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农村产业转型,把握消费升级和群众享受生活、接近自然的巨大需求,对于发展以农家乐、民宿的重点、难点问题展开讨论,深入探讨产业转型、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发展以农家乐、民宿为代表的乡村休闲旅游中,融入当地文化特色,并从资金、服务、活动形式上入手,树立精品意识,注重差异化发展和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需求,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探索一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道路。
关键词:文化 打造 品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诗人陶渊明对农家愉快劳作场景的生动描写。如今,随着遂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到乡村感受农家生活的城里人越来越多,在农家吃土菜、度周末已成为很多城里人的时尚,越来越火的生意也刺激了农家乐的发展,日益红火的农家乐拉动了遂昌县域经济的发展。
一、加快发展农家乐的意义
1.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农家乐”拓宽了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以市场为导向,使农业生产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让农民“种得活、卖得出、赚得着”,为实现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过渡架起了桥梁,带动了种养业的发展,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了农业、文化、旅游业之间产业链的延伸。
2.有利于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保护。民间文化、农村风俗、农耕文化都是可以利用的旅游资源,在新鲜度、差异度上更受城市游客所青睐。针对性地开发、包装文化项目,在参与性、趣味性方面吸引城市游客走向农村,增强了民族民间文化在资金、人才上的吸引力,为我县的旅游市场增加了丰富的内涵和人文特色。
3.有利于农民增收致富。“农家乐”旅游利用农民闲置的房屋和生产资料,具有投资少、风险少、经营灵活等特点,实现产值链中“服务性高增加值”,为村民节省了采摘和运销费用,使农产品具有更高竞争力,开展的休闲、娱乐、餐饮、住宿等活动,为农民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收益。
二、遂昌农家乐现状
1.在经营上更具鲜明文化特色。“农家乐”经营主要面向城市人群,在农家乐的经营定位上要围绕“舒适、休闲、有内涵”等方面做文章,许多农户在经营过程中融入当地的人文特色、民俗活动和名人效应,结合农家的红砖青瓦、蓑衣斗笠、犁耙箩筐等,让人感觉到纯朴的农村田园风光。
2.文化给游客带来快乐的体验。在农家乐经营过程中,注重对民间、民俗文化和自身发展特征的挖掘,内容形式上向亲子教育、科普宣传、人文探究上扩展,从单纯的满足物质需求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促进经营管理、农家乐品位的提高,提供规范、优质的服务,经营者从被动经营向主动作为转变,市场开拓意识得到显著提升。
3.文化品牌意识更加深入。农家乐的生命力在于具有原生、原创性文化的可贵品质,我县的农家菜馆、农家山庄经营过程中地域人文特色、农特名优产品逐步成为主打品牌,借力新媒体、推介会提升对外宣传的力度,乡村旅游带动农副产品的购销,拓宽群众增收的渠道。
三、以文化特色打造精品农家乐的对策
1.把“根”留住。农家乐的优势在于“农”字,田园风光、农村民俗、农家美味、农耕文化是吸引城里人的法宝。而在当前,农家乐存在“城市化”倾向,丧失地道的农家文化和乡土风味。农家乐不仅仅是餐饮食宿,而且包含“农”“土”“野”“异”“趣” 等丰富的内涵,地域文化的显著特征、名人的野史趣闻、人文历史典故就是农家乐的根,农家乐越是个性化、乡土化,越能世界化。它不需要太大,也不需要豪华,它就是家,干净、整洁,有家的温馨。
2.用“乐”留人。“农”中取乐是“农家乐”发展的方向。善用各种资源,即土地资源、生产资源、景观资源、文化资源等,设计好的体验活动项目应在趣味性、参与性、体验性上大做文章。农家乐的核心在于“乐趣”,而且这种乐趣必须与“农”紧密相连,二者相辅相成。都市人往往对农村喜闻乐见的对联、山歌、舞龙狮、戏曲和名胜古迹、聆听传说感兴趣,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作载体,使农家乐旅游充满魅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3.以“特”制胜。吃在农家——吃得新鲜,无污染,绿色食品;住在农家——住宿环境干净整洁;行在农家——代步交通工具的选择具有新鲜感;娱在农家——增加农家文化内涵,玩得新鲜。农家乐的发展需要提高其文化品位,来满足不同文化的消费人群的需要,让它成为城乡民众文化活动交流的场所,成为民间文化的传播之地,在提供游客参与和体验农业生产及农村文化的同时,延长其停留时间,增加农家乐的效益。
