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辽宁省博物馆是中国著名的历史艺术性博物馆之一,素以藏品丰富,特色鲜明而享誉海内外。馆内藏品中尤为富于地方特色的还有辽代瓷器,它们大多出自墓葬之中,辽瓷源中原制瓷工艺,又保持了本民族的独特风格,形制依契丹族习俗,适应游猎骑牧生活,有鸡冠壶、凤首瓶、长颈瓶、三彩海棠式盘、碟等。可谓丰富多彩。沈阳大学美术学院开设陶艺专业以来,一直在稳步前进,每年都会带领学生去景德镇进行毕业设计创作,呈现出许多优秀作品。如今,我校与辽宁省博物馆合作办学,共同研究辽瓷的的传统工艺制作。笔者结合在与辽宁省博物馆合作中对课程的教学方法、课程体系、课程培养模式、师资与基地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关键词】:校企合作 陶艺教学
一 发挥地方文化优势,建立精品特色课程
通过校企合作,充分利用辽宁省博物馆信息优势、技术优势和设备优势,把辽瓷的传统工艺、文化背景和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以地方特色的陶瓷为核心载体,以地区民族元素作为灵魂的课程教学理念,把地区元素融入到陶艺的设计与创作中。利用辽宁省博物馆现有的有关辽瓷资源,以及学校内的设施、场地,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将学校的发展规划、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实习教学、教学评价、研究开发等方面起到积极发挥的作用,为陶艺专业课程改革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 增强教师专业素养
与辽宁省博物馆合作办学,学校将陶艺专业课的教师派到实际工作中锻炼,直接参与研究辽瓷的的传统工藝制作项目,有利于教师把实践与教育紧密结合,提升其实践与科研的能力。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通过校企合作,学校派送陶艺专业老师、学生和辽宁省博物馆相关人员定期去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及河北等辽瓷遗址进行考察、研究,加强对辽瓷文化的了解。增强双方的人才队伍建设。
三 构建课程实施体系
此外教师在备课期间,对授课教材的内容应根据企业、工作流程,进行合理的取舍与更新,避免出现学与用之间的脱节,在教学组织安排上,可以以课题为主线,同时把企业项目的部分要素变成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源泉,让每个单元的学习,都是完成陶艺教学工作的一个步骤,每个步骤就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它们相互关联,逻辑顺序合理。以系统性与完整性相结合的实践原则,使陶艺教学更有针对性。使现代陶艺教学更加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 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强学生专业素养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一转变的关键是人才的培养。在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过程中,不仅要通过陶艺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朴素的理论知识,更要通过实践活动,强调陶瓷工艺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在研究辽瓷的的传统工艺制作同时,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而且增强了实践的动手能力,为今后的创作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在实践过程中内化了在学校教育中很难培养的职业素养。所谓百闻不如一见,陶艺设计属专业技能课程,应以实操为主,课堂中理论知识和职业素养说得再生动,也不如在生产实践中的身体力行,通过实践使学生所学的理论得以巩固,敬业精神、责任心、团队精神等职业素养也在耳濡目染中得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助于他们今后的就业和可持续发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乐于动手、动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根据不同内容要求,选取合适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可以以真实项目为教学载体,强调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沟通能力,根据项目按任务难易程度,按照工作流程,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主题单元。应采用现场教学,让学生感受真实环境中的陶艺设计,掌握职业技能,感受职业内涵,提高职业素养,并形成企业、教师、学生等多方考核的多元评价体系。
五 加强学生的市场敏感度
学校是以教学为主的机构,为了保持学术的纯粹性,一般情况下,与市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然而陶艺设计学的最终评价是市场反应,所以应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接触市场,带领学生深入基层,体验陶艺在民间的文化沉淀、色彩造型等,加深对陶艺市场的认识,为今后的陶艺设计开发打下基础。例如,学校每年都会要求学生去景德镇进行学习和创作学生不仅丰富了专业的阅历,同时还增进了学习的热情,在实践中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仅使学生学习到了陶艺设计规律性技能,而且获得创造性的思维,并提高对陶艺市场的认知能力。
总之, 在素质教育思想统摄下与现代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陶艺教学的改革, 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审美情趣, 发展了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使陶艺教学能够切实而有效地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服务。通过我校所具有的校企合作基础和对陶艺设计课程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的分析与探讨,实施校企合作模式下课程整合的研究和实践是可行的。课程整合,无论是对学生的培养、企业的需求,还是对学校与企业的接轨,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校企合作 陶艺教学
