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财务报表的衍生金融工具披露研究

来源 :财会通讯·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aretg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衍生金融工具是通过预测股价、利率、汇率等未来行情趋势,采用支付少量保证金,签订跨期合同或互换不同金融工具等交易形式的一种新型金融工具。20世纪80年代以来,衍生金融工具发展迅速,其自身所具有的契约性、杠杆性、高风险性和价值变动性等特点,使得传统会计理论和方法难以对其进行准确的计量和充分的披露。要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保护会计信息用户的利益,必须对现有的财务报表体系进行调整,以便能够满足衍生金融工具披露模式的要求,充分披露相关会计信息。
  二、现有报表体系在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方面的局限性
  (一)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不充分 现行的财务报表体系的模式以实现原则作为会计确认基础,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以表内货币性指针为主要信息。按照以上标准和原则,以合同或契约形式出现的衍生金融工具就不符合财务报表体系下对会计要素进行定义和确认的标准,因其不具备实物形态和非货币性形态,则只能被视为“表外项目”。从财务报告的根本目标和作用上来看,其在与为信息用户提供全面及时的决策有用性的信息,而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信息由于没有在财务报告中予以充分的披露,就使得信息用户获得的决策信息是不全面的,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信息用户最终决策的有效性。从信息用户的利益来考虑,他们要求获得更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而现有的财务报告对衍生金融工具信息的披露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改革财务报表披露体系,通过财务报表给信息用户提供更为全面及时的财务信息。
  (二)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不及时 现行的财务报表模式是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及报表附注说明为报告主体的,其所提供的信息主要是货币化的会计信息,而在非货币化信息的披露上有所欠缺。上文我们已经提到过,衍生金融工具具有高流通性和高风险性,其相关信息披露的是否准确和及时关系到信息用户的切身经济利益,因此提高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十分重要。在现有报表体系下,由于会计确认原则和计量原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衍生金融工具信息还无法单独作为正式的项目在资产负债表中予以反映,只能在表外予以反映。这种展现方式很难直观反映出衍生金融工具对企业资产负债关系的影响,也不符合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原则,而投资者就要被迫承担因其所投资的公司拥有大量衍生金融工具所带来的风险,这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此外,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高杠杆作用,其金融合约的价值往往高于保证金数倍,相应的投资者所承担的风险也高出数倍。针对上述问题的存在,相关方面有必要及时改革现行财务报表模式,以便更为及时的披露衍生金融工具相关信息,保护投资者的切身经济利益。
  三、基于财务报表的衍生金融工具披露改进建议
  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比原生金融工具更为复杂,其出现对会计报表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同时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大量应用,财务报表体系也亟待进行一系列的变革和调整。
  (一)调整与完善财务报表构成要素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其一,增设衍生金融工具相关会计科目。目前,在财务报表体系中涉及衍生金融工具的科目还较少,为了提高报表披露信息的充分性,有必要在财务报告体系中适当的增加一些有关衍金融工具的会计科目。如可在资产类科目中增设“衍生金融资产”科目,以便用于核算期货、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的合约购买方金额,在签订合约时将其确认为资产,记为借方。当后期确认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时,对该科目进行调整,待合约到期或转移时则将其记为贷方。还可在负债类科目下设置“衍生金融负债”科目,核算期货、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的合约卖出方的金额,在签订合约时将其确认为负债,记为贷方,当后期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时,对该科目进行调整,待合约到期或转移时将其记为借方。
  其二,调整财务报表结构分类。衍生金融工具不同于原生金融工具,其还涉及到对企业未来财务状况的预期,现有财务报表在资产和负债中采取将原生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联合披露的方式,这样不利于投资者针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分析和评估。根据这一情况,可在现有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按照金融性和非金融性对资产负债表进行分类,以便报表用户能够快速知悉衍生金融工具合约期限结构以及其公允价值,以便在此基础上对进行有效的市场分析。
  其三,增设衍生金融工具明细表。目前,企业财务报表中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披露还较为笼统和粗糙,基于这一情况,有必要根据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程度,增设衍生金融工具明细表,以便较为详细的披露衍生金融工具相关信息,如衍生金融工具的名称、发生日期、实际成本、现行公允价值、交易条件、合同条款,损益金额等。这些信息的披露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充分的风险评估信息,便于投资者识别和规避可控风险。
