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轨道交通领域开始广泛应用永磁直驱技术,转向架是其重要环节。相比于传统转向架,永磁转向架选择永磁直驱同步电动机,能够对车轮或是车轴直接进行驱动,具有体积小、噪音小、重量轻以及效率高等特点。然而在试制时存在焊接变形问题,组装构架的工序是其主要问题,侧梁两端的中心距尺寸无法满足工艺标准。对此,本文对相关问题进行简单分析,之后针对侧梁组焊、机械手焊接等工序提出优化建议。
关键词:永磁直驱;转向架;侧梁焊接;变形管控
前言:
永磁直驱转向架,需要满足80km/h标准。主要由动车构架M0、拖车构架T1与T2构成,T2为柔性结构,与传统构架相比,刚度不足,借助板长、板厚与钢板夹角的调节,获得扭转刚度,促使扭曲线路运行安全。相比于传统构架,永磁构架将吊杆座去掉,促使构架结构尺寸变小,重量降低。因为侧梁焊接之后会出现变形问题,需要进行返工,使得工作人员工作量增加,并增加生产成本。
1 问题概况
永磁转向架通常专用柔性架构理念,以保证对不平顺路线进行充分适应,促使车辆工作安全性得到充分提升[1]。柔性架构主要选择H型焊接,有横梁与侧梁构成。一般涵盖新型牵引拉杆复合座、1个横梁与2个侧梁构成。见下图。
开展转向架试制工作时,因为需要机加工侧梁定位座,因此,需要对尺寸进行准确控制,若是该环节尺寸不满足要求,那么应该返修处理,情况严重则会直接报废。因此,组装构架师,应该对尺寸问题加以重视:比如,X方向尺寸应该满足2264±2mm要求,Y方向应该满足1964±1mm要求,Z方向需要满足300±1mm要求。所以试制时出现以下问题。
①组装时,Y向尺寸超出标准要求,在查找原因过程中,发现侧梁腹板焊缝焊接热量较大并且焊缝受热缺少均匀性,形成焊接应力,导致侧梁变形。②侧梁所有焊缝控制均较为关键,任何尺寸不满足要求,均难以确保Z向X向尺寸。
2 侧梁尺寸控制
2.1侧梁组焊
侧梁具体工艺见下图。
主要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控制,①科学选择工艺参数。②科学设置焊接顺序。③刚性固定。组装内腔时,通过定位座保证尺寸,焊接时通过工艺支撑促使侧梁横向变形得到有效控制,合理选择工艺参数保证电流始终处于290A左右,电压处于29V左右,焊接速度在4.5mm/s,借助q=ηIU/v公式,保证线能量为1633.7J/mm。合理确定焊接顺序,首先进行筋板焊接,之后进行内腔长焊缝焊接,焊接筋板时,首先进行两端筋板焊接,之后进行中间筋板焊接;焊接长焊缝时,安排两名焊接工人从中间同时向两边进行焊接。虽然出现纵向变形,然而满足工艺要求[2]。
2.2机械手焊接
主要通过对工艺参数加以优化以及刚性固定手段进行尺寸控制。比如,通过压块与工装对机械手进行固定,焊接过程中对层间温度与焊缝热输入加以控制,设置4层焊缝,保证焊接电流在250A左右,电压在27V左右,有效管控侧梁变形问题。
2.3侧梁外体
该环节选择先对两端进行焊接,之后对中间进行焊接的手段,顺序如下:①U型打底焊对称焊接,数量4道;②进行封板对称焊接,数量2块;③机械手的剩余焊缝打底焊,数量1道;④U型填充以及盖面焊,数量4道;⑤剩余焊缝盖面焊,数量4道;⑥起吊环焊接,数量2个;⑦外侧定位座焊接,数量2个;⑧垂向挡焊接,数量2个;⑨内侧定位座焊接,数量2个。借助该顺序,促使纵向变形量始终保持在2mm范围内。
2.4侧梁调修
调修环节主要采取中性焰,促使经导柱定位座距离选择线形加热方式,保证宽度低于30mm,温度始终低于800℃,侧梁调修过程中同样会形成纵向变形,完成调修工作后,尺寸需要保持在2264±2mm范围内,侧梁调修最终结果为1162mm,因此,满足工艺要求。
2.5構架组装
通过对侧梁工艺进行分析,以及个人工作经验,向相关部门建议,应该优化该工艺流程,应该设置二次调修环节,同时在最后流程展开,通过分析,确定梁端甩头问题,主要是由于小件焊接造成的,该部件有2个T型槽、2个槽座、2个邮箱安装座、2块小筋板、2个接地线座、2个提吊销等部件。