一 发挥地方文化优势,建立精品特色课程
通过校企合作,充分利用辽宁省博物馆信息优势、技术优势和设备优势,把辽瓷的传统工艺、文化背景和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以地方特色的陶瓷为核心载体,以地区民族元素作为灵魂的课程教学理念,把地区元素融入到陶艺的设计与创作中。利用辽宁省博物馆现有的有关辽瓷资源,以及学校内的设施、场地,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将学校的发展规划、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实习教学、教学评价、研究开发等方面起到积极发挥的作用,为陶艺专业课程改革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 增强教师专业素养
与辽宁省博物馆合作办学,学校将陶艺专业课的教师派到实际工作中锻炼,直接参与研究辽瓷的的传统工藝制作项目,有利于教师把实践与教育紧密结合,提升其实践与科研的能力。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通过校企合作,学校派送陶艺专业老师、学生和辽宁省博物馆相关人员定期去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及河北等辽瓷遗址进行考察、研究,加强对辽瓷文化的了解。增强双方的人才队伍建设。
三 构建课程实施体系
此外教师在备课期间,对授课教材的内容应根据企业、工作流程,进行合理的取舍与更新,避免出现学与用之间的脱节,在教学组织安排上,可以以课题为主线,同时把企业项目的部分要素变成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源泉,让每个单元的学习,都是完成陶艺教学工作的一个步骤,每个步骤就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它们相互关联,逻辑顺序合理。以系统性与完整性相结合的实践原则,使陶艺教学更有针对性。使现代陶艺教学更加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 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强学生专业素养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一转变的关键是人才的培养。在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过程中,不仅要通过陶艺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朴素的理论知识,更要通过实践活动,强调陶瓷工艺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在研究辽瓷的的传统工艺制作同时,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而且增强了实践的动手能力,为今后的创作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在实践过程中内化了在学校教育中很难培养的职业素养。所谓百闻不如一见,陶艺设计属专业技能课程,应以实操为主,课堂中理论知识和职业素养说得再生动,也不如在生产实践中的身体力行,通过实践使学生所学的理论得以巩固,敬业精神、责任心、团队精神等职业素养也在耳濡目染中得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助于他们今后的就业和可持续发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乐于动手、动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根据不同内容要求,选取合适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可以以真实项目为教学载体,强调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沟通能力,根据项目按任务难易程度,按照工作流程,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主题单元。应采用现场教学,让学生感受真实环境中的陶艺设计,掌握职业技能,感受职业内涵,提高职业素养,并形成企业、教师、学生等多方考核的多元评价体系。
五 加强学生的市场敏感度
学校是以教学为主的机构,为了保持学术的纯粹性,一般情况下,与市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然而陶艺设计学的最终评价是市场反应,所以应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接触市场,带领学生深入基层,体验陶艺在民间的文化沉淀、色彩造型等,加深对陶艺市场的认识,为今后的陶艺设计开发打下基础。例如,学校每年都会要求学生去景德镇进行学习和创作学生不仅丰富了专业的阅历,同时还增进了学习的热情,在实践中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仅使学生学习到了陶艺设计规律性技能,而且获得创造性的思维,并提高对陶艺市场的认知能力。
总之, 在素质教育思想统摄下与现代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陶艺教学的改革, 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审美情趣, 发展了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使陶艺教学能够切实而有效地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服务。通过我校所具有的校企合作基础和对陶艺设计课程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的分析与探讨,实施校企合作模式下课程整合的研究和实践是可行的。课程整合,无论是对学生的培养、企业的需求,还是对学校与企业的接轨,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