发展农家乐旅游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为重点,维护乡村文化的地方特色,走特色化、规范化和品牌化的道路,实现农家乐旅游产业化的基本目标,最终实现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让充满魅力的农家乐为遂昌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简介:杜向阳,男,在职大学,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三仁畲族乡,党政办主任,文化站站长,群文馆员,研究方向:农村群众文化)
关键词:文化 打造 品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诗人陶渊明对农家愉快劳作场景的生动描写。如今,随着遂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到乡村感受农家生活的城里人越来越多,在农家吃土菜、度周末已成为很多城里人的时尚,越来越火的生意也刺激了农家乐的发展,日益红火的农家乐拉动了遂昌县域经济的发展。
一、加快发展农家乐的意义
1.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农家乐”拓宽了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以市场为导向,使农业生产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让农民“种得活、卖得出、赚得着”,为实现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过渡架起了桥梁,带动了种养业的发展,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了农业、文化、旅游业之间产业链的延伸。
2.有利于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保护。民间文化、农村风俗、农耕文化都是可以利用的旅游资源,在新鲜度、差异度上更受城市游客所青睐。针对性地开发、包装文化项目,在参与性、趣味性方面吸引城市游客走向农村,增强了民族民间文化在资金、人才上的吸引力,为我县的旅游市场增加了丰富的内涵和人文特色。
3.有利于农民增收致富。“农家乐”旅游利用农民闲置的房屋和生产资料,具有投资少、风险少、经营灵活等特点,实现产值链中“服务性高增加值”,为村民节省了采摘和运销费用,使农产品具有更高竞争力,开展的休闲、娱乐、餐饮、住宿等活动,为农民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收益。
二、遂昌农家乐现状
1.在经营上更具鲜明文化特色。“农家乐”经营主要面向城市人群,在农家乐的经营定位上要围绕“舒适、休闲、有内涵”等方面做文章,许多农户在经营过程中融入当地的人文特色、民俗活动和名人效应,结合农家的红砖青瓦、蓑衣斗笠、犁耙箩筐等,让人感觉到纯朴的农村田园风光。
2.文化给游客带来快乐的体验。在农家乐经营过程中,注重对民间、民俗文化和自身发展特征的挖掘,内容形式上向亲子教育、科普宣传、人文探究上扩展,从单纯的满足物质需求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促进经营管理、农家乐品位的提高,提供规范、优质的服务,经营者从被动经营向主动作为转变,市场开拓意识得到显著提升。
3.文化品牌意识更加深入。农家乐的生命力在于具有原生、原创性文化的可贵品质,我县的农家菜馆、农家山庄经营过程中地域人文特色、农特名优产品逐步成为主打品牌,借力新媒体、推介会提升对外宣传的力度,乡村旅游带动农副产品的购销,拓宽群众增收的渠道。
三、以文化特色打造精品农家乐的对策
1.把“根”留住。农家乐的优势在于“农”字,田园风光、农村民俗、农家美味、农耕文化是吸引城里人的法宝。而在当前,农家乐存在“城市化”倾向,丧失地道的农家文化和乡土风味。农家乐不仅仅是餐饮食宿,而且包含“农”“土”“野”“异”“趣” 等丰富的内涵,地域文化的显著特征、名人的野史趣闻、人文历史典故就是农家乐的根,农家乐越是个性化、乡土化,越能世界化。它不需要太大,也不需要豪华,它就是家,干净、整洁,有家的温馨。
2.用“乐”留人。“农”中取乐是“农家乐”发展的方向。善用各种资源,即土地资源、生产资源、景观资源、文化资源等,设计好的体验活动项目应在趣味性、参与性、体验性上大做文章。农家乐的核心在于“乐趣”,而且这种乐趣必须与“农”紧密相连,二者相辅相成。都市人往往对农村喜闻乐见的对联、山歌、舞龙狮、戏曲和名胜古迹、聆听传说感兴趣,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作载体,使农家乐旅游充满魅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3.以“特”制胜。吃在农家——吃得新鲜,无污染,绿色食品;住在农家——住宿环境干净整洁;行在农家——代步交通工具的选择具有新鲜感;娱在农家——增加农家文化内涵,玩得新鲜。农家乐的发展需要提高其文化品位,来满足不同文化的消费人群的需要,让它成为城乡民众文化活动交流的场所,成为民间文化的传播之地,在提供游客参与和体验农业生产及农村文化的同时,延长其停留时间,增加农家乐的效益。
发展农家乐旅游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为重点,维护乡村文化的地方特色,走特色化、规范化和品牌化的道路,实现农家乐旅游产业化的基本目标,最终实现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让充满魅力的农家乐为遂昌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简介:杜向阳,男,在职大学,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三仁畲族乡,党政办主任,文化站站长,群文馆员,研究方向:农村群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