的河流、湖泊与人工河道组合在一起,利用自然湖体作为运河航道及水源,引江入淮,是人类师法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融入自然的典范,为千年之后大运河的开凿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邗沟是中国最早开凿的运河之一,同时也是正式见诸史籍记载的最早的运河,邗沟的开凿为后世的南北航运带来极大的方便,对沿线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南北交流,起了重要的作用。
2.东汉广陵太守陈登筑西道
《水经注·淮水》引蒋济(魏文帝时,官至尚书)《三州论》曰:“淮湖纡远,水陆异路,山阳不通,陈敏(《扬州水道记》考证应为陈登,汉建安时曾任广陵太守)穿沟,更凿马濑,百里渡湖。”
汉建安以前,邗沟出博芝、射阳湖,并利用射阳湖的水源,向东绕行一圈后,经夹耶至淮河,历史上称此河线为东道。东道因射阳湖风涛大,船只受损严重,东汉建安二年至五年(197-200),广陵太守陈登向西改道取直,由樊梁湖直接向北,经津湖、白马湖、北入淮,以避行湖之险。其河线在原河线之西,所以历史上称此河线为西道。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西征赋》“发津潭而迥迈,逗白马以憩舲,贯射阳而望邗沟,济通淮而薄涌城”,说明走的是西道。
陈登筑西道,是对湖道最大的发展,使湖道不仅有东道,而且有西道,以后的湖道基本上是在这两道上求得发展的,这为湖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开创意义。它使津湖与白马湖相连,也拓展了湖道的领域。
3.东晋太保谢安构筑堰埭
《晋书·谢安传》:“及到新城,策埭于城北。”张文端《运河图说》记载:“谢安镇广陵,见步丘地势西高东下,每春夏湖水涨,东浸民田,而西又苦旱。安为筑埭以界之,高下两利,名邵伯埭”。
东晋太元十年(385),太保谢安避权奸出镇广陵(今扬州),于城东北二十里地的步邱筑垒而居,更名新城。他考察新城之北二十里地势,西高东低。西易泄水,常苦干旱;东难排水,农田易淹。遂率民众于步邱之北20里筑埭渲蓄,使西解旱忧,东免涝患。后人追思谢安治水之德,将他比作周代召伯,(古召与今邵同字)故埭、镇、湖皆称邵伯。
魏晋期间淮扬间运河多不通畅,但因南征北伐,邗沟的军事意义仍不稍减,此时的邗沟疏浚与修建比较频繁,堰、埭等水工设施的出现,为保证军事水运畅通,改善沿途农田灌溉,以及后来运河航运功能的增加具有重要意义。
4.隋帝杨坚、杨广拓浚邗沟
《隋书·文帝纪》:“开皇七年(587年) 夏四月,庚戌于扬州开山阳以通漕运。”《资治通鉴》云:“炀皇帝大业元年(乙丑,605年),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邗沟,自山阳至扬子入江[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注:扬子今真州]。渠广四十步(约合70米),渠旁皆筑御道,树以柳;自長安至江都,置离宫40余所。”
为了沟通南方经济中心和北方政治中心,隋朝政府陆续将已有的自然水道和历史运河加以整治修葺,并新开凿了部分运河河段,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成了从南方重要农业产区直达帝国政治中心和华北地区军事重镇的重要内陆水运交通动脉。这次天才的设想是大运河发展历程中的第一次大沟通,由此奠定的跨越广大国土的运河“Y”字型格局在唐宋时期一直发挥作用,沿用了600多年。这成为大运河真正的开端。
5.唐刺史齐浣凿新河
《旧唐书·齐浣传》:“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浣)迁润州刺史,充江南东道采访处置使。润州北界隔吴(指扬州),至瓜步沙尾,纡汇六十里,船绕瓜步,多为风涛之所漂损。澣乃移其漕路,于京口(今镇江)塘下直渡江二十里,又开伊娄河二十五里,即达扬子县,自是免漂损之灾,岁减脚钱数十万。又立伊娄埭,官收其课,迄利济焉。”
