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理念认为,优质的知识呈现情境既可以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又可以促进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多边互动,使课堂教学变得有生气。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符合学生生活和学生文化的教学情境就显得极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直观、激发情感、转变角色等方式巧妙地创设高职语文教学情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合作,要合作,从而提高高职语文教学效果,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教学 高职语文 情境 直观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7-0-01
南朝时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中就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的说法;清代王国维在《人间辞话》中也留下“景非独为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的论述;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二十韵》中也有“作者胸中境,入境始与亲”的名言。这些精辟的论述都阐明了情境是人与景在情的交融下的产物。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而教学,就是要带领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体味其中蕴涵的情感。情境教学在我国自古有之。《学记》中就提出了所谓的“善喻”之教,要在“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方式下造成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到从容安易,出现“和易以思”的教学情境。在西方,苏格拉底的“产婆法”,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倡的直观教学等等,都含有创设教学情境之意。直到杜威在他的《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用实例提出“思维起于直接经验的情境”,提出了情境——问题——假设——推理——验证的“五步教学法”(《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大出版社,1981年版)。至此,“情境”已成为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情境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情境中动情,在情境中共鸣,潜意识地进入学习状态,帮助学生能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情境教学,针对学生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以“形”为手段,以“趣”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周围世界”为智慧的源泉,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保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求知、认知的乐趣,使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和自我需求的活动。
情境教学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具体表现为教师为了调动学生,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幻化成课文中的各种意境。教学中一旦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就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之所以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素质教育发展,因为它的应用原理是科学的,它借鉴了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构成情境教学的基本原理。此外它的表现形式的多样的,各种产生情境的方式综合运用,大大提高学生的直觉与悟性, 从而提高高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1 直观形象,创造情境
情境教学要求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运用图画、音乐、表演等艺术的直观,或运用现实生活的典型场景,直接诉诸学生的感官。当学生进入这样的情境时,很快激起强烈的情绪,形成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情不自禁地投入教学活动中来,并表露出内心的真情实感,从而迅速地对学习焦点的变化作出反应。高职语文教材正给情境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形象因素,为情境教学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高职语文教材提供的形象因素,大体可以分为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
2 激发情感,创造情境
高职语文情境教学情感性是关键。没有情感,或者求知欲望不强烈,要掌握一定的知识是很难实现的。知识的传递不应该是冷冰冰的,只有饱和“感情的知识”,学生才乐于接受、理解、记忆和运用。我们创设一种情境,要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体验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体验将学生的情感调入课文之中。从这方面来说,学生学习的知识和学生不再是没有联系,空对空的了,而是发生了情感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缩短了学生进入文本情境的时间,加速了理解的过程。高职语文教材为情境教学提供了情感因素。因为文章是承载多种情感信息的载体,而由各类文章构成的高职语文教材则是一个储满情感的仓库。
作为教师如何利用这样一个“仓库”,如何让学生体会作品文字下蕴涵的深情?有的时候,仅仅靠对课文字字句句的分析是难以奏效的。这时就要跳出课堂,要与生活相联系。从课内到课外,然后又从课外到课内,这个时候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已经上了一个新台阶。比如在讲授《背影》这一课时,就可以运用情感导入。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大多受母亲宠爱,对严父却颇多怨言,难以理解课文中的父亲对孩子的一片深情.做文同做人,有的时候,要明白课文,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做人。通过讲故事这一形式,创设了一种生活情境和情感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跳出课文的同时也是在解决课文,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所以说高职语文课必须运用情境教学,依据“文章情境”创设“教学情境”,展现多形态的情感场。以“文章情”为基调,以“教师情”来诱发、激励、唤起“学生情”,“三情”合一,在创设的情感情境中,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情知并进。
3 转换角色,创造情境
在优化的教育、教学的特定情境中,蕴涵着教育者的意图,结合教材特点所设计的角色,它既引起学生再现教材角色或相关角色的活动,又引发学生进入角色、体验角色、评价角色的心理历程。
教师在教“定语”这个语法知识的时候,有位教师上课后走上讲台,说上课要用报纸,但忘了拿,然后让课代表去办公室拿,学生犹豫了片刻,问取什么报纸,什么时间的报纸,这位老师均未明确回答,只是叫学生去拿。结果学生们向老师群起而攻之,批评老师只说“报纸”太笼统,不具体。而后老师指出:那些在“报纸”前面加上的,用来表明什么报纸的限制词即加在名词前表示确定具体意思的词语,在语法上叫做定语。这时学生恍然大悟,自己不知不觉中配合老师扮演了情境中的“角色”。学生的主体意识,就在其间逐步形成,逐步强化。
虽然,情境教学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但也要适应一定的原则,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首先,要有目的性。一个好的教学情境是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的,情境的创设不仅仅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要发挥导向性作用;其次,要有趣味性和思考性。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它的趣味性,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它应能带给学生积极的思考、探索、而不是嬉闹;最后,还应有现实性。学是为了用,情境的创设,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深入文本,进而贴近生活,感悟生活。
参考文献
