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感悟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所谓的“感悟”,就是“感受,领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就是感受的过程,它就是“领悟”。自觉、灵感等的产生都在领悟中突发,这种突发的领悟就是“顿悟”也可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
感悟教学法的基本定义强调的是“自悟,顿悟” “自悟”,即告诉我们“悟”的主体是“自我”,即学生自我阅读,自我感悟。我们强调学生在阅读中的“自悟”,但并不排斥教师的引导。教师的作用应是激励、引导、评价学生的阅读活动。“引”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确定阅读的目标,制定阅读步骤;“导”则是指导阅读方法,组织交流,进行评价。
二、感悟教学法的基本规律
1.感知。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总是从感知开始的。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中将这种感知特点形象地描绘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如阅谈《林黛玉进贾府》,学生对林黛玉这种寄人篱下的弱者形象以及趋炎附势故作姿态的扭曲形象有所认知。再调动自己记忆海洋中的这类形象,于是在认知中产生认同感,调动起同情和厌恶的情绪。“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感知与情绪活动高度和谐,学生的感知力在不知不觉中充分激发。
2.凝思。思维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要正确的理解事物,牢固掌握知识,就必须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感悟教学法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引导学生会思。会思即要敢于质疑。“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的支点。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是长进”。可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思考出问题,然后质疑,解疑,就是他能否真正学到知识,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
3.过程。感悟重在过程,即对文章感受、理解、吸收的过程。很多文章不是一读就懂的,感悟首先在于读感,有所得。如读《荷塘月色》,可以让学生自己去体会美词佳句;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朦胧的月色”“幽幽的荷香”“斑驳的树影”“渺茫的歌声?”;让学生自己去感受“颇不宁静”的心思,去感受“独处的妙处”。这样的一个过程,说来容易,学生读来便难了。一要认真读,讲究心定,二要仔细领会,讲究慧悟。三要寻根问底,
讲究毅力。
三、感悟教学法的策略:
实施感悟教学法,教师是关键。首先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大胆发现,大胆创设情境,把学生导入“思考的境地”,让学生“知情”“知美”“明理”。确定了这一前提,那么,谈的便是策略问题。
1.引发想象。想象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感受的重要性在于“有了它才能提供感受的广阔天地。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必须以作品的语言为根据去充分发挥想象力。它才会以具体、生动的面貌呈现于头脑中。而只有当在头脑中或多或少地有了形象在浮动,才有体验和感受。引发想象可利用幻灯、画片,实景等情景教学手段。例如我收集古诗词中关于月的吟颂的诗句,把这些诗句分成四类主题(1)望月思乡,这是人类咏月的永恒的主题。(2)望月怀人,包含有情人之间的怀念之情,征戍之人对亲人的怀念。(3)月的阴睛圆缺变换的规律。(4)月的永恒存在。(5)月的多种意象。如“月明如镜”“残月”“朦胧月”“松月”“水月”“烟月”“霜月”。从其形状特征中领悟人生百相。根据这5例主题,用电脑制作出各种“月”的画面,再配上诗句,使学生有深刻的感悟。例如对月圆缺变换的规律,学生悟出“阴”与“睛”,“圆”与“缺”是辩证的统一,不能分割。“阴”与“缺”是“睛”与“圆”的基础,而“睛”与“圆”又是“阴”与“缺”最终目的和必然趋势。坚定认识到这一点,学生能站在历史的高度审时度势地踏上人生之路,对未来充满信心。又如“月的永恒存在反衬出人世的短暂,让学生悟出生命的重要。
2.引发联想。感悟离不开联想。例如纵横交错的联想,从视、听、味、闻、触等知觉上激起反响,给人以深刻感悟。有的联想具有深远感,给人崇高和壮美。如让学生读王之涣的《登鹳鹤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诗中的名句“星垂平野阔,月滴大江流。”王维诗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都是收放得宜的联想,从中感悟其深远、壮大、崇高的美感。
