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环境下关于数据与数据科学的教学策略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从提升全民信息素养的高度重新界定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和性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要落实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培养学科大概念理念,采用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关注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提高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感。作者参与了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和教师用书的编写工作,在此结合人教社的教材特点阐述了新课标中数据与数据学科的教学感想。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据科学;数据;核心素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1)21-0052-03
  信息素养的核心是数据,数据已成为信息社会的重要资源,成为支撑科学研究、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基础。《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先从数据科学的基本概念入手,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数据、什么是大数据、数据怎么管理与分析才具有更高的价值、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是什么。明白上述问题后,教师再带领学生开始后面章节的学习,以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数据科学的核心概念
  数据科学的主要作用是數据分析。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按照数据分析的基本过程,形成以下的教学设计主线:数据→信息管理→数据分析过程(数据采集→数据整理→数据计算统计→数据建模→数据拓展可视化)。在这条主线中主导和贯穿下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数据、数据科学的相关理论知识,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为学生设计一些围绕问题解决的任务(或情境),让学生自主理解数据与数据科学的核心概念。
  1.学生角度的核心概念
  在教学设计时要引导学生从数据科学的角度提炼出核心概念图(如下图),帮助学生把知识点有机关联起来,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做一个简要的总结与评价,从而提高知识掌握的效率。
  2.教师授课角度的核心概念
  学生需要掌握各个核心概念之间的联系,教师则不仅需要知道概念之间的联系,还需要知道概念的大背景和大环境(如下表)。
  数据科学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价值
  数据科学是整个《信息技术》教材内容的基础。“数据与数据科学”这个模块包括“数据需求分析”“数据管理”“数据分析”三部分内容。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了解数据管理与分析技术,能根据需求分析形成解决方案;能选择一种数据库工具对数据进行管理,从给定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并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在活动过程中形成对数据特征、数据价值、数据管理思想与分析方法的认识。
  另外,“数据”在信息社会里被赋予非常重要的内涵,“数据管理与分析”也是本模块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意识到数据就在我们身边,数据的处理具有普遍性,并从数据科学的角度看待数据,然后由此逐步上升到信息社会数据管理与分析的重要性。在《课标》中数据科学的地位也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模块符合《课标》中内容要求里的“3.1 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到数据是一种重要的资源,通过科学管理与分析数据,可以使数据实现其应有价值”,同时与后面章节有机结合,共同达到3.2的要求;与《课标》内容要求的“感受数据管理与分析技术的重要性”基本吻合;还符合“3.2 结合具体案例,初步了解分析业务需求、建立数据管理与分析问题整体解决方案的基本过程;尝试对既定方案进行分析、评价,发现问题并优化方案”。
  “基于数据科学进行数据分析的科学决策”属于《课标》内容要求之外的内容,设计该模块内容应基于以下几点考虑:①数据科学的最终目标是数据分析的核心,可以让学生对实际案例有一定的认识;②在实际生活中,学生会进行数据分析,从开发的角度适当了解隐藏在数据分析背后的工作,可以加深他们对数据科学的认识,意识到人、社会、数据和大数据的重要意义;③学生以后在使用数据时,会用数据的眼光、数据管理与分析的眼光进行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数据的意识也会随之增强。
  数据与数据科学的理论概念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从数据存储和管理的多种基本形式,提出数据分析的基本过程。从手工数据的管理到大数据的管理,引出数据管理与分析的基本过程,并明确和体验数据分析的优势与局限性,为科学决策发挥重要作用。引导学生积极结合实际的数据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习与发展,潜在培养其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能力。
  数据科学教学策略
  1.突出本章核心的内容
  教师首先对各节内容进行总体性的整理,然后明确本节的重点,让学生建立基本概念,在经过学习后对本章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这样能更好地进行后面章节的学习。
  2.引导学生以数据的视角沉浸到学习的情境中
  教材中的“体验与探索”“阅读拓展”板块,其案例都来源于实际生活,建议引导学生以数据管理与分析的视角进入案例,然后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在经过比较深入的讨论和思考后,让学生带着疑问开始后面的学习。另外,教师应通过教材中设置的情境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沉浸其中,想象自己在情境中可能获得的感受。
  3.适当渗透一些数据科学的观点
  关于“数据科学”这个概念的教学,建议教师在备课时参阅数据科学领域的书籍,借鉴其中的一些理论,以及关于系统的模式图。另外,建议适当提示学生使用数据的眼光看待各类事件的发生,如要整体性地分析问题、要以发展的眼观看待事物等,这些都为后面的实践操作打下基础。
  4.从“数据管理”入手,逐渐引入“数据分析的基本过程”
  因为学生接触的范围有限,接触到的往往只是数据本身,所以他们对数据背后的要素的分析不全面或意识不够,而且呈现的手段比较单一。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案例分析并结合学生的使用经验,引导他们了解数据背后的信息与智慧。另外,教师要通过讲解的形式,解读教材中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从数据采集到数据可视化,明确“数据获取”和“数据分析”是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而数据的整理、统计和建模是数据处理的准备过程,这部分与后面的章节有呼应关系,要让学生通过这个结构图把教材前后章节内容关联起来。
  5.通过“阅读拓展+实践活动”提升和拓展学生的认识面
  数据科学中涉及大数据的概念,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查找数据案例,模仿设计一份数据分析计划,然后归纳总结可能用到的数据管理方法和数据分析工具。教师还可以把其中的Python和数据库放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呈现,建议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开展。