[1] 韦志成.高职语文教学情境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 阎立钦.高职语文教育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 朱绍禹.中学高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 王松泉.高职语文教学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关键词】教学 高职语文 情境 直观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7-0-01
南朝时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中就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的说法;清代王国维在《人间辞话》中也留下“景非独为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的论述;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二十韵》中也有“作者胸中境,入境始与亲”的名言。这些精辟的论述都阐明了情境是人与景在情的交融下的产物。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而教学,就是要带领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体味其中蕴涵的情感。情境教学在我国自古有之。《学记》中就提出了所谓的“善喻”之教,要在“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方式下造成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到从容安易,出现“和易以思”的教学情境。在西方,苏格拉底的“产婆法”,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倡的直观教学等等,都含有创设教学情境之意。直到杜威在他的《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用实例提出“思维起于直接经验的情境”,提出了情境——问题——假设——推理——验证的“五步教学法”(《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大出版社,1981年版)。至此,“情境”已成为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情境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情境中动情,在情境中共鸣,潜意识地进入学习状态,帮助学生能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情境教学,针对学生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以“形”为手段,以“趣”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周围世界”为智慧的源泉,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保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求知、认知的乐趣,使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和自我需求的活动。
情境教学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具体表现为教师为了调动学生,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幻化成课文中的各种意境。教学中一旦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就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之所以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素质教育发展,因为它的应用原理是科学的,它借鉴了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构成情境教学的基本原理。此外它的表现形式的多样的,各种产生情境的方式综合运用,大大提高学生的直觉与悟性, 从而提高高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1 直观形象,创造情境
情境教学要求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运用图画、音乐、表演等艺术的直观,或运用现实生活的典型场景,直接诉诸学生的感官。当学生进入这样的情境时,很快激起强烈的情绪,形成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情不自禁地投入教学活动中来,并表露出内心的真情实感,从而迅速地对学习焦点的变化作出反应。高职语文教材正给情境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形象因素,为情境教学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高职语文教材提供的形象因素,大体可以分为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
2 激发情感,创造情境
高职语文情境教学情感性是关键。没有情感,或者求知欲望不强烈,要掌握一定的知识是很难实现的。知识的传递不应该是冷冰冰的,只有饱和“感情的知识”,学生才乐于接受、理解、记忆和运用。我们创设一种情境,要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体验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体验将学生的情感调入课文之中。从这方面来说,学生学习的知识和学生不再是没有联系,空对空的了,而是发生了情感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缩短了学生进入文本情境的时间,加速了理解的过程。高职语文教材为情境教学提供了情感因素。因为文章是承载多种情感信息的载体,而由各类文章构成的高职语文教材则是一个储满情感的仓库。
作为教师如何利用这样一个“仓库”,如何让学生体会作品文字下蕴涵的深情?有的时候,仅仅靠对课文字字句句的分析是难以奏效的。这时就要跳出课堂,要与生活相联系。从课内到课外,然后又从课外到课内,这个时候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已经上了一个新台阶。比如在讲授《背影》这一课时,就可以运用情感导入。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大多受母亲宠爱,对严父却颇多怨言,难以理解课文中的父亲对孩子的一片深情.做文同做人,有的时候,要明白课文,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做人。通过讲故事这一形式,创设了一种生活情境和情感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跳出课文的同时也是在解决课文,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所以说高职语文课必须运用情境教学,依据“文章情境”创设“教学情境”,展现多形态的情感场。以“文章情”为基调,以“教师情”来诱发、激励、唤起“学生情”,“三情”合一,在创设的情感情境中,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情知并进。
3 转换角色,创造情境
在优化的教育、教学的特定情境中,蕴涵着教育者的意图,结合教材特点所设计的角色,它既引起学生再现教材角色或相关角色的活动,又引发学生进入角色、体验角色、评价角色的心理历程。
教师在教“定语”这个语法知识的时候,有位教师上课后走上讲台,说上课要用报纸,但忘了拿,然后让课代表去办公室拿,学生犹豫了片刻,问取什么报纸,什么时间的报纸,这位老师均未明确回答,只是叫学生去拿。结果学生们向老师群起而攻之,批评老师只说“报纸”太笼统,不具体。而后老师指出:那些在“报纸”前面加上的,用来表明什么报纸的限制词即加在名词前表示确定具体意思的词语,在语法上叫做定语。这时学生恍然大悟,自己不知不觉中配合老师扮演了情境中的“角色”。学生的主体意识,就在其间逐步形成,逐步强化。
虽然,情境教学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但也要适应一定的原则,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首先,要有目的性。一个好的教学情境是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的,情境的创设不仅仅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要发挥导向性作用;其次,要有趣味性和思考性。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它的趣味性,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它应能带给学生积极的思考、探索、而不是嬉闹;最后,还应有现实性。学是为了用,情境的创设,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深入文本,进而贴近生活,感悟生活。
参考文献
[1] 韦志成.高职语文教学情境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 阎立钦.高职语文教育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 朱绍禹.中学高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 王松泉.高职语文教学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