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诅咒”现象对中国石油产业是否产生影响分析

来源 :商讯·公司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vvv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唐浩语(2000— ),女,汉族,重庆人。主要研究方向:经济学。
  摘 要:“资源诅咒”是否存在一直都是经济学家们所争执的问题,资源诅咒多指矿产资源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本文考虑的则是中国石油产业,通过利用16个石油资源丰富的省市2008~2017年的数据对两个问题调查分析:中国石油行业是否存在“资源诅咒”?石油资源的开采利用将以何种机制与途径对经济发展造成影响?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可知,我国石油行业不存在“资源诅咒”现象,石油资源依赖程度对经济发展有正向影响,且影响显著。证实了我国税收改革“从量税”改为“从价税”很好的规避了资源开采带来的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传导机制的研究证明了,石油资源的开采利用主要通过人力资本投资,物质投资,对外开放这三个方面,对经济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资源诅咒”;石油;分析
  石油资源利用对于经济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中提到,首先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其次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及着力提高发展效益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政府越来越关注石油这一重要资源的利用对于各区域发展的影响。石油资源丰富地区是否比稀缺地区经济发展更好,是否存在“资源诅咒”问题。
  “资源诅咒”这个概念首先由Auty根据“荷兰病效应”“塞拉里昂资源争夺”等现象综合分析,对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进行实证研究,从而提出观点,丰富的资源并不会给这些国家带来有效的经济增长,反而会抑制其经济的发展,并且带来失业,贫困,不平等的问题。此后,Sachs和Warner也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这一结论。尽管“资源诅咒”的存在被证实且得到了世界银行的承认,但仍然有大批的学者通过不同方面的研究对“资源诅咒”现象是否存在提出质疑。孙永平和方晋(2014)通过对“资源诅咒”背景全面研究调查认为需要对“资源诅咒”概念有更严谨的界定。邵艳红(2019)在研究一带一路对山西资源诅咒影响过程中,提出不应该把资源诅咒的责任归结为资源,而是资源丰富所导致的人的问题。孙大超和司明(2012)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尽管资源依赖程度对经济发展有负面影响但结果并不显著。
  根据资料可知,内蒙古自治区内有大庆油田,东北三省有吉林油田,而渤海油田地跨山东,河南,河北,辽宁,长庆油田地处新疆,西南油田地处四川和重庆。本文通过利用16个石油资源丰富的省市2008~2017年的数据对两个问题调查分析:中国石油行业是否存在“资源诅咒”?石油资源的开采利用将以何种机制与途径对经济发展造成影响?为石油丰裕省市地区财政支出提供方向,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相应的依据。对国家的资源税收改革结果进行验证说明。
  一、理论分析
  本文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说明石油资源开发利用对石油资源丰富省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人力资本效应
  由于出口资源丰富的初级产品,投入少,收益大,可以在短期内获得大幅度的经济增长。这样对石油开采部门的投资将会增加,而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将会减少。从总体来看,这将导致教育水平变低,人才产出率减少。从贫富差距来看,穷人会陷入教育资源匮乏而无法致富的恶性循环中,加大了贫富之间的差距使得经济发展下降。
  (二)技术创新效应
  由于加大了初级产品制造业的发展,会导致产业类型和经济构成逐渐单一化,简单化,从而缺少技术创新氛围。而技术的创新是一种长期性投入,需要一定时间才见效,前期的技术创新缺少资金的投入,会导致技术创新的效果迟迟不能显现,从而抑制科技创新带来的经济发展。
  (三)对外开放效应
  根据罗伯津斯基定理可知,在商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的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我国是石油出口大国,对石油开采利用增加一方面会因为产量增加,价格降低而导致我国石油贸易条件恶化,另一方面,制造业的发展又会带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福利的增加。根据资料调查显示,我国石油产业未出现悲惨增长现象,既转移到他国的利益小于经济增长的利益的现象。说明石油开采会通过对外开放程度的增加经济的发展。
  (四)制度效应
  好的政策制度的制定可以规避“资源诅咒”現象的发生,减少甚至逆转资源开采利用所带来的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调整了原油资源税征收办法,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2006年起对石油商征收“暴利税”,既石油开采商销售国产原油因价格超过一定水平所获得超额收入,将按比例征收“特别收益金”。从价计征的税收改革一方面使得国家的税收收入与石油价格同步变化,价格高时增加政府收入,使其利用这部分收入改善环境及再扩大生产,价格低时能缓解相关部门与企业的税收压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石油资源丰富的省市的地方财政收入。
  (五)荷兰病效应
  “荷兰病效应”最初是在荷兰显现的。由于荷兰发现大量天然气和石油,特别是在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石油价格猛涨,使得荷兰通过出口石油初级产品带来的收入猛增,造成一时的经济繁荣的现象。但这种现象并不持续,反而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由于国家加大了对初级产品部门的投入,抑制了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使得经济结构单一。国家福利的增加会引起工资的上涨,制造业成本的增加,并伴随着一定的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的增加,最后趋于国际竞争力下降,经济发展停滞或下降的现象。
