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共同体是个好东西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wy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界经历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的时代,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在2009年lO月10日第二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明确表明要“致力于在开放、透明、包容原则基础上建设东亚共同体的长远目标”。
  
  为什么说东亚共同体是个好东西
  
  为什么说东亚共同体是个好东西?主要有五点理由:
  第一,地区经济一体化是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一个时代潮流。目前世界范围内最突出的区域性经济集团是欧盟、北美自贸区,以及东盟。与欧美相比,东亚地区尚未能实现地区经济一体化。尽管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日两国就有学者提出“东亚共同体”概念,1990年时任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第一次作为一国领导人提出了“东亚共同体”这一概念,但因为美国的反对而束之高阁。尽管如此,东亚各国经济界要求跟上时代潮流、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追求“互利多赢”、进而实现东亚共同体的长期目标的呼声日益高涨。
  第二,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世界金融危机以来,美国人高消费零储蓄的生活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美国的居民储蓄率已经从危机前的0上升到5%~8%,奥巴马总统最近又推出了所谓“经济再平衡”政策,力图改变美国过度消费、过度依赖进口的经济结构。这意味着美国的需求趋于减少将可能成为一种长期趋势,近年来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也有所升温。在这种背景下,长期以来依靠对美出口支撑经济增长的东亚各国的出口型经济体面临严峻挑战,不能不加快“转型”、即从“出口主导”增长向“内需主导”增长转变。但是,东亚地区各国扩大内需的潜力有限。然而,如果东亚各国加深经济合作,就可能通过发挥经济互补效应形成比域内各国的内需的总和更大、即“1 1大于2”的“区域总内需”,从而获得“互利多赢”的效果。
  第三,在气候变化为首的世界环境危机日趋尖锐的背景下,运输能耗和排放较少的地理接近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即地区经济合作乃至地区经济一体化更加符合应对世界环境危机的要求,可望产生更大的合作效益,理应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发展。
  第四,建设东亚共同体的目标归根到底是一种崇高理想的产物,这个理想就是实现亚洲的复兴,彻底改变近代史上所谓“先进的欧洲,落后的亚洲”的屈辱历史。亚洲的经济复兴有利于亚洲国际地位的提高;亚洲国际地位的提高也有利于亚洲各国的国际地位“水涨船高”;亚洲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的增强对亚洲各国有利。
  第五,稳定周边无疑是世界各国最重要的对外战略,对于拥有约30个邻国或隔海邻近国家的中国来说,稳定周边的任务尤为重大,工作尤为艰巨。效仿欧洲通过法德“煤钢联盟”,建立共同市场,彻底消除战争根源的经验,为实现东亚共同体这个长期目标而努力的过程本身,就可望获得“稳定东边”,即获得东亚地区稳定的效果。
  
  东亚共同体的目标问题
  
  虽然对东亚共同体尚缺乏一个清晰的蓝图和明确的路线圈,但是,我们有欧洲的榜样和经验可循,有各国学者长期研究的成果积累可资利用,完全有可能在不长的时间里逐渐将东亚共同体目标明晰化。
  当然,东亚地区的情况与欧洲有很大不同,因此,对欧洲的榜样和经验不应囫囵吞枣,照抄照搬,而应与亚洲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创造亚洲自己的地区合作机制和模式。
  根据区域一体化的传统理论,要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目标,通常必须经历一个渐进的、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特定的一体化组织大致可分为六种类型,即优惠贸易协定、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货币同盟和经济联盟。但是,传统的区域一体化理论主要是依据欧洲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需要我们根据形势的变化和亚洲的情况,创造崭新的区域一体化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同时,强调开放、透明、包容原则的“新地区主义”不断有所发展:(1)它不仅强调在发达国家之间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与联合,而且还强调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的合作与联合。(2)它不仅强调地区以内国家之间的合作与联合,也强调地区与地区之间、区域内外之间的跨区域合作。(3)将贸易投资自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联系起来,注意发挥发达国家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的优势与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力、其他生产要素成本及新兴市场潜力方面的优势之间的互补作用。(4)各国不仅可以参与区域内的经济合作,也可以参与世界范围内的经贸合作,形成多元、多层次的地区合作结构。(5)在环境、反恐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方面的合作越来越成为地区合作的突出重要的课题。
  目标的清晰化虽然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目的”,如果东亚各国真正能够持有正确的目的,在经济上追求“互利多赢”,不搞民族利己主义,在政治上做到“相互信任”,力戒彼此猜疑防范嫉妒之心,那么,目标的共同性和清晰性就不难实现。
  
  东亚共同体的“主导权”问题
  
  笔者曾经问过一位日本媒体人士:你们不断地在媒体上炒作东亚共同体“主导权”问题,请问,究竟“主导权”是一个什么概念?他沉思片时,回答说“是leadership(领导)吧?”笔者说,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谁也没有能力、没有获得授权来“领导”东亚。
  从欧洲的经验看,当今的欧盟就不是哪个国家“领导”出来的,即使现在要选举“准总统”,那也只是一个名誉,绝不会导致哪个国家的人物当上“准总统”,就意味着哪个国家“领导”欧盟。在欧洲,虽然早期法德两国对促进欧洲合作起了重要的作用,但在推动欧洲合作的漫长过程中,基本上没有出现过某一国家为争夺所谓主导权而影响欧洲联合进程的情况。
  就东亚共同体而言,在一定意义上接近“主导权”的东西就是“倡导权”,而这个倡导权的“版权”显然属于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在马哈蒂尔的“倡导权”的影响下,从“6 4”到“10 3”,东盟实际“主导”了东亚地区合作十几年。现在,由于日本媒体的炒作,使所谓“争夺主导权”问题带上高度敏感性和情绪化色彩,对此,中国的立场应该是淡化争夺主导权的意识,不要因此而影响东亚一体化的进程。只要对东亚地区有利,谁提出、或“再提出”共同体概念都是好事。而且,即使存在什么“主导权”,那也不是“争”来的,而是自然形成的,取决于一国或数国对东亚共同体做出多少实际贡献。我们在国际舞台上宜表现得更宽容一些,姿态放低一些,这反而有利于提高国际地位,改善国际形象。
  还需看到,当前日本对“主导权”表现十分敏感,生怕主导权被中国拿走,一方面是日本以亚洲经济增长“领头羊”自居的优越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中国的“块头”太大,人口是日本的十倍 多,国土面积是日本的26倍多,国内生产总值(GDP)很快就会将日本甩在后头,日本媒体担心这种“不平衡”会导致一个“以中国为中心、围着中国转的东亚共同体”,某些右翼媒体甚至诬称中国企图重建历史上的所谓“华夷秩序”,对此恶意攻击我们理应加以驳斥。
  至于美国,其主要担心是中国“主导”东亚合作会排挤美国,削弱美国在亚洲的利益和地位。东盟则期待美国在亚洲的存在能够起到“平衡”中国的作用。
  