运河南端入江口的扬子,因长江泥沙淤积,已与瓜州并岸,航运受阻,伊娄河的开通使运河由扬子直达瓜州江岸,大大缩短了距离和减少了江上航行的风险。伊娄河的开凿,体现了扬州段运河与自然要素间的密切联系。伊娄河作为扬州段大运河的南段自开通以来始终发挥着重要的通航、水利等作用。中国唐代著名大诗人李白盛赞道:“齐公凿新河,万苦流不绝。丰功利生人,天地同朽灭。”反映了伊娄河对于唐王朝乃至后代所具有的重大意义。良好的入江口岸,与长江入海口合适的距离,国家的稳定统一,这些条件使位于长江和运河交界处的扬州在隋唐时期发展为一座繁华的国际性大都市。
6.明代运河湖道变河道及其实施者
自明代起,古邗沟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即由湖道变为河道。 明初,淮扬之间漕运的运道一直在管家、射阳、白马、范光、石臼、新开湖、甓社、武安、邵伯诸湖中行走,所以称为湖漕。由于湖面宽广,风高浪急,漕船如同行驶在大海之中,常有覆溺的危险。然而这条线路又是朝廷的经济命脉,“国家岁漕东南粟四百万石于京师,率自瓜仪闸进,历高宝而北出清口(淮阴)”。朝廷为保漕运,不断进行“划湖为河”的工程。自洪武九年(1395),至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二百多年,先后开挖了康济、弘济等河,经过这一系列工程,淮扬运河航道基本上摆脱了湖浪的威胁,船舶航行在与湖分隔的运河中,奠定了今天里运河的基础。
6.1明初柏丛桂实行河湖分隔
《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洪武九年(1375年),明朝廷“用宝应老人柏丛桂言,发淮扬丁夫五万,令有司督高、宝湖堤六十余里,以捍风浪。”洪武二十八年(1395),“宝应老人柏丛桂建言,发丁夫五万余人开宝应直渠,即月河。由是就湖外直南北,穿渠四十里,筑一长堤与渠同,期月而成,引水于内行舟,自是堤无溃决之虞,民亦休息,而舟行称病。”《扬州府志》上记载:“内外河堤始此,外舟内行,得免湛溺之患,且纾民力焉。”
明初从宝应至高邮界首的一段湖漕经常出事,船只沉没很多,损失惨重。同时,高邮湖、宝应湖之间沿湖仅有一道土堤,以致屡修屡圮,费工费力,吏民苦不堪言。柏丛桂,江苏宝应人,是当时最基层的河道管理官员,负责巡堤浚河等事宜。因长期奋战在治水第一线,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针对此问题,他两次向朝廷建言献策均被采纳并付诸实施。柏丛桂开挖“倚湖直渠”的治河主张,被时人称为“必有重堤,左右翼夹,与湖隔离,运道乃安”,在当时是一种创新,直接促进了运道的改变。
6.2白昂、毛寔开挖康济河
孝宗弘治三年(1490年):户部侍郎白昂于高邮诸湖老堤东,越农田三里,开凿康济河,长40华里(州北三里杭家嘴至张家沟),捍隔农田者为中堤,东为东堤。自此,今运河基本形成,船在湖外行驶,无复风涛之险。
白马、宝应、高邮、邵伯等湖每遇西风狂作,运粮的官民船只经常遭到飘损,至弘治三年(1490年),任高邮知州的毛寔到任后,他以除湖险为首要,与户部侍郎白昂联合,在湖堤之东三里,筑成“自城北三里杭家咀至张家沟,长竟湖,广10丈,深1丈有奇,两岸拥土为堤”的河道,实现了河、湖分开。因湖、河分开,人获康济,明孝宗皇帝赐名为康济河。后人思念白昂公德,称堤为白公堤。
康济河开挖成功,成了淮扬湖漕中最早实现漕船在河中行走的河段,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运河。自此,明代在淮扬之间,由湖漕走向河运迈开了第一步。
6.3吴桂芳西徙康济河
万历四年(1576年):漕臣吴桂芳督工修复高邮渚湖老堤,改挑康济越河并重筑中堤。
康济河开成后,自高邮城北三里杭家咀至张家沟,出现了三道堤:西为老堤;中为土堤;中堤之东,谓之东堤。漕船行走在中堤与东堤之间。康济河最大的弱点是西侧的老堤与康济河的西堤(时称中堤)之间距离太大,有3里之遥,中间有农田1.8万亩,称为圈子田,万历三年(1575年),黄、淮并涨、冲决高家堰,穿越康济河下面向东排泄湖水的3座年久腐坏的木涵洞,洪水进入圈子田,成了“田湖”,运行时间不足七十年的康济河不复存在,漕船再行由湖中行走。
