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时20余年发展,中国证券业同质化依然严重,中国经济增长及全球化推进,迫使中国投资银行必须加速发展
《财经》记者 王晓璐
中信证券(600030.SH)与东方汇理的合作尚在交易谈判中,但可预见的证券市场竞争格局之变,已然开场。根据中国加入WTO的相关承诺,证券业进一步开放已属必然,本土券商将面临激烈竞争,合纵连横将陆续上演。
除了中信等少数本土券商,多数券商规模偏小,财务瓶颈严重且业务单一。2009年IPO重启后,多家券商顺利搭上股权融资便车,业务规模发展迅猛。一些地方性券商,也加快了在全国的布局。
金融危机后市场复苏,中信证券、海通证券(600837.SH)等率先上市的券商,业务模式未有重大突破,市场份额有所降低,成长性不足的问题开始显现;银河、国泰君安等老牌券商,受制于“一参一控”的政策,未能通过IPO获得资金支持,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的压力剧增。
更让多数本土券商深感压力的是,外资投行积极寻求与中国同行的合作,希冀争夺中国市场份额。
面对第二梯队券商的追赶,合资券商的抢食,昔日的龙头已难在市场竞争中独占鳌头,尽管老牌券商也开展了一些创新业务,但其带来的收益不足以抵消传统业务下滑形成的缺口。高度分散的证券业,谁将率先突围,争得先机?
同质化竞争
观察国内证券公司历年来的年报可以发现,经纪业务一直都是券商的主要收入来源。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对证券公司2009年经营情况的统计,106家证券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50.41亿元,其中代理买卖证券业务(经纪业务)净收入1419.45亿元,占69.23%。
“券商业绩靠经纪业务这是不争的事实,经纪业务服务同质化非常普遍,我们也尝试提供专业化服务,但提升服务水平需要时间,现阶段,中小投资者更希望我们直接降佣金。”北京一家大型券商的经纪业务部门负责人坦言。
同质化服务形成了“价格战”,导致券商的盈利空间缩小,券商想在市场上立足,就需要靠规模取胜。
上海证券界一位资深人士介绍,通过上市,证券公司可以筹集发展所需资金,而且能够通过外部约束规范公司治理,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在公司发展初期,实为一条好的发展路径。
光大证券(601788.SH)、招商证券(600999.SH)、华泰证券(601688.SH)和广发证券(000776.SZ)2009年分别实现净利润28.3亿元、37.3亿元、38.0亿元和46.9亿元,跻身13家上市券商的前6位,其中华泰证券去年业绩增速更是超过200%,远高于中信证券和海通证券2009年23%和38%的业绩增速。
获得资金支持得到迅速发展的新晋上市券商成为证券行业的后起之秀,而在上一轮市场调整期,通过低成本扩张和大规模增资扩股的多数券商在本轮牛市过后,发展遭遇瓶颈,市场旧有格局开始转变。
中国证券市场发端于上世纪90年代初,1987年,深圳市12家金融机构出资组成了全国第一家证券公司——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下称特区证券)。
但至上世纪90年代末,特区证券由于占用客户保证金,违规委托理财等,最终于2006年被招商证券托管,国内第一家证券公司黯然退场。
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证券市场发生了著名的“327国债期货案”,中经开凭借隶属财政部背景的信息优势,于国债保值贴补率增加到12.89%正式公布前的十几天内,在“327国债期货”上逼空万国证券等机构,最终导致万国证券亏损达16亿元,被迫与申银证券合并。
此后不久,当时最具前景的君安证券因管理层违规操作,稀释国有股权,遭到国泰证券合并。中国证券市场出现了第一次在行政主导下的行业整合。
2001年后,漫长的熊市来临,一些自营风险控制不佳的券商,纷纷巨亏,并被行政委托托管、收购,其中包括老牌券商南方证券、华夏证券等,长达三年的券商综合治理,一批券商被关闭、托管、收购,同时也为参与托管收购的券商提供了日后发展的良机。
2005年以来,建银投资与其母公司汇金公司一道成为政策性注资券商的主要操作平台。汇金公司主要注资中央级券商,如银河证券、申银万国等,而建银投资收购的证券公司多数属于地方政府投资,包括全资拥有中投证券(原南方证券)、控股宏源证券(000562.SZ)、中金公司等。
熊市成就了汇金系、中信系、华泰系等诸多同一平台控制下的券商集群。
