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平时教学中,老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讲解某个问题时,学生会提出一些不同的想法.这时,教师是置之不理还是尊重学生、顺着学生的思路走下去?如果不给学生机会,那必将打消学生的积极性,扼杀其创造性;如果顺其自然,那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就会被打乱.可是最近发生在课堂上的一件事,让我明白如果我们课堂多的是教师严密调控下的顺利,少的是学生的激情参与,有的是老师精心安排的点睛之笔,没的是充满个性的课堂意外,那么最终收获的只能是了无生机的课堂成功.1
一、 故事描述
这是最近我在复习解三角形时《数学之友》上的一道例题.
例题: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 + c=10,C=2A,cosA=34.
(1) 求ca的值;(2) 求b的值 .
我当时解答如下:解(1) 由正弦定理得ca=32;(2) a+c=10
ca=32a=4,
c=6.由余弦定理得a2=b2+c2-2bccosA,16=b2+36-9b化简得b2-9b+20=0,b=4或b=5.
当我解答结束时,正准备往下讲课时,突然我班有一位平时爱发表意见的女生甲举手,我明白,她有话要说.于是我就让她发表自己的观点.
学生甲:老师,我们能否用正弦定理来求解b的值呢?
师:这也可以啊!(这种解法我在课前没有考虑到,但根据经验用正弦定理应该也能解,而且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也可以对比两种解法的优劣.)
于是,我就请甲上台来板演,其余学生在下面按此思路求解.
学生甲的第(2)问解答如下:
解:∵cosA=34,sinA=74,cosC=cos2A=18,sinB=sin(A+C)=5716,由正弦定理得b=5.
解答完,发现结果与我的答案不一样,少了一解.这下教室里热闹起来,许多同学在互相交流.
当时我就想:是不是她计算有误?我一边巡视其余学生的解答,一边问:你们的结果与她的一样吗?大多数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是.
我心里“咯噔”一下,心想:书上的解答和我相同,但学生提出的解法也无懈可击,问题出在哪儿呢?我立刻意识到这个问题值得探讨.本想这个问题留到课后,但看到学生们一副很疑惑的样子,于是我就因势利导,“同学们,请你们来评判哪个正确,理由是什么?”
话语一出,全班学生都在冥思苦想,此时教室里寂静无声.
等待片刻,男生乙有些激动的站起来,“老师,我有这样的理由.由题意知,A、B、C三个角和a,c边都是唯一确定的,那么b边也应该唯一确定,不可能有两解.”我点点头,用赞许的眼神示意他坐下.他的大胆发言打开了学生的思路.
过了一会儿,一位平时不太爱说话的女生丙站了起来:“老师,我认为甲的正确.”我看她有些顾虑,便鼓励说:“大胆些,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若b=4,则a=b,∴A=B,∵A+B+C=π,∴4A=π,A=B=π4,C=π2,但a2+b2≠c2,因此b≠4 ”.
她的发言赢得了同学们的认可,大家不由鼓起掌来.
二、 意义分析
上述故事主要讲述了在一节数学复习课上,学生针对老师的解答,大胆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作为任课教师,我及时抓住契机,给学生搭建了真诚沟通、平等交流的平台.学生的“异见”在我的教学预设之外,但如此数学交流机会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收获很多.
高中学生在当代青年群体中是“自我意识”最为强烈的一类,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行为常带有不同心向的冲突.教师在解题有误的独特情境中,没有运作话语霸权,压制学生学习创新,而是及时调整预设,尊重学生的主体精神,学会倾听,理解个性,在互动对话中,达成了知识意义的共同建构和教学过程的优化,在思想与语言的有效交流中,进行情感的对接与思维的碰撞,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发展.
三、 深化反思
教学本质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2是学习共同体成员“点对点”、“点对面”、“面对面”的交往关系.课堂教学是一个能动的过程,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的出现一些亮点,教师要善于捕捉“意外”资源,因势利导,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新的资源的生成.在上述案例中,试想我若担心课是否能完成教学任务,而不管学生的意见,一味的按着预设的思路上下去,那这样结束的课就变成了一个真正残缺让人遗憾的课.
教师在教学中要真诚沟通,积极创设心理安全、心理自由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展开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学习;重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对话,不仅要在语言上的碰撞,而且要让他们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交流对话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地表达自己独特的理解、感悟和体验,允许他们有自己不同的、粗糙的、原生态的、甚至错误的看法;对于错误的思维,及时引导点拨,促进学生的思维逐步深入和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在真诚交流中营造创新、民主、合作的课堂文化, 促进师生自主发展、共同成长.3
数学新课程的实施强调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应聚焦于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的自主建构,应特别关注学生的“质疑”、“抗压”、“自变”的创新品质的养成(质疑:不拘泥于书本,不依傍他人篱壁,遇事多问个为什么.抗压: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对于权威理论、书本结论、教师言论,该修正的当修正,应否定的要否定.自变:不囿于成见,敢于否定旧我、发展自我、创造新我.)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或构思“一题多问”,促进思维的流畅性,推陈出新;或探究“一题多变”,提高思维的变通性,自变更新;或研讨“一题多解”,凸现思维的独创性,求索创新.教师应选择有效的方法与策略,积极鼓励学生综合前人智慧精华、探索前人成就因素,扬弃旧知,发现新知,从而形成新观念、新思维、新行为.
