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苏珊·朗格说:“当人们称诗为艺术时,很明显是要把诗的语言同普通的会话语言区别开来”。基于此,学习古代诗词必须重视对语言的品味。当然,重视诗歌语言绝不是仅仅去掌握语言的字面意义。康德说,语言词汇往往是诗人精神的直接体现,与诗人的个性和内心世界有关。重视语言,就是我们要通过对诗歌语言的品味,去感知诗人内心世界,触摸诗人灵魂,从而实现人文精神的有效传承。
一、品味语言的精妙传神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这样一段著名论述:“‘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①的确,一个人格化的“闹”字凸现了红杏挂满枝头,争奇斗妍的盎然春意,动感十足,意态传神。中国古代诗人特别注重用炼字、炼句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高中古诗词里像这样的精妙传神之语很多。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四弦一声如裂帛”句,这里通过比喻将抽象的音乐写出了质感,固然巧妙,但“裂”字更为精妙,它不光写出了音乐的断裂,还写出了沦落天涯的琵琶女心灵的破碎,更写出了谪居江州的诗人情感的撕裂,让人读之也不由怆然而泪下。杜甫《咏怀古迹》(其三)首句为“群山万壑赴荆门”,群山万壑本是静止的,诗人用“赴”字,化静为动,生动描绘出三峡两岸的重峦叠嶂那种雄奇飞动的气势,赋予诗句一种“破空而来,文势如天骥下坡,明珠走盘”②的神奇魅力,给人无尽的审美享受。《邶风·静女》中有“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句,这里通过“搔首”“踟蹰”两词真切描摹出主人公见不到心上人的焦灼不安的微妙情态,千百年来时时拨动着有情人的心弦。
二、追寻语言的深层意蕴
诗贵含蓄,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说:“深文隐秀,余味曲句。辞生互体,有似变爻。”③其意是:深刻的文章文采丰盛,不尽的意味曲折地包会其中。由文词变化而产生的意蕴,好像卦爻变动而产生的“四象”。清代王士祯(渔洋)强调诗歌要用含蓄的语言表达感情,力主“词简味长,不可明白说尽”(《带经堂诗话》卷29),把司空图说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作为含蓄蕴藉的高格和极致。正因为诗歌语言的这种含蓄蕴藉的特点,所以学习古代诗词时要努力引导学生追寻诗歌语言的深层意蕴。古人对含蓄美的追求常通过比喻、双关、象征、用典、移情于物、寄情于事等手法实现。读《梦游天姥吟留别》要通过梦境的描写感受作者精神的翱翔;品《山居秋暝》要在诗意的自然描写中领悟诗人所贯注的生命的向度和精神;“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亭口北固亭怀古》),则要通过对典故的体会感受辛弃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墓年,壮心不已”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操。不过,“诗无达诂”,在追求诗歌语言的深层意蕴时,要防止以某种定论来束缚学生的思维,追寻的过程应该是开放的,创造性的,允许学生见仁见智。
三、领略语言的陌生化魅力
陈青柳在《触摸诗歌语言》一文中认为,“诗歌语言常常让人感到新鲜、惊异、陌生,能使人产生异常丰富的美感”④,这实际上就是诗歌语言的陌生化。“陌生化”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学派大师克洛夫斯基提出的一个概念。他在《作为程序的艺术》一文中说:“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使人感受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⑤根据克氏的解释,诗歌语言“陌生化”就是通过使普通语言变形、扭曲、拉长、缩短、颠倒,达到增加审美愉悦的目的。诗歌语言中,“陌生化”的技巧或方法很多,主要有语言层面的陌生化,比如停顿、节奏、双声、叠韵等;还有语法层面的,包括名词并置、语序错综、超常搭配等。李清照在《声声慢》的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大量选用齿音字和叠音字,使其哀怨之情、郁闷之怀溢于言表。马致远的《秋思》,全诗前三句,九个词都是名词的排列,全然没有完整的句法结构,但它们一旦在空间的背景上展开,就如九幅特写镜头,纷至沓来,将秋气的肃杀、秋景的幽深、游子的凄凉烘托得淋漓尽致。“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路”(《永遇乐·亭口北固亭怀古》),意思是遥望对岸的扬州,自己就回忆起四十三年前,在连天炮火中南下归宋的经历,“四十三年”置前强调,可让读者真切感受到词人两鬓已白,仍壮志未酬的辛酸。“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中,“心”指思想、情绪,这些都是抽象的事物,而“系”则为具象的实际动作,两者搭配,便产生一种独特的情味,诗人身“系”归舟而心“系”故国,“系”字一语双关,形象表达出了诗人内心浓郁的羁旅之愁,思归之念。
每一首诗都有自己的个性,而古诗词欣赏,角度也是多元、丰富的,比如意象、意境、节奏、技法等,而对语言的品味或许面对每首诗歌都是必须的。汪曾祺说:语言不只是技巧,不只是形式,语言和内容同时存在,不可分离。古诗词欣赏应借助语言这个媒介,努力把握这些语言的“内在生命”,以期获得更好的精神濡染。
注释:
①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②转引自韩晓光:《试论杜甫诗歌中的动词运用》,《中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1期。
③刘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龙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重印本,第432页。