所以小件焊缝一般在外腹板上较为集中,因此,焊缝会形成朝内腹板方向的弯曲变形,进行热胀冷缩处理之后,侧梁端头形成甩头问题。笔者首先进行内腹板焊接,之后进行外腹板焊接,就是提前设置反变形,以下为焊接顺序:①制动套管展开打底焊处理;②进行填充焊处理;③接地线座的对称焊接处理;④对称焊接小筋板;⑤提吊销对称焊接;⑥安装座;⑦T型槽与槽座对称焊接;⑧盖面焊外腹板的之洞套管[3]。
借助相关实验发现,进行二次调修过程中,采用上述焊接顺序,甩头变形问题被充分管控在3mm以内,借助优化工艺流程与焊接顺序,使得侧梁调修返工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
3 改进效果分析
借助科学确定焊接顺序、合理调整工艺参数以及优化工艺流程等手段,并结合刚性固定与反变形方法,促使产品质量得到进一步控制,保证其开展组装构架过程中,两端梁的中心距为处于1964±0.5mm范围内容,与工艺标准相符。见下表。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持续分析,并借助实验对新方法进行检验,合理确定工艺流程和焊接顺序,促使尺寸充分满足工艺要求,减少返工问题,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缓解工人工作压力与负担,可以在宽松氛围中开展各项工作,减少工作强度,充分提高生产效率。由于篇幅与时间原因,本文论述并不全面,希望各位老师能够予以补充。
参考文献:
[1]孙海东, 施青松, 王日艺,等. 永磁直驱转向架柔性构架强度计算与分析[J]. 机车电传动, 2014(2):31-34.
[2]卢之强, 苏杭. 永磁直驱转向架侧梁焊接变形控制[J]. 现代焊接, 2016(7期):56-58.
[3]王庆伟. 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转子机座焊接变形控制[J].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17, (14):57-60.
关键词:永磁直驱;转向架;侧梁焊接;变形管控
前言:
永磁直驱转向架,需要满足80km/h标准。主要由动车构架M0、拖车构架T1与T2构成,T2为柔性结构,与传统构架相比,刚度不足,借助板长、板厚与钢板夹角的调节,获得扭转刚度,促使扭曲线路运行安全。相比于传统构架,永磁构架将吊杆座去掉,促使构架结构尺寸变小,重量降低。因为侧梁焊接之后会出现变形问题,需要进行返工,使得工作人员工作量增加,并增加生产成本。
1 问题概况
永磁转向架通常专用柔性架构理念,以保证对不平顺路线进行充分适应,促使车辆工作安全性得到充分提升[1]。柔性架构主要选择H型焊接,有横梁与侧梁构成。一般涵盖新型牵引拉杆复合座、1个横梁与2个侧梁构成。见下图。
开展转向架试制工作时,因为需要机加工侧梁定位座,因此,需要对尺寸进行准确控制,若是该环节尺寸不满足要求,那么应该返修处理,情况严重则会直接报废。因此,组装构架师,应该对尺寸问题加以重视:比如,X方向尺寸应该满足2264±2mm要求,Y方向应该满足1964±1mm要求,Z方向需要满足300±1mm要求。所以试制时出现以下问题。
①组装时,Y向尺寸超出标准要求,在查找原因过程中,发现侧梁腹板焊缝焊接热量较大并且焊缝受热缺少均匀性,形成焊接应力,导致侧梁变形。②侧梁所有焊缝控制均较为关键,任何尺寸不满足要求,均难以确保Z向X向尺寸。
2 侧梁尺寸控制
2.1侧梁组焊
侧梁具体工艺见下图。
主要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控制,①科学选择工艺参数。②科学设置焊接顺序。③刚性固定。组装内腔时,通过定位座保证尺寸,焊接时通过工艺支撑促使侧梁横向变形得到有效控制,合理选择工艺参数保证电流始终处于290A左右,电压处于29V左右,焊接速度在4.5mm/s,借助q=ηIU/v公式,保证线能量为1633.7J/mm。合理确定焊接顺序,首先进行筋板焊接,之后进行内腔长焊缝焊接,焊接筋板时,首先进行两端筋板焊接,之后进行中间筋板焊接;焊接长焊缝时,安排两名焊接工人从中间同时向两边进行焊接。虽然出现纵向变形,然而满足工艺要求[2]。