2008年,国务院公布《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要求“两个以上的证券公司受同一单位、个人控制或者相互之间存在控制关系的,不得经营相同的证券业务,但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另有规定的除外”。
在“一参一控”原则公布后,部分券商上市之路受限,而要厘清股权,又因牵扯利益巨大而难获各方支持。
一家控股多家券商的大型证券公司总裁曾对《财经》记者表示,各地方政府、小股东,出于对证券公司资源的需要,并不愿全部退出,这也造成了整合各家公司的难度,要想避免“一参一控”殊为不易。
管理层虽出于“反垄断”意图,但因“一参一控”整合带来的纠葛,已经成为中国证券业无法集中做大的缩影。
近两年,中信、海通两家率先上市的券商,因国内市场的创新业务放开速度缓慢,并购扩张受政策限制,资金冗余问题凸显;曾获大规模注资的银河证券、国泰君安等老牌券商,因违反“一参一控”原则未能搭上IPO融资便车,加上传统业务竞争力下降,导致其在市场上的版图逐步缩小。
合资券商争食
除了本土券商间的竞争格局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行把目光投向中国市场,已有的7家外资投行与中方股东成立合资券商,包括中金公司、财富里昂(原华欧国际)、海际大和、高盛高华、瑞银证券、瑞信方正和中德证券。
其中,中金公司自1995年创建以来,在中国国有企业提供海外上市和跨境并购咨询方面一直占据主导地位。2009年,中金公司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簿记行。
尽管目前合资券商在业务开展方面受到很多限制,但合资券商背靠实力雄厚的外资股东,拥有比较成熟的全球销售网络和丰富的客户资源,其在中国市场上竞争力不容小觑,如瑞银证券、高盛高华等合资券商在一些重大投行项目上屡有斩获。
一位大型券商高管表示,未来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业务创新增加,外资投行的竞争优势就会凸显,如果国内证券公司不能保有危机意识,在未来的竞争中无疑会处于劣势。
实际上,中国投行国际化进程并不短暂,早在1993年,国泰证券就在香港设立了国泰证券香港公司,此后,申银万国、招商证券、海通证券等陆续在香港设立分公司。此外,银行系证券公司在港也陆续开花,最早的中银国际香港业务做得风生水起,交银国际、工银国际、农银国际等,均有发展。
但一位国内大型券商在香港公司的总裁向《财经》记者坦言,内地证券公司在港发展,都是业务较为单一,多以经纪业务为主,而且几乎大部分发展内地客户到港投资,且互相竞争压价,恶性竞争普遍,不利于任何一家发展壮大。“这种发展,远谈不上国际化”。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内券商也加快实质走出去的步伐。2007年10月,中信证券与贝尔斯登签署全面战略合作预案,互相参股并成立合资公司,合作开发新业务。
但由于审批手续还在进行中时,次贷危机突然爆发,贝尔斯登最终被美国摩根大通银行并购,合作计划胎死腹中。
2009年12月21日,海通证券通过海通(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海通金控)以18.22亿港元价格完成了对大福证券52.86%股权的收购。这一交易更加刺激了中信证券“走出去”的决心。
2010年5月4日,中信证券发布公告称,与东方汇理进行战略合作,将在全球、亚太区及中国地区,展开不同层次合作,目标是成为“亚太区的一流投资银行”,国际化步伐大大超于同业。■
《财经》记者 王晓璐
中信证券(600030.SH)与东方汇理的合作尚在交易谈判中,但可预见的证券市场竞争格局之变,已然开场。根据中国加入WTO的相关承诺,证券业进一步开放已属必然,本土券商将面临激烈竞争,合纵连横将陆续上演。
除了中信等少数本土券商,多数券商规模偏小,财务瓶颈严重且业务单一。2009年IPO重启后,多家券商顺利搭上股权融资便车,业务规模发展迅猛。一些地方性券商,也加快了在全国的布局。
金融危机后市场复苏,中信证券、海通证券(600837.SH)等率先上市的券商,业务模式未有重大突破,市场份额有所降低,成长性不足的问题开始显现;银河、国泰君安等老牌券商,受制于“一参一控”的政策,未能通过IPO获得资金支持,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的压力剧增。
更让多数本土券商深感压力的是,外资投行积极寻求与中国同行的合作,希冀争夺中国市场份额。
面对第二梯队券商的追赶,合资券商的抢食,昔日的龙头已难在市场竞争中独占鳌头,尽管老牌券商也开展了一些创新业务,但其带来的收益不足以抵消传统业务下滑形成的缺口。高度分散的证券业,谁将率先突围,争得先机?