④陈青柳:《触摸诗歌的语言》,《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12期。
⑤同上。
(作者单位:南通中学高中)
一、品味语言的精妙传神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这样一段著名论述:“‘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①的确,一个人格化的“闹”字凸现了红杏挂满枝头,争奇斗妍的盎然春意,动感十足,意态传神。中国古代诗人特别注重用炼字、炼句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高中古诗词里像这样的精妙传神之语很多。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四弦一声如裂帛”句,这里通过比喻将抽象的音乐写出了质感,固然巧妙,但“裂”字更为精妙,它不光写出了音乐的断裂,还写出了沦落天涯的琵琶女心灵的破碎,更写出了谪居江州的诗人情感的撕裂,让人读之也不由怆然而泪下。杜甫《咏怀古迹》(其三)首句为“群山万壑赴荆门”,群山万壑本是静止的,诗人用“赴”字,化静为动,生动描绘出三峡两岸的重峦叠嶂那种雄奇飞动的气势,赋予诗句一种“破空而来,文势如天骥下坡,明珠走盘”②的神奇魅力,给人无尽的审美享受。《邶风·静女》中有“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句,这里通过“搔首”“踟蹰”两词真切描摹出主人公见不到心上人的焦灼不安的微妙情态,千百年来时时拨动着有情人的心弦。
二、追寻语言的深层意蕴
诗贵含蓄,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说:“深文隐秀,余味曲句。辞生互体,有似变爻。”③其意是:深刻的文章文采丰盛,不尽的意味曲折地包会其中。由文词变化而产生的意蕴,好像卦爻变动而产生的“四象”。清代王士祯(渔洋)强调诗歌要用含蓄的语言表达感情,力主“词简味长,不可明白说尽”(《带经堂诗话》卷29),把司空图说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作为含蓄蕴藉的高格和极致。正因为诗歌语言的这种含蓄蕴藉的特点,所以学习古代诗词时要努力引导学生追寻诗歌语言的深层意蕴。古人对含蓄美的追求常通过比喻、双关、象征、用典、移情于物、寄情于事等手法实现。读《梦游天姥吟留别》要通过梦境的描写感受作者精神的翱翔;品《山居秋暝》要在诗意的自然描写中领悟诗人所贯注的生命的向度和精神;“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亭口北固亭怀古》),则要通过对典故的体会感受辛弃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墓年,壮心不已”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操。不过,“诗无达诂”,在追求诗歌语言的深层意蕴时,要防止以某种定论来束缚学生的思维,追寻的过程应该是开放的,创造性的,允许学生见仁见智。
三、领略语言的陌生化魅力
陈青柳在《触摸诗歌语言》一文中认为,“诗歌语言常常让人感到新鲜、惊异、陌生,能使人产生异常丰富的美感”④,这实际上就是诗歌语言的陌生化。“陌生化”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学派大师克洛夫斯基提出的一个概念。他在《作为程序的艺术》一文中说:“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使人感受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⑤根据克氏的解释,诗歌语言“陌生化”就是通过使普通语言变形、扭曲、拉长、缩短、颠倒,达到增加审美愉悦的目的。诗歌语言中,“陌生化”的技巧或方法很多,主要有语言层面的陌生化,比如停顿、节奏、双声、叠韵等;还有语法层面的,包括名词并置、语序错综、超常搭配等。李清照在《声声慢》的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大量选用齿音字和叠音字,使其哀怨之情、郁闷之怀溢于言表。马致远的《秋思》,全诗前三句,九个词都是名词的排列,全然没有完整的句法结构,但它们一旦在空间的背景上展开,就如九幅特写镜头,纷至沓来,将秋气的肃杀、秋景的幽深、游子的凄凉烘托得淋漓尽致。“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路”(《永遇乐·亭口北固亭怀古》),意思是遥望对岸的扬州,自己就回忆起四十三年前,在连天炮火中南下归宋的经历,“四十三年”置前强调,可让读者真切感受到词人两鬓已白,仍壮志未酬的辛酸。“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中,“心”指思想、情绪,这些都是抽象的事物,而“系”则为具象的实际动作,两者搭配,便产生一种独特的情味,诗人身“系”归舟而心“系”故国,“系”字一语双关,形象表达出了诗人内心浓郁的羁旅之愁,思归之念。
每一首诗都有自己的个性,而古诗词欣赏,角度也是多元、丰富的,比如意象、意境、节奏、技法等,而对语言的品味或许面对每首诗歌都是必须的。汪曾祺说:语言不只是技巧,不只是形式,语言和内容同时存在,不可分离。古诗词欣赏应借助语言这个媒介,努力把握这些语言的“内在生命”,以期获得更好的精神濡染。
注释:
①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②转引自韩晓光:《试论杜甫诗歌中的动词运用》,《中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1期。
③刘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龙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重印本,第432页。
④陈青柳:《触摸诗歌的语言》,《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12期。
⑤同上。
(作者单位:南通中学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