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辅导员的成长需求

来源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z23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个较普遍的观点是:经过近年来的改革,辅导员职业从地位上、体制上、管理上都得到了空前加强。但这并不应成为人们终结对辅导员事业关注的理由,事实上,虽然具备了制度和规定,但辅导员的真正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他们的幸福感如何尚存疑问。为澄清此问题,了解辅导员的成长需求颇显重要,经分析,辅导员幸福感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其中精神层面特别是大学生的成才发展对辅导员的幸福感起着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幸福感; 成长需求; 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5-0122-03
  
   近年来,中央及地方制订了一系列关于高校辅导员的政策、条例,有些是强调辅导员队伍重要性的,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有些是规范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如《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如此多的政策、条例对于高校辅导员职业的确有极大的积极影响,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完善这支队伍起到巨大的正面作用。仅以上海为例,截至2010年9月底,上海市共有辅导员5000余名,其中专职辅导员3000余名,同时配有五千余名班主任。其中,年龄在30岁以下的辅导员要占到60%以上,硕士以上文凭者又占到62.28%,上海高校已有164位专职辅导员获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占辅导员总数的5%,有300余位专职辅导员被定为副处级以上职级,占辅导员总数的9.2%。①可见,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了极大成效。然而当面对高校辅导员是否把当前职业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时,我们不得不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7年来,从事高校辅导员的年龄日益降低,这一方面说明该队伍的强大活力,另一方面又反映了该领域极大的流动性。以高校辅导员为职业跳板的现象并不鲜见,辅导员工作年限3年以上,选择跳槽至其他岗位时有发生,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辅导员依然数量稀少。是辅导员相关政策不够吸引人,还是辅导员工作本身过于辛苦?甚至是感到付出与回报的不等价,或是其他某种原因?要回答上述问题,揭开高校辅导员成长需求的内在结构显得至关重要。
   一、高校辅导员成长的生活需求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常常强调物质对于一个人乃至社会的基础性作用,高校辅导员亦不例外。作为正常的社会生活中的一份子,高校辅导员具有基本的生存与发展需求,具体可以细分为:
   1.对于薪酬的需求
   据不完全统计和估算,按照学校的政府投入及实际经营状况,当前上海高校三年内工作经验的辅导员月收入从2500元至7000元不等,大多数辅导员月薪约为3000元左右。然而根据上海市官方统计,2008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为39502元,月平均工资为3292元,相对而言,上海高校辅导员的收入在社会上属于中等略微偏上。可见,高校辅导员群体在薪酬上基本尚属合理范围,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多存在于如何缩小辅导员职业内部薪酬的差距。
   2.对于住房的需求
   由于高校辅导员这一群体在年龄上的特殊性,绝大多数人开始具备购买房屋的需求,同时近年来国内房价高企,少部分在学校的帮助下,利用学校的购房福利政策购得心仪的住所,但大多数高校辅导员需要家庭及社会关系的力量办理贷款购得房屋,在高昂的房价下转化为“房奴”。可见,住房问题在高校辅导员这一年轻人占主导的群体中不容忽视。
   3.对于家庭生活的需求
   据调查,当前上海市各大高校辅导员群众中,有近半数属于新上海人,即外地生源大学毕业后留沪任高校辅导员。他们多在上海寻找生活伴侣,并安家落户。依据高校辅导员的相关制度和学生工作的要求,辅导员平时周日至周五需按照学校“三同(同吃、同住、同学习)”的要求,居住于学生公寓,以便于及时处理大学生群体中的突发事件,与大学生进行直接的沟通。一般而言,高校辅导员只有周末才能回家,对于尚未购房的新上海人则基本无去处,周末两天只能在学校度过,或参加有限的社交活动。
   4.对于朋友的需求
   由于年轻、朋友圈广泛,高校辅导员在业余时间常常寻找自己的朋友倾诉工作上的烦恼,进行各种正常的社交活动。然而值得注意的一种现象是,由于城市房价居高不下,一些外地生源留沪工作的辅导员常常无力支付所在城市高昂的房价,求偶问题由此产生,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高校中,一些大龄单身青年男辅导员颇为多见,这在深层次上反映了当前社会上男方常作为较大家庭责任的承担者这一普遍现象。
   二、高校辅导员成长的工作需求