同质化竞争
观察国内证券公司历年来的年报可以发现,经纪业务一直都是券商的主要收入来源。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对证券公司2009年经营情况的统计,106家证券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50.41亿元,其中代理买卖证券业务(经纪业务)净收入1419.45亿元,占69.23%。
“券商业绩靠经纪业务这是不争的事实,经纪业务服务同质化非常普遍,我们也尝试提供专业化服务,但提升服务水平需要时间,现阶段,中小投资者更希望我们直接降佣金。”北京一家大型券商的经纪业务部门负责人坦言。
同质化服务形成了“价格战”,导致券商的盈利空间缩小,券商想在市场上立足,就需要靠规模取胜。
上海证券界一位资深人士介绍,通过上市,证券公司可以筹集发展所需资金,而且能够通过外部约束规范公司治理,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在公司发展初期,实为一条好的发展路径。
光大证券(601788.SH)、招商证券(600999.SH)、华泰证券(601688.SH)和广发证券(000776.SZ)2009年分别实现净利润28.3亿元、37.3亿元、38.0亿元和46.9亿元,跻身13家上市券商的前6位,其中华泰证券去年业绩增速更是超过200%,远高于中信证券和海通证券2009年23%和38%的业绩增速。
获得资金支持得到迅速发展的新晋上市券商成为证券行业的后起之秀,而在上一轮市场调整期,通过低成本扩张和大规模增资扩股的多数券商在本轮牛市过后,发展遭遇瓶颈,市场旧有格局开始转变。
中国证券市场发端于上世纪90年代初,1987年,深圳市12家金融机构出资组成了全国第一家证券公司——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下称特区证券)。
但至上世纪90年代末,特区证券由于占用客户保证金,违规委托理财等,最终于2006年被招商证券托管,国内第一家证券公司黯然退场。
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证券市场发生了著名的“327国债期货案”,中经开凭借隶属财政部背景的信息优势,于国债保值贴补率增加到12.89%正式公布前的十几天内,在“327国债期货”上逼空万国证券等机构,最终导致万国证券亏损达16亿元,被迫与申银证券合并。
此后不久,当时最具前景的君安证券因管理层违规操作,稀释国有股权,遭到国泰证券合并。中国证券市场出现了第一次在行政主导下的行业整合。
2001年后,漫长的熊市来临,一些自营风险控制不佳的券商,纷纷巨亏,并被行政委托托管、收购,其中包括老牌券商南方证券、华夏证券等,长达三年的券商综合治理,一批券商被关闭、托管、收购,同时也为参与托管收购的券商提供了日后发展的良机。
2005年以来,建银投资与其母公司汇金公司一道成为政策性注资券商的主要操作平台。汇金公司主要注资中央级券商,如银河证券、申银万国等,而建银投资收购的证券公司多数属于地方政府投资,包括全资拥有中投证券(原南方证券)、控股宏源证券(000562.SZ)、中金公司等。
熊市成就了汇金系、中信系、华泰系等诸多同一平台控制下的券商集群。
2008年,国务院公布《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要求“两个以上的证券公司受同一单位、个人控制或者相互之间存在控制关系的,不得经营相同的证券业务,但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另有规定的除外”。
在“一参一控”原则公布后,部分券商上市之路受限,而要厘清股权,又因牵扯利益巨大而难获各方支持。
一家控股多家券商的大型证券公司总裁曾对《财经》记者表示,各地方政府、小股东,出于对证券公司资源的需要,并不愿全部退出,这也造成了整合各家公司的难度,要想避免“一参一控”殊为不易。
管理层虽出于“反垄断”意图,但因“一参一控”整合带来的纠葛,已经成为中国证券业无法集中做大的缩影。
近两年,中信、海通两家率先上市的券商,因国内市场的创新业务放开速度缓慢,并购扩张受政策限制,资金冗余问题凸显;曾获大规模注资的银河证券、国泰君安等老牌券商,因违反“一参一控”原则未能搭上IPO融资便车,加上传统业务竞争力下降,导致其在市场上的版图逐步缩小。
合资券商争食
除了本土券商间的竞争格局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行把目光投向中国市场,已有的7家外资投行与中方股东成立合资券商,包括中金公司、财富里昂(原华欧国际)、海际大和、高盛高华、瑞银证券、瑞信方正和中德证券。
其中,中金公司自1995年创建以来,在中国国有企业提供海外上市和跨境并购咨询方面一直占据主导地位。2009年,中金公司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簿记行。
尽管目前合资券商在业务开展方面受到很多限制,但合资券商背靠实力雄厚的外资股东,拥有比较成熟的全球销售网络和丰富的客户资源,其在中国市场上竞争力不容小觑,如瑞银证券、高盛高华等合资券商在一些重大投行项目上屡有斩获。
一位大型券商高管表示,未来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业务创新增加,外资投行的竞争优势就会凸显,如果国内证券公司不能保有危机意识,在未来的竞争中无疑会处于劣势。
实际上,中国投行国际化进程并不短暂,早在1993年,国泰证券就在香港设立了国泰证券香港公司,此后,申银万国、招商证券、海通证券等陆续在香港设立分公司。此外,银行系证券公司在港也陆续开花,最早的中银国际香港业务做得风生水起,交银国际、工银国际、农银国际等,均有发展。
但一位国内大型券商在香港公司的总裁向《财经》记者坦言,内地证券公司在港发展,都是业务较为单一,多以经纪业务为主,而且几乎大部分发展内地客户到港投资,且互相竞争压价,恶性竞争普遍,不利于任何一家发展壮大。“这种发展,远谈不上国际化”。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内券商也加快实质走出去的步伐。2007年10月,中信证券与贝尔斯登签署全面战略合作预案,互相参股并成立合资公司,合作开发新业务。
但由于审批手续还在进行中时,次贷危机突然爆发,贝尔斯登最终被美国摩根大通银行并购,合作计划胎死腹中。
2009年12月21日,海通证券通过海通(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海通金控)以18.22亿港元价格完成了对大福证券52.86%股权的收购。这一交易更加刺激了中信证券“走出去”的决心。
2010年5月4日,中信证券发布公告称,与东方汇理进行战略合作,将在全球、亚太区及中国地区,展开不同层次合作,目标是成为“亚太区的一流投资银行”,国际化步伐大大超于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