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山兮高高,黑水兮滔滔。”女真,一个中国历史上的北方民族,在数百年的兴起历程中,以山的坚毅、水的柔韧,谱写了一段叱咤风云的历史。
走进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南郊的金上京博物馆,一幅幅尘封已久的金源历史画卷便带着北方民族豪迈粗犷的气息铺洒开来。白山黑水问
《金史·世纪》记载:“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号勿吉。勿吉,古肃慎地也。”
金朝(1115年-1234年)完颜阿骨打所建,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统治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的封建王朝,疆域西与西夏、蒙古等接壤,南与南宋对峙。共传十帝,享国120年。
探寻女真族的文化发展历史会发现白山黑水之间孕育出的民族文化极其厚重。女真贵族自幼学习汉族语文和各种文化知识,女真定都建朝后采用骈体文写诏谕和奏章。女真贵族,能诗善画,从《思归》一诗中“新诗淡似鹅黄酒,归思浓如鸭绿江”这样颇为风趣的句子便可感知。
金朝创制了女真大字、女真小宇,大字主要用于官方文件的书写,到金朝中后期的12世纪,史官用这两套文字将汉文典籍女真化。
据历史考证,在哀宗时(1198年-1234年)女真小字入传朝鲜半岛。金亡后,仅留居东北故地的女真诸部中尚有上层人士精通女真文。在与明朝政府往来时,女真人以女真字作表文酬答。明朝设四夷馆、会同馆,设专人学习女真字以应付交往需要,现存由两馆所编的《女真译语》便是明证。在1234年金朝被蒙古灭亡之后,此文字仍然使用于当时中国东北女真各部。
阿城遗址金源文化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1114年,骁勇善战的女真族在完颜阿骨打的帶领下,一举歼灭于己数十倍的10万余辽军,连克州郡,于1115年正月在皇帝寨(今哈尔滨市阿城区城东小城子遗址)建金,定都会宁。从此金朝拉开了气壮山河的历史篇章。
金上京历史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一座展示金代历史、金源文化的专题博物馆。建筑面积6700余平方米,金代文物藏品两千余件。建馆十余年来,博物馆一直担负着传播金代历史文化,宣传哈尔滨数千年建城史的重任。使百余万中外游客得以从中了解哈尔滨阿城区绵延千载、融汇多源的历史文化宝藏。
博物馆在金上京遗址西,阿城区延川大街南两公里处,新建于1997年,前身是阿城博物馆。该馆建筑风格采用金代和现代相融合的形式,造型奇特、外观新颖,建有刀枪架,主楼仿建金代的中军大帐,帐前是星月旗帜,迎风飘扬,气势壮观。馆内分地上地下两层,馆舍之东紧靠上京故都之西城垣,馆舍西南200米处是金朝开国皇帝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陵墓。三者呈鼎足之势,连缀巧妙,形成了不可移动文物与可移动文物有机组合的文物群落。馆内立有侣米高的主万,建筑主轴与次轴交角120度,这样的造型暗喻金朝120年的历史。步入大厅,入口处4级台阶,象征着在阿城主政的4位皇帝。
金上京历史博物馆的选址、布局、造型均独具匠心。馆舍由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建筑设计大师齐康设计,整个建筑的语言述说了金代历史,用建筑风格体现了金源文化。该馆在1998年荣获全国文物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是当时榜上有名的全国唯一的县级市博物馆。
春去秋来刀光剑影
根据金人尚白的习俗,博物馆用福建剁斧石挂面,体现了金代历史内涵。建筑总体布局采用“口”字形平面,利用建筑围合形成庭院,庭院四周建筑以实为主,显得坚固稳重,给人以战时要塞的感觉。
进入院内首先看到的是刀枪架,建在进入展厅的必经之路上,告诉人们金代建国是一个打出来的江山、打出来的朝代。在战争中刀枪架是两军对垒时用来震慑对方使者,以示军威的一种方式。
在院内突出和醒目的位置上,是全馆建筑群的中心——中军帐。这个建筑采用武士头盔和毡帐组合式造型,十分高大,诉说了女真民族是个以渔猎为主的游牧民族,驱虎豹、逐水草、住毡帐。建筑展现了当时女真民族建国之初的生活习俗和生活水平。
在院内的西部和北部是主展馆,地上、地下共设有9个展厅。走进展厅,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太宗完颜晟、熙宗完颜直、海陵王完颜亮四位皇帝的石质圆雕胸像赫然在目,两侧布置十六面金代日旗、月旗,用以烘托金代历史的雄伟辉煌。再往里走,展厅的显著位置处展示了金代的疆域和上京的辖区。当时的疆域北以贝加尔湖、外兴安岭和鞑靼海峡为界,对于并不熟悉金朝历史的游客来说,也很难不为金之封疆辽阔所震撼。