   工作既是一个人的义务,又是人的一项权利,这在我国宪法中“人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条目中有着明确的体现。高校辅导员亦如此,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下,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能够奋发向上,具有饱满的工作状态和高昂的工作热情,他们能够及时化解高校学生中存在的各种棘手问题,避免大量突发事件的发生,成为高校大学生稳定的良好缓冲带。高校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还面临着众多关系需要妥善处理。
   1.与领导的关系
   在现行管理体制下,高校辅导员既是教师,又是行政人员,他们往往受到双重领导,即学校中的学工部门和所在院系中分管学生工作者的领导,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能够权衡利弊,科学地实现自身工作同时达到多层面领导的工作要求。
   2.与同事的关系
   高校辅导员同事之间的关系以合作为主,同时含有大量的竞争因素。须知,许多学生事务及突发事件的处理必须由高校辅导员团队协作完成,这是他们合作的基础与前提。但正如其他职业一样,他们还面临着高校辅导员自身的考核、评奖、评优及职业晋升,他们之间的矛盾也会在此过程中凸显。如何处理同事间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对于高校辅导员而言的确是一种考验。
   3.与学校各部门的关系
   众所周之,高校辅导员开展的是学生工作,而学生工作必然涉及从教务处到后勤部门,从保卫处到校医院,从学生处到组织部、宣传部、校办等几乎涵盖全校一切部门的工作人员。因而如何与这些部门打交道,如何更好地维护学生与学校的整体权益平衡是摆在一名辅导员面前的棘手问题。事实上,也正是在处理上述关系的过程中,高校辅导员受到了锻炼,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工作的满足感,也就不难理解一名高校辅导员常常成为校内各职能单位内部招聘时争抢的对象了。
   4.高校辅导员自身职业晋升的需求
   中央16号文件下发后,各地在高校辅导员评聘条件上给予优惠政策,如上海市规定,高校辅导员评聘副教授、教授的名额单列,鼓励教授级辅导员、领军级辅导员的脱颖而出,然而一些高校在考虑高校辅导员工作实际方面仍然囿于传统思想的束缚。不容忽视的是,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量之大,工作时间之长,工作时间之分散常常让人难以想象,这必然使得高校辅导员与专业任课教师相比在学术放面产生劣势,因而一些高校在职称尤其是初、中级评定上将高校辅导员的评定标准等同于专业任课教师值得进一步商榷。
   三、高校辅导员成长的精神需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高校辅导员亦不例外。他们常常把为学生服务,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甚至是职业信仰,他们大多具备强烈的奉献精神。譬如,每当高校组织无偿献血时,冲在前面的不乏高校辅导员的身影,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园区各片区志愿者负责人几乎是清一色的高校辅导员。他们乐于做志愿者服务,因为这样不仅能在大学生面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更是职业的内在需求使然。高校辅导员在精神追求方面存在着较为急迫的现实问题。
   1.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
   辅导员虽然是一个传统的职业,早在建国初期的高校就出现了政治辅导员,但如今时代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学生群体显现出前所未有的特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难度正日趋加大,但这一职业在少数人甚至高校内部仍然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该论调虽不占主流,但其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还包括辅导员自身对本职的认可,如何重塑观念,彻底摒弃高校辅导员的“跳板意识”,只有充分解答这一问题才能真正改善并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
   2.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诉求
   作为大学生的“心灵导师”,高校辅导员时刻准备着为每一位大学生做心理疏导。在论及该问题时,常常听到一则比喻,即高校辅导员就像一个心灵的垃圾桶,他们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就像把大学生的心理垃圾转嫁到自身,而这种“垃圾”的积累必然影响到高校辅导员自身的心理健康。该比喻虽然有失贴切,但也反映出辅导员心理问题亟需引起重视。近期一些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已面向教师及辅导员开放,这显然是某种积极的信号。
   3.高校辅导员的健全人格诉求
   常常有听到高校辅导员在论坛上说自己“郁闷”、“无语”,这与他们的工作性质不无关联。健全的人格是每个人都希望获取的,在处理众多复杂的学生、同事、领导关系时,高校辅导员的人格也在不断地受到冲击,挫折感时有产生,这种挫折感得不到及时扭转影响着辅导员健全人格的诉求。需要指出的是,个人兴趣得不到满足也是阻碍高校辅导员健全人格诉求实现的重要因素。
   四、高校辅导员成长的根本需求
   不难发现,上述高校辅导员各类成长需求是基础性的,有些是作为一般意义上的人的生理需要。然而,高校辅导员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推动这一职业发展的源动力必然是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当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并在这一过程中伴有辅导员自身的工作印迹时,高校辅导员将倍感欣慰。可见,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是高校辅导员自身成长的根本需求。
