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国际化职场,创新大学英语教育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Mete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如今,国际化职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也给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需求,国际化职场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要积极主动地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积极改革创新,以实现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好地增强学生的职场竞争力。本文,笔者即对国际化职场大背景下,大学英语教育的创新相关问题予以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国际化职场 大学 英语教育 创新
  一、前言
  大学英语教学是一种语言和文化的双重教学,是整个大学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通过有效的英语教学,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其职业发展等奠定坚实的基础。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职场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原有的英语教学模式和方法等无法很好地满足现实情况的需要,因此,对大学英语教育而言,也需要积极地顺应现实情况的发展变化,积极地进行创新,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职场竞争力。
  二、大学英语教育的创新
  1.明确教育目标和计划。在国际化职场背景下,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以往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大多停留在知识和技能层面,侧重于提高学生对各种英语相关知识的教授等。但是,国际化职场背景下,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则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较之以往的教学,国际化职场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国际化社会活动和实践过程中获取自身所需的各种信息,并予以妥善处理信息的能力。英语水平不能只停留在掌握大量的词汇,了解一定的语法知识等方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要紧密围绕该目标,合理制定教学方案,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整体来看,大学英语创新教育思路可以围绕英语教育基本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开展,明确目的,从知识的输入和输出两个方面出发,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合理的进行教育创新。
  2.优化教学体系。采用双语、小班教学,构建以专业群为载体,以培养英语职业能力为重心,以国际行业协会的职业资格证书为平台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安排上,第一年完成大部分的公共基础课,上学期强化英语教学,为后来的专业科目打好基础;第一年下学期及第二年,学生通过英语修读商科领域内主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及部份专业课,了解各专业领域对跨学科能力的要求;第三年,学生主要选读专业课及专业选修课,加强本身的专业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实用性强的教学素材,组织丰富的活动让学生真正融入当地的文化,拓展国际化视野,提高跨国交流的能力,提升合作解决问题的素质。另外,考虑到大学英语是一门大学公共课程,同一所学校的不同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并对英语知识和技能等有着不同的学习需求。因此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因材施教实施英语教育,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实际需要,给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专业英语课以及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例如,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补充计算机方面的专业词汇;对法律专业的学生,要注意讲解英文法律文书的阅读与写作相关知识和技巧等;对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要多介绍一些国际著名设计师及其作品等。从而使不同基础和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学习所需的英语知识和技能,并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设定切实可行的就业目标等。
  3.营造真实的教学环境。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们大多会受到本土文化和思想模式等的影响,无法从英语实际应用环境角度出发来展开各种学习活动。因此,国际化职场背景下,需要为学生营造出真实的、尽可能接近实际第二语言应用环境的教学环境。在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上,课程内容并不是单词、文章的堆砌,而是对学生在今后的日常专业工作中可能遇见的常见问题的讲解和探讨。要转变教学模式,不但注重对学生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传授,也要注意提高大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就业意识、就业精神等。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利用各种方式,模拟出真实的场景等,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小组讨论学习等模式,培养大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例如,教师可以结合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模拟相应的职场环境。然后结合职场中不同同事之间的交流、合作等问题,鼓励学生参与到各种英语文章书写以及口语交流等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职场环境下英语的实践应用情况,提高其英语的综合应用水平。
  三、结束语
  随着“激烈的国际化竞争”时代的到来,国际化职场成为众多大学生需要面对的现实情况。英语能力可以帮助学生赢得更好的职业机会,因此,为了增强学生的职场竞争力,促进其长期发展,培养更多的“国际化”精英,大学英语教育需要积极地转变理念,不断创新。
  总之,国际化职场大背景下,大学英语教育任重道远。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广大高校不断探索和研究,以更好的提高广大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促进其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雪梅.从对接国家战略视角探索外语类院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思路[J].外国语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14.30(2):158-163.
  [2]郭桂杭.许丹.论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能力的培养——基于国际化和本土化视角[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4.(5):14-16.
  [3]高琳琳.葛忠强.曹艳春.等.后大学英语时代中国EFL教学战略调整的思考——基于二语习得理论的研究与应用[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z1):208-209.
  [4]KathryIlRentz,et.a1.Lesikar.sBusiness Communication [M].12e,New York:McGraw Hill Higher Education.2010:210.
其他文献
【摘要】话轮作为会话主要形式,在英语会话过程中应结合具体情境而适实话轮转话,就是每一位参与者都要讲话,既要做倾听者,也要做交流者。将话轮转换策略应用到小学英语教育教学中,有利于小学生发现会话结构规律,促使小学生积极的交流,不断提高会话效率。本文研究了在小学英语教育教学中应用话轮转换策略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英语会话 效率 话轮 转换策略  在素质教育推行的今天,小学英语教师更重视培养小学
【摘要】在中国,把CBI课程融合到现行的英语教学大纲中,对于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育来说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项目。这个研究的目的就是在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理念(CBI)指导下为基础阶段的英语专业学生设计一个内容与语言相结合的CBI课程。  【关键词】英语教学大纲 CBI课程 英语基础阶段教学  一、引言  当今社会,在中国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英语教育与此同时科学的课程设置对很好地完
【摘要】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发展,英语又是全球第一通用语言,所以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日益剧增。而培养高素质的高师英语专业人才更是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高师英语专业学生除了重视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之外,还应该建构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本文主要针对高师英语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建构做深入研究,并且制定相关对策。  【关键词】高师英语专业学生 知识结构 建构 研究  培养高等师范教育人才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发展基础教
在学习英语时,听英文歌曲能帮助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和协作精神,促进学生的自我表达,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都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When learning English, list
【摘要】分层教学法是因材施教教学理念的一种有效实践形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收获了良好的评价和效果。本文以基于分层教学法的初中英语教学探索为题,具有一定的探究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 初中英语 课堂教学 意义 策略  初中英语作为一门专业课程进行系统性学习,对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写作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至关重要。  一、分层教学法的内涵及其重大意义  分层教学法是指根据接受教
【摘要】人文素质教育对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本文从分析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出发,结合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现状,指出人文素质教育对高职学生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 公共英语教学 人文素质教育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文素质,从广义来说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精神品格。从狭义来说指人文知识和技能的内化,它主要是指一个
【摘要】在阐述有效教学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教学案例,从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加强学习策略指导、融入情感态度教育、注重文化意识培养五方面就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作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从“语言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了高中英语课程总目标。笔者认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和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课余的求知探奇rn查尔斯·汤斯一家并不富裕,经营农场的父亲早年学习法律,是一位业余的博物学家;母亲亦颇有知识——她修习了当地女子学院提供的每一门课程,然后上了通信课.
期刊
【摘要】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以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为基础,就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英语 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能否自主学习,不仅影响着学习效果,也关系着学生的终身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切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以“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