  (二)打破现有的财务报表编制结构 目前,我国财务报表系统结构还不是很完善,会计准则对“资产”和“负债”等要素的定义并不包括衍生金融工具,这导致衍生金融工具相关信息无法纳入财务报表,也就难以在财务报表中予以充分及时的披露。因此,有必要打破现有的财务报表编制结构,将衍生金融工具信息纳入财务报表体系予以披露,并增设专门披露衍生金融工具运用情况的辅助报表、完善后的财务报告应包括财务报表主报、财务报表注释、辅助信息报表等多个组成部分。
   第一,完善财务报表主表信息。作为报表的核心部分,财务报表主表应披露多方面的内容:首先,要将符合金融资产或负债的衍生金融工具的面值或金额,在合约买卖双方分别确认为资产和负债;其次,要将缴纳保证金金额和支付期权费的金额,确认为企业的金融资产;以上被确认的金融负债和金融资产信息必须与报告日的公允价值相一致。
   第二,做好财务报表注释,以便进一步披露每一份合约的具体金额。表外揭示的合约金额是对表内列报的必要补充,同时还应说明表内确认所采用的会计政策。
   第三,完善财务报表辅助信息。财务报表辅助信息应披露衍生金融工具的类别及性质,从事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目的、相关风险管理政策、衍生金融工具价值信息、市场价格预测信息、未来现金流量预测等多个部分,同时在在报告中还要对一些不符合目前会计政策的地方进行注释和说明,以便使报表披露更为规范。
  (三)通过调整报表生成时间与生成形式以提高信息披露及时性 提高财务报表信息披露的及时性主要应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方面,通过缩短财务报表的生成时间以提高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的及时性。目前,我国规定上市公司必须在年度结束后4个月内公布上年度会计报表,必须在季度结束后2个月内公布上季度会计报表。要提高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的及时性,未来证监会有必要将年报和季报披露时限进一步予以缩短。另一方面,通过网络快速生成财务报表以提高衍生金融工具披露的及时性。具体到实践中, 企业可以建立内部业绩快报制度。在会计期间结束后到正式定期报告披露之前的这段时间内,通过网络及时披露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主要会计资料和经营方针。通过网络报告会计信息,将对财务报表及时披露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财务信息披露的整体时效性和相关性。
  (四)建立与完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 针对衍生金融工具特点,相关部门应尽快着手制定出区别于原生金融工具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应分别运用初始确认、后续确认和终止确认的方法来细化其会计确认。首先,在初始确认阶段,要按照衍生金融资产和衍生金融负债的权利和义务是否“实质上已全部转移”的标准来判断是否予以确认。这里需要明确的是,从签约当日其,衍生金融工具合约双方相关的权利义务关系就已产生,签订合约这一行为必然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因此,在签订合约时应进行初始确认。通过初始确认能够使报表用户对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进进行合理的评估,以便做出对自身有利的判断。其次,做好后续确认工作。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合约在签订后至交易履行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会导致衍生金融工具价值随时发生变化。对在公开交易市场上交易的衍生金融工具,应进行不定期的确认,以便随时评估其公允价值变化对企业的影响。此外,还要做好终止确认。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后,即当合约到期或者转移合约时,应在此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终止确认。
  
  参考文献:
   [1]常冬梅:《浅谈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方式》,《科技信息》2007年第1期。
  (编辑 李寒珺)
  
其他文献
1.昆明火车站发生暴力恐怖袭击事件 3月1日晚9时20分,10余名统一着装的暴徒蒙面持刀在云南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处砍杀无辜群众,截至3月2日1时,暴力案件已造成28名群众遇难、113名群众受伤。案件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政法机关迅速组织力量全力侦破案件,依法从严惩处暴恐分子,坚决将其嚣张气焰打下去。要精心做好受伤和遇难群众的救治、
日常思品学习中,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分析、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往往是制约学生学习兴趣与考试成绩的“瓶颈”和“短板”。笔者认为,借助漫画设计创新题不欠为破解这一“瓶颈
近几年来,自媒体的迅速发展颠覆了传统媒体作为传播中心的传播格局。群众的话语权得到提升,可以自由地使用自媒体发布和传播自己对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的观点态度。在自媒体
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次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20年代初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还有一次是7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它们对各自国家的发展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知识链接】  一、苏俄新经济政策  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亟须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但是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