   1.大学生的思想成长
   高校辅导员的核心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即时刻把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脉络,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尤其是面对大是大非问题时,及时纠正大学生的片面观念。事实证明,辅导员工作历来的难点就在于对大学生思想的琢磨不定,无法完全准确地预知和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判断及政治参与。当大学生在政治敏感问题上能够独立做出正确的判断,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会到党和国家在不断克服困难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艰辛时,他们的思想就会变得更加成熟。换言之,成功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政治教育是考量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主要因素之一。
   2.大学生的人格成长
   辅导员是一个使人向善的职业,培养大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是辅导员不渝的使命。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大学生的人格诉求常常难以满足,其人格的培养常常缺乏适当的正确引导和人文关怀,道德品质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喧嚣社会的影响,无法健康地发展。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不断为大学生的人格成长创设条件,并以身作则,以情感人,在学生的人格发展中进一步获取辅导员工作的动力。
   3.大学生的心理成长
   社会的变迁不仅给大学生带来了更多物质变化,同时也伴随着大学生心理层面的剧变。来自家庭、学校、就业的压力终日让一些大学生疲于奔命,甚至失去了大学生活原本的乐趣,乃至使极少部分大学生演变成完成学业任务的机器,不堪重负的学生或多或少会产生心理问题。辅导员的重要工作是帮助大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大学生在心理上的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大学生心理成长过程中,高校辅导员自身的心理品质也在日趋完善。
   4.大学生的智能成长
   学生学业上的进步和各项荣誉的获得都是辅导员希望看到的。尤其是在学习上对后进生进行全面的培养,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扭转学习成绩落后的现状。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多种有意义的活动,并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学会处理问题的技巧,锻炼自身的意志,这些都是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的目的所在。
   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的成长需求涉及到生活和工作的各方面,其中,来自生活的需求是辅导员职业发展与成长的物质基础,是辅导员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简言之,抛开基本的生活需求,高校辅导员的其他工作均无从谈起。而辅导员成长的源动力则取决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事实证明,高校辅导员的成长已经与大学生的发展结合在一起,它既是评判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的尺度,又是辅导员职业的价值诉求。
  注 释
   ①2010年教育统计数据[EB/OL].国家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74/inf01234318895
  参考文献
  [1] 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 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3] 约翰·杜威.确定性的寻求[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 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5] 霍尔 戴维斯.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6] 林崇德.品德心理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责任编辑:成方哲]
  
  
  收稿日期:2011-08-10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德育实践课题“上海高校辅导员成长需求”(2011-D-034)
  作者简介:王 鑫(1983-),男,山东枣庄人,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辅导员;
  李秀芳(1982-),女,山东东平人,上海海事大学文理学院讲师 .
