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知识在成人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0364jill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随着国门的打开与日俱增,尤其是成人跨文化交际的面更广、接触的时间更多,从而跨文化交际知识的成人英语教学成为当下的热点话题。本文以此为切入点,重点探讨跨文化交际知识在成人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在成人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知识以及该教学过程中的两大原则。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知识 成人英语教学 运用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各民族各自长期相对独立地发展,在日常的语言习惯、社会风俗、精神文明、风土人情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背景,而这些文化背景在非同族人交流的过程中就形成了沟通的一道无形的障碍,给人们的沟通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人们往往按照本民族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想当然地解释对方的话语,从而对对方的话产生了区别于原意的理解,一旦无法及时化解,很容易酿成误解或冲突的局面。在成人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照本宣科按照教材来,一味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语法知识和语言的外在形式上,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因素,尤其是跨文化的社会背景,导致很多成人课堂上很会说,但是一旦到了实际的交际场合就无法应对自如了。
  跨文化交际知识在成人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其一,掌握跨文化交际知识是实现顺畅沟通的前提。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加快了全球之间各个领域的沟通与交流,这归根结底都是人之间的沟通,跨文化的交际问题很自然地摆在了人们面前。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走出国门或引进外资的人越来越多,每天都可能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英语作为世界第一大外语,自然成了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必备的交际能力。第二,当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出现交流障碍时,往往是因为不了解相互之间指涉的文化内涵,既不能因为他人与我们不同而歧视他们,也不能因为他人与我们之间的不同而敬而远之,求同存异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这才是实现沟通最务实的态度。
  其二,掌握跨文化交际知识是促进跨文化理解的基础。要有效地实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沟通,需要以充分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思维特征、风土人情等基础,不然不是闹笑话就是添麻烦。很多成人在学英语的过程中囫囵吞枣,往往不结合英语背后的文化大语境就以中文思维先入为主地学英语,所以不知道为什么西方有些笑话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没有可笑的因子,不知道为什么中国“引以为豪”的“谦虚”在西方人看来却是无能的一种表现,不知道为什么西方人对个人收入、年龄等闭口不谈,这些问题都有一个最根本的相同点,那就是中西文化的差异。西方人性格直率,强调个人主义,更注重个性和个人才华的展示,不愿意展示自己才华的人在他们看来是不可思议的。而中国人性格内敛,更强调集体主义精神,对个人的才能往往采取“深藏不露”、“蓄势待发”的态度。
  跨文化交际与成人英语教学的关系
  著名语言学家Thomas说:“语言错误从表层结构上就可以看出,听话者很容易发现这种错误,这种错误一旦出现,听话者便会认为说话者缺乏足够的语言知识,因此可以谅解。语用错误却不会像语法错误那样被看待。如果一个能讲一口流利英语的人出现语用失误,他很可能会被认为缺乏礼貌或不友好。他在交流中的失误会被认为是粗鲁和故意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在成人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盲目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中国的教育者们本末倒置地将英语的教学的重点目标放在了读和写上,殊不知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灵活掌握英语的基础上更好地运用其进行日常的交际活动,跨文化交际既是英语教学的目的,更是英语教学的手段和方式。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跨文化的交际知识是作为一个英语教师必备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因为跨文化交际知识的导入不仅可以全面扫除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惯性母语思维,避免出现母语逻辑带来的常规性错误,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带动他们进入另一个文化世界进行知识海洋的畅游,进而树立他们看待不同文化差异的正确意识,帮助他们更熟练更地道地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之间的交流。
  如何在成人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知识
  成人英语教学不同于中小学生的教学在于成人的思维方式早已成定势,成人的英语交际能力普遍较弱,加上成人自身的虚荣心和自尊心较强,使得成人英语教学需要以特殊的方式进行。
  首先,要树立成人学生大胆说英语的意识。这是打破他们心理障碍的第一关。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这群成人的学生掌握基本的语音知识和语法知识,更要通过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英文电影影评、主题班会、生日party等形式努力创设互动交流的平台,营造轻松对话的氛围,使他们每个人都有想张口说的意愿和行动,尤其要重点抓好一部分英语口语较好同学的带动作用,让他们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也能带动其他学生积极发言。
  其次,结合教材渗透跨文化交际知识。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中西文化知识的渗透,大到社会阶层、风土人情、职业活动、家庭结构,小到问路、购物、打电话、约会、饮食起居等,都要和现有的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每个单元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意识地把跨文化的背景知识渗透融合进去,让学生在学习较为枯燥的语法知识的同时,树立起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打开他们了解西方文明的视野。