金上京历史博物馆现馆藏金代文物20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文物达21件。
大厅的铜浮雕环形墙,是以长白山的等高线来绘制的,这四组铜浮雕生动再现了世居于白山黑水的女真人的生产生活以及宗教信仰和习俗。
第一幅“春水秋山”描绘出女真族一年中春秋两季的主要活动,春天下水捕鱼,秋天上山狩猎。第二幅“拜天射柳”袭用了辽国的射柳旧俗,先行拜天礼仪,后行射柳之戏,一年例行春、夏、秋三祭。第三幅铜浮雕记述了萨满神启时的场景。最后一幅“烧炭冶铁”是完颜女真定居于虎水之畔后所从事的一项生产活动,利用本地的铁矿石和树木烧炭冶铁,发展出发达的冶铁工业。
馆内赫然在目的“镇馆之宝”铜坐龙,不仅是国宝级文物,更是被列入国家一级品。对于铜坐龙坊间还有一段传闻:1965年夏,阿城农民裴某在下地干活时刨出一块坐龙型的金属疙瘩,拿回家后,用火烧、用牙咬,确认不是金子后,就随便丢在家里。这个坐龙型金属非常奇特,经常发出奇怪的“呜呜”声,尤其到了晚上,非常吓人。1974年,裴家以侣元的价格将其卖给阿城文管站。该铜坐龙体高19.6厘米,重2.1公斤,黄铜铸造而成,是金代早中期皇室的御用器物,其发出的“呜呜”声系龙嘴的特殊构造所致。由于该龙呈蹲坐式,龙首微仰,张口似吟啸,威武雄姿,后又被人称为“金源第一龙”。
500多面的铜镜当属博物馆最具代表性的馆藏文物,其中以珍贵的金代铜镜和各朝代龙纹镜为主。这些铜镜历史久远,上至战国时代,下至明清时期。铜镜的纹饰也非常丰富,既有金代特色的鱼纹镜、鱼化龙镜,也有专供古代皇家贵族使用的龙纹镜,还有海兽葡萄镜、铭文镜等。这些铜镜制作工艺精湛,图案丰富多彩,反映了金代极高的制镜工艺水平,也为今人研究金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除了铜镜,世界货币史上的珍宝“承安宝货”银锭、“北方马王堆”齐国王墓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足以让人们花上一整天时间与它们交流,交流中探寻它们的过往。
相较于其他博物馆,金上京博物馆的参观者并不多,场馆内三三两两的参观者或低头细看或轻轻耳语或驻足沉思,或许被这段历史所感染,神气都极为庄重。
走出金上京博物馆,天色已近黄昏,驻足于一座金戈铁马铜像下,一卷卷辉煌的历史画卷也在缓缓收起。不知往者,无以问来路。历史在脚下流淌,岁月在星河漫步。金上京——一段历史一段传奇。
责编:彭纳
走进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南郊的金上京博物馆,一幅幅尘封已久的金源历史画卷便带着北方民族豪迈粗犷的气息铺洒开来。白山黑水问
《金史·世纪》记载:“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号勿吉。勿吉,古肃慎地也。”
金朝(1115年-1234年)完颜阿骨打所建,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统治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的封建王朝,疆域西与西夏、蒙古等接壤,南与南宋对峙。共传十帝,享国120年。
探寻女真族的文化发展历史会发现白山黑水之间孕育出的民族文化极其厚重。女真贵族自幼学习汉族语文和各种文化知识,女真定都建朝后采用骈体文写诏谕和奏章。女真贵族,能诗善画,从《思归》一诗中“新诗淡似鹅黄酒,归思浓如鸭绿江”这样颇为风趣的句子便可感知。
金朝创制了女真大字、女真小宇,大字主要用于官方文件的书写,到金朝中后期的12世纪,史官用这两套文字将汉文典籍女真化。
据历史考证,在哀宗时(1198年-1234年)女真小字入传朝鲜半岛。金亡后,仅留居东北故地的女真诸部中尚有上层人士精通女真文。在与明朝政府往来时,女真人以女真字作表文酬答。明朝设四夷馆、会同馆,设专人学习女真字以应付交往需要,现存由两馆所编的《女真译语》便是明证。在1234年金朝被蒙古灭亡之后,此文字仍然使用于当时中国东北女真各部。
阿城遗址金源文化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1114年,骁勇善战的女真族在完颜阿骨打的帶领下,一举歼灭于己数十倍的10万余辽军,连克州郡,于1115年正月在皇帝寨(今哈尔滨市阿城区城东小城子遗址)建金,定都会宁。从此金朝拉开了气壮山河的历史篇章。
金上京历史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一座展示金代历史、金源文化的专题博物馆。建筑面积6700余平方米,金代文物藏品两千余件。建馆十余年来,博物馆一直担负着传播金代历史文化,宣传哈尔滨数千年建城史的重任。使百余万中外游客得以从中了解哈尔滨阿城区绵延千载、融汇多源的历史文化宝藏。