万历四年(1576年),漕运侍郎吴桂芳接旨督导治理,其任过扬州知府,熟悉情况,遂命郎中陈诏、高邮州守吴显等,在老堤之东重开月河(即越河,时又称复河),将康济河西徙,改原白公堤为东堤(后又称之为新中堤),万历五年(1577年)完成,形成了新的康济河,原东堤因运河西徙而废。这一段运河一直延续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即今高邮市界首镇南四里铺至高邮城一段运河西侧的老运河,如今已成历史遗存。此段三堤两河的格局清晰展现了河湖关系的变迁历程。
6.4王廷瞻主持开挖弘济河
《万历志》载:“万历十二年自宝应南门外至氾水新镇三官庙筑内堤三十六里,开凿宏济河,引水于内行舟,范水镇亦北迁四里至三官庙新镇。”
高邮康济河开成以后,宝应范光湖即宝应湖成了扬州运道的第一险。东南财赋经宝应范光湖转输,为明朝廷的命脉所系。万历十二年(1584年)在王廷瞻的主持下,自宝应南门外至新钲三官庙,开月河长三十六里。神宗皇帝嘉奖,赐名“弘济河”。从此,扬州运道脱离了范光湖(即宝应湖),不再受范光湖风涛的影响。明代吴敏道《新开宏济诸公生祠氾》载:“氾水新镇则开廛列市,通寰带贵,商贾竞至、而辐辏诸方之货,鸟集鳞萃,尤足以聚百族而兴八宝之利。”可见弘济河的开挖也促进了氾水新镇的经济发展。
6.5潘季训黄浦堵口、筑堤
万历六年(1578年):总河都御史潘季驯主修漕河,河道恢复。
潘季驯(1521~1595年)是16世纪中国明代杰出的治河专家。他一生中曾四次主持治理黄河和运河,前后持续27年。《河防一览》记载:万历六年(1578年),“驯初至之时亦尝锐意求复,反复行勘(扬州五塘)……句城、陈公二塘地形高阜,水俱无源,惟藉雨积。小新、上下雷三塘受观音阁后及上方寺后并本地高田所下之水,而局面窄小,蓄水无多”,认为“五塘不可卒复。年远故迹久湮,民田占种,转相授受,故有难复之势” ”。同年,在他主持下,堵塞宝应黄浦八浅决口,添筑西堤,黄浦始有复堤。
万历十七年,河臣潘季驯以原来湖堤为东堤,从宝应南门外至黄浦又筑西堤20里,截湖为河,北接通济河(位于今淮安),至时,宝应境内运河东西堤形成,河湖分开。
6.6刘东星最后开月河,全线贯通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总督河漕尚书刘东星,檄郎中顾云凤,署道扬州府知府杨洵,“督夫开挑邵伯越河,长一十八里,阔一十余丈。”邵伯以北船只不再由湖中行走。“又挑界首镇越河,长一千八百八十九丈七尺。”运道离开界首湖。界首越河连接高邮、宝应月河,两月河各建南北金门石闸两座。自是扬州与淮安诸河堤岸连接,越河相通,里运河全部形成。 运河由最初直接利用湖泊作为航道,为了航行安全,自宋至明清逐渐修筑分隔河湖的堤防开挖月河,使航道逐渐渠化并因此逐步东移。此时期的河道治理,集中反映了运河由湖道向河道演变的动态过程,是全段运河中唯一反映河湖关系的“活化石”。
7. 清河道总督靳辅、张鹏翮
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河道总督靳辅主持修挖清河(今淮阴市清河区)——山阳(今淮安)——宝应——高邮——江都段运河,两岸培土增筑。筑江都漕堤,堵塞清水潭决口,于次年竣工;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河道总督张鹏翮改建高邮境内的南关坝、中坝、车逻坝;江都境内的昭关坝,后又建新坝,统称“归海五坝”。后又陆续建成黄家沟等归江十坝。
清代以治理水患,保障水流通畅为主,为此建设了减河、引河、闸坝、堤堰等水工设施。黄河夺淮后,淮水经洪泽湖通过运河入江,从而改变了扬州段运河的一个基本特征,即运河水的流向从自南向北引江入淮变成了自北而南,引淮水入江,因此大量东西向减河以及减水闸坝的出现是这一时期扬州段运河的重要特点。归江归海等闸坝是解决淮河洪水出路的水工设施,为保证宣泄淮河洪水和保证运河东堤安全、确保漕运航道的通畅起了较大的作用,有效解决黄河夺淮对大运河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人工运河,是古代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其规划思想、设计水平和工程施工均代表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非凡的创造精神。