  6.充分发挥教材各个栏目的作用
  人教社教材设计的各个项目都比较符合内容要求,也更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建议教师尽量发挥这些项目的作用。如果操作起来有困难,可以根据情况重新设计或适当修改。在设计活动时,要根据《课标》的理念和教材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有针对性、可探究、真实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另外,教师可以为学生多提供一些参考书目或相关的学习网站,为其提供自学信息系统的相关资源。
  数据与数据科学的教学落实主要是围绕学科核心素养——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来展开,它们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共同促进学生整体信息素养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祝智庭,樊磊.数据与计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钱华斌,男(1975.11—),浙江衢州人,浙江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其他文献
初中教学内容中有计算机网络相关的内容,主要涉及计算机网络的类型、功能、主要组成设备、局域网简单组建等,在以往的教学中,笔者通常会结合讲解、演示、开展组网实验等方式来进行教学设计。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在实施这一单元的教学设计时,笔者面临着一个重要却又让人感到困惑的问题,那就是和网络有关的这些内容的教学应该如何与培养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目标紧密联系起来。  幸运的是,笔者在日常工作中,积累了局域网组建的
期刊
●学情分析rn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有极强的好奇心,对操作很有兴趣,对陌生的事物更是想要去探明究竟.在学习本课前,他们对鼠标、键盘的操作较熟练,但是对一些精细化的操作还不能完全胜任,或者说,操作起来还比较慢.对画图软件,他们并不陌生,基本会使用工具箱中的各种工具,如“直线”“矩形”“曲线”等.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人工智能教育发展和普及过程中的问题,首先阐述了开源文化的教育意义和价值,及开源文化在人工智能发展中的作用,接着从开源文化的角度,在教学实践层面,提供了三个层次的学习案例,以期为人工智能教育的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开源文化;人工智能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1)21-0005-04  在基础教育的信息技术教育
问题提出  21世纪以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逐步普及,如何培养出更多人工智能专业人才以助力社会的发展,成了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国家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系列政策文件,促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开展。当前,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多以“编程+硬件”的方式为主,这带来三个问题:一是对人工智能概念理解教学着力不够;二是缺乏对人工智能相关思维能力的培养;三是对电子设备的依赖太大,不仅对
期刊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建构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与学关系,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探索如何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潜移默化地融合到课堂教学中,笔者尝试采用微项目学习模式对“项目学习”进行延伸和拓展,结合深度学习策略,通过情境创设、协作探究和成果展示来探究教学过程,使之既保留项目学习的优势,又能较好地实现学生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深度学习的高阶目标.
期刊
教科版必修2第一单元《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要求通过体验、分析典型的信息系统,知道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认识信息系统的优势与局限;能够合理选择、使用、评估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作为学科大概念,是第一次与学生见面,如何才能生动、丰富地展示信息系统的形象,同时让项目学习更接地气地在课堂上实施呢?本文展示的教学,是从信息系统的功能类型入手,通过体验多种类型的信息系统实例,归纳、总结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从“生活化”的实用项目设计,开展“探索身边的信息系统”项目学习活动,逐步展开信息系统的事务处理、信息管理、决策支持
期刊
由于Python功能强大、简单易学,相比其他语言更容易上手,因此,在新一轮课改中,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均采用了Python作为编程语言.但学生在初学时,普遍存在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导致调试程序耗时过长的通病.为此,本文作者帮助学生搭建基于Python语言的助学支架——“查错表”,将知识建构、代码纠错、学情反馈一表融合,解决学生初学Python的困境,并将学习中的生成性资源转化为后续学习资源,为持续学习服务.
摘要:本文以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贪心算法为例,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沉浸感和实时交互性的特征及优势,从模型搭建到动画设计阶段,再到交互设计阶段和最终项目的发布,论述了算法案例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实现过程。案例的实现也将为之后的虚拟现实技术在信息技术课中其他教学内容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让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算法思维;贪心算法;虚拟现实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
我国“居住区-小区-组团”分级结构的门禁社区系统使小区路网具有外挂于城市路网的特征.这种路网结构将社区公共空间划分为小区内和小区外两部分.文章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和工具,检验了这种社区路网与休闲行为之间的关联性,为今后我国的社区公共空间布局和更新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存在关联性,且小区内路网确实会对休闲行为在社区中的分布产生影响;句法建模精度越高,对小区内路网描述越精确,路网模型与休闲行为关联性越强;小区入口一带具备成为社区重要公共空间的潜力;社区规划模式会通过影响公共设施分布,进而影响公共空
计算思维是信息技术学科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如何高效开展小学生计算思维培养成为研究重点.本文以计算思维六大过程要素为切入点,结合项目式学习,探索面向学习者计算思维培养的项目式教学模型,并以“2022冬奥会宣传”为具体案例,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究实践—讨论交流—评价展示”这一教学流程,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