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书相遇,就像与朋友交往,极平常,有时却十分的难得。今年放寒假时学校赠送我们每人一本书《教育是没有用的》。虽然今天与之相见恨晚,但无论如何,今生能够与之相遇,总算幸运且幸福。当我拿到《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时,心想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心里想的就是教育学生。教育是为了什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难道我们的教育是没有用的吗?难道我们一直在做无用功吗?难道我二十年的教育历程,都是没有用得吗?带着种种疑惑,我迫不及待的翻开了这本书,因此我也被书中的观点深深吸引。
今天,当举国上下越来越关注教育,越来越期待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的时候,林格老师反其道而行之,提出《教育是没有用的》。他认为,从来没有一种成功的教育,身上背负这么多跟教育无关的内容:升学、就业、致富、成名成家……过于迷信教育技术,迷信教育目标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手段加以实现,导致了中国的家长太累、教师太累,学生太累,而教育的生产力却非常低下。当我了解到林格老师的本意并非是“教育无用”,而是说不应过分夸大教育的作用;同时林格老师还分析了当前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提出要回归教育的纯真,要关注学生的心灵发展。在他的大作中,很多见解确实高人一筹:“教育应该是一种心与心的感应,让孩子在心灵上得到温暖,在心灵的碰撞和感动中获得成长”;“教育是一种大爱,它的使命就是把精神能量传递给孩子”; “改
变教育,其实是从改变教育者自己开始的。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教育我们自己的过程”…… 观点新颖,见解独到,思想深邃,令人钦佩。
在我们的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常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最感兴趣的话题,而在书中,格林先生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1降低难度是激发兴趣的不二法门
孩子不爱学,还有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尝到甜头。而让孩子尝到甜头的唯一办法就是减少知识总量,降低学习难度,使孩子不断获得小成功,尝到小甜头。在学习过程中,把一个大目标科学地细分成若干个切实可行的小目标,每实现一个小目标,就得到一次激励,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让我们看看一个真实的故事:
1984年,在东京举办的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一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还在其次,说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
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这一次,他又夺得了世界冠军。记者再次请他谈经验。
山田本一不善言谈,回答的仍然是上次那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这回记者没有再挖苦他,但是对他的说法还是迷惑不解。十年后,这个谜底终于揭开了。
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反复成功培养天才,反复失败培养庸才。人不是一步登天的,而是在不断获得“小成功”中聚集成就感,从而走向“大成功”的。如果我们把学习的目标定的太高、难度太大,孩子努力还达不到,失败几次之后就会失去努力的动力。理想的学习是“站着坐着够不着,跳起来正好”,让他们不断的尝到小甜头,才可能逐步走向最终的成功。
作为教育者,做最好的教育是我们一生的追求,如何教学是永远的课题。
卢梭曾在他的名著《爱弥儿》中自问:“什么是最好的教育?”他自己回答说:“最好的教育就是什么也不去做。”这话不敢说是真理,但它发人深省。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者,是不是做得过多了呢?孩子们常常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而是为了教育者的目标而奋斗,这样的“做”当真不如“什么也不去做”!
2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
很奇妙的是,一旦建立了保护孩子主动性的信念后,教育者表现出来的教育素养就是“无为”,因为只有真正做到无为,才能切实保护孩子的主动性。在孩子的成长面前,最好不要刻意去做什么,才是教育的大智慧。
记得有一位朋友问郭思乐教授:“什么是教学?”
郭教授回答说:“如果你告诉学生,3乘以5等于15,这不是教学。如果你说,3乘以5等于几?这就有一点是教学了。
“如果你有胆量说‘3乘以5等于14’,那就更是教学了。这时候,打瞌睡的孩子睁开了眼睛,玩橡皮泥的学生也不玩了:‘什么什么?等于14?’
“然后他们就用各种方法,来论证等于15而不是14。比如4个3是12,再多加一个3,是15;数一数,5 个3是15,等等。”
这一段小小的对话,体现了郭思乐教授“全面依靠孩子”的大智慧。
3勇于做“后知后觉者”
在孩子学习时,务必缓“说破”,给孩子自由的思考空间,甚至敢于装傻,虽然暂时会觉得丢了一些“面子”,而实际上,孩子将因此获得智慧,而教育者将获得最终的成功,这才是真正的双赢。
4分数不是最好的评价手段
教育者很容易为了分数、为了眼前的教育利益舍本逐末。很多教师和家长,都把阶段性的分数作为评价孩子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比如,为了升到好的学校,不惜一切代价。全中国的家长没在一起开过会,但有一句话一口同声:“孩子,只要你有个好分数,其他的一切你都不要管。”这真是一个可怕的国民共识!