  二、模型及数据
  (一)模型的构建
  (1)石油“资源诅咒”存在性检验模型
  为检验石油资源丰富的城市是否存在资源诅咒,本文采用基本回归模型。代表人均增长率,代表石油依赖程度,C代表控制变量。本文采用控制变量有金融发展(),开放度(),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科技创新()。μ表示随机干扰项。i表示不同的16个省市,t表示从2008~2017的时间维度。表示常数项,和表示回归系数。   把控制变量加入①中得:
  (2)传导机制模型建立
  本文通过建立基本回归模型,研究石油资源依赖度通过何种机制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模型③中,以控制变量作为因变量包括,金融发展(),开放度(),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科技创新(),石油依赖度为自变量,分别构成五个回归模型。表示随机干扰项。i表示不同的16个省市,t表示从2008~2017的时间维度。表示常數项,表示回归系数。
  (二)变量的选取及说明
  本文研究因变量为石油资源丰富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用地区人均GDP增长率表示。人均GDP增长率计算步骤为:首先用地区生产总值除以年末人口总数得到地区人均GDP。再用当期人均GDP减去前一期人均GDP,再除前一期的人均GDP,得到本期的人均GDP增长率。本文自变量采用石油资源的依赖程度(OIL)。为分析石油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及石油资源丰富的省市中,石油资源依赖程度对经济发展的具体影响过程,本文还设置了以下控制变量。
  (三)数据来源
  本文旨在研究石油依赖程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是否存在资源诅咒效应。因此选取了石油量较多的16个省市,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山东省,河南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选取的时间年鉴从2008~2017年,以16个省份的10年样本数据构成面板数据。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模型选择
  作为参照系,首先采用混合回归,虽然F值与P值都显著,说明模型的线性性,但判定系数为0.3440,说明拟合程度不高。其次通过豪斯曼检验选择固定效应及随机效应,最后得出p值为0.000,结果显著,拒绝原假设,选择固定效应模型。
  (二)效应分析
  根据表2的结果发现石油依赖程度自变量符号为正,在5%的显著水平上,t值与P值都充分显著。说明,对石油依赖程度越高,会给当地带来更高的经济发展。这表示,我国可能并不存在石油的“资源诅咒”问题。
  表2同时也反映了控制变量对因变量经济发展的影响。系数为正,且在5%的显著水平上t值与p值都显著,说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有较强的正向作用。系数为负,且在10%的显著水平上t值与p值都显著,说明人力资源投入对经济发展有反方向抑制作用。
  MANU系数为负且在20%的显著水平上,t值与p值显著,说明物质投资对经济发展有较小的反方向抑制作用。和系数为正,但检验并不显著,说明开放度及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都有的正向作用。
  (三)传导机制分析
  根据表3可反应,石油资源的依赖对金融发展,开放度,人力资本投入,物质资本投入以及技术创新的影响。,,的回归系数为负,且均在5%水平上P值显著,说明石油的资源利用程度对金融发展,人力资本投入,物质资本投入有抑制作用。系数为正,检验结果不显著,既石油资源利用程度对对外贸易开放度有正向影响。的回归系数为负,且均在10%水平上P值显著,说明石油的资源利用程度对技术创新有抑制作用。
  结合表2及表3分析得出传导机制过程为。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抑制金融发展,而金融发展对当地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所以石油资源开发通过抑制金融发展来抑制经济的增长。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通过抑制人力资本投入和物质资本投入,而人力资本投入和物质资本投入对当地经济增长有抑制作用,所以石油资源的开发通过抑制人力资本投入和物质资本投入来促进经济的增长。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抑制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对当地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所以石油资源的开发通过抑制技术创新来抑制经济的发展。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对外开放有不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石油资源利用开发通过促进对外开放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四、启示
  1.注重可持续发展,石油资源丰富的区域,节约使用资源,石油缺乏的区域,开采利用新能源,着力提高发展质量效益,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石油开采利用的效率。
  3.根据经济发展变化,调整资源税,利用税收控制企业滥用及浪费现象的同时,也减轻石油开采较少公司的负担。
  五、结论
  1.本文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可知,我国石油行业不存在“资源诅咒”现象,石油资源依赖程度对经济发展有正向影响,且影响显著。证实了我国税收改革“从量税”改为“从价税”很好的规避了资源开采带来的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2.本文通过对传导机制的研究证明了,石油资源的开采利用主要通过人力资本投资,物质投资,对外开放这三个方面,对经济有促进作用,其中石油资源利用对物质资本投入作用最大。结合理论分析证明可得知,石油资源开采利用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增加,为了补偿资源开采带来的环境破坏,会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资,从而带来绿色经济增长。其次实证分析得出,石油资源利用对技术创新有负向作用,技术创新对经济的增长有正向作用。结合理论分析可说明,石油资源的开采确会减少技术创新的投资从而减少了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孙永平,方晋.“资源诅咒”悖论之辩[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4,12(06):33-39.