其他文献
中考数学试题具有引领课堂教学的导向作用,但因“施用”却不“适用”的整体复制模式(搬运试题),导致其实用价值流失.因此,研究其“适用”教学的意义重大.  1试题呈现  题目已知二次函数y=x2 bx c,其图像抛物线交x轴于点A(1,0)、B(3,0),交y轴于点C.直线l过点C,且交抛物线于另一点E(点E不与点A、B重合).  (1)求此二次函数关系式;  (2)若直线l1经过抛物线顶点D,交x轴
1小鸭子塞莱斯廷已经做好了过冬的准备。  但花园里还零星地开着几朵花,黄色的树叶还在树枝上懒洋洋地舞动着。  “你为什么不下雪呢?”她冲着天空喊道,“天气应该很冷了呀!”  2第二天,当塞莱斯廷出门去玩的时候,天气还是一样的温暖。  她打扮得好像已经是下雪天了。但泥鸭子和泥球还是那种让人讨厌的褐色,她决定自己来制作一些可爱的白色的雪。  3“哈哈!”塞莱斯廷把一大捧棉花球扔向空中,但每一个棉花球都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发展大致是循着激进、保守、多元这样一条轨迹演变的,社会思潮的演变也影响着大学校园文化在不同时代的变迁。当前,面对多元的大学校园文化,要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文化。  关键词:社会思潮; 校园文化; 和谐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08)02-0108-03    社会思潮,一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做到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对任课老师来说是一个值得用毕生精力去追求的宏大目标。在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背后,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我们的教学、测评等都要围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做文章。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测评是各高校难以突破的瓶颈,这个瓶颈制约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测评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实施。为突破这个瓶颈,要明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测评的五个关键点,在
摘 要:整体性既是概论课教学内容的基本属性,也是“力争在几年内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情况有明显改善”的现实路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源头和理论成果的一脉相承性凸显了整体性教学的必要性,对现实存在教学问题的克服而提升效果展现了整体性教学的重要性,而课程设置和课时设置的内在逻辑和先后次序证实了概论课整体性教学的可能性,问题的关键是在科学界定概论课整体性教学的涵义与特征的基础上,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方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已在全国实施两年了。从实践经验看,在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使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课程教学内容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和贯彻。这种转化,必须立足于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着眼于增强课程本身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实践的体会与思考,探讨本课程教学体系的基本问题,对顺利推
小熊有个习惯,晚上睡觉时必须看到窗外的月亮。要是没有月亮,它便整夜整夜地翻来覆去,难以入睡;即便睡着了也很不安稳,经常无端从梦中惊醒。可是,天气不好的时候,月亮是不肯露面的;如果是月底或月初,羞涩的月亮也只会露出一个小小的月牙,这让小熊觉得很不过瘾。  为了让小熊能天天睡个好觉,森林里的小动物们绞尽脑汁。可小熊住在50楼,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谁也没辦法。就在大伙儿一筹莫展时,孔明灯站出来说:“让
【摘要】以“勾股定理”起始课为例,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勾股定理起始课教学设计大致分为三类:以证明定理为主的教学设计、以探究发现定理为主的教学设计、以实验操作来发现定理的教学设计.分析不同设计的优缺点,博采众长,巧妙融合,从而备出一节基于“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的好课.  【关键词】勾股定理;文献资料;教学设计;实验操作  在“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的基础上备好一节课本是最好的备课
《数学教学效率论》(理论篇、实践篇)    自从教育产生以来,如何有效地教?怎样做一个成功的教师?教师如何教的轻松而学生可以学有所成?历来是教学实践的基本追求.但反思我们的教学,不讲效率的现象大量存在,而数学教学效率尤其令人担忧,学生和教师在数学的学与教上非常辛苦,但获得的效果与他们的付出却不成正比.许多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并未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加而水涨船高,许多数学教师缺少向教育科研要效益的意识和能
摘 要: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已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网络价值异化、网络语言失范、网络诚信缺失、网络色情泛滥以及网络侵权盛行等,但判断其表现需谨慎处理道德中的个体与他者关系以及道德与法律关系。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损害大学生身心健康,扭曲大学生人格发展,降低大学生人际能力,弱化大学生德性教育,而且影响校园稳定和社会秩序。一般而言,社会环境、教育体制、网络特性以及学生自身等因素促成了其网络道德失范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