社会上还流行一个观点“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观点误导了很多人。其实终点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道理很检单,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起跑快一点还是慢一点,其实不重要。比如,我的孩子学习不是很理想,难道他的将来就一定没有出息吗?初中升不到好的学校,就一定失败吗?
对照以上观点,反思我的教育方式,确实也有这样的教育倾向。在还没有看这本书时,我孩子的老师跟我电话交流时是这样的评价孩子的:“你的孩子很厌学,他在班级里面是倒数前10名,就是倒数前20名的学生我们老师都没有办法照顾到”。孩子老师说的这些是现行教育的一种真实反映,为了追求升学率,老师们不得不牺牲这些后进生。这是绝大多数老师采用的方法,包括我在内。当时,听到孩子老师这样的评价后,我作为一名教师又是一名家长,我只能一味替孩子向老师道歉。由于我的孩子影响了班级,拖了班级的后退,因此我总是跟孩子的老师说:“我作为一名教育者又是一名母亲,在教育孩子的学习上我是个失败者,”。可是后来我的孩子也对我说了一句心里话:“妈,我除了学习用你们操心外,别的我都不用你们操心”。他的这句话说得很实在,也很贴切,我很赞同。虽然我孩子学习不好,但我绝对不放弃。当我看完这本书后,我刷新了自己的想法,我并没有是个失败的母亲,我的孩子也没有失败,比起那些杀死双亲的孩子,我的孩子还是有希望的。因此我一边读,一边不住地感叹:这样的好书,为什么这个时候才与之邂逅呢?如果能在十六年前与之邂逅,那该多好呀!因为十六年前我虽然已经为人师,在我没有教育孩子的任何经验之下为人母,如果能与之相伴,那它将给我的教育生涯和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指明了方向。
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孩子是脚,教育是鞋”的理念,全力打造适合孩子“脚型”的、能伴孩子自如行走的“教育之鞋”,我们的教育就会焕发勃勃生机,让我们为回归教育的纯真,共同努力吧!
今天,当举国上下越来越关注教育,越来越期待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的时候,林格老师反其道而行之,提出《教育是没有用的》。他认为,从来没有一种成功的教育,身上背负这么多跟教育无关的内容:升学、就业、致富、成名成家……过于迷信教育技术,迷信教育目标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手段加以实现,导致了中国的家长太累、教师太累,学生太累,而教育的生产力却非常低下。当我了解到林格老师的本意并非是“教育无用”,而是说不应过分夸大教育的作用;同时林格老师还分析了当前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提出要回归教育的纯真,要关注学生的心灵发展。在他的大作中,很多见解确实高人一筹:“教育应该是一种心与心的感应,让孩子在心灵上得到温暖,在心灵的碰撞和感动中获得成长”;“教育是一种大爱,它的使命就是把精神能量传递给孩子”; “改
变教育,其实是从改变教育者自己开始的。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教育我们自己的过程”…… 观点新颖,见解独到,思想深邃,令人钦佩。
在我们的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常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最感兴趣的话题,而在书中,格林先生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1降低难度是激发兴趣的不二法门
孩子不爱学,还有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尝到甜头。而让孩子尝到甜头的唯一办法就是减少知识总量,降低学习难度,使孩子不断获得小成功,尝到小甜头。在学习过程中,把一个大目标科学地细分成若干个切实可行的小目标,每实现一个小目标,就得到一次激励,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让我们看看一个真实的故事:
1984年,在东京举办的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一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还在其次,说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
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这一次,他又夺得了世界冠军。记者再次请他谈经验。
山田本一不善言谈,回答的仍然是上次那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这回记者没有再挖苦他,但是对他的说法还是迷惑不解。十年后,这个谜底终于揭开了。
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反复成功培养天才,反复失败培养庸才。人不是一步登天的,而是在不断获得“小成功”中聚集成就感,从而走向“大成功”的。如果我们把学习的目标定的太高、难度太大,孩子努力还达不到,失败几次之后就会失去努力的动力。理想的学习是“站着坐着够不着,跳起来正好”,让他们不断的尝到小甜头,才可能逐步走向最终的成功。
作为教育者,做最好的教育是我们一生的追求,如何教学是永远的课题。
卢梭曾在他的名著《爱弥儿》中自问:“什么是最好的教育?”他自己回答说:“最好的教育就是什么也不去做。”这话不敢说是真理,但它发人深省。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者,是不是做得过多了呢?孩子们常常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而是为了教育者的目标而奋斗,这样的“做”当真不如“什么也不去做”!