  再次,从词汇角度入手引导学生挖掘迥然不同的西方文化。正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很多词在中国是约定俗成的一个意思,在国外又是约定俗成的另一种意思,这都是因为根植于不同文化土壤所造成的差异,而这些词往往都或多或少地携带着各自民族的特征和文化色彩,词汇也因此蕴含了丰富的内涵。看似简单的一个词汇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含义截然不同,甚至让人感觉“匪夷所思”。例如,英语中最常见的就是表示颜色的词在中西文化中所蕴含的意义大不相同。例如,黄色在英语和汉语中的引申含义差别比较大。在英语中,yellow可以表示“胆小、卑怯、卑鄙”的意思,如a yellow dog表示的是“可鄙的人,卑鄙的人”,a yellow livered是“胆小鬼”的意思。而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黄色是权威和高贵的象征。如自宋代以来,帝王龙袍用的明黄色,就只能皇帝龙袍专用,皇宫装饰也多用黄色。金黄色也象征着富贵、财富,如古人喜用金粉装饰各种精美器皿,许许多多古代雕塑、建筑也用金黄色装饰,显得富丽堂皇。再比如白色white,英语中的white有时表达的含义与汉语中的“白色”没有什么关系,如 a white lie善意的谎言、the white coffee牛奶咖啡、white man善良的人或有教养的人、white-livered怯懦的、white elephant 昂贵又无用之物。还有动物一类派生出来的词汇在中西语境中联想的意义也大不相同。如,动物“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权势、尊荣、高贵的象征,是充满生命力的化身,每个中华儿女都以自己是“龙的传人”为傲,这都是因为中国古代神话中龙是在天则腾云驾雾,下海则追波逐浪,在人间则呼风唤雨的神通广大的动物,成了几千年来中国人崇敬力量和追求幸福的象征,因而龙才具有了美化的色彩。但在西方很多国家,龙是邪恶的化身,是遭到人类驱逐和消灭的对象。   还有,从习俗角度引导学生零距离地领会地道的英语交际语。第一,见面寒暄。中国人见面最常见的寒暄是“你吃了吗”,如果见到老外也这么问,老外会误以为你想请他吃饭,而不是一句简单的问候语,让他觉得莫名其妙或不知所云。还有中国人习惯把问年龄、问收入、问婚姻当成对对方的关心或聊天的常见话题,但在很多英语国家里,这种中国式的提问是极为不礼貌的,这对他们来说是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因而,在跨文化中要牢牢提醒自己不可信口拈来,随意把中国思维搬出来“吓跑”老外。很多中国人对此匪夷所思,认为外国人直率起来很直率,却在这种小事问题上“斤斤计较”,殊不知英美国家的人向来重视个人隐私的保护,就好比保护个人财产一样,因而也不会去过问他们的私人问题。第二,称呼的正确使用。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向来重视礼节,但是到了最后演变出了很多“繁文缛节”,沿用至今。称呼中的讲客套就是一个具体的实例,“林教授”、“马主任”、“姚书记”、“李老师”等称呼举不胜举,而在英美国家中,除了特定工作岗位赋予的特定头衔外,如法官、博士、教授、医生等,一般习惯直呼其名以表亲切,这显然在中国是万万行不通的,会被中国人看成是不尊重他人、不把他人放在眼里的行为表现,尤其对于比自己地位高、官职大、年龄大的人来说,更加被视为一种不尊重、不礼貌的行为。第三,就餐礼仪。很寻常的吃饭,也是文化映射的一个方面。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吃饭不宜吃光宜吃剩,喝饮料不宜喝光宜剩杯,这是中国人长期以来骨子里希望丰衣足食、绰绰有余的观念形成的。但在西方很多国家,这被视为一种浪费行为,是不值得提倡的,更是为人所耻的。若在西方的餐桌上剩菜,西方人会误认为你不喜欢吃这道菜,这道菜不合你的口味,你对他的表现很不满意等等,到了德国,这种行为就直接为视为一种浪费粮食的表现,他们视食欲而确定点菜的分量,甚至在确定你不会享用的情况下,帮你把它吃光,这是他们民族骨子里讲究节约的观念所致。因此,教师如果不在日常教学中渗透这些跨文化交际知识,会让成人的学生们在日常跨文化的交际中随时随地处于尴尬、无所适从的境地,轻则闹笑话,重则谈崩生意。
  跨文化交际成人英语教学的原则
  在上述谈到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在成人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之后,有必要针对这个实施过程提出两点原则,以规范其操作,少走弯路。循序渐进原则。这是引导成人学生提高学习英语兴趣的关键,过快过多地将大量英语知识灌输给他们都是揠苗助长的行为,需根据教材的内容以先容易到较难再到更难的阶梯式步骤进行教学。在此过程中,跨文化交际知识的渗透是最好的引子,因为交际用语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实用的语言,也最简单易懂,因而教师有意识地将之与教材的每个单元进行有机融合,就可以达到提起学生兴趣与提高学生英语成绩双重的效果。
  广泛性原则。在跨文化交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引导成人学生打开知识面,通过英文电影、英文杂志、英文报刊、英文书籍等增加自己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如幻灯片、视频、图片、广播等广泛介绍西方的文化习俗、思维习惯、风土人情等,使学生对西方的文化理解更全面、更深刻,进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的日常交际。
  结语
  综上所述,跨文化交际日益成为当今人们出国留学、引进外资、商旅往来、文化交流等各个领域的普遍现象,成人跨文化交际知识的英语教学因而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过程中要始终让教师和成人学生树立跨文化的交际是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的观念,“学以致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此外还要注意的是,强调文化因素的渗透并不意味着弱化语言能力的培养,文化的导入是激活传统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英语教学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2]胡晓琼.外籍教师谈中国英语教学与文化差异[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0,(1):17-20.
  作者单位: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安康分校 陕西安康
其他文献
【摘 要】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是以促进教学为目的。如何改善传统的英语教学评价,更科学地评价英语教学,许多高校提出了形成性评价,并把它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作为大学英语的考核评价模式,这种新的模式在实践中得到了肯定。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 大学英语  教学评价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有效地检测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标准化考试一直被认为是英语教育评价的理想方式,但这种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