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里的独处与自由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wei243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颇不宁静的朱自清先生,在满月的夜里,想起了日日走过的荷塘。现实中的“我”通过荷塘逃离到只有“我”的世界。在这独处的过程中,朱自清先生得到短暂的自由,也给我们留下了这满页的荷香月色。
  独处是人生中美好时刻和美好体验,在寂寞中又有一种充实。让自己的心灵与大自然沟通、与世界对话。独处是一个自我内在整合的过程,是一个独立又生长的系统。
  朱自清先生走进荷塘,在荷香、荷韵中慢慢稀释着内心的不平静。用醉人的美景和青春的快乐对抗岁月的苦恼,得到灵魂的舒怀。
  荷塘外的树列,如峭楞楞的鬼、阴阴的。远处的灯光也是渴睡人的眼。热闹的蝉声和蛙声,和“我”无任何关系。这像极了喧哗又不自由的现实。
  荷塘内的荷花是那样的朦胧,荷叶是那样的风致,荷香是那样的沁脾。连那想到的《采莲赋》和《西洲曲》都是那样的醉人心神。 在宁静的荷塘里有舞女、有明珠、有刚出浴的美人,有渺茫的歌声、笼着轻纱的梦。这样的荷塘因“我”而存在,这是多自由的独处啊!
  在荷花、荷叶、荷香、荷曲里,朱自清先生将现实中断裂、破碎的“我”,一块一块的拼凑,让自我具有“连续性”和“完整性”。在沉思和独处中,享受着人生,辨识着自我。
  在我们身上必须有两个“我”。就像朱自清先生一个白天一定要做事,一定要说话的“我”和一个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我”。一个融入尘世生活中,什么都接纳,什么都经历;另一个融入精神世界里,对一切加以审视和消化。
  独处是我们在世上遭受灾难和失败后,可以归家的路途。如果失去独处的能力,我们将全军覆没、无家可归。
  朱自清先生悄悄带上门出去,是归家了一趟。轻轻地推门进去,再次踏上征程。
  短暂的独处与自由只是朱自清先生的,而浸透纸张的“荷香月色”同时也是我们的。
  平时的荷塘是不起眼的,而此刻因朱自清先生的独处变得美好起来。十几个比喻的使用让荷塘的美是变成了诗化的语言,景和情达到了完美的融合。而这美好的融合,离不开朱自清先生的独处与自由。文章中外在的美好都是为了表现内在的、自由的、无声的、一个人静静地、不受干扰的、甚至孤独的情怀。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朱自清先生将外部的宁静和内心的安宁结合的“恰到好处”,这就使散文结构构成诗化的意境,因为独处和自由,这样的诗化语言才美好。
  而作为读者的我们久久沉浸在这荷香月色里,不就是因为唤起了我们人生经验的通感嘛。凡是已经进入到人生竞技场的人们,有谁不想拥有这荷塘月色中的宁静与美好。有谁不想忘掉现实中阴森森的树影和吵人的蛙声与蝉鸣,而独享一片馨香寂静的天地。遗憾的是,这个世界是热闹喧哗的,我们往往会在热闹中迷失自我,失去自由,为物所役。大多数的我们只看到了平时的荷塘,那独处后的际遇,也消逝在了“觉得不过如此”之中。可我们的恍然大悟恰恰是来自于朱自清先生的体察与意趣。
  朱自清先生在《山野掇拾》中说:“仔细的观察,目的在于要从对象身上辨别出‘新异的滋味’,从而取得‘独得的秘密’;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的描写,使你平常身历之境,也有惊异之感”。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是匠心独运,另辟蹊径,出神入化的。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逼真’等于俗语说的‘活脱’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而且活像是真的”。“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让我们看到了“荷叶罗裙一色裁”的画面,那样的舒展、灵动,也让我们痛苦的内心随之舞动。“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了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这样的颤动不就是独处时心灵的一次悸动吗?
  朱自清先生将自己的意趣融入文字中,将独处的欢愉与自由,表达的委婉却又流畅。“什么都可以想”的《采莲赋》和《西洲曲》是那样的自由美好,热鬧、风流、多情、青春、快乐不就是对抗烦闷现实的一剂良药嘛! 先生将自己内心的细腻与真挚和盘而出,心中所独有的“荷塘”,形诸于文字,表达着独特的生命感悟和人生智慧,成为独特的生命表达和审美创造。
  朱自清先生以自己独处的心境和美学点化、感染着读者,唤起人们对独处与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我们看其景,闻其香,听其音,构成自己的“荷香月色”图和记忆的“江南采莲”图,欣赏着独处下的荷塘之美,品味着荷塘内的独处绝妙。
  正因为“荷塘”之上有了“独处”的照射,《荷塘月色》才有了历久弥新的魅力;正因为在“荷塘月色”中赏景,我们才在沉思和独处中,享受人生。
  ★作者通联:云南安宁市昆钢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中体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模式。“问题教学法”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我发现去激发其智慧的潜能,培养其强有力的内在学习的动机,即把作为人的本質创造精神引发出来。  运用好“问题教学法”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突破口。“问题教学法”使学生依据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自己提出问题,进行课堂讨论研究,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欧阳代娜是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对我国语文教育事业有着卓越的贡献:一是制定了科学的语文教学标准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核心,实施“文道统一”的语文教学原则;二是进行了“初中语文能力过关”的语文教育实践与改革,编写了相应的语文配套实验教材,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作为我国语文界的第一代名师,欧阳代娜也专注于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艺术的探索,其“美”“巧”“实”“活”的教学艺术思想给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
目的通过对70例患有慢性肾病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从2008年12月到2009年12月的160例患有慢性肾病的患者中,抽取70例患者,对其进行中西医结合的治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采用主题式的教学模式,能充分激发学生探究语文的兴趣,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不仅丰富了初中语文的教学形式,还有利于完善和创新传統的语文教学模式,使之不断满足新课程改革的变化需求。  一、在语文教学中采用主题教学的意义  1.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和新课程改革的需求  主题教学是顺应时代发展和教学模式深入探索的产物,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规律性,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主题教学的教育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自由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主动地阅读,阅读过程中获得相应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情感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摩尔认为“善”是不可以被定义的单纯概念,同时对古典伦理学派对于善的各种定义进行了批判,摩尔把“善”摆在了他的伦理学体系的逻辑起点的位置上,同时提出了研究善的三个层次,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