  东亚共同体的途径问题
  
  走向东亚共同体的途径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分析:板块、范围、领域、改革。
  第一,从板块来看,当前东亚合作已然形成为“一个板块(东盟)、三条轴线(中国与东盟、日本与东盟、韩国与东盟)以及10 3(东盟 中日韩)对话”的格局。今后,面临着加强东南亚(东盟)板块(减少矛盾,提高一体化水平)、构筑东北亚(中日韩自贸区)板块、加强东南亚板块与东北亚板块的连接(包括板块之间的连接和三条轴线的建设),推动多层次的次区域、次次区域合作(图们江地区、湄公河流域等)等课题。在推动多层次的次区域、次次区域合作方面,东亚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可能形成竞争,应该注意次区域、次次区域合作也须遵行开放、透明、包容原则,使这种竞争成为良性竞争。
  第二,从范围来看,当前,“10 3”合作已经推进了多年,好似两三个月的胎儿,应该继续加以精心培育。现在,美国反对东亚共同体不包括它,美国欲维护其在亚洲地区的巨大利益,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在建设东亚共同体过程中也需注意不要排斥美国,免得它过来搅局。但是,诚如日本外相冈田克也指出,“东亚共同体应该由东亚峰会现有成员组成,不应该包括美国”。如果美国也包括进来,岂不成了覆盖半个多地球的“共同体”,还谈何“区域一体化组织”?美国自己主导的“北美自由贸易区”不是也没有包括日本或中国吗?如果日本或中国要求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美国会同意吗?再说,欧洲联合搞了几十年,美国并没有要求加入欧盟,因为它不是欧洲国家;同样,不是亚洲国家的美国凭什么理由非要进入东亚共同体呢?美国对欧洲与对亚洲的不同态度是否有歧视亚洲之嫌呢?
  当然,东亚共同体不宜总是固守“10 3”的范围,在这个问题上值得学习欧盟的经验,欧洲联合最初从法德联合开始,以后发展到欧共体六国,再以后又步步扩大,逐渐发展到如今包括25个国家的欧盟。从亚洲地区看,应该以经济合理性而不是以政治或所谓“价值观”作为标准,循序渐进地从“10 3”扩大到“10 5(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待条件成熟时也可进一步扩大到印度等南亚国家,形成超越“东亚”的“亚洲共同体”或“亚澳共同体”或“亚洲太平洋共同体”。当然,如果说东亚共同体是一个长期目标的话,那么,“亚洲(亚澳)共同体”或“亚洲太平洋共同体”将可能是一个超长期目标。至于美国,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包括美国的亚太经合组织,虽然目前还是一个比较松散的组织,但是也可能日趋紧密化。
  第三,从领域来看,应该从最容易搞、最易于寻求共同利益的领域开始,如节能减排等环境方面的合作、货币合作(首先落实中、日、韩和东盟已达成的“货币合作协议”即“清迈协议”)、大幅度扩大人员交流、食品安金、反恐、海上运输线的安全、新型传染病、防灾(特别是应对气候变化导致的灾害增加),等等领域。国际合作的经验证明,相关国家越是合作,就越能够发现需要合作的领域其实很多很多。
  第四,从改革来看,正如温家宝总理最近所说,中国“不改革开放,就是死路一条”。这个道理同样适合于东亚共同体,也就是说,东亚共同体的成员国不改革开放,不摒弃经济上的民族利己主义,东亚共同体也只能是画饼充饥。以日本为例,其一,日本如果不大力推进农业改革,继续采取保护本国农业的传统政策,就可能使农业问题成为其开展地区合作的一个重要障碍;其二,日本如果不改变其传统的巨大企业集团(每个集团包括银行、制造企业、流通企业等等)以及日本流通体系的排外性和封闭性(这使得其他国家很难进入日本国内的市场),也将可能成为走向东亚共同体的一个障碍。
  总之,板块推进、领域推进、改革推进,这三者应该是并行不悖,相辅相成。为了脚踏实地,推进东亚共同体的建设,还需制定阶段性目标,比如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乃至五十年,每个阶段需要完成几件事,包括具体议程、时间表、合作方式都需做出周到的部署和安排。
其他文献
李宗盛发微博和大家分享了他为“李吉它音乐小讲堂”录制的音频节目《歌的故事》。这期《歌的故事》中,李宗盛和我们聊了他1989年发行的《李宗盛创作作品集》中一首名为《爱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逆变器上的功率滤波器,并用谐波计算法,从电流畸变、功率因数的观点分析了该滤波器参数设计准则。文中还涉及由于滤波器形式不同所引起的性能变化,并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