2.2机械手焊接
主要通过对工艺参数加以优化以及刚性固定手段进行尺寸控制。比如,通过压块与工装对机械手进行固定,焊接过程中对层间温度与焊缝热输入加以控制,设置4层焊缝,保证焊接电流在250A左右,电压在27V左右,有效管控侧梁变形问题。
2.3侧梁外体
该环节选择先对两端进行焊接,之后对中间进行焊接的手段,顺序如下:①U型打底焊对称焊接,数量4道;②进行封板对称焊接,数量2块;③机械手的剩余焊缝打底焊,数量1道;④U型填充以及盖面焊,数量4道;⑤剩余焊缝盖面焊,数量4道;⑥起吊环焊接,数量2个;⑦外侧定位座焊接,数量2个;⑧垂向挡焊接,数量2个;⑨内侧定位座焊接,数量2个。借助该顺序,促使纵向变形量始终保持在2mm范围内。
2.4侧梁调修
调修环节主要采取中性焰,促使经导柱定位座距离选择线形加热方式,保证宽度低于30mm,温度始终低于800℃,侧梁调修过程中同样会形成纵向变形,完成调修工作后,尺寸需要保持在2264±2mm范围内,侧梁调修最终结果为1162mm,因此,满足工艺要求。
2.5構架组装
通过对侧梁工艺进行分析,以及个人工作经验,向相关部门建议,应该优化该工艺流程,应该设置二次调修环节,同时在最后流程展开,通过分析,确定梁端甩头问题,主要是由于小件焊接造成的,该部件有2个T型槽、2个槽座、2个邮箱安装座、2块小筋板、2个接地线座、2个提吊销等部件。
所以小件焊缝一般在外腹板上较为集中,因此,焊缝会形成朝内腹板方向的弯曲变形,进行热胀冷缩处理之后,侧梁端头形成甩头问题。笔者首先进行内腹板焊接,之后进行外腹板焊接,就是提前设置反变形,以下为焊接顺序:①制动套管展开打底焊处理;②进行填充焊处理;③接地线座的对称焊接处理;④对称焊接小筋板;⑤提吊销对称焊接;⑥安装座;⑦T型槽与槽座对称焊接;⑧盖面焊外腹板的之洞套管[3]。
借助相关实验发现,进行二次调修过程中,采用上述焊接顺序,甩头变形问题被充分管控在3mm以内,借助优化工艺流程与焊接顺序,使得侧梁调修返工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
3 改进效果分析
借助科学确定焊接顺序、合理调整工艺参数以及优化工艺流程等手段,并结合刚性固定与反变形方法,促使产品质量得到进一步控制,保证其开展组装构架过程中,两端梁的中心距为处于1964±0.5mm范围内容,与工艺标准相符。见下表。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持续分析,并借助实验对新方法进行检验,合理确定工艺流程和焊接顺序,促使尺寸充分满足工艺要求,减少返工问题,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缓解工人工作压力与负担,可以在宽松氛围中开展各项工作,减少工作强度,充分提高生产效率。由于篇幅与时间原因,本文论述并不全面,希望各位老师能够予以补充。
参考文献:
[1]孙海东, 施青松, 王日艺,等. 永磁直驱转向架柔性构架强度计算与分析[J]. 机车电传动, 2014(2):31-34.
[2]卢之强, 苏杭. 永磁直驱转向架侧梁焊接变形控制[J]. 现代焊接, 2016(7期):56-58.
[3]王庆伟. 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转子机座焊接变形控制[J].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17, (14):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