  [2]邵艳红.“一带一路”架构下破解山西“资源诅咒”的文献综述[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03):135.
  [3]孙大超,司明.自然资源丰裕度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对“资源诅咒”假说的质疑[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01):84-89+144.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李兆云(1969-),女,汉族,山东日照人,高级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  摘要:财务监督对于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财务监督工作是在深入了解企业的整体工作体系下,根据企业发展的真实状况,从而合理调整企业自身的财务监督体系,进一步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那么对于国有企业来说也是如此。但是结合调查可知,当前国有企业财务监督体系存在许多的问题。那么本文针对这些问题,
期刊
作者简介:林晓彤(1990— ),男,回族,河北保定人,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对外承包工程作为一项重要对外投资合作业务逐步发展壮大。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以及各国共赢发展的重要平台。2020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实现新签合同额和完成营业额同比均出现下滑。受新冠疫情蔓延、全
期刊
作者简介:林忠良(1976-),男,汉族,福建泉州人,主要研究方向:文秘工勤技师。  摘要:乡村振兴是近几年农村地区的发展目标,从乡村振兴的角度来看,农民工返乡创业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通过农民工返乡创业,可以加快乡村振兴的实施速度,也可以帮助农民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以乡村振兴的视角为背景,提出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意义,并分析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意愿和原因。继而指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
期刊
作者简介:刘琴(1977— ),女,汉族,山东招远人。主要研究方向:统计分析。  摘 要:本文对基层政府经济统计工作的必要性和数据模式进行探究,分析大数据背景下基层政府经济统计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总结大数据背景下基层政府经济统计工作的模式,优化政府组织机构、加强数据分享和构建平台、完善数据发布模式、培养统计人才、数据采集标准化、健全数据统计体系、加强行政管理。这样才能对经济市场的发展进行科学预测
期刊
作者简介:付晓芳(1989-),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摘要:医药制造企业与国民生活息息相关,目前虽然制药企业发展状况良好,但医药行业政策风气云涌,集采价格断崖式下降,医保频出新政、国家税务总局金税四期的推动等外部环境加剧了医药行业的洗牌,未来医疗市场格局、产品结构、营销规格等都发生着根本性变化。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医药企业加大赊销力度,增加销量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应收
期刊
作者简介:丰雨辰(2000— ),女,汉族,山东临沂人。主要研究方向: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波动性研究。  课题项目:新常态下中国对外投资化解产能过剩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5BJL084)。  摘 要:本文主要立足于新常态环境下,对我国货币政策价格型调控展开研究,文章先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展开了分析,并找出了制约我国货币政策调控转型的因素,提出我国货币政策转型的几点建议,最后提出了新常态下我国货币政
期刊
作者简介:谢冬生(1986— ),男,汉族,广西临桂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公共投资项目管理。   摘 要: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建设过程受到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对工程建设进度,以及工程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造成直接影响。下面,在对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对风险管控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希望对建设行业发展能够有所裨益。   关键词:建设工程;投资效益;风险管控;工
期刊
作者简介:胡燕(1978—),女,汉族,湖南隆回人,高级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摘 要 在施工项目管理中,现场经费管控一直是项目综合成本管控中的弱点与短板,在施工项目利润被逐步压缩的当下,做好现场经费的精细化管理与决策,对企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对现场经费的现状分析,找出费用逐年增长的原因,并从人员管理、制度优化、思想建设等方面为现场经费的合理化管控提出
期刊
作者简介:崔巍(1997-),女,汉族,河北邯郸人。主要研究方向:理论经济学。  摘要:2020年初,部分企业停工停产,社会公众面临着收入减少、消费下降的问题,这将导致总需求不振、经济出现下行的压力,而在此期间地摊经济表现突出,成为城市经济活力的重要来源。本文从经济学博弈的视角出发,使用博弈模型进行定性分析,论证了地摊的集聚是在完全信息条件下静态博弈的纯策略纳什均衡,进而分析了这种现象的福利状况,
期刊
作者简介:王美婷(1981-),女,汉族。山东昌邑人。主要研究方向:连锁经营、经济法。  基金项目:2019年潍坊市科技发展规划项目(编号2019RKX046)。  摘要:面对国家新基建发展战略,零售业数字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热点,零售门店数字化成为零售业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提出零售门店数字化改造的内容,分析零售门店数字化改造模式,探索研究了零售门店数字化改造的策略。  关键词:零售业 门店
期刊