3.激发情感。情感激发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读,可以有表情地高声朗读,可体验作品崇高,悲凉或激昂或欢悦。听,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加深体验。其次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导出他们的真情。这种方法较适宜写作引导。职业中学的学生,普遍认为生活枯燥,没有快乐可言。我设计了一个话题作文,内容如下: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了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他们向苏格拉底求救:“快乐到底在哪里?”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助我造一条船吧!”这群年轻人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放到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终于造出了一条漂亮的船。新船下水了,他们把苏格拉底请上船,一边合力荡浆,一边齐声唱起歌来。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他们齐声回答说:“快乐极了!”。请学生根据这个故事以“快乐”为题,写篇作文。出这道题目的意图是: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快乐;明确快乐是时时存在的,关键在你如何去寻找,感受快乐。
4.用导语或深情并茂的解说使学生入境。“入境”即“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我曾经组织过一堂话题讨论课,话题是“感悟生命”。我用画面“奥马尼拉的痛苦”,再配上解说词,大意是:1985年11月的一天,哥伦比亚的一座火山猛然爆发,滚荡的泥浆摧毁了阿美诺镇。一位美国联系图片社的记者发现了废墟瓦砾中的一位12岁的小女孩奥马尼拉,她深陷泥浆中只露头脸和颈胸,她被塌下的断壁卡住,脊椎严重受伤,并在泥浆中浸泡了长达六十多个小时而无法动弹,但她凭着意志坚持着。由于无法抢救,大家眼睁睁看着她死去。那位记者用相机记下了这悲壮的场面。让学生进入这种情境,对生命产生深刻认识。接着提出三个问题给学生思考(1)如何关注与生俱来的生命。(2)如何看待死亡。(3)对生命所处的恶化环境状况,人们生命意识的淡薄,你是如何思考的?通过讨论,大家对生命的感悟更深。有一位学生,在讨论到生死问题时,一直抹眼泪。课后我问她,她说想到自己亲人总有一天要死去,便很伤心。她后来在作文时写道“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脑中便会浮现出这样的一幅画面:“四面白色的墙,一张白色的床,妈妈静静地躺在上面……我一个人蹲坐在角落里,脸上什么表情也没有,眼神呆滞……我不敢想下去,我不知道失去亲人朋友有多恐怖,……。”最后她悟到:“……家人的离去只是身体上的隔绝,而心灵是不会遭到遗忘的,生命的失去只是一种自然法则。”“……只要带着充满爱、充满感激的心去体味人生的潮起潮落,无论是自己的死亡或是家人、朋友的离去,我们都不会再畏惧了。”我想这位学生对生死有了深刻的感悟,她会更珍惜生命,珍惜生命的每时每刻。她会去创造生命的辉煌,而面对死亡她将是坦然的。
所谓的“感悟”,就是“感受,领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就是感受的过程,它就是“领悟”。自觉、灵感等的产生都在领悟中突发,这种突发的领悟就是“顿悟”也可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
感悟教学法的基本定义强调的是“自悟,顿悟” “自悟”,即告诉我们“悟”的主体是“自我”,即学生自我阅读,自我感悟。我们强调学生在阅读中的“自悟”,但并不排斥教师的引导。教师的作用应是激励、引导、评价学生的阅读活动。“引”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确定阅读的目标,制定阅读步骤;“导”则是指导阅读方法,组织交流,进行评价。
二、感悟教学法的基本规律
1.感知。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总是从感知开始的。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中将这种感知特点形象地描绘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如阅谈《林黛玉进贾府》,学生对林黛玉这种寄人篱下的弱者形象以及趋炎附势故作姿态的扭曲形象有所认知。再调动自己记忆海洋中的这类形象,于是在认知中产生认同感,调动起同情和厌恶的情绪。“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感知与情绪活动高度和谐,学生的感知力在不知不觉中充分激发。
2.凝思。思维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要正确的理解事物,牢固掌握知识,就必须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感悟教学法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引导学生会思。会思即要敢于质疑。“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的支点。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是长进”。可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思考出问题,然后质疑,解疑,就是他能否真正学到知识,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
3.过程。感悟重在过程,即对文章感受、理解、吸收的过程。很多文章不是一读就懂的,感悟首先在于读感,有所得。如读《荷塘月色》,可以让学生自己去体会美词佳句;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朦胧的月色”“幽幽的荷香”“斑驳的树影”“渺茫的歌声?”;让学生自己去感受“颇不宁静”的心思,去感受“独处的妙处”。这样的一个过程,说来容易,学生读来便难了。一要认真读,讲究心定,二要仔细领会,讲究慧悟。三要寻根问底,