参考文献:
[1] 冯伟章.一次意料之外的探究经历[J].中国数学教育.2009(6).
[2] 杨育池.多一点精心预设,融一份动态生成[J].数学通报.2009(11).
[3] 王增良.“上课”教师不要表现得太“聪明”[J].数学通报.2009(9).
一、 故事描述
这是最近我在复习解三角形时《数学之友》上的一道例题.
例题: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 + c=10,C=2A,cosA=34.
(1) 求ca的值;(2) 求b的值 .
我当时解答如下:解(1) 由正弦定理得ca=32;(2) a+c=10
ca=32a=4,
c=6.由余弦定理得a2=b2+c2-2bccosA,16=b2+36-9b化简得b2-9b+20=0,b=4或b=5.
当我解答结束时,正准备往下讲课时,突然我班有一位平时爱发表意见的女生甲举手,我明白,她有话要说.于是我就让她发表自己的观点.
学生甲:老师,我们能否用正弦定理来求解b的值呢?
师:这也可以啊!(这种解法我在课前没有考虑到,但根据经验用正弦定理应该也能解,而且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也可以对比两种解法的优劣.)
于是,我就请甲上台来板演,其余学生在下面按此思路求解.
学生甲的第(2)问解答如下:
解:∵cosA=34,sinA=74,cosC=cos2A=18,sinB=sin(A+C)=5716,由正弦定理得b=5.
解答完,发现结果与我的答案不一样,少了一解.这下教室里热闹起来,许多同学在互相交流.
当时我就想:是不是她计算有误?我一边巡视其余学生的解答,一边问:你们的结果与她的一样吗?大多数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是.
我心里“咯噔”一下,心想:书上的解答和我相同,但学生提出的解法也无懈可击,问题出在哪儿呢?我立刻意识到这个问题值得探讨.本想这个问题留到课后,但看到学生们一副很疑惑的样子,于是我就因势利导,“同学们,请你们来评判哪个正确,理由是什么?”
话语一出,全班学生都在冥思苦想,此时教室里寂静无声.
等待片刻,男生乙有些激动的站起来,“老师,我有这样的理由.由题意知,A、B、C三个角和a,c边都是唯一确定的,那么b边也应该唯一确定,不可能有两解.”我点点头,用赞许的眼神示意他坐下.他的大胆发言打开了学生的思路.
过了一会儿,一位平时不太爱说话的女生丙站了起来:“老师,我认为甲的正确.”我看她有些顾虑,便鼓励说:“大胆些,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若b=4,则a=b,∴A=B,∵A+B+C=π,∴4A=π,A=B=π4,C=π2,但a2+b2≠c2,因此b≠4 ”.
她的发言赢得了同学们的认可,大家不由鼓起掌来.
二、 意义分析
上述故事主要讲述了在一节数学复习课上,学生针对老师的解答,大胆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作为任课教师,我及时抓住契机,给学生搭建了真诚沟通、平等交流的平台.学生的“异见”在我的教学预设之外,但如此数学交流机会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收获很多.
高中学生在当代青年群体中是“自我意识”最为强烈的一类,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行为常带有不同心向的冲突.教师在解题有误的独特情境中,没有运作话语霸权,压制学生学习创新,而是及时调整预设,尊重学生的主体精神,学会倾听,理解个性,在互动对话中,达成了知识意义的共同建构和教学过程的优化,在思想与语言的有效交流中,进行情感的对接与思维的碰撞,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发展.
三、 深化反思
教学本质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2是学习共同体成员“点对点”、“点对面”、“面对面”的交往关系.课堂教学是一个能动的过程,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的出现一些亮点,教师要善于捕捉“意外”资源,因势利导,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新的资源的生成.在上述案例中,试想我若担心课是否能完成教学任务,而不管学生的意见,一味的按着预设的思路上下去,那这样结束的课就变成了一个真正残缺让人遗憾的课.
教师在教学中要真诚沟通,积极创设心理安全、心理自由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展开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学习;重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对话,不仅要在语言上的碰撞,而且要让他们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交流对话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地表达自己独特的理解、感悟和体验,允许他们有自己不同的、粗糙的、原生态的、甚至错误的看法;对于错误的思维,及时引导点拨,促进学生的思维逐步深入和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在真诚交流中营造创新、民主、合作的课堂文化, 促进师生自主发展、共同成长.3
数学新课程的实施强调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应聚焦于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的自主建构,应特别关注学生的“质疑”、“抗压”、“自变”的创新品质的养成(质疑:不拘泥于书本,不依傍他人篱壁,遇事多问个为什么.抗压: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对于权威理论、书本结论、教师言论,该修正的当修正,应否定的要否定.自变:不囿于成见,敢于否定旧我、发展自我、创造新我.)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或构思“一题多问”,促进思维的流畅性,推陈出新;或探究“一题多变”,提高思维的变通性,自变更新;或研讨“一题多解”,凸现思维的独创性,求索创新.教师应选择有效的方法与策略,积极鼓励学生综合前人智慧精华、探索前人成就因素,扬弃旧知,发现新知,从而形成新观念、新思维、新行为.
参考文献:
[1] 冯伟章.一次意料之外的探究经历[J].中国数学教育.2009(6).
[2] 杨育池.多一点精心预设,融一份动态生成[J].数学通报.2009(11).
[3] 王增良.“上课”教师不要表现得太“聪明”[J].数学通报.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