2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
很奇妙的是,一旦建立了保护孩子主动性的信念后,教育者表现出来的教育素养就是“无为”,因为只有真正做到无为,才能切实保护孩子的主动性。在孩子的成长面前,最好不要刻意去做什么,才是教育的大智慧。
记得有一位朋友问郭思乐教授:“什么是教学?”
郭教授回答说:“如果你告诉学生,3乘以5等于15,这不是教学。如果你说,3乘以5等于几?这就有一点是教学了。
“如果你有胆量说‘3乘以5等于14’,那就更是教学了。这时候,打瞌睡的孩子睁开了眼睛,玩橡皮泥的学生也不玩了:‘什么什么?等于14?’
“然后他们就用各种方法,来论证等于15而不是14。比如4个3是12,再多加一个3,是15;数一数,5 个3是15,等等。”
这一段小小的对话,体现了郭思乐教授“全面依靠孩子”的大智慧。
3勇于做“后知后觉者”
在孩子学习时,务必缓“说破”,给孩子自由的思考空间,甚至敢于装傻,虽然暂时会觉得丢了一些“面子”,而实际上,孩子将因此获得智慧,而教育者将获得最终的成功,这才是真正的双赢。
4分数不是最好的评价手段
教育者很容易为了分数、为了眼前的教育利益舍本逐末。很多教师和家长,都把阶段性的分数作为评价孩子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比如,为了升到好的学校,不惜一切代价。全中国的家长没在一起开过会,但有一句话一口同声:“孩子,只要你有个好分数,其他的一切你都不要管。”这真是一个可怕的国民共识!
社会上还流行一个观点“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观点误导了很多人。其实终点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道理很检单,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起跑快一点还是慢一点,其实不重要。比如,我的孩子学习不是很理想,难道他的将来就一定没有出息吗?初中升不到好的学校,就一定失败吗?
对照以上观点,反思我的教育方式,确实也有这样的教育倾向。在还没有看这本书时,我孩子的老师跟我电话交流时是这样的评价孩子的:“你的孩子很厌学,他在班级里面是倒数前10名,就是倒数前20名的学生我们老师都没有办法照顾到”。孩子老师说的这些是现行教育的一种真实反映,为了追求升学率,老师们不得不牺牲这些后进生。这是绝大多数老师采用的方法,包括我在内。当时,听到孩子老师这样的评价后,我作为一名教师又是一名家长,我只能一味替孩子向老师道歉。由于我的孩子影响了班级,拖了班级的后退,因此我总是跟孩子的老师说:“我作为一名教育者又是一名母亲,在教育孩子的学习上我是个失败者,”。可是后来我的孩子也对我说了一句心里话:“妈,我除了学习用你们操心外,别的我都不用你们操心”。他的这句话说得很实在,也很贴切,我很赞同。虽然我孩子学习不好,但我绝对不放弃。当我看完这本书后,我刷新了自己的想法,我并没有是个失败的母亲,我的孩子也没有失败,比起那些杀死双亲的孩子,我的孩子还是有希望的。因此我一边读,一边不住地感叹:这样的好书,为什么这个时候才与之邂逅呢?如果能在十六年前与之邂逅,那该多好呀!因为十六年前我虽然已经为人师,在我没有教育孩子的任何经验之下为人母,如果能与之相伴,那它将给我的教育生涯和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指明了方向。
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孩子是脚,教育是鞋”的理念,全力打造适合孩子“脚型”的、能伴孩子自如行走的“教育之鞋”,我们的教育就会焕发勃勃生机,让我们为回归教育的纯真,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