讲究毅力。
三、感悟教学法的策略:
实施感悟教学法,教师是关键。首先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大胆发现,大胆创设情境,把学生导入“思考的境地”,让学生“知情”“知美”“明理”。确定了这一前提,那么,谈的便是策略问题。
1.引发想象。想象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感受的重要性在于“有了它才能提供感受的广阔天地。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必须以作品的语言为根据去充分发挥想象力。它才会以具体、生动的面貌呈现于头脑中。而只有当在头脑中或多或少地有了形象在浮动,才有体验和感受。引发想象可利用幻灯、画片,实景等情景教学手段。例如我收集古诗词中关于月的吟颂的诗句,把这些诗句分成四类主题(1)望月思乡,这是人类咏月的永恒的主题。(2)望月怀人,包含有情人之间的怀念之情,征戍之人对亲人的怀念。(3)月的阴睛圆缺变换的规律。(4)月的永恒存在。(5)月的多种意象。如“月明如镜”“残月”“朦胧月”“松月”“水月”“烟月”“霜月”。从其形状特征中领悟人生百相。根据这5例主题,用电脑制作出各种“月”的画面,再配上诗句,使学生有深刻的感悟。例如对月圆缺变换的规律,学生悟出“阴”与“睛”,“圆”与“缺”是辩证的统一,不能分割。“阴”与“缺”是“睛”与“圆”的基础,而“睛”与“圆”又是“阴”与“缺”最终目的和必然趋势。坚定认识到这一点,学生能站在历史的高度审时度势地踏上人生之路,对未来充满信心。又如“月的永恒存在反衬出人世的短暂,让学生悟出生命的重要。
2.引发联想。感悟离不开联想。例如纵横交错的联想,从视、听、味、闻、触等知觉上激起反响,给人以深刻感悟。有的联想具有深远感,给人崇高和壮美。如让学生读王之涣的《登鹳鹤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诗中的名句“星垂平野阔,月滴大江流。”王维诗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都是收放得宜的联想,从中感悟其深远、壮大、崇高的美感。
3.激发情感。情感激发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读,可以有表情地高声朗读,可体验作品崇高,悲凉或激昂或欢悦。听,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加深体验。其次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导出他们的真情。这种方法较适宜写作引导。职业中学的学生,普遍认为生活枯燥,没有快乐可言。我设计了一个话题作文,内容如下: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了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他们向苏格拉底求救:“快乐到底在哪里?”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助我造一条船吧!”这群年轻人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放到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终于造出了一条漂亮的船。新船下水了,他们把苏格拉底请上船,一边合力荡浆,一边齐声唱起歌来。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他们齐声回答说:“快乐极了!”。请学生根据这个故事以“快乐”为题,写篇作文。出这道题目的意图是: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快乐;明确快乐是时时存在的,关键在你如何去寻找,感受快乐。
4.用导语或深情并茂的解说使学生入境。“入境”即“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我曾经组织过一堂话题讨论课,话题是“感悟生命”。我用画面“奥马尼拉的痛苦”,再配上解说词,大意是:1985年11月的一天,哥伦比亚的一座火山猛然爆发,滚荡的泥浆摧毁了阿美诺镇。一位美国联系图片社的记者发现了废墟瓦砾中的一位12岁的小女孩奥马尼拉,她深陷泥浆中只露头脸和颈胸,她被塌下的断壁卡住,脊椎严重受伤,并在泥浆中浸泡了长达六十多个小时而无法动弹,但她凭着意志坚持着。由于无法抢救,大家眼睁睁看着她死去。那位记者用相机记下了这悲壮的场面。让学生进入这种情境,对生命产生深刻认识。接着提出三个问题给学生思考(1)如何关注与生俱来的生命。(2)如何看待死亡。(3)对生命所处的恶化环境状况,人们生命意识的淡薄,你是如何思考的?通过讨论,大家对生命的感悟更深。有一位学生,在讨论到生死问题时,一直抹眼泪。课后我问她,她说想到自己亲人总有一天要死去,便很伤心。她后来在作文时写道“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脑中便会浮现出这样的一幅画面:“四面白色的墙,一张白色的床,妈妈静静地躺在上面……我一个人蹲坐在角落里,脸上什么表情也没有,眼神呆滞……我不敢想下去,我不知道失去亲人朋友有多恐怖,……。”最后她悟到:“……家人的离去只是身体上的隔绝,而心灵是不会遭到遗忘的,生命的失去只是一种自然法则。”“……只要带着充满爱、充满感激的心去体味人生的潮起潮落,无论是自己的死亡或是家人、朋友的离去,我们都不会再畏惧了。”我想这位学生对生死有了深刻的感悟,她会更珍惜生命,珍惜生命的每时每刻。她会去创造生命的辉煌,而面对死亡她将是坦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