博物馆在金上京遗址西,阿城区延川大街南两公里处,新建于1997年,前身是阿城博物馆。该馆建筑风格采用金代和现代相融合的形式,造型奇特、外观新颖,建有刀枪架,主楼仿建金代的中军大帐,帐前是星月旗帜,迎风飘扬,气势壮观。馆内分地上地下两层,馆舍之东紧靠上京故都之西城垣,馆舍西南200米处是金朝开国皇帝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陵墓。三者呈鼎足之势,连缀巧妙,形成了不可移动文物与可移动文物有机组合的文物群落。馆内立有侣米高的主万,建筑主轴与次轴交角120度,这样的造型暗喻金朝120年的历史。步入大厅,入口处4级台阶,象征着在阿城主政的4位皇帝。
金上京历史博物馆的选址、布局、造型均独具匠心。馆舍由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建筑设计大师齐康设计,整个建筑的语言述说了金代历史,用建筑风格体现了金源文化。该馆在1998年荣获全国文物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是当时榜上有名的全国唯一的县级市博物馆。
春去秋来刀光剑影
根据金人尚白的习俗,博物馆用福建剁斧石挂面,体现了金代历史内涵。建筑总体布局采用“口”字形平面,利用建筑围合形成庭院,庭院四周建筑以实为主,显得坚固稳重,给人以战时要塞的感觉。
进入院内首先看到的是刀枪架,建在进入展厅的必经之路上,告诉人们金代建国是一个打出来的江山、打出来的朝代。在战争中刀枪架是两军对垒时用来震慑对方使者,以示军威的一种方式。
在院内突出和醒目的位置上,是全馆建筑群的中心——中军帐。这个建筑采用武士头盔和毡帐组合式造型,十分高大,诉说了女真民族是个以渔猎为主的游牧民族,驱虎豹、逐水草、住毡帐。建筑展现了当时女真民族建国之初的生活习俗和生活水平。
在院内的西部和北部是主展馆,地上、地下共设有9个展厅。走进展厅,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太宗完颜晟、熙宗完颜直、海陵王完颜亮四位皇帝的石质圆雕胸像赫然在目,两侧布置十六面金代日旗、月旗,用以烘托金代历史的雄伟辉煌。再往里走,展厅的显著位置处展示了金代的疆域和上京的辖区。当时的疆域北以贝加尔湖、外兴安岭和鞑靼海峡为界,对于并不熟悉金朝历史的游客来说,也很难不为金之封疆辽阔所震撼。
金上京历史博物馆现馆藏金代文物20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文物达21件。
大厅的铜浮雕环形墙,是以长白山的等高线来绘制的,这四组铜浮雕生动再现了世居于白山黑水的女真人的生产生活以及宗教信仰和习俗。
第一幅“春水秋山”描绘出女真族一年中春秋两季的主要活动,春天下水捕鱼,秋天上山狩猎。第二幅“拜天射柳”袭用了辽国的射柳旧俗,先行拜天礼仪,后行射柳之戏,一年例行春、夏、秋三祭。第三幅铜浮雕记述了萨满神启时的场景。最后一幅“烧炭冶铁”是完颜女真定居于虎水之畔后所从事的一项生产活动,利用本地的铁矿石和树木烧炭冶铁,发展出发达的冶铁工业。
馆内赫然在目的“镇馆之宝”铜坐龙,不仅是国宝级文物,更是被列入国家一级品。对于铜坐龙坊间还有一段传闻:1965年夏,阿城农民裴某在下地干活时刨出一块坐龙型的金属疙瘩,拿回家后,用火烧、用牙咬,确认不是金子后,就随便丢在家里。这个坐龙型金属非常奇特,经常发出奇怪的“呜呜”声,尤其到了晚上,非常吓人。1974年,裴家以侣元的价格将其卖给阿城文管站。该铜坐龙体高19.6厘米,重2.1公斤,黄铜铸造而成,是金代早中期皇室的御用器物,其发出的“呜呜”声系龙嘴的特殊构造所致。由于该龙呈蹲坐式,龙首微仰,张口似吟啸,威武雄姿,后又被人称为“金源第一龙”。
500多面的铜镜当属博物馆最具代表性的馆藏文物,其中以珍贵的金代铜镜和各朝代龙纹镜为主。这些铜镜历史久远,上至战国时代,下至明清时期。铜镜的纹饰也非常丰富,既有金代特色的鱼纹镜、鱼化龙镜,也有专供古代皇家贵族使用的龙纹镜,还有海兽葡萄镜、铭文镜等。这些铜镜制作工艺精湛,图案丰富多彩,反映了金代极高的制镜工艺水平,也为今人研究金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除了铜镜,世界货币史上的珍宝“承安宝货”银锭、“北方马王堆”齐国王墓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足以让人们花上一整天时间与它们交流,交流中探寻它们的过往。
相较于其他博物馆,金上京博物馆的参观者并不多,场馆内三三两两的参观者或低头细看或轻轻耳语或驻足沉思,或许被这段历史所感染,神气都极为庄重。
走出金上京博物馆,天色已近黄昏,驻足于一座金戈铁马铜像下,一卷卷辉煌的历史画卷也在缓缓收起。不知往者,无以问来路。历史在脚下流淌,岁月在星河漫步。金上京——一段历史一段传奇。
责编:彭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