扬州运河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段。扬州运河的兴修和贯通﹐体现了先辈们的治水智慧,是古代水利工程的知识宝库,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千百年来,扬州运河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南北水上运输通道,对于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文化的融合以及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都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历史上的“南粮北运”、“盐运”通道到现在的“北煤南运”、“ 南水北调”干线,这条古老的运河至今仍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春秋,左丘明《左传》
[2]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淮水》
[3]唐,房玄龄等《晋书·谢安传》
[4]清,张文端《运河图说》
[5]唐,魏徵等《隋书·文帝纪》
[6]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7]后晋,刘昫等《旧唐书·齐浣传》:
[8]明末清初,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9]明,潘季驯《河防一览》四库全书版
[10]清,刘文淇《扬州水道记》,道光二十五年刻本
[11]清,刘宝楠《宝应图经》,光绪九年刻本
[12]明,朱怀幹修、盛仪等辑 嘉靖《惟扬志》,天一阁明代方志选刊,上海古籍书店,1981年10月版
[13]清,金镇纂修,康熙《扬州府志》,清康熙十四年(1675)刻本
[14]清,尹会一、程梦星等纂修,雍正《扬州府志》,雍正十一年(1733)刊本
[15]清,阿克阿等修,姚文田等纂,嘉庆十五年(1810)刊本,中国方志丛书
[16]清,英杰等修,晏端书等纂,同治《续纂扬州府志》,同治十三年(1874)刊本,中国方志丛书
[17]清,陆朝玑修,程梦星、蒋继轼纂,雍正《江都县志》,雍正七年(1729)刻本,上海图书馆藏
[18]清,高士钥、五格等纂,乾隆《江都县志》,乾隆八年(1743)刊,光绪七年(1881)重刊本,中国方志丛书
[19]扬州市水利史志编纂委员会,《扬州市水利志》,北京:中华书局,1999.11
[20]扬州市水利局,扬州市志·水利篇(1988~2005)》,2008
[21]邗江县水利志编纂委员会,《邗江县水利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22]仪征市水利局编,杭虎主编,《仪征市水利志》,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9
[23]仪征市水利局(水务局),《仪征市水利志(1988~2006)》,2008
[24]宝应县水利局,《宝应县水利志》(上下卷)初稿,1993
[25]徐炳顺, 《扬州运河》[M].广陵书社,2011.
[26]东南大学,《大运河(扬州段)遗产保护规划》,2009.
[27]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大运河申遗文本》,2012
[28]宝应古邗沟故道及其“十三变”.
作者简介:
杨 萍/1970年生/女/汉/江苏泰兴/本科/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风景园林